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三臺屬於哪個城市?

三臺屬於哪個城市?

三臺

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三臺,位於四川盆地中北部,是綿陽市下轄的壹個縣。三臺縣,面積2661平方公裏,人口1.48萬,位於東經104度43分至北緯105度18分,北緯30度43分至31度25分。它橫跨涪江兩岸,縣人民政府就設在銅川鎮。距綿陽市中心57公裏,距成都市區153公裏。轄6區41鎮22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裏553人,有漢、回、藏、羌、彜、滿、白、土、維吾爾、蒙古、苗等民族。境內沿江地勢平坦,丘陵淺淺,氣候宜人,環境優美。三臺縣歷史悠久。漢高祖高第年間,廣漢縣設立隴縣;隋唐,子洲縣,宋元,旌鳴銅川府,三臺縣,清雍正十二年設立;民國元年,三臺縣廢棄,壹直沿用至今。

三臺在歷史上享有“川北重鎮、閩南名都”的美譽。1992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和旅遊景區。縣城南部的邕江流域是古國所在地;金鐘山漢族群體是中國四大漢族群體之壹;雲臺觀是清朝皇帝賜予的,是四川第二大道觀。縣城內有兩座古城建築和千余米的城墻;“夕陽孤齊飛,秋水共長”的魯班水庫、團結水庫;牛頭山的杜甫草堂,新開發的鳳凰山森林公園、東山公園、盤龍山大佛寺,古典建築與現代園林相結合,都是旅遊的好去處。他們長期擔任州、縣、府、道、行署。它們與唐宋時期的成都齊名,被譽為“西南大都市”,不僅是交通之地,也是商品集散地和經濟文化中心。現在是四川歷史文化名城。

三臺是壹個文人輩出的地方。古代有著名詩人李奇(690-751)、陳子昂(661-702)、詩人李遜(生卒年不詳)、旅居海外的大詩人杜甫...有當代詩人葉川(有《天堂裏的金菊》、《硬血》、《硬血》的詩)。

三臺資源豐富。農業生態環境良好,宜發展農、林、牧、副、漁業。農業總產值和糧食、蠶繭、油料、生豬、棉花、水果總產量均居全省前列。瘦肉型豬、麥冬、蠶繭、橄欖、棉花都是國家商品生產基地。已探明的礦產有膨潤土、鹽鹵、石灰石、砂金、石英巖、石油和天然氣。

三臺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形成了以電力、繭絲綢、五金機械、輕化工、食品為支柱的工業生產格局,30多種產品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7工業產值2160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之比為6:4。工業成為縣域經濟的有力支撐。

三個城市功能齊全,商業繁榮,名勝古跡眾多。市政設施完備,市區常住人口超過65438+萬;各類商業服務設施壹應俱全,形成了開放的新型流通體系;壹系列歷史文物和旅遊景點蘊含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味道,食、住、行、遊、購、玩壹站式旅遊服務到位,成為都市人休閑娛樂的後花園。

三臺靠近綿陽、德陽、成都等大中城市。省幹線塘壩路和鐘勉路貫穿全境。全縣所有鄉鎮都開通了國際程控電話、傳真、無線尋呼和移動電話。水、電、氣充足。三個工業經濟開發區初具規模,投資環境優越,發展優勢廣闊。

宋先平四年(1001),朝廷將四川定為第四條川峽道,子洲道就是其中之壹。子洲是川北重鎮,與成都齊名。作為8世紀四川第二大城市,城市雄偉,交通發達。川北重要的交通要道開江上,來來往往的船只絡繹不絕。我們來看:“涪江上木筏無數,半徑之聲總有”(《送翠都水翁下峽》)反映了交通樞紐子洲段涪江的繁忙;子洲城美麗的夜,來自“夜露輕,江滿江。”(《打月為漢中王》)可見壹斑;子洲城的布局有多規範:“路出雙林,亭望井裏”(望牛頭山亭)。從這些詩歌中,壹幅寧靜美好的中世紀都市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子洲城作為當時的省級行政機構——劍南東川省府,規模宏大,城墻高,城樓更高。杜甫的詩中,登子洲城樓的詩很多,如《九日登子洲城樓》、《春日登子洲城樓》、《等章待留,參加禦宴南樓》等。這些詩和其他登山詩壹樣。可以想象幾百年前是多麽的繁華。現在成都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城市,但我們只能從這樣壹個破門樓裏去尋找和重溫它的壯美風光。

  • 上一篇:抗震救災中英雄少年的感人故事
  • 下一篇: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歷史意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