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新加坡建築

新加坡建築

我不知道妳在說什麽,但這就是新加坡的建築風格。

新加坡全國70%是華人,還有壹些印度人,以前是馬來西亞的壹部分。另外,新加坡長期是英國殖民地,被日本占領過壹段時間,所以新加坡的建設融合了很多國家的風格。英國的優雅,日本的含蓄,中國的尊貴,馬來西亞的美麗,都在這裏交匯。當妳遊覽新加坡時,有時它會給妳壹種環遊世界的錯覺。

但新加坡近年來的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才高度集中,也使得新加坡在保留部分傳統建築風格的同時,混雜了後現代的設計理念。所以經常會出現時空交錯的錯覺。

新加坡店鋪的“美”不僅來自於它們的設計特色,還包含了它們的社會價值。

建築實際上與壹個地方的文化、氣候和歷史密切相關。欣賞新加坡建築不僅僅是風格和美感的問題。社會背景和我們的記憶都包含在建築裏。

在早期的新加坡,大多數城市居民都住在商店裏。事實上,商店和房屋的設計與壹個多種族的社會有壹定的關系。

在商店裏,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建築的影子,包括中國建築的組成部分,甚至壹些馬來建築風格...就像我們的語言壹樣,它混合了許多不同的風格。"

至於商店、住宅中常見的五腳基礎、百葉窗、天井,都是有實用功能的。

新加坡天氣炎熱,白天陽光猛烈,有時還下著傾盆大雨。店前的五腳地基只是行人的棲身之所。至於百葉窗和天井,都有通風功能。商店的內部又深又長。如果中間不開窗采光通風,住在裏面的居民根本感覺不到舒適。

店鋪和房子表面看起來很美,但解決不了人們真正的店鋪和房子問題。很多時候,店鋪壹樓住著七八戶人家,衛生標準不理想。

英國殖民政府為了改善當年的居住環境,於1927成立了新加坡改善信托,開始建造以現代主義為主的新型住宅。

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形式與功能的協調,建築不能有不必要的裝飾。新建築美學(當時)是以簡潔的方式表達美感,擺脫過時建築風格的束縛,強調實用性。雖然沒有裝飾,但建築師利用弧形樓梯等實用建築賦予建築美感的同時,也具有實用價值。

上世紀60年代住建局早期的簡陋小店,藏著很多人的童年記憶。雖然在外觀上是統壹的,但確實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環境。它的美在於實用。因為(住建局)資金有限,所以要建得快,建得多,能給人們帶來衛生幹凈的居住環境。這已經是很美的畫面了。

店鋪的美來自於它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他說,許多商店和房子都規劃得很好,街區裏有各種設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便利。

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後現代主義興起。後現代建築師對現代主義的觀點和風格心存疑慮。他們認為建築是可以裝飾的,是有象征意義的,應該與現有的環境相配合。也許是建築師受到後現代主義的影響,商店和房子的裝飾都帶有地方色彩。

此外,建築師還在屋頂上下了功夫,讓店鋪看起來高低錯落。建築之間的空間也得到充分利用,比如增加壹些休息角、亭臺樓閣等設施,在景觀設計上下功夫,讓環境更加宜人。這些變化使得每個店鋪區域都有了自己的特色。

在上世紀初,只有社會精英才能住得起私人住宅,或者無家可歸的浪人睡在地板上。就新加坡而言,最早的私人住宅租戶是英國殖民官員。後來社會上湧現出來的富商、精英開始模仿殖民風格的私人別墅,比如1926建造的“翡翠之家”,就是典型的“文藝復興熱帶別墅”風格。1930修建的虎豹樓是“熱帶裝飾派”風格。

曾經受巴厘島建築風格的影響。

50年代的私人住宅建築師覺得功能應該是主導,其次才是形式。建築師使用木材建造線條簡潔的現代國際風格房屋,如建於1962的蔡明花園洋房。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建築師,如林等,註重住宅的“人性”,建造了壹系列白色住宅的“凱恩塔”。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無論是新加坡還是國外的建築師都清楚地意識到,建築的建造必須符合熱帶氣候,大量使用東南亞傳統建築的材料(如木材)和結構(如開放性和通風),並隱含地融入其他地方建築風格的影響。代表性的例子有:建築師林設計的“王宅”1991,貝德瑪設計的“閩東花園洋房”等等。

由此可見,巴厘島的傳統建築風格對新加坡的私宅影響深遠,包括低矮的房屋、屋檐、木板、石墻等。,甚至裝修風格都很相似。

此後,建築師將傳統建築元素隱藏在背後,註入更多現代色彩,包括白墻、玻璃和鋁材。比如1997的“歐盟之家二”在自然景觀中可以有現代感。換句話說,顏色已經褪色了。

創造具有現代美感的生活空間

擁抱現代和後現代,是90年代末建築師的心態。這方面的代表作品有:建於1997的“萊姆之家”和建於1998的莫利道之家,均由林測繪公司建築師莫偉偉設計。尤其是後者,建築看起來那麽現代,但結構和內涵都屬於中國蘇州的四合院風格。住宅空間圍繞中心庭院展開,營造出“光明未來、光明鄉村”的感覺。董在1997設計的“溫莎花園村”更是突破性的。房子由分散在不同地方的建築組成,透明的玻璃窗和有蓋的走廊,讓業主可以從遠處欣賞美麗的風景。

甚至傳統的商店和房子也被建築師賦予了現代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山路62號”。雖然外殼完全保留了原生華人的建築風格框架,但內部結構和精神完全是現代的、城市化的,感覺像個劇場。難怪建築師黃認為“人生就是壹個舞臺”。

  • 上一篇:中國古代勤學好問的故事?
  • 下一篇:什麽是兩極格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