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中日交流的例子?

古代歷史上有哪些中日交流的例子?

1.中日建交最早的記錄是漢朝。

漢初與東甌、福建、越南關系還算友好。後來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三個國家的越國相繼滅亡。漢武帝時期,漢朝多次向西南派遣使節,在這些地方建立了益州等郡。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的聯系更加密切。漢朝與朝鮮和日本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東漢光武帝年間,日本古奴王向漢朝派遣使節,漢朝送給他壹枚金印,至今仍是日本的國寶。

2.外交關系最高最密切的時期是隋唐。

中國和日本是壹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交往源遠流長。公元7世紀至9世紀的隋唐時期,兩國交流達到高潮,其特點是日本官方向隋唐派遣了20多名使節。日本向隋唐派遣使節的動機並不排除向隋唐學習先進文化的因素,但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日本向隋唐派遣使節是日本為了打破孤立和孤獨而發展的島國心態。

向唐朝派遣使節

時間:7世紀初至895年。

朝代:唐朝

在7世紀初至9世紀末的兩個半世紀裏,為了學習中國文化,日本人向唐朝派出了十幾個使團。其頻率之高、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內容之豐富,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遣唐使為日本社會的發展和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第壹個高潮。

4世紀中葉,大和朝廷在很大程度上統壹了日本列島,日本國王多次向中國南朝政權進貢,並要求封號。公元589年,隋朝統壹中國,結束了東漢末年以來中國近四個世紀的分裂和動蕩,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

當時,聖德太子是日本的攝政王,他努力改革。為了直接吸收中國的先進文化,他先後四次派遣使節來華(公元600年、公元607年、公元608年、公元614年),這是中日作為兩個統壹國家正式交往的開始,也是日本統治者采取積極引領和幫助的態度,派遣大規模文化使團直接吸收中國先進文明的開始。隋朝使臣可以說是唐朝使臣的先驅。

618年,唐朝滅隋朝,建都長安(今Xi安)。唐朝帝國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成為東亞最強大的帝國,威望極高,對日本和亞洲各國都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通過四次出使隋朝,日本政府和民眾對中國文化越來越推崇,出現了壹股學習模仿中國文化的熱潮。623年。隋朝派往中國留學多年的齊輝、回日等人回國後向皇帝報告說,大唐是法制最完備的國家。建議派使臣去唐朝學習。為了更直接有效地學習唐朝的先進制度和文化,日本政府決定組織大規模的出使唐朝的使團,派遣傑出人物作為使節,並帶留學生和僧侶到中國。

公元630年,舒鳴終於向唐朝派出了他的第壹個特使。從630年到895年的260多年間,日本皇室在奈良和平安時期任命了19名唐朝使節,其中3名因故中止,16名實際發生。但有壹次他只到了朝鮮半島的百濟,兩次是作為“送別使臣”到唐朝,還有壹次是因為在唐朝時間長而作為“迎送使臣”到唐朝。因此,事實上,更正姓名的唐笑大使人數是12人。

這幾十位出使唐朝的使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早期:公元630-669年,七任。任務小,壹兩艘船,壹兩百成員。該路線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唐朝的制度。

中期:公元702-752年,為鼎盛時期,四任。傳教規模擴大,壹次達到500多人,收獲最大。大部分路線是南島路,穿過南部島嶼。為了全面深入地研究盛唐的文明,實現盛唐的整體,大量的留學生和留學僧人長期留唐。

後期:公元759-874年,是壹個沒落的時期,有九次約會,實際只有六次旅行。這壹時期,由於安史之亂,唐朝逐漸衰落。因此,日本研究唐朝的熱情降低,使團規模縮小,留學生和留學僧人留在唐朝的時間也減少到壹兩年。路線主要是直接穿越東海的大洋路。

當初出使唐朝的規模大概是壹兩百人,只有壹兩艘船。中後期規模龐大,約500人,4艘船。最多時在838年第十八次達到651人。使團成員包括大使、大使、法官、辦事員和其他官員,以及辦事員、醫生、翻譯、畫家、音樂家和其他各類侍從、工匠和水手。此外,還有壹批外國學生和有學問的僧侶。

