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妳認為古代紹興的地理環境與古越文明的起源、傳承和發展有什麽關系?

妳認為古代紹興的地理環境與古越文明的起源、傳承和發展有什麽關系?

紹興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緯29° 14′至30° 16′,東經119° 53′至12113′,東鄰寧波,西接杭州。總面積7901平方公裏,市區面積1 01平方公裏。

紹興,壹座水城,被譽為“東方威尼斯”。紹興的富水不僅與該地區的地形地貌有關,還與晚更新世的最後壹次海侵密切相關。地理上,紹興位於浙江東北部,南有會稽山,北有余韶平原(寧紹平原西部,古稱山會平原),距錢塘江入海口杭州灣約20公裏。會稽山屬於中生代武夷山隆起的殘留脈。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山體地勢低緩,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余韶平原是河流沖積平原,由錢塘江、浦陽江和曹娥江組成。地表覆蓋壹層淤泥,整個平原開闊平坦,平均海拔不到7米。晚更新世有多次海侵,壹度出現海陸變遷和居民遷徙現象。據考證,第四紀末次冰期全盛時期,海平面比現在低100多米,時間是12000年前。當時的寧少平平原範圍更廣,向北和向東兩個方向延伸至大陸架。由於寧少平地勢開闊平坦,氣候溫暖炎熱,水土豐饒,北部的四明山、會稽山森林、燃料豐富,生存環境得天獨厚。中華民族的祖先之壹俞樾在這裏大量繁衍,他們積累了大量的農業生產技術。《李周誌方石》說,東南的揚州“適稻”,河姆渡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掘中發現人工種植水稻的遺跡和大量陶器碎片,說明稻作農業是其在此的主要業務,原始制陶業此時在紹興也已迅速發展。七六千年前,最後壹次海侵達到頂峰時,寧少平平原再次成為汪洋。現在杭州灣兩岸的寧紹平平原和杭嘉湖平原成了互聯互通的淺海,越南人民從北部平原撤退了。據史料記載,壹部分原始越南人越過錢塘江,奔向浙西、蘇南的丘陵地帶。東部壹部分遷入東海,成為島民;隨著寧紹平原自然環境由北向南不斷惡化,留在當地的越南人逐漸退守到南方的會稽山和四明山,後來成為紹興的土著居民。河姆渡遺址是當時越南人進入山區的最後壹批平原聚落之壹。直到越王勾踐登基,大海才逐漸退出平原,越人再次走出大山,開發北方平原。此時,余韶平原還是壹片充滿鹽分的泥濘土地,到處都是相互連接的瀉湖。據史料記載,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踐利用中山(今臥龍山)的地形,沿著山腳的壹片平地,建起了勾踐小城,成為紹興城的雛形。紹興從春秋時期壹直發展到現在,時間長達2500年,這在中國歷史上真的不多見。在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古代,可以說優越的水環境對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紹興滿水,酈道元曾在《水經註》中描述,曰:“萬條溪流匯成,胡濤湖泛濫,地觸成河,汊成渠。”自春秋以來,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壹直在加快對余韶平原的開發和利用。潮流倒灌、土地鹽堿化過度、灌溉水源缺乏已成為制約當地農業生產發展的三大重要因素。東漢永和五年(140),會稽郡守馬鎮在會稽郡(今紹興市)周圍築堤蓄水,從會稽山北至紹興城壹線,形成了壹個面積達200平方公裏的大型水庫,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鑒湖水利工程。鑒湖外堤上修建了鬥門、閘門、堰等大小不等的排灌設備,通過縱橫交錯的人工灌溉渠向北部農田輸水,保證了土地的旱澇,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北方平原出現了許多人工運河。隨著北方海堤的建成,余韶平原(古稱山會平原)受杭州灣鹹潮的威脅較小,鑒湖稀釋鹽漬土的功能逐漸喪失。鑒湖成湖近千年來,由於惠濟山和四明山山腳下眾多溝壑的影響,泥沙不斷淤積,湖底逐漸擡升,鑒湖失去了蓄水防洪的功能。在人口壓力極其嚴重的唐宋時期,由於該地區土地短缺,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宋真宗大中相府(公元1010年)以後,“盜湖為田”成為常事。南宋王曾說:“每年多下壹點雨,田就淹了,湖久晴盡。”當我們看到南宋的時候,鑒湖已經完全失去了它的功能。鑒湖的消失使紹興市周圍留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據會稽記載,鑒湖消失後,形成了兩大湖群,包括胡夫湖、白塔洋湖、齊諧湖、康佳湖、胡荃湖和西樵湖。西湖群包括周虎湖、空湖、珠湖、石獅湖、榕山湖、秋湖、陽湖等。他們

