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故事 - 白喉棒狀桿菌簡介

白喉棒狀桿菌簡介

目錄1拼音2英語參考3註1拼音bá i Hó u bà ng Zhu à ng g m n j ū n

2英語參考KLB

註意:白喉棒狀桿菌又稱KLB,是人類白喉的病原體。細胞大小為(0.3 ~ 0.8) × (1 ~ 8)微米,有明顯的異染顆粒,無光焦度。最適溫度為37℃,能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但形狀不典型。在勒夫勒凝固血清或卵培養基上生長迅速,形態典型,異染顆粒明顯。白喉棒狀桿菌菌落在含0.04%亞碲酸鉀的血瓊脂培養基上是黑色的。根據菌落在亞碲酸鉀培養基上的特性和生化反應特征,可分為重型、輕型和中間型,3型強毒株對人有致病作用。對熱或普通消毒劑敏感,對幹燥、寒冷、日光的抵抗力比普通無芽孢菌強。留在兒童玩具和日常用品上幾天仍有傳染性。

外毒素是主要致病物質,只有攜帶β-噬菌體的菌株才會產生外毒素。細菌通常在咽喉粘膜上生長繁殖並分泌外毒素,可引起局部炎癥,形成灰白色的假膜。外毒素進入血液引起全身中毒癥狀,幹擾宿主易感細胞的蛋白質合成,常損害心肌和外周神經。生病後,身體產生抗毒素抗體,免疫力強。病人可以用白喉抗毒素和青黴素治療。

還有壹些細菌的生物學特性與白喉相似,稱為白喉棒狀桿菌樣。常存在於人或動物的鼻腔、咽喉、外耳道、結膜、外陰及皮膚表面。大部分對人不致病,部分可能是條件致病菌。其他的對動物有致病性。

  • 上一篇:歷史之謎,秦始皇的“徐福杜東”穿越到了哪裏?
  • 下一篇:夏統治者有什麽成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