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民國文化與建築

民國文化與建築

壹、南京的民國建築

南京在1853年是太平天國的都城,湘軍在1864年破城。此戰之後,南京大損。後來,由於滬寧和普京鐵路的開通,南京作為鐵路樞紐開始再次發展。1927年,蔣中正在南京建立中央政府,1930年,南京成為行政院直轄市,政治文化地位空前提升,成為國際大都市。據統計,全市保存的民國建築1000余棟,面積900多萬平方米,其中民國代表性建築200余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無與倫比的。

從功能上講,南京的民國建築主要包括公共建築、住宅建築和工商業建築,其中以公共建築居多,這是南京作為政治中心的特點。《南京,中國近代建築概述》將南京的民國建築分為三類:

1.1910—1927:這個時期的很多建築幾乎都是模仿西方的造型,並以此為榮。典型的例子有1915下關寶山街建的揚子賓館,1917濱江建的下關電燈廠,1918下關大道建的中國銀行和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辦公室是兩江總督張於1910年修建的西式花廳。在建築藝術方面,這壹時期流行西方折衷主義建築。65438-20世紀20年代歐美壹些國家流行折衷主義。它的特點是隨意模仿歷史上的各種建築風格,或者自由組合各種建築形式,不註重固定的法式風格,只註重比例的對稱和純粹的形式美。這種建築在清末南京開埠後很流行。揚子賓館是壹個典型的折衷建築,采用當地材料和城磚。

2.1927—1936:這近十年是南京建築的巔峰時期,也是中國建築史上珍貴的繁榮時期。這壹時期建造的建築有1926-1929建造的中山陵和鐵道部大樓(1928建造,1945後改為行政院)、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1931)、蕭弘善主席官邸(19311931-1936國民革命軍陵園建築群、1932~1933首都飯店和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富昌飯店(1933)和交通部大樓(1938)1933-1934行政院和地礦展覽館

這壹時期,建築業不僅發展迅速,而且壹枝獨秀,體現了南京作為首都的文化特色,政治、軍事和大型公共建築廣泛發展。西方現代主義建築與中國傳統宮殿式現代建築風格並駕齊驅,同時出現了現代民族建築。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強調建築風格與時俱進,主張擺脫歷史上過時風格的束縛,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創造出反映時代特征的新建築風格。首都飯店、國民政府最高法院、富昌飯店、行政院、地礦展覽館都是這種類型。現代主義繼承了折衷主義的壹些特征。相比之下,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最早見於壹些西方開辦的教會學校,如金陵女子大學的會議樓、科學館、文學館、圖書館、禮堂等。學校希望通過模仿中國建築來表達教會尊重中國文化的態度,讓中國學生在傳統建築的氛圍中不自覺地接受西方文化的影響。1929 65438+2月,國民政府頒布《首都計劃》,大力提倡用“中國固有的形式”建造政府建築。20世紀3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思潮勃興,呼喚民族建築文化回歸,於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築獲得新生。但是昂貴費時費力,架構模式不靈活。設計師大膽探索了壹種新的民族建築風格,壹般采用現代建築的平面組合和圖形構成,多采用現代屋架的鋼筋混凝土平屋頂或雙坡屋頂。但飛檐、墻面、門窗、入口以中國傳統構件裝飾為主,輔以適當的傳統圖案。中央體育場綜合體、紫金山天文臺、中央醫院、中山陵音樂站、外交部大樓、人民大會堂都是這種風格的經典作品。

3.1937-1949:1937 11 10月,國民政府宣布遷都重慶,13年2月,南京淪陷。在八年的占領期間,南京的建設幾乎停止了。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仍在舊都,重建都城風貌。宮殿式、新民式建築逐漸淡出,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成為主流。這壹時期的建築有1946建造的北極閣宋子文公館、1946建造的美國大使館、1946-1947建造的美國陸軍顧問團公寓、1947建造的公路總局、1947建造的顏回館等。

在近2500年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南京形成了三種各具特色的文化:六朝文化、明代文化和民國文化。“從物質層面來說,南京歷史上的三大文化各有千秋:六朝文化主要以散落在田野裏的陵墓石刻為驚艷,明代文化主要以南京周邊的城墻(包括明陵)為主,民國文化主要以集中在城中的各類建築(包括中山陵)聞名。”如果繼續對民國文化進行劃分的話,以南京為代表的民國文化可以稱之為首都文化類型,其特點是政治色彩濃厚(官邸和中央機關較多),既有民族風格,又有西式建築,但壹定要突出前者(如二期大量建築)以示嚴敬、莊重、肅穆。以重慶為首都的民國文化也大致可以分為首都類型。

