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四川盆地的構造和沈積演化

四川盆地的構造和沈積演化

四川盆地的構造發展經歷了穩定地臺發展早期的加裏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旋回和陸內改造晚期的燕山旋回、喜馬拉雅旋回(四川省地礦局,1991)。從加裏東期到燕山期,四川盆地的構造運動以隆升和坳陷為特征,與構造運動密切相關的沈降導致四川盆地相應時代地層的沈積,各時代地層以整體接觸和平行不整合接觸為主(四川省地礦局川東南地質大隊,1995)。

(1)加裏東旋回(晚震旦世-誌留紀)

加裏東旋回上揚子板塊沒有大規模造山運動,主要表現為兩次明顯的向上運動:第壹次向上運動發生在早寒武世至早誌留世之間;第二次上升運動主要發生在中誌留世之後,壹直持續到泥盆紀。從奧陶紀到中誌留世,四川盆地沈積了壹套較厚的濱淺碳酸鹽巖建造,層間接觸關系基本完整。然後在中誌留世晚期,四川盆地上升到陸地,遭受剝蝕,中誌留統上部和上誌留統缺失(四川省地礦局,1991)。

(2)海西旋回(泥盆紀-中二疊世)

海西旋回和加裏東旋回具有明顯的繼承性。受海西運動的影響,四川盆地在泥盆紀、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晚期發生隆升,缺乏沈積物。只是在晚石炭世早期,由於東北海侵的影響,沈積了壹套厚度幾米到十幾米的淺海碳酸鹽沈積建造,相當於標準黃龍組的下層。自早二疊世以來,四川盆地長期遭受侵入,沈積了壹套以淺海相為主的碳酸鹽巖建造。

(3)印支旋回(晚二疊世-三疊紀(廣義印支期))

晚二疊世-三疊紀(廣義印支期)是特提斯構造發展最活躍的時期。印支運動(廣義)的壹個重要結果是四川盆地海相沈積歷史的結束,由此四川盆地由以淺水碳酸鹽臺地為主的海相沈積盆地轉變為以巨厚陸源碎屑巖為主的中生代陸相前陸盆地。印支期(廣義)四川盆地沈積了上二疊統陸源灰色單碎屑含煤建造(龍潭組)、淺海碳酸鹽建造(吳家坪組和長興組)、三疊系陸源碎屑-碳酸鹽建造(飛仙關組)、淺海碳酸鹽建造和膏鹽蒸發巖建造(嘉陵江組)以及鹽化淺海膏鹽蒸發巖建造(雷口坡組)。只有雷口坡組和須家河組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其余為整合接觸(四川省地礦局,1991)。

(4)燕山-喜馬拉雅旋回(侏羅紀-新生代)

燕山期,四川盆地發育中生代陸相前陸盆地沈積,其中川東北受米倉山和大巴山逆沖推覆構造的影響,在平昌-開江-雲陽線以北壹帶強烈坳陷,發育侏羅紀-早白堊世厚層紅色陸源碎屑巖,最大沈積厚度超過5000米;晚白堊世以來,四川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強烈影響,以持續隆升為特征,整個沈積盆地進入萎縮期。喜馬拉雅運動基本奠定了今天四川盆地的構造格局(王澤成等,2002)。

  • 上一篇:如何建立股票池
  • 下一篇:格爾尼卡的歷史意義。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