與蕭紹運河、北部灌溉運河以及曹娥江、浦陽江等自然河流融為壹體,成為紹興城鄉之間的水運通道。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說,河湖的存在阻礙了陸路交通的發展。航運在南宋鑒湖消亡後自然成為紹興城鄉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古代紹興人的重要收入來源。當地城鄉居民,臨江建房,為港口鑿石,“碼頭人”、“單面街”、“八字橋”成為江南水鄉具有紹興特色的重要景觀。

春秋時期,越王勾踐說:“水行於山,舟為車,馬為馬。”紹興船的起源應該是春秋以前,更新世晚期的最後壹次海侵,迫使生長在寧紹平平原的越族改變了自己的勞動和生活習俗,拋棄了平原的農耕習慣,學會了適應水環境。蛇圖騰文化是越族“人水合壹”的重要見證。余姚河姆渡遺址第四文化層發掘中發現刻有圖案的木漿,足以說明船作為紹興交通工具的歷史。但在迄今為止的史料記載中,烏篷船壹詞最早出現在宋代。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隱居家鄉紹興時,曾在壹首詩中描寫當地人民的田園閑適生活:“獨舟八尺,華蓋三扇,占據平洲煙雨。”這是對吳鵬船最早的文字描述,說明南宋時吳鵬船已經成為紹興人生產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吳鵬船的出現與鑒湖的消失不謀而合,這與鑒湖消失後紹興密集的河湖網阻礙陸路交通的發展密不可分。在紹興,烏篷船作為壹種客貨兩用的交通工具,比陸路交通更加便捷,大量出現在文化、旅遊、風俗等活動中。魯迅筆下紹興人坐在烏篷船上看社戲的描寫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壹方面,吳鵬船反映了紹興的水環境,同時,它也是紹興人的生產。

長期與水接觸的結晶,吳鵬船的形制、材質、造型、色彩、裝飾、動力設置,都反映了紹興的水鄉地理環境和紹興人特殊的生產生活習俗。在古代,有兩種船穿梭在紹興的城鄉之間。壹艘是白蓋船,作為帆船使用,屬於現在的貨船。另壹艘是吳鵬號,壹艘載客和載客的客船。吳鵬船按大小可分為四明瓦、三明瓦和劃槳船。烏篷船的篷是半圓形的,用竹片編織而成,在竹片中間夾著壹些竹竿,防止雨天雨水滲入,竹片上塗了壹層黑油,有利於雨水落下;兩個固定的圓檐稱為“固定檐”,還有壹個滑動透光的圓檐,上面鑲嵌著壹寸見方的薄牡蠣殼。下雨天,用裸露的瓦片蓋起來擋雨擋風,晴天,拆下來通風曬太陽。因此,當地人把這個穹頂稱為“明瓦”。三明瓦是壹種中艙兩個,後艙壹個的瓦。在紹興,有壹種比四明瓦還大的大篷船。船身雕有花紋和圖案,船頭雕繪有虎頭之類的動物。當地人叫它“益鳥”,它的形象很奇怪,笑起來很嚇人。這與古越人長期生活的水環境密切相關。海侵達到頂峰時,古越北部大部分土地成為汪洋壹片。越南人民在海上捕魚時,經常遇到大風暴而翻船。制服興風作浪的海龍,確保漁船和船只在海上風平浪靜,壹直是越南民族的神聖願望。這種益鳥生活在大海深處,喜愛龍,龍見到它就躲開,於是船家就把它畫在船頭,這樣龍就不能在水面上鬧事,以保證航行的平安,後人壹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許多富有的官僚經常乘坐壹艘大篷船(已被豪華機動遊艇取代)去拜訪、掃墓、問候親戚和看戲;壹些文人也在吳鵬船上飲酒作詩,留下了許多墨寶。魯迅先生筆下的“文人酒船”,俗稱“梭子飛”,是三明瓦。乘吳鵬船旅遊是現在紹興旅遊的壹大特色。目前穿梭於紹興城鄉景區之間的烏篷船,大多是靠腳劃船,船可壹人操作,靈活方便,有利於接客和載人;徒步泛舟紹興是目前紹興最時尚的旅遊方式。船就像運河上的扁舟,船底經常墊著草席。上船後,遊客席地而坐,頭離樹冠只有二三十厘米,船尾坐著壹個船夫。他們技術嫻熟,洋洋自得。吳鵬船前進的動力來自擺渡人的雙腳。當擺渡人的腳用力劃水時,船就會穩穩地前進。“劃水”的意思很奇妙。擺渡人胳膊下劃動的木槳就是舵。

