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張延鎮的歷史和文化

張延鎮的歷史和文化

名稱來源

張延這個名字顯示了張延歷史的厚度。“張”壹詞的由來相傳2000多年前的西漢開國功臣功成身退,追隨赤松子隱居於此。“柳溪路”的街名仍然存在於張延鎮。“堰”字是指晚唐五代時期臨海的建華閣“海上十八堰”。清朝乾隆年間,“張靜只有壹個堰”。張敬艷遺址位於今天的張延鎮石皮巷。張延鎮建在古代張靜堰的遺址上。

張延鎮的舊稱是赤松裏。相傳漢代留侯張亮自赤松子出巡後曾在此居住,故又稱柳溪、張西。金代已經形成了壹個商業城市,叫流溪鎮。唐代華亭有禦潮堰十八座,其中壹座為張靜堰,鎮襲堰名,俗稱張延,鎮內設浦東場使署。明代,鎮上設置金山稽查署和稅局。清代,鎮上有金山分署。

古代建築

在張延老城區,原有29條小巷,保存完好的清代以前建築有4處:石皮壟建築群、正安建築群、西河沿建築群、南社紀念建築群。此外,新尚路還有白蕉故居和高故居。高故居距今已有150年的歷史,至今仍充滿活力。白家村有白家天主教堂,建於民國22年,現為金山區天主教堂。九崗村5組有壹個保存完好的清代張丹的孝節。張延鎮文化底蘊深厚,再版《張延誌》收錄明清書目269種。民國時期,姚世子編纂的《金山文藝誌》更受地方誌和學術界的推崇。

  • 上一篇:佩戴佛珠玩古董體現了壹種怎樣的文化追求?
  • 下一篇:長春村的歷史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