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誰知道壹些關於新灣沙地的故事?

誰知道壹些關於新灣沙地的故事?

曾經荒蕪的鹽堿地如今滿是樓房和樹木,開荒、曬鹽、趕潮魚等場景都成了老照片中的黑白影像,老壹輩人的記憶也在漸漸淡去。

“這是我們的爺爺奶奶!”李夢男是萬信初級中學校園裏的壹名小導遊,他在歡迎新生時,總是指著學校大門外墻上展示填海場景的壁畫,自豪地告訴他的學弟學妹們。作為壹次社會實踐,李夢男自願加入校園小導遊的行列,向校內外的師生朋友講解沙文化的“前世”。

在李夢男的帶領下,我們漫步在萬信初級中學的校園裏,仔細觀看以“沙之歌”為主題的沙文化長廊,仿佛置身其中。

在高二(1)的教室裏,本報“總編走基層”全媒體采訪團成員和孩子們上了壹堂特別的課。李玉英先生以“金色的沙地,陽光的新海灣”為主題,用沙地的方言向我們講述了沙人勤懇的家政方式。

從沙裏吃飯的各色人等,到沙裏私宅的演變,發生在身邊的生活事例,讓在場的大人小孩都深有感觸。這是萬信街“沙文化永遠進校園墾荒精神”活動的壹瞥。李老師口中的“金色沙地,陽光新灣”也是萬信街的品牌。街道辦事處主任盧說:“深入挖掘沙文化,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沙文化的發展歷程,傳承和發揚墾荒精神,激發年輕人熱愛沙、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真正把沙文化的內涵和精神紮根在人心中。”

這正是萬信街所做的。將集鎮打造成“金色沙地,陽光新灣”後,萬信精心組織了三年壹屆的沙地文化節和全運會,開展了沙地尋人活動,在北幹設立了“聽風填海的故事”專欄,成立了蕭山沙地文化研究會,組織了“老少邊走沙地”活動,舉辦了沙地文化論壇,開展了“巧手沙女”采花大賽。圍繞沙地文化的各種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在萬信的各個角落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文化是根,只有深深紮根,才能枝繁葉茂。這句話在萬信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回顧過去的2011年,萬信人民充分體現了沙地文化的精髓,實現了經濟快速穩定發展,實現工業企業總產值60億元,超額完成了地區計劃目標任務;糧食功能區建設面積達到4020畝。同時,“平安新灣”穩步推進,“和事佬”等基層協調組織積極事前防範,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大江東新城的開發建設為萬信的進壹步發展帶來了機遇。萬信街道作為大江東新城的主陣地,堅決轉變思路,強化造城理念,加快轉型升級,加快融入新城。如今,1700畝萬信城市綜合體規劃已經啟動,江東大道、錢江大道、萬信大道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壹座現代化新城正在沙地上崛起。

  • 上一篇: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相關知識
  • 下一篇:舟山桃花島是壹個怎樣的景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