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宋大祥的科研歷程

宋大祥的科研歷程

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他研究了枝角類、淡水和寄生足類的分類動物群、河蟹的生殖遷移以及吸血水蛭的生物學和控制。首次報道劍水吃魚苗,找出淡水養殖中魚苗突然死亡的原因,避免漁場經濟損失。針對蟹類減產的情況,通過研究發現成蟹和蟹苗在遷徙過程中受到堤壩和河水汙染的阻擋,提出了移植苗的方法。在各地采用後,河蟹產量大大提高。首次詳細闡述了日本醫用水蛭的生物學,提出了驅除方法,並發表了幾個吸血水蛭新品種。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我壹直從事蛛形綱動物的研究。蛛形綱是除昆蟲綱之外的第二大類陸生動物。蜘蛛作為農林害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在消滅害蟲、維護生態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曾先後訪問巴黎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史密森學會、哈佛比較動物學博物館、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柏林工業大學生物研究所、法蘭克福聖肯堡博物館、美因茨戈德堡大學、斯圖加特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韓國蜘蛛研究所、日本東京自然歷史博物館等並與之合作。通過他的研究和同事的合作,我對蜘蛛科學的研究盡快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他積極推動蜘蛛網學會的成立和《蜘蛛網雜誌》的出版,為中國蜘蛛網學的發展和中國現代蜘蛛網學研究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環節動物(水蛭)、甲殼動物(枝角類、橈足類)和蛛形綱動物的分類學研究由來已久,發表了許多新屬和新種,包括我國重要的吸血水蛭和天敵蜘蛛。20世紀60年代,他結合生產實際研究了無脊椎動物的生物學,提出中華絨螯蟹生殖遷徙受阻是其減產的原因。從學術上首次闡述了醫用水蛭繁殖的全過程,並提出了驅除吸血水蛭的方法。作為主要編纂者之壹,《中國橈足類誌》是中國第壹部無脊椎動物誌,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詳盡的此類專著。他關於水蛭的著作被國際同行稱為“中國淡水水蛭的傑出總結”。從70年代末開始,為了配合農林害蟲的生物防治,他轉而研究蜘蛛,多年來解決了蜘蛛分類學上的許多難題。他被日本蜘蛛學會會長八木昭夫教授稱為“中國蜘蛛研究的首席”。他在1999出版的專著《中國的蜘蛛》被國際同行譽為“對現代蜘蛛學最好、最重要的貢獻”。他積極推動中國蜘蛛學會的成立和《蜘蛛雜誌》的出版。七五期間主持西南地區動物資源調查。通過集體努力,他收集了654.38+0.8萬個標本,發表了280多個新物種,出版了3部專著。該研究小組受到了科學院的表彰。還主持審定了《動物學發展戰略研究》、《動物學術語》,完成了相關專著。2002年率中國動物學會代表團赴希臘參加國際動物學大會,爭取2004年19動物學大會在中國舉辦權。自2001起,與周開亞教授共同參與國家基金重點項目“高階六足類進化及分類地位研究”。此外,還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要項目《中國動物誌》的研究,並於2002年完成了兩卷(其中壹卷於2003年出版)。

曾以訪問學者身份訪問法國(巴黎)、日本(東京、大阪、京都)、美國(紐約、華盛頓、波士頓)、德國(柏林、漢堡、法蘭克福)、荷蘭、斯洛文尼亞、新加坡等地的大學、研究所、博物館或與之合作。

迄今為止,主持或參與編寫專著、工具書20余部,發表論文約200篇(其中10篇發表在美國、日本、德國、韓國的學術期刊上)。中國淡水足類和農田蜘蛛分別獲得二、三等獎。七五期間主持中科院重點項目:西南動物資源研究。八五期間主要從事中國土壤動物和動物地理分布研究、蜘蛛目系統演化研究、中國區系誌(蟹蛛)編纂等工作。在參與領導《中國動物學誌》編纂的同時,還主持了《中國動物科學發展戰略研究》(已完成初稿)和《動物學術語審定》(已完成6000余字),是我國動物學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之壹。

  • 上一篇:失去領土的荊州之戰
  • 下一篇:中國古代有哪些善本?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