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村委會調研報告

村委會調研報告

村委會調研報告範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麽壹般報告是怎麽寫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村委會調研報告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村委會調研報告1

 在我國,“村委會”是處於最基層的組織形式,也是村民依法管理本村的權力性群眾性自治組織,同時也是村民自治組織。在每個“五年計劃”農村政策中,它都是最直接的宣傳者、推廣者、執行者和反饋者。經過研究調查,我們可以明顯感覺到了如今”村委會”和以往那種艱苦落後的形象有了巨大改變,尤其是在“創先爭優”活動的關鍵時期,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壹、場所的規範化

 以往我們印象中的“村委會”辦公室,是極其艱苦且簡陋的,甚至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而如今,伴隨著農村經濟形勢越來越好,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村委會”辦公場所的建設,大力支持基層建設新的辦公室。如今的“村委會”,辦公室大都位於村莊的中心位置,開闊幹凈的院子種植著各種各樣的花卉樹木,整潔明亮的三件大辦公室:中間壹件用作會議室和農家書屋,右邊壹件作為幹部會議室,左邊壹間作為計生服務試。有了良好的辦公條件,不得不說是農村建設的壹大進步。

 沁源縣內壹些經濟效益較好的村莊,結合上級撥款和村效益,使“村委會”辦公室的條件得到進壹步改善。以沁河鎮北園村為例,三層的辦公樓房已經建成,農村的服務管理部門將更加集中和規範,為農民群眾解決問題提供了方便。

  二、制度的規範化

 壹般來說,傳統的“村委會”是比較自由和松散的,村幹部們不會像其他工作單位的同誌壹樣有嚴格的限制。這是由於我國“村委會”是農村基層自治性組織,不是壹級政權,也不屬於國家機關的特殊身份決定的。這樣壹來,造成了“村委會”的各項制度不被重視,降低了其在農村群眾中的信任度。針對這壹難點,當前結合上級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村民委員會的各項工作制度,實現村民委員會各項工作規範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舉壹個身邊最典型的例子,為了全面加強了管理力度和監督力度,每個“村委會”的辦公室,必須在明顯的地方懸掛張貼村民委員會工作制度、村規民約、村務公開制度和民主管理制度等上級規定,根據自身實際,還提出了四項規定:

 壹、公開辦公時間;

 二、設立來訪登記表;

 三、設立意見箱;

 四、設立熱線電話。在全面落實村幹部周。

 周五集中辦公制度的同時,對村幹部值班制度進行嚴格要求,確保每天都有壹名村幹部值班。 這不僅是對“村委會”管理制度的壹種補充,更規範了村幹部的工作行為,方便了老百姓反映問題,解決問題。

  三、功能的多樣化

 “十二五”計劃中強調,必須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服務。“村委會”的核心職能應該是為村民利益服務,包括維權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和公***服務。近年來,由於國家越來越重視“村委會”的服務功能,從微觀層面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增強基層組織的功能、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積極作用更是關鍵所在。這壹點,從我所接觸的“村委會”掛的功能指示牌上就能直接看出,我所走訪的壹些村莊,不僅僅是農村 “黨支部”和“村委會”,也是農村文化大院、村民調解委員會、計生辦、民兵連工作地、治安辦公室等等。平常,除了開會辦公等日常工作項目,還承擔了農民教育、娛樂、生活等多項內容。

 明顯的壹點,走進“村委會”,我們可以輕松的看到幾個嶄新的書櫥,這是縣裏為了幫助農民致富拿出專門資金購置的。壹本本嶄新色書籍包羅萬象,不僅有種植養殖技術,也有專著名著,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需要的群眾,這也是我縣“村委會”辦公室的壹大亮點。

 看待問題我們不能只看到光明美好的壹面,還要及時發現它存在問題的壹面。我們的“村委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各級相關部門必須在平常的觀察中註意積累,深入剖析問題出現的原因,思索解決方法。

村委會調研報告2

 大姚縣三岔河鄉蕎苴村委會是州統計局的是 “四群”教育工作聯系點,近年來,在州、縣、鄉三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扶持下,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全村社會和經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也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為了深入了解實情,摸清底數,掌握蕎苴村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和困難,進壹步做好扶貧幫困工作,近期,我通過入戶走訪、村領導班子座談、自己駐村親身體驗等方式,重點圍繞調整產業結構、理清發展思路、增加農民收入等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對蕎苴村貧困的原因和如何脫貧致富有了壹些初淺的認識和思考。