二、上海的民國建築

上海地理位置優越,位於長江入海口,毗鄰東海,交通便利。開埠後發展迅速,20世紀初成為中國最大的城市。20世紀30年代,其城市固定人口超過300萬,成為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的租界很多,外來人口數量是全國各大城市之首。在建築特色上,它兼容並蓄,融合了不同風格、不同時空的各種流派,因此被譽為“世界建築博覽會”,形成了“海派”建築風格。上海民國時期的建築也可以按照時間分為三類:

1.1910—1927:1843年上海強制開埠後,西方國家開始陸續修建租界,修建了大量具有本國民族特色的建築。隨著租界的擴大,這種建築風格開始遍布上海,尤其是外灘。1910 ~ 1918期間,上海建了4000多棟樓,幾乎每天都有新的樓落成。這壹時期的民國建築體現了上海作為開放城市的特點,風格趨於西化,傳統因素較少。復古主義和折衷主義是主要流行的。復古風是將古希臘建築中象征男性陽剛之氣的多利安式柱廊和象征女性柔美細膩之美的愛奧尼亞式柱子結合在壹起;古羅馬的半圓形穹頂、拱形券和洛可可風格的立面雕刻贊美勝利,崇拜英雄,繼承了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建築特色。代表有1910建成的外灘英總會、19116建成的法國農業信貸銀行、1916建成的亞洲大廈、1916建成的怡和大廈、1920建成的長江大廈、660。這壹時期的建築外觀豪華美觀,體現出強烈的巴洛克建築美學色彩。

2.1927-1936: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全國政局相對穩定,上海也進入建設高峰期。1927期間,國民政府指定南京、上海為特別市,劉紀文出任南京特別市市長,政績顯著。吳鐵城主政上海,也有不少政績。1929與首都計劃相伴的是大上海都市計劃,提倡使用民族建築風格。上海的開放程度深而廣,深受歐美文化的影響,傳統的民族建築耗費時間和金錢,於是出現了連接這兩種建築文化的“海派”。“海派”壹詞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最初是以南京為中心的“京派”文化對上海以商業為中心的城市文化的貶義詞。“海派”建築具有重商、開放、兼融的特點。這壹時期的融合主要是中西融合:西式建築融入了中國傳統建築的語匯,建築追求並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西化”。上海最有特色的是上海的“弄堂”建築。這種建築就是把中國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的大門改成石庫門。石庫門是裏弄造的傳統建築,但在結構和內部裝修上卻是西方造的,形成了獨特的“海派”。當時的上海市立圖書館、江灣城市大廈都是這類建築。“海派”還包括西式建築之間的混合。這壹時期建築發展迅速,風格各異的建築成片出現。國際飯店建於1934,是當時遠東最高的建築。其他著名建築有沙宣公館(1929)、華貿公寓(1929)、金城銀行(1929)、慕爾堂(1930)、東正教堂(19365438)。百樂門宴會廳(1931年)、國泰劇院(1932)、市政府大樓(1933)、大上海劇院(1933)、歡樂谷廳(1933)等。建築史學家吳江撰寫的《上海百年建築史》附本書所涉及的建築清單,涵蓋百年上海1847-1949座著名建築,其中70座完成於1927-1937。“海派”是對這壹時期建築風格的精確概括。

3.1937—1949:1937年8月,上海戰役打響,165438年10月上海淪陷。在隨後的八年中,由於日本的占領、汪偽政府的統治、租界的收回和戰後經濟的沖擊,城市的發展因外來幹涉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但即便如此,上海的發展水平仍然位居全國城市前列。65438年至0945年恢復後,建築數量不多,建築風格仍沿襲第二期。由於戰爭動亂抑制了投資於房地產的資本,阻礙了建築工程和建築材料的生產,大批建築師和工程師不得不投身於教育事業。所以這個時期並沒有留下多少重要的建築,但是為新中國的建築業留下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和人才。

上海和南京雖然都是特殊城市,但都屬於民國的另壹種文化類型,即工商城市類型。商業文化最大的特點是開放、包容、創新。古希臘的雅典、克萊恩斯等城市都是這種風格。上海的開放和包容在近代史上有目共睹。各種勢力(國民黨、* * *、日本和歐美國家)曾經把上海視為壹個無所不能的舞臺,“海派”是上海作為壹個工商業大都市創新的最好註腳。上海的民國文化特色在全國獨樹壹幟,為我們研究民國社會狀況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三、鎮江地區的民國建築

鎮江明清時稱為鎮江府,1912年改為丹徒郡。1929年江蘇省政府遷至此,更名為鎮江縣。鎮江位於長江和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是連接蘇南蘇北的水路交通樞紐之壹,商貿金融發達。65438年至0908年,津浦、滬寧鐵路通車,南北貿易由水路轉入鐵路。鎮江的貿易地位開始被南京取代,金融業日薄西山。鎮江原本是壹個依托運河的港口城市,商業發達,現代工業基礎薄弱,工業發展規模在江蘇省並不算前列。

