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綠地控股國企混改

綠地控股國企混改

日前,綠地集團宣布啟動新壹輪深混改,進壹步降低國有資產持股比例。對於已經從不折不扣的國企變成實際控制人的綠地來說,這意味著綠地將向實際控制人邁出更大壹步。

但作為市值近千億的大型房企,綠地沒有實控人是好是壞?為什麽要啟動這次混改?綠地集團的問題是什麽?

混綠地改加劇無實控人局面。

近日,綠地控股集團發布公告稱,集團第二大股東上海地產和集團第三大股東上海城投擬以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不超過綠地總股本65,438+07.5%的股份。

綠地集團工作人員表示,這意味著綠地開始了新壹輪混改。

但從股權角度來看,壹旦第二輪混改完成,綠地將在沒有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再邁進壹步。

綠地成立於1992,曾經是名副其實的上海國企。2015借殼上市,目前是十大地產公司之壹。上市前,綠地進行了第壹次真正意義上的多元化改革。內部壹方面實行管理層持股,另壹方面從外部引入社會資本持股,股權由單壹國有股變為多股,最終實現整體上市。

綠地控股2020年壹季度財報顯示,以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為首的員工持股平臺上海綠地持有綠地35.45億股股份,占比29.13%。上海地產持有綠地控股365438+4200萬股,占比25.82%;上海城投持股25億股,占比20.55%。剩余社會資本持股比例為24.5%。

股權穿透後,第二大股東上海地產和第三大股東上海城投都是上海SASAC的企業,兩者國有資產合計占比超過46%。雖然單個股東股權低於上海綠地,但國有資產總持股比例超過上海綠地。所以在外界看來,綠地壹直被認為是國企。

但對於混改後自身狀態的界定,綠地在公告中稱“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根據第二次混改方案,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合計轉讓17.5%後,持股比例約為28.5%,這意味著如果綠地混改完成,上海國資總持股比例很可能低於管理層持股平臺上海綠地,即本次混改後的綠地將成為管理層唯壹股東。

綠地表示,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後,預計公司仍無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但公司控制權結構可能發生較大變化。

金靖律師事務所主任王雨辰律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公司法的角度來看,綠地的股權結構並不構成單壹股東控股。

對於壹個曾經1,000%國資控股的國企來說,綠地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沒有實際控制人的狀態,而隨著二次國資混改的結束,綠地沒有實際控制人的狀態將進壹步加劇。這種狀態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

誰是新的實力投資人?

自第壹家混合上市以來,股票市場無疑是對綠地狀態最直接的反應。

2015金峰控股借殼上市後,綠地控股集團股價連續跌停。當時股價高達40元,市值超過3000億,超過萬科萬達。但隨後其股價掉頭大幅下跌,進入漫長的下跌期。其最低售價僅5元左右,市值僅近600億元,暴跌80%。

8月6日,綠地控股股價徘徊在7.8元左右,市值僅950多億元,縮水超過2/3 comp。

基於此,有市場觀點認為綠地二次混改很大程度上指向綠地的市場價值。通過引入新資本和股權多元化,有望提高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

對此,綠地集團工作人員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兩大股東上海地產集團和上海城投集團出售股份,是為了進壹步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調整國有資產布局結構,改善公司股權結構。綠地集團根據兩大股東的通知披露了這壹相關信息。

然而,在股權轉讓公告發布10分鐘後,綠地集團在關偉發文,稱新壹輪混改將引入“新的實力戰略股東”。

“作為混改典範上市5年後,率先啟動新壹輪深混改。”綠地集團表示,通過向上市公司引入新的優秀戰略股東,支持企業進壹步提高市場化程度,增強經營管理的自由度。

“這應該是壹個重量級的企業,”上海中原的房地產市場分析師陸文熙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於綠地的新投資者來說,可能是有資金實力的金融機構,因為綠地的資金壓力相當大。有央企背景的金融機構更能解決債務問題。

然而,壹些市場分析師也表示

引入的新股東很可能是有產業背景的央企,綠地的多元化需要產業的支持。

這次混改是誰發起的?是綠地的兩大股東還是綠地本身?綠地集團公告的方向性與官微略有不同,但這些回應都表明,從更深層次來看,綠地集團迫切需要做出改變。

業績不好就換股東?

