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上的今天 - 為什麽古人比現代人更愛吃狗肉?

為什麽古人比現代人更愛吃狗肉?

在傳統美食中,有壹句專門贊美狗肉香味的話——狗肉卷三遍,神仙都站不住了。也就是說,狗肉在鍋裏煮了幾遍之後,它散發出來的香味,就算神仙也忍不住快速奔跑,失去了平時的沈穩。

這句話流傳了多少年了?誰也說不清,但中國人吃狗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當時就有“其畜當六擾”的記載。《左傳》最早提出了“六畜”的概念,指馬、牛、羊、豬、狗、雞。除了馬,五種動物的功能之壹就是給人提供肉類。周朝還定義了各種肉食者:

1,田字可以吃牛肉。

2.州長們可以在每個月的第壹天吃羊肉和牛肉。

3.每月初壹醫生可以吃豬肉狗肉羊肉。醫生在為皇帝祭祀或宴請時可以吃牛肉。

在古代,牛負責耕種和犁田,所以牛肉是“皇帝的食物”和“諸侯的食物”。“軍閥不會無緣無故殺牛,醫生不會無緣無故殺羊,學者不會無緣無故殺狗,庶人也不會無緣無故吃寶。”這個食肉規則直接把人分為三六類,有實力的人後來被稱為“食肉者”。

下面分別說壹下五種動物在古代餐桌上的地位:

1.在古代,私自殺牛和偷牛是死罪。"牛因為它們的莊稼而被禁止屠宰。"文學書籍中“小二,給我切兩斤牛肉”的描述,其實是壹種叛逆精神的隱喻:寧願要什麽樣的王子?我也想吃牛肉...

2.幾千年來羊肉壹直占據餐桌上吃肉的主要位置。南方人也覺得羊肉和魚壹起煮“鮮”。然而,中國的農耕文明是以自給自足為中心的。牛羊養殖會占用大量耕地,成本高,周期長,牛羊肉不可能人人都吃。

3.豬肉在清朝以前是“劣等肉”。《李周》曾說“魚腥味,羞於食用。”“腥”字指的是豬肉(現稱“痘豬肉”)中的“星粒”。古人發現吃“痘豬肉”會生病,所以認為豬肉不能吃。“臊”字,尤其是“勾糕發臭”,意思是豬肉加工不當會有尿騷味。

4.雞在古代沒有很高的地位,被認為是“民之食”,“雞、豚、犬之畜”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東西,不可能高雅。

還是把重點放在狗肉上吧。經過馴化飼養,狗是我國主要的肉食家畜之壹。古書曾記載,周“吃了麻和狗”。自秦漢以來,吃狗肉成為壹種時尚,並出現了專業的“狗屠夫”,他們以賣狗肉為生。史書曾記載,樊噲在鴻門宴上大鬧,在追隨劉邦之前“以殺狗為事”。

相比牛、羊肉、豬肉、雞肉,狗繁殖速度更快,飼養成本低,肉質鮮美。因此,在五大肉食動物中,狗肉成了普通人的首選。吃狗肉門檻低,沒有管制禁忌。只要煮的合適,肉味比牛羊肉好。因此深受古人喜愛。

古人比現代人更愛吃狗肉,也源於壹種傳統文化心理。狗被古人認為是被食物和強制命令驅使的,是可憐的、貪婪的、奴性的動物。因為狗對主人極其忠誠,殺狗吃狗肉被視為俠義,是為了朋友什麽都可以做的表現。

以前在山東的壹些地區,狗被稱為“地頭羊”,意思是可以吃,味道比羊肉好。說到底,古人對狗肉的喜愛是基於養殖的實際成本,遵循了壹種飲食心理和文化傳統。

近年來,狗的地位明顯提高。人們對狗投射了忠誠的感情,狗成為了“忠誠”精神的載體。很多人還冒充汪星人的“狗奴”。再加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吃得起肉”並不難。中國幾千年來狗作為肉食供應者的角色自然發生了變化,吃狗肉被認為是壹種落後而殘忍的習慣。“狗肉滾三圈,神仙也站不住”成了傳說。

  • 上一篇:從1840到1949的英雄烈士?
  • 下一篇:藍揭秘中國歷史上唯壹死於“酒駕”的皇帝是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