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隆陽區的歷史沿革

隆陽區的歷史沿革

隆陽區由縣級保山市行政區域變更而來,因地(區)改市而更名為隆陽區。

龍陽,古稱永昌,有“長盛不衰”之意,又稱蘭城。是雲南歷史上最早開發的地區之壹,歷代邊陲重鎮,也是中國歷史上通往印度、緬甸、伊朗等國的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周朝時,它是哀牢國的第壹個城市。

隴陽的建立和治理始於西漢武帝時期,初屬宜州郡。東漢以後,設永昌郡、永昌節、永昌府。

三國時期,永昌縣屬於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南中姓永寇等人起兵反蜀,諸葛亮只好“五月渡瀘州,深入不毛之地”。平叛後,設立南方七縣,永昌縣的雲南、協龍、俞曄三縣分離,雲南縣設立建寧縣四縣。永昌領五郡。

晉南北朝時,因中原設置變化不大,仍稱永昌為郡。晉代以後,永昌郡只是“名不人,天荒”,等於棄之。此時南詔總督乘機崛起,哀牢王從此遷至永昌,後遷至花夢,與俞曄部落合並,形成西南夷人。

唐初,南詔強盛,南詔得到唐朝的幫助。皮洛格被封為雲南王。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8年),南詔破施瑯聖旨,其余皆歸永昌。皮洛格乘勝追擊,取永昌之地,設虞城。當時永昌地廣人稀。天寶年間(公元742-756年),亭羅在有20萬戶。貞元年間(公元785-805年),伊某勛還著有《劍川》、《野川》、《義東於永昌》,並見範綽《滇誌》。永昌成為南詔西域重鎮,設立永昌節。

到了二年(公元902年),鄭編南詔建立長盛國,再通過趙天心興國和楊儀寧國。三十五年,都取永昌地。至段建立大理國(宋朝)時,永昌節改為永昌府。此後永昌建立了政府。

元初雲南平。大元帥鎮設在大理。分19萬戶,不足1萬戶,1000戶,1000戶,100戶指揮。至元十壹年(1274),雲南省設書省,千戶改為路、州、府、縣。永昌千戶改州,後為府,領永平。

各省所屬的道、府、州、縣是政治組織,還有其他軍事組織,有宣傳、安撫、綏靖等官員。當初在大理設宣傳部,在建寧(今甘雅、鎮康)設金牙路宣傳部。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大理金牙宣威部任元帥府,設永昌,轄大理、永昌、金葉東西道,都督坐永昌,至元末為重鎮。

明代廢除行省制,設置布政司、總務司、巡檢司,統管軍政、民政、司法,稱為“三司分立”。洪武十五年(1382),任永昌府首席秘書,金牙衛都督。二十三年(公元1390)葛府。成立金牙軍民指揮部,也主管民政,領導12戶,綏靖部1戶(廬江),縣1戶(永平),龍官司2戶(施甸、楓溪)。

  • 上一篇:如何設置ppt16:9?
  • 下一篇:純電動汽車歷史簡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