  壹、基本情況

 蕎苴村隸屬大姚縣三岔河鄉。地處三岔河鄉南邊,距三岔河鄉政府駐地6公裏,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大姚縣城58公裏。東鄰白泥田村委會,西鄰背陰地村交界,北鄰三岔河村委會。轄裏村、河邊、外壹、外二、三龍樹等5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64戶,有鄉村人口610人,村黨總支壹個,村支部5個,其中黨員有35人,女性黨員5人。

 全村國土面積19.02平方公裏,海拔1580米,年平均氣溫17.80℃,年降水量650-75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烤煙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974畝,人均耕地1.59畝,林地23483.2畝,***有經濟林果地810畝。20xx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9.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37元。村內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民風淳樸,適宜烤煙、核桃、花椒、水稻等糧食經濟作物生長。

  二、經濟狀況

 蕎苴村主導產業農業,經濟結構單壹,由於自然條件和傳統習慣所限,農戶以烤煙,核桃、花椒、水稻種植為生,也是經濟收入重要來源,不能形成多種品種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種植。生產經營方式粗放、產業化程度低,主要還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專業化、機械化的作業;產業化生產水平低,未能形成風險***擔、利益***享的產、供、銷壹條龍生產經營體系;農民收入來源單壹,主要靠出售農業初級產品創收,缺少加工增值環節,農民增收困難。 通過國家近年來對“三農”的大力扶持,村民基本上都已經達到溫飽水平,但是村民普遍缺乏發展意識和市場觀念。基礎設施逐步加強。隨著國家對三農加大投入,自然村道路硬化得到改善,飲水工程成效明顯,保證了村民喝上安全的自來水,沼氣和太陽能補助加大,農戶用上清潔環保生活能源,針對蕎苴村實際情況,我局積極出主意想辦法,給予他們幫助。逐步改善了交通,衛生,教育和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影響農民增收的幾個因素

 (壹)村民的思想觀念落後。

 由於受惡劣的自然環境制約,全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導致思想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在思想素質方面:普遍存在“溫飽無憂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長遠發展規劃。在文化素質方面:目前,全村610人中,文盲有64人,占總人數的10.62%,小學文化程度397人,占總人數的65%,初中文化程度110人,占總人數的18%,高中和中專文化程度27人,占總人數的4.45%,大專文化程度僅有12人。由於知識匱乏,村民對新事物、新技術缺乏認識,阻礙了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養方面:具有壹技之長的人還比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

 (二)精神文化建設匱乏,村民的物質水平在逐漸提高,但是村民們的業余活動較少,沒有的村文化活動場所,主要還是觀看電視為主,農閑後相互的串門聊天,村民自覺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高,不能體現“樂在其中”的創建思想,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待加強和提高。

 (三)基層黨組織建設仍須加強。蕎苴村設黨總支部1個,下轄村民小組黨支部5個,***有黨員35人。從調研情況看,基層黨組織健全,村組黨員幹部吃苦精神強,在帶領村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發揮了較好作用。但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黨員、幹部在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上還存在壹些不容樂觀的困難和問題。壹是創新意識不強。多數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二是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不高。目前,多數黨員科技文化素質偏低,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不強,發展的路子不寬,工作方法不多,在群眾“盼富”面前力不從心。三是村級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當前,全村集體經濟收入相當微薄,正常的辦公費用都依靠轉移支付來維持,壹定程度上影響了村級組織作用的正常發揮,村組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隨之減弱。

 (三)產業單壹且培植新產業難度大。壹是蕎苴村的經濟收入烤煙種植。2012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9.5%來源於烤煙,烤煙已成為全村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其它的經濟林果核桃,板栗,花椒,種植過程中科技含量低、科學的核桃嫁接技術掌握不夠好、中耕管理不到位、集約化經營剛起步、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低等問題還較為突出,壯大核桃產業任重道遠;二是受地理環境的制約,除核桃種植外,還可種植花椒、板粟、華山松等,但受地勢和水資源的制約,想形成規模難度非常大;三是缺乏養殖技術。近年來,縣、鄉黨委政府均鼓勵大力發展黑山羊養殖,蕎苴村也有不少農戶作過嘗試,但由於養殖技術和品種改良等問題,養殖大戶少。四是剩余勞動力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受自身素質和傳統觀念的束縛,許多村民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質差,缺乏競爭力,在非農領域就業面臨著諸多困難,加之壹些人安於現狀,外出務工怕吃虧,減少了增收的機會。

  四、發展思路和幾點建議

 近年來,三岔鄉黨委政府就全鄉的發展提出了“壹園四區”的工作思路,蕎苴村委會烤煙、畜牧業、優質糧食種植的實際,面對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針對蕎苴村的實際,有以下幾點建議:

