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臨如鎮的石槽見證了黃淮植棉的歷史。

臨如鎮的石槽見證了黃淮植棉的歷史。

在過去的1000年裏,水渺寺已被廢棄數次,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物。67歲的王立斌先生畢業於鄭州大學歷史系,工作多年。

致力於水渺寺文物的收集、整理和保護。65438年至0989年,在臨汝鎮高級中學任教的王立斌被調到廟水寺中學。壹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大雄寶殿前的妙池旁發現了壹塊殘碑。碑上記載“水渺廟遠道而來,源於漢明帝。”作為壹名歷史老師,他被水渺廟的悠久歷史所震驚,拓片即將制作。從那時起,他開始收集水渺寺的文物。

1992年,繼寺內多通古碑發現後,他又在寺南朱莊村發現了壹個石槽。石槽長1.65米,寬0.8米,高0.6米,重約1300公斤。石槽上刻有“知止三年”(1323)字樣。石槽上還刻有棉葉、棉花、棉蕾等圖案。據考證,元英宗時期,水渺寺東馬莊、朱莊壹帶土地肥沃,均為水渺寺所產。當時周圍的人靠給寺裏的和尚種地為生,石槽是和尚用來拌棉花籽的。可以推斷,在元英宗時期,棉花已經從南方傳到了黃淮流域。在過去的歷史教科書中,都說棉花是明朝初年傳入黃淮流域的。為此,王立斌立即向中國歷史學會報告了石槽的發現。拌種石槽的發現,為棉花傳入黃淮盆地找到了實物證據,將棉花傳入黃淮盆地的時間提前了近百年。

1957期間,水渺寺西側盆窯村村民馮溝山在自家屋後的土崖上破土時,挖出了俑、豬、狗等彩陶。1977期間,附近的人們在修建大寨場時挖掘出大量的斧、鋤等地面石器。根據相關人士的認證,這個地方應該屬於仰韶文化遺址。1992年5月4日,在水渺寺大佛殿前挖井時,又出土了壹件帶有蒙古文字的青花瓷。

  • 上一篇:電池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它的發展過程和影響如何?
  • 下一篇:互聯網是如何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