日本朝廷選拔的使節大多是熟悉歷史、才華出眾、漢學水平高、熟悉唐朝情況的壹流人才。就連長相、舉止、談吐都不同凡響,連隨員都至少有壹技之長。至於留學生和學僧,都是優秀的年輕人。他們中的壹些人在出國留學之前就已經在中國嶄露頭角,壹般在學成回國後都取得了壹定的成就。日本政府之所以挑選如此強大陣容的駐唐使節,是為了更好地吸收學習的生活,所送的禮物和大使們的幾乎壹樣。駐唐使節壹平安回國,進京後立即向朝廷報告,並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使臣還劍,表示使命完成,皇帝提拔使臣,賞賜使臣,對災民仁慈。

唐朝的使節在中國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唐朝的州政府接到使團到來的報告後,立即迎進大樓,安排好住宿,飛往朝廷。當地政府派出特使護送獲準入京的使團主要成員到長安,途中壹切費用由中國政府負擔。唐使臣到達長安後,唐朝廷的使臣牽馬出來迎接,獻上酒肉,然後上了馬,被使臣引進京城,住在四方閣,由監工負責接待。據駐唐使節說,他們獻貢品,唐高宗頒發表揚信,接見日本使節,在內殿設宴,授予使節爵位。

駐唐使節壹般在長安和內地停留壹年左右,可以四處遊覽,買書購物,充分領略唐朝的風土人情。像往常壹樣,在送唐使節回國之前,有壹個告別儀式,有宴會,飲料和禮物。除了對使臣的優待,唐政府還向日本朝廷贈送大量禮品,顯示了大國風範。最後,唐使節壹行被內務府派往沿海,滿載而歸。

唐笑公使的貢獻首先是介紹了唐朝的法律法規,促進了日本社會制度的革新。他把唐送到長安時,如饑似渴地讀書,讀了很多書。回國後參加中樞,仿唐制。比如《大寶法》就是根據唐朝的法規制定的。還模仿唐朝的教育制度,設立各種學校教授國學,培養人才。818年,葛粉天皇根據駐唐使節金原清原的建議,頒布了改變禮儀的法令,下令“男女服裝壹律唐朝制”(《大日本史》第123卷),連歷法、節日、習俗都要盡可能被中國模仿。

二是借鑒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藝術,每次向唐朝派遣使節,都帶回大量漢文佛經,官民競相用中文贊美、寫唐詩。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詩在日本廣為流傳。唐代留學的學生僧人也用漢字偏旁部首或草書創造了日文假名。使節們還從唐朝引進了書法、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被消化轉化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圍棋等技術和相撲、馬球等運動也是從唐朝傳入的。日本畫家、音樂家,甚至圍棋專家也經常來唐朝學習技巧,觀看比賽。

公元895年廢除駐唐使節的原因,不僅僅是唐朝的政治動蕩,還有200多年來對唐文化的吸引和移植,以基本完成改革。在此基礎上,具有日本特色的民族文化開始萌芽,因此對中國文化學習的需求並不那麽迫切。而且每次向唐朝派遣使節的費用都很高,路途艱辛,這也讓使節們有畏途的感覺。唐朝與日本的貿易也有所增加,這也通過派遣唐使節彌補了過去對唐貨的需求。公元894年,裕多皇帝接受了已經任命但尚未出發的第19任大使的邀請,正式宣布次年停止向唐派遣大使。

接近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是世界的中心,長安是世界的心臟,世外桃源。李世民是世界的汗。

唐代日本派往中國的使節。唐朝和隋朝以後,日本沿襲了向隋朝派遣使節的舊制度,繼續向唐朝派遣使節。630年(日本昭明二年、唐貞觀四年)第壹次被派往中國,最後壹次是在838年(即日本何澄五年、唐開成五年)。八九四年(日本寬平六年,唐元年),他準備再次發配,被任命。由於菅原道真的抗議,他正式停止向唐朝派遣使節。從630年到894年,在這260多年的時間裏,除了三次赴任外,到達長安的日本使節兩次派唐使節回國,壹次派唐使節回日本,共有十二次正式出使唐。使團官員是大使、大使、法官和辦事員。除了約壹半的舵手和水手外,使團成員還包括主神、蔔蔔、陰陽師、醫生、畫家、音樂家、翻譯家和歷史學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工匠,如造船工、造船工、木匠、鑄工、偽造工和玉器工。陪同的有長期居住在國外的僧人和學生,也有短期入唐並將隨團回國的僧人和學生。也有搞安保的射手。使團最初由200多人組成,兩人乘船,後增至4人,人數增至500多人,但只允許少數骨幹成員進入長安。