綠地怎麽了?

對於綠地來說,市值持續下滑只是表象。五年時間,其股價壹路下跌,距離峰值80%。這意味著這家公司至少五年內不被資本市場投資者看好。

這顯然和綠地集團的光環大相徑庭。

年報數據顯示,綠地控股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225億元,同比增長21%;利潤總額305億元,同比增長35%;歸母凈利潤654.38+04.9億元,同比增長365.438+0%。其中,房地產主營業務實現結轉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21%;2019年,基建板塊實現營業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47%。

對此,張玉良表示,綠地控股成功轉型,形成了“地產、基建兩大主業並駕齊驅,金融、消費、健康等協同產業雙向賦能”的業務格局。

但是這和之前對格陵蘭的期望有很大差距。2013張玉良表示,預計今年營業收入超過3200億元,明年4000億元,後年5000億元。

截至2019,綠地的營收剛剛過4000億,距離5000億還有不小的差距。2020年,在疫情的考驗下,綠地管理的含金量更是相形見絀。

綠地業績快報顯示,綠地上半年營業總收入2099億元,同比增長4.14%。多項利潤指標降幅更大,其中利潤總額6543.8+053億元,同比下降7.6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0億元,同比減少65,438+00.79%。

在占整體業績半壁江山的房地產行業,綠地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6-6月,綠地簽約銷售面積1031.2萬平方米,較去年同期下降30.7%;合同銷售金額達到6543.8+0330.2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0.7%。從全國來看,上半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量分別下降8.4%和5.4%,綠地降幅遠大於全國平均水平。從綠地與行業龍頭恒大、碧桂園、萬科的對比來看,這些龍頭房企的銷售業績基本保持了小增長或小下滑的格局。相比之下,綠地業績的下滑可以用犀利來形容。

對此,陸文熙指出,綠地近年來的發展戰略存在壹些問題,包括產品線過於偏向商業項目,導致資金投入大,回收慢,最終導致資金鏈危機和管理危機。

再加上其城市布局在三四線城市中占比很大,整體擴張步子過大,其問題也逐漸顯現。去年以來,綠地集團頻頻曝出危機,包括多起房屋質量安全事件和超高層建築停工事件。

對此,張玉良回應稱,2020年綠地將在不加杠桿的情況下融資,重心將回歸壹二線城市。同時,要對壹般工程質量問題進行全面反思,消除重大工程質量問題。

在今年的市場環境下,重心轉移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綠地能承受嗎?

綠地業績快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隨著收入、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的增長,綠地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由789億元減少至776億元,減少65438.03億元。同時,其總資產從654.38+065.438+045.70億元增加到654.38+02065438+。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公司業績不好,股東可以據此考核管理層,甚至更換管理層。但從綠地股權轉讓的信息來看,目前的情況是業績不佳,同時引入新股東。

王雨辰說,管理層和股東並不是完全對立的概念。管理層通常是股東利益的代表,不存在股東被動替代的問題。國資減持很可能套現,同時借機引入新的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

相關問答:綠地是國企還是央企1?綠地是國企。“綠地”壹般指綠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又稱“綠地集團”,本質上是壹家混合所有制的國有上市公司。公司成立於1992,18年7月,是中國市場化改革浪潮中誕生的代表性企業之壹。按照國企的定義,綠地屬於國企的壹種。2.綠地地產的開發規模、產品類型、品質品牌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尤其在超高層、大型城市綜合體、高鐵新城、特色小鎮、會展中心、現代產業園區等領域,對中國城鄉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3.從註冊資本2000萬元起步,經過28年的持續成長,形成了“以房地產和基礎設施為核心,金融、消費、健康、科技協同發展”的綜合業務格局。2019年,綠地集團資產規模突破1.14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4280.83億元,利潤14.743億元,為其資產收入“雙萬億規模”和進入世界級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上一篇:關於愛國情感的句子(三句話,至少20個單詞)
  • 下一篇:讀《曾國藩傳》有感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