它可以用來控制船的方向。天氣暖和時,遊客可以把手伸出船外,放在船的左右兩側,有時還可以輕輕拍打水面,像鴨子戲水壹樣。滿載遊客的烏篷船吃水很深,遊客的視線往往和船外的水差不多。乘這條船旅行就像坐在平靜的水面上。當小船在城市中穿行,眼前的高樓和古樸的“八字”橋“從頭頂掠過,就像在播放江南水鄉風光的慢鏡頭。每當遊船在鄉間水道“漫步”,兩岸的山脊近在眼前、近在鼻端,不時能聞到泥土和田間作物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紹興吳鵬船已經聞名中外。紹興市政府提出建設旅遊城市的口號,為吳鵬遊船體現其旅遊價值提供了更好的機會。在紹興,吳鵬船不僅是壹種特殊的交通工具,也是壹種無價的旅遊產業。紹興人充分利用自然水環境,挖掘隱藏在吳鵬船裏的文化內涵,充分展示紹興獨特的景觀、歷史背景、風土人情和地方特色。水手長招聘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許多學生。烏篷船是紹興人的旅遊產業,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以水鄉澤國聞名的紹興,自古以來就被譽為旅遊勝地。1982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壹。紹興有近200個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壹湖之長,古越之深”。紹興以其豐富的文化景觀、美麗的水鄉風光和迷人的風俗而聞名。自古以來就是旅遊勝地。紹興就是這樣壹座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著名水城。舟跡路上,碧水清澈見底,石橋飛舞,獨木舟穿梭,有1.900公裏的河流,4000多座橋梁,構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光。東湖橋相映,水比天還亮;五泄溪泉飛瀑五折;柯巖風光,鬼斧神工;蘭亭以王羲之《蘭亭集序》而聞名書法勝地。沈淵哀嘆陸遊與唐婉的愛情悲劇。此外,還有唐代的仙道、南宋的六陵、明清的石拱橋,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紹興風情,以吳鵬船、黑氈帽、黑幹菜為代表,在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呈現出獨特的地方魅力,讓人贊嘆不已。

境內四季分明,氣候濕潤,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6.4。c,年平均降水量為1300mm。

景觀:八字橋萬津玉貝亭會稽山水鏡瀑布尚流亭宋劉玲鹹亨酒店圓山園越女肖春嶽重名仕園周恩來紀念館蔡元培故居。

紹興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旅遊業帶動的。地形特征使紹興具備了發展旅遊業的良好環境因素。

地處長江中下遊經濟發達地區,水陸交通便利,靠近市場、上海、杭州、寧波等經濟發達城市,有利於經濟發展。

  • 上一篇:有哪些關於民族文化的名言?
  • 下一篇:戶籍制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