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北京路步行街的歷史淵源

北京路步行街的歷史淵源

近年來,越秀區政府基於其獨特的歷史文化淵源和鮮明的商業經濟優勢,決定將北京路及其相連的教育路和西湖路建設成為壹個綜合的“羊城商業旅遊區”,結合周邊的商業網點、旅遊景點和文物古跡。

這個繁華地區的形成是有歷史淵源的。明清時期,中山路(舊稱惠愛街)是廣州老城區的東西幹線,以南北衙門(東有官學,西有將軍府,中有兩廣總督府)為政治中心。北京路(原名雙門)是從城南到天子碼頭(官員進城登岸用)的主幹道。所以現在連接北京路北段和中山四路的丁字段,就成了當時衙門部門官僚及其隨從、家屬居住的集中區域。為了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這裏逐漸形成了城市繁榮的商業中心。

“雙門”故事

北京路在清代的街名叫“雙門”,現在很多老人還叫這個老字號。以今天的西湖路(當時叫西湖街)為界,北面是雙門第街,南面是夏傑街。夏傑街延伸到今天永漢電影院所在地,有壹座城門建築,名為“南門”,是廣州內城建築之壹。城墻是今天大南路和溫明路之間的線。“雙門”的由來,是在今天西湖路與北京路的交界處,有壹座名為“拱北樓”的原始高樓,有雙拱門,所以這條街就取名為“雙門”。樓上有壹個元代的銅漏壺,是廣州的鎮市之寶之壹。按照清朝的筆記,是“百年不喜”,也就是百年不壞。拱北樓拆路後,銅鍋被轉移到廣州市博物館,後轉移到中國歷史博物館。

雙門是清代重要的商業場所,所以有“雙門賣貓——裝模作樣”的歇後語。陳李濟制藥廠是壹直在雙門第經營至今的“活化石”。工廠的前身陳李濟星河堂始建於明朝萬歷年間,鋪面就在今天的“銀座”壹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可以算是北京路歷史最古老的見證了。

“永漢路”典故

民國時期,為紀念民國開國元勛、番禺人胡,北京路被稱為路。後來在1920年代改名為“永環路”。為什麽叫“永環路”?知道的人不多。原來是當時主政廣東的楊永泰。他很早就想在廣州的路名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當時的規定是只有已故的歷史人物才能享受這份榮譽。楊永泰絞盡腦汁,將“韓民路”改為“永漢路”,並將萬福路附近的壹段命名為“泰康路”,從而將“永泰”二字嵌入兩條路的名稱中,這也是北京路史上鮮為人知的奇聞。

高第街“許娣”

這幾年北京路南段也繁華了不少,尤其是高迪街壹帶,更是粉刷壹新,車水馬龍。

高迪街最有名,首推許氏家族,連街名都叫“許娣”。這個從潮汕西遷的豪門家族,百余年來人才濟濟,甚至有小說家最近還專門出了壹本書《千年夢》,講述徐氏家族的崛起。徐家的後人曾帶我在逛過幾次,指著殘存的建築告訴我,這是當年某某人的住處。看著彎彎的月門,百年以上的蠔殼窗,墻上隱隱約約的灰龍,真的是想象出來的。最後,老人指著他家門口壹個破罐子裏種的壹棵蘇鐵說,這棵樹是他奶奶年輕時種的,種了幾十年,現在都快壹百歲了。看這細細的樹頭,似乎是應許之地舊事的典型。

在高迪街上的店鋪裏,廣州人最熟悉的是綢緞店“九通掌”和家具店“三多軒”。三多軒已經搬到廣州路,店主黃家的後代還住在老店裏。摸著螺旋形的木梯扶手,可以看到從八角形天窗裏篩出來的陽光淡淡地照在鍍金的屋檐上,真的有壹種繁華的回味!百歲畫家金海在這裏生活了70多年。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說不清楚話了,但是精神還是很健康的。今年年初去世,享年104。如果他能細說北京路的百年滄桑,那該多好啊!老人的女兒指著老店的外墻說,以前有個水泥字“三多軒莊”,是民國老兵譚寫的。不幸的是,它在最近的外墻改造中被拆除了。我仔細找過,但和北京路上的很多往事壹樣,找不到任何痕跡。

大大小小的馬站在過去和現在

北京路最繁華的路段(大南路以北)只有兩棟歷史建築。壹個是矗立在大南路拐角處的六層大樓(現為中國石化公司所用),壹個是北京路盡頭的廣東財政廳大樓。羅馬式的圓柱和新古典主義的外墻顯示了早年人們的感受。

北京路兩邊的大街小巷也是藏龍臥虎的地方。可惜這幾年很多老東西都消失了。例如,惠福路附近的街曾是大詩人梁的故居。白沙居,相傳明代大學者陳白沙曾在此居住。近年來,通過有心人的呼籲,終於保留了壹部分古代書院群。古書院群位於北京路、馬驍站、書院壹帶,清代各縣學者聚會、暫住於此。記得往年在大小馬站的大排檔閑逛。每次擡頭欣賞建築群門口的石額,蒼勁有力的字跡總讓我想起這些書院的黃金時代。可惜今天72個租戶大部分都住滿了,開發利用起來相當頭疼。攝影師曾畫過書院的三層“魁星樓”(舊日供奉魁星樓的高樓亭),以壹座新建的高樓為背景,象征著這座城市的變遷。然而,今天要找到壹座完整的魁星樓並不容易。

  • 上一篇:引產和順產哪個痛?
  • 下一篇:六安歷史文化豐富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