1927年4月,蔣中正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任命牛永健等16人組成江蘇省政府委員會。《省政府組織法》頒布後,更名為省政府,牛永健為江蘇省首任主席。1929年春,江蘇省會由南京遷至鎮江。遷入的江蘇省政府和民政廳均設在鎮江張任路的清將軍府(現公安局所在地),省財政廳設在省會東南的清將軍府(原海陵副將軍府,現軍分區尤氏園所在地), 北門的鎮江付雪宮改建為省教育廳辦公室(現359醫院所在地),建設廳和農礦部布置在原鎮江第九師範學校和壩下巷西段附屬小學(現省軍區)

江蘇省會鎮江剛剛建市,省政府就提出了“建設省會,改造鎮江”的口號,並先後制定了壹系列規劃文件,包括《鎮江新省會建設設計》、《江蘇省省會分區規劃》、《江蘇省惠新溝規劃》等。從1929到抗戰爆發,鎮江的市政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市區原有街道狹窄,最寬的巖頭街和西門街只有五米左右,只能供轎子和黃包車的交匯。主要的街道大多是用長板鋪成的,下面有下水道。承載力不高。當人們長時間在上面行走時,這些石板經常發出嘎嘎聲。為此,省政府修建了傅生路、中正路、中山路等主幹道,同時鋪設了地下輸水管道,改善了市區的飲水條件。即便如此,1936的自來水用戶只有1460戶,占城鄉家庭的3.6%。經濟衰退,消費萎縮,造成市政建設蕭條,省政府財政窘迫,市政工程建設資金難以保證,有時甚至難以維持城市公用事業的正常運轉。

在鎮江建成的建築有:江蘇省鎮江醫院(1929)、江蘇省鎮江人民教育館(1930)、江蘇省鎮江市圖書館(1931)、江蘇省鎮江市公共體育場(1933)、江蘇省。這些建築多為西式建築,隨意建造,沒有太多文化內涵。值得壹提的是,占地5萬平方米的公共體育場有籃球場、足球場、排球場等。,還有健身房。這是壹個設備齊全的體育場,當時在全國都很有名。抗日戰爭爆發後,這些建設被迫停止。

作為江蘇省會的鎮江,其文化建設幾乎毫無建樹。它本可以依靠優越的政治條件實現發展,但由於商路由水路向陸路的轉移,其薄弱的近代工業基礎,南京、上海巨頭對投資資金、消費資金的吸引,以及抗戰時期的戰亂,鎮江的民國文化被直接打薄。這樣的例子在長三角地區數不勝數。誠然,民國文化中心在長三角,但我們也不能忽視民國文化在長三角分布不均的事實。從全國視角看長三角,也可以得到民國文化遺產分布的認識:城市富於鄉村;大城市比小城市富裕,很多小城市甚至找不到任何民國文化的痕跡;明顯失衡甚至兩極分化,這與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城市與農村、省會與下屬市鎮的關系,即民國的政治體制結構密切相關。鎮江作為江蘇省會,民國文化底蘊較差,是長三角地區民國文化底蘊的另壹種類型,即小城鎮類型,特點是文化底蘊較小,沒有突出的民國歷史特色。這種類型的民國文化,多保留在工業、商業、金融不發達的小城鎮,這種類型在安徽、蘇北、蘇南、浙北隨處可見。

民國文化的本質是歷史文化。孫先生曾說過“保護歷史文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利用它,只有合理利用才能充分發揮其內在價值,並與現代生活相結合,從而達到更好保護的目的”。民國文化的特點是:對世界的開放性、中西結合的創新性、科學理性的現代性,這些在民國建築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南京和上海不僅是長三角地區,也是全國重要的民國文化中心。在這兩個中心的輻射下,以鎮江為代表的很多小城鎮都或多或少的積澱了民國文化。正如孫先生所說,保護歷史文化的最終目的是利用歷史文化。我們對民國文化遺產進行分類,也為探索如何保護提供了壹個思路。民國建築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歷史文化遺產的屬性和價值,還被賦予了不可替代的政治意義。它可以凝聚兩岸對歷史的認同,拉近兩岸情感上的距離,為對話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國家統壹提供向心力,體現在今年連、宋先後參拜中山陵。長江三角洲作為民國時期的文化傳承中心,也處於中國城市現代化的前列。遺產保護與城市建設如何和諧發展,可以直接作為全國城市建設中處理文化遺產的寶貴經驗。我們還應該看到,歷史既是凝固的,也是流動的。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我們也在豐富我們時代的文化。

  • 上一篇:羅馬為什麽會消失?
  • 下一篇: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人口密度高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