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土地改革的歷史意義

註:這個也是網上找的,高中生只記得它的年份。

第壹次是抗日戰爭時期(1941),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

意義:減輕了地主的封建剝削,改善了農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農民的抗日和生產積極性,有利於團結地主抗日。

第二次是在人民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中國召開全國土地會議,決定在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制定《中國土地法大綱》。綱要規定,沒收地主的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土地改革中,中國共產黨貫徹了依靠貧農,團結中農,逐步消滅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的土地改革總路線。

意義:這項土地政策極大地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為了捍衛勝利果實,翻身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農民的支持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可靠保證。

第三次是新中國成立後鞏固政權的鬥爭時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土地所有制。為了減少阻力,孤立和分化地主階級,穩定民族資產階級,早日恢復農村經濟的發展,實行了經濟上保存富農經濟,政治上中立富農的政策。

意義:1.1952年末,我國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億多無地或少地農民分到了土地;2.徹底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徹底改變了農村的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3.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經濟上翻身了;4.農村生產力的解放,為農業生產和國家工業化的發展開辟了道路;5.進壹步鞏固了工農聯盟和人民民主專政;6.摧毀了美蔣反動集團的社會基礎;7.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業生產活動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工業化準備了條件。

  • 上一篇:為什麽慶余年皇帝李青答應北齊用西恩和經理交換冰雲?
  • 下一篇:唐嫣新劇《煙雲臺》首播。播出後網友的評價如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