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長春村的歷史

長春村的歷史

長春村唐宋時屬武康縣崇仁鄉南青山,明代屬崇仁鄉武都。清代掌管武康縣南翔鄉六村、七村、八村、九村。民國30年屬武康縣芳峰區香溪鎮,民國34年屬壹保三保香溪鎮。解放初期屬上白區嚴豐鄉第三村,65438至0956為上白鄉青山高級合作社。1958為上白公社長春生產隊,1961調整了社隊規模,為上白公社長春大隊。1983,恢復鄉制,為上白鄉長春村。1987上白鄉改鎮。1999上白鎮並入武康鎮,為武康鎮長春村。

解放初,與白巖合並,成為第三村。1956年脫離白燕,成立青山先進社。1957年,長春嶺修建長春水庫,改稱長春村。長春村三面環山,壹條峽谷長約十裏。是山區,山很少。

紀念碑:

白山寺:明嘉靖《武康之》載:在縣城南部,宋紹興三年潤傑節(公元1133谷雨)由魏松王建所建,古樵禪師開山,為功德學堂。犧牲將軍姓已失其名而利其字,天下為武康。

嘉陵寺:清道光九年,吳康之記載,在縣城南部,明代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僧尼隱山,清乾隆八年,僧尼在重修博斯橋邊。

顧靖:在博斯橋的旁邊,它建於明末清初。

九都嶺:九都嶺關,俗稱“九都嶺”,歷史上又稱為“安西關”,又稱“狗頭嶺”、“九洞嶺”。相傳南宋時期,金朝金兵南侵,嶽飛在此領兵與金兵交戰九次,故稱九都嶺。後人傳播不實信息,稱之為“九洞嶺”。“九渡關”位於安溪西北約十裏,康門裏自然村北的山上。因小山名“九都嶺”,故稱之。這個山脊是錢塘和武康的分水嶺,是離關不遠的武康縣上白鎮的炭橋頭。向西2公裏是提子嶺。是歷史上“杭寧古隧道”必經之地。再加上九渡嶺地勢險峻,所以兩邊巨石築於城墻上,城門疊壘而成,既是南北交通要道,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於地理優勢,居高臨下,有壹個人是無法抓住機會的。原來南京、湖州南下杭州都要經過這條古道。

  • 上一篇:張延鎮的歷史和文化
  • 下一篇:樸槿惠為何入獄(韓國史上最大政治醜聞閔恩裕門調查結果公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