 (壹)著力夯實基礎,築牢發展根基。

 1、加強基礎教育,提高村民素質。讓“學習改變命運,教育決定未來、成就未來”的思想紮根群眾。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在壹定程度上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特別是在縣、鄉政府關心支持下,對學習好考上大學的農村家庭給予壹定的助學補助,真正讓學生安心讀書。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積極爭取資金,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村莊道路硬化,房屋亮化成效明顯。

 3、發展文體衛生事業,提高健康水平。建設村組文體活動中心,為群眾提供文體活動場所。

 4、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構建和諧新村。以為民解困為核心,以村民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以特困群眾生活救助、大病醫療救助。五保對象救助、教育救助、養老救助、自然災害救助等為輔助,以捐贈扶貧為補充,建立健全覆蓋全村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保障機制和養老保險制度。

 (二)壯大林果產業,實現“三棵樹”富村。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蕎苴村地處山區,“三棵樹”種植已初具規模,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有三:

 1、要提高科技種植含量,聘請專業人員為群眾開辦經濟林果植培訓班,力爭每個村民小組有3-5名種植輔導員,廣泛開展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組織專家進村入戶,為群眾解答各種疑難問題;大力推廣科學種植,育苗、移栽、嫁接、防病、施肥等環節上下功夫,不斷改善經濟林果的生長環境,努力使經濟林果種植產量增收、品質提高。

 2、要發動群眾自建蓄水池(窖),解決經濟林果灌溉難的問題,改變靠天吃飯的歷史。

 3、要通過雙向互動,促進產品流通。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引導農民成立蕎組村經濟林果專業合作社,統壹組織生產、統壹產品質量、統壹組織銷售、統壹策劃宣傳,擴大銷售渠道、提高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引導扶持經營能手帶頭組建聯合銷售實體,實行企業化運作,通過企業帶動實現產業富村,同時,鼓勵和倡導群眾因地制宜發展魔芋、反季節蔬菜、中草藥的種植,在每個村民小組扶持培訓1-2戶黑山羊養殖專業示範戶,特別是要大力推廣種植花椒,把花椒作為具核桃之後的重要收入來源,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三)加強教育培訓,實現人才強村。

 1、開展校村合作,主動與大姚縣職業學校聯系,選送具有初中畢業以上的優秀青年參加果樹、畜牧、獸醫等專業的學習,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村民致富帶頭人。

 2、加強技能培訓,培養新型農民。利用遠程教育和現場教育相結合,開展科技培訓入戶、技術服務入戶、農業信息入戶等活動。每年有計劃地邀請專家為村民開展培訓50人次,使每個青壯年勞動力平均掌握1~2項農業實用新技術。

 (四)完善組織機制,強化支部帶村。

 1、完善“壹事壹議”等民主議事制度,引導農民自主開展農村公益性設施建設。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完善和落實《村民公約》,形成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機制。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引導農民樹立法制觀念,增強依法維護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責任。妥善處理農村各種矛盾,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創造農村安定祥和、農民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

 2、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契機,加強黨組織建設,發揮核心作用。建立完善“壹制三化”(村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黨支部工作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序化)的工作機制。落實黨員幹部“兩帶三為”(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民造福、為民解困、為民排憂)責任,全面開展“三項培養”(把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的農村基層幹部)活動,提高黨員幹部隊伍素質,增強村組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戰鬥爭力。

 (五)整合各項資源,發揮群眾集體智慧興村。

 1、充分相信群眾的凝聚力,創造力,把資源轉化為資產,把資產轉化為資本,蕎苴村林地多,隨著林權制度改革後,各家各戶都有壹定的林木資源,可以采取用林權抵抵押貸款,化解發展產業資金不足的現實。

 2、運用金融杠桿作用,突破產業調整結構資金不足的瓶頸,上級對農村金融服務渠道少,加之群眾對金融認識起點低,觀念弱,不會運用現代融資工具,不會用別人的錢,用下代人的錢,用上代人的錢去發展自己的產業,隨著國家加大對農村的投入,農民群眾努力勞作,手裏面也有大量的存款,只會存入到銀行,獲取利息,而急需發展調整產業的農戶苦於不有錢,可以不出村在農戶直接融資,適當高於銀行利息,形成良性循環,解決農戶發展產業資金不足的現實。