唐使臣在南浦(今大阪)登船,經瀨戶內海從博多(今福岡)出發。從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大約40年的時間,路線走的是北路,即沿朝鮮半島西岸北行,沿遼東半島南岸西行,穿過渤海,在山東半島登陸,再從魯西到洛陽、長安。這條航線大部分是沿海航行,比較安全,海難也少。新羅滅百濟、高句麗,統壹半島後,與日本的關系不是很融洽。因此,唐使節在上世紀70-60年代的百年間,走的是南島路,即從九州向南,沿南方的種子島、屋久島、奄美群島,向西北穿越中國東海,在長江口登陸,再經運河北上。這條航線主要航行在茫茫東海,登陸困難,危險重重。北路和南島路都需要航行30天左右,甚至更長。70年代以後,直到其停止向唐朝派遣使節,路線改為南路,即從九州西部的五島列島向西南,過東海,在長江口的蘇州、明州登陸,經運河向北。這條路線耗時短,壹般十天甚至三天左右,但風浪風險與南島路基本相同。

唐朝派遣使節的目的是向中國學習,吸收唐朝的文化,所以非常重視使團人員的選拔,特別是使節、大使、法官、書記員等官員。比如高翔玄理和吉備真備,他們長期在中國學習;成員多為文博士,宜山義良、黃小野、更是著名的文學學者(後兩者受命未能成行)。父子二人因為所受的教育和經歷,相繼被任命為使臣,有利於向唐朝學習。隨行的留學生,如阿部中馬陸(晁衡飾),與詩人李白、王維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被阻止回國,於是留在唐朝當秘書監。陳奕詩被唐人視為文人。進入唐朝的醫生、音樂家、畫家、各行各業的工匠,也都在自己的行業中有根有據,受到唐人的高度重視,並從中受益。駐唐使節進口了大量記載中國典籍和歷史的書籍,中國文化席卷日本封建社會上層,滲透到思想、文學、藝術、風俗習慣中。正倉院大量唐代文物是唐使輸入中國的物質文化。實際上,出使唐朝的使臣送給唐的禮物和唐朝送給唐的禮物,都是兩國交換所需物品。

能考進唐朝的留學生名字的只有20人左右,而陪同唐朝使節和商船進唐僧的有90多人,在文獻中都能找到。他們遊歷中國名山,求教於師,帶回大量佛經、佛像、法器,引進與佛教有關的繪畫、雕塑,對日本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醉成和空海分別在日本創立天臺宗和嚴陣教,並模仿唐朝,創造了日本佛教在山中建廟的氛圍。《中日文學批評、文字學、歷史學》是空海撰寫的重要文獻,而《任原留唐十年日記》則是其中的重要文獻。

當唐朝使節被送回日本時,唐朝有時會派“使者”隨行。由於航海的危險,他們經常留在日本並歸化。如沈、袁錦卿等,日本史書中有十余人,均在日本朝廷任職。唐朝的僧侶也曾向日本派遣過使節,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杜東傳授戒律的鑒真。天竺人、西域人、南海人隨唐使被派往日本,許多受波斯、印度影響的唐代文物也傳入日本。絲綢之路的東端延伸到日本,向唐朝派遣使節也是有用的。

日本向唐朝派遣使節,財政負擔沈重。從任命使節到出發,需要兩三年的準備時間,包括造船、組織禮物、衣食、藥品、薪水、留學生和唐朝僧人的費用等等。走南島路和路楠路的時候,我們還不知道季風的規律,驚濤駭浪隨時會把船劈成兩半。幾乎所有的船都是在往返途中失事的,只有壹次來了又安全走了。因此,赴唐使節不僅在出發前向神佛祈福,在航行中還向佛教觀音、神道教般的吉爾吉斯斯坦神甚至新羅神祈福。雖然被任命為唐朝使節是壹種榮譽,但有些人卻畏首畏尾。走北路時,唐使節平均七年半壹次,以後十二年半到二十年壹次。838後,考慮送了55年,最後停了。這當然與日本對唐文化的吸收達到飽和,以及唐朝的衰落有關。同時也是因為負擔重,航行困難。9世紀以後,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唐朝和新羅商船大量增加。唐代商船掌握季風規律,壹般7月份乘西南風去日本,3、4、8月份乘東北風返回。這些商船航程更短,事故更少,間隔更短。所以有很多短暫停留的歸國留學生,比如9世紀中葉三次往返於中日之間的日本高僧慧娥。雖然出使唐朝停止了,但並不妨礙中日文化交流的繼續。

  • 上一篇:文健皇帝(惠帝)的生平
  • 下一篇:瑜伽理論基礎知識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