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20世紀西方學校道德教育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20世紀西方學校道德教育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20世紀,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的學校道德教育經歷了壹個從興盛到衰落再到復興的過程。20世紀初,以杜威進步道德教育理論為代表,反叛傳統灌輸式學校道德教育和說教式道德教育課程的研究理論相繼出現。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拉斯特斯的價值澄清、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威爾遜的道德符號學理論、麥克弗森的體貼關懷理論等主張德育課程的多樣化、綜合化及其與日常活動的聯系,對西方學校德育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推動作用。同時,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的香港、臺灣省的德育課程都帶有濃厚的東方民族色彩。但由於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以出口導向的進出口貿易為主,吸收了許多西方的價值觀,並納入其思想道德課程,更多體現了東西方融合的特點。

美國針對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課程有三種:道德教育、社會研究和公民學。

德育作為美國中小學傳統的德育形式,直接向學生傳授壹套價值觀和道德觀念,形成學生的良好品格。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大多數公立中小學都開設了這門課程。其課程目標包括:(1)提高學生自尊;(2)加強學生的自律和修養;(3)提高學生決策和解決道德問題的能力;(4)教導學生積極的態度和價值觀。據此,教育工作者編寫了從幼兒園到小學和中學的德育課程教材。整套教材強調了壹些基本的價值觀——誠實、勇敢、信仰、正義、寬容、個性、善良、幫助他人、言論自由、選擇自由、經濟安全、公民權利和義務、個人尊嚴、時間分配和個人才能的發揮。

社會學科是壹門跨學科、多領域的綜合課程。這門課程在美國中小學德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使學生理解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國家和世界的關系,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提高參與社會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美國的壹些中學也開設公民學課程。公民教育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普及,主要目的是:(1)了解國家政府的基本內容和規範;(2)培養參與意識,了解公民應承擔的社會責任;(3)培養學生必須具備的道德品質——自律、守信、誠信、自愛、利己。公民學課程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如辯論、參加政府咨詢會和宣判大會。

  • 上一篇: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美食是什麽?
  • 下一篇:糖人的制作流程是怎樣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