 3、搞好土地流轉,發揮土地使用效率,由於老齡化加快,“農轉非”政策習貫徹執行,進城務工的增多,而造成土地閑閑置,而壹些種植大戶苦於沒有土地,搞好土地流轉,形成規模效應,就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土地產出效應就會增大,出租土地的人可以收獲壹定土地出讓費,同時也可以到出租土地上打工增加收入。

村委會調研報告3

 根據縣委、縣人民政府XX縣委組織部的統壹安排部署,我作為寶秀鎮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於xx年3月14日入住村委會。在駐村期間,采取召開座談會、走村入戶、實地調查的方法,對石灰塘村委會新農村建設的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壹、基本情況

 石灰塘村委會,屬於山區,距離鎮20.00公裏, 國土面積37.00平方公裏,海拔1855.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898.40毫米,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18戶,戶籍人口1197人,常住人口1160人,其中,全家外出的戶數為17戶,全家外出的人口數為61人,從業人員為811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為756人,全村以農業為主,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種植業和養殖業,農作物以玉米、小麥、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以烤煙為主,家庭養殖以牛、豬、羊、家禽為主,該村水資源極度匱乏,嚴重影響當地農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高度制約著石灰塘村的經濟社會發展。在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村“兩委”真正做到了及時把群眾關心的事情全部公開,重大問題向黨員、村民代表征詢意見,逐步走向了規範化、制度化的軌道。

  二、優勢條件

 (壹)村“兩委”班子團結。石灰塘村“兩委”班子成員平均年齡不大,現任村“兩委”班子履職能力較強,班子較團結,民主作風好,能為群眾辦實事,理清了促進本村發展的思路,熟悉政策和新農村建設導向,在具體實踐中為實現奮鬥目標付出了諸多努力。目前全村黨員積極性高,帶頭示範作用好。

 (二)群眾基礎好。石灰塘村離縣城較近,近1個小時就可達到,群眾科學意識強,民風純樸,都有通過新農村建設改變現在生存現狀的強烈願望,對改變村莊面貌期盼度非常高,有的村民自覺植樹美化門前屋後,大家都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新農村項目建設。石灰塘自然村村長在積極爭取村裏公房建設,並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自己墊付2萬多,群眾意識較好。

 (三)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前景較好。石灰塘村境內雖然連年幹旱少雨,但近幾年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許多小水窖,這些分布於各個山頭的小水窖保證了幹旱時節的農作物的栽種和灌溉,確保了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石灰塘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註重耐旱農作物的開發種植,該村屬山區,若能揚長避短,充分利用山區的優勢,積極打造林果、中藥材等種植品牌產業,便能闖出壹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對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石灰塘村委會各自然村經濟社會得到了極大發展,群眾生產設施和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群眾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提高,但作為山區村委會,石灰塘各自然村的發展仍然有許多制約因素,主要表現為:

 (壹)產業結構依然單壹。 農作物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豆類為主,經濟作物主要以烤煙為主,輔以林果,沒有科學立體種植經驗,還沒有發揮地域特點,沒有規模化產業,形成不了規模產業,這嚴重影響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二)基礎建設依然薄弱。壹是道路交通建設有待加強;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但深入走訪了解發現,由於缺乏項目資金,除行政村進村道路已硬化外,其余自然村進村道路目前尚未得到硬化,還是雨天壹身泥,晴天壹身灰的狀況,公路路況較差,由於資金困難,管護和修復工作滯後,部分路面已變得溝壑縱橫,嚴重影響了群眾出行和農副產品的銷售;二是水利設施建設亟待加強;雖然近幾年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石灰塘各自然村新建了許多小水窖,能在壹程度上緩解旱情,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缺水的現狀。

 (三)農村勞動力素質仍然很低。由於石灰塘地處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絕大多數的農民素質還比較低下,思想保守,觀念不新,普遍存在得過且過心理,缺乏幹大事創大業的開拓進取精神,關心集體等集體主義觀念比較淡薄,脫貧致富、奔向小康的思想和認識有待提高。

  四、加強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作為新農村建設掛鉤單位,作為縣委第九批指導員,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結合自身實際,全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為石灰塘村新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壹)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作為山區,強村富民的有效突破口是進壹步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壹要立足本地區實際,引導群眾發揮區位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向導,抓好以優質糧煙基地建設,發展高效農業和特色農業,把優勢農產品做大做強,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壓低品質差、市場滯銷糧食作物種植面積,促進種植結構進壹步優化。二要充分利用山區的優勢,引導發展以規模化養殖為重點的養殖業,提高養殖效益,讓群眾得實惠。三是利用石灰塘村各自然村適合種植蔬菜和中藥材的有利優勢,借鑒XX縣北部山區“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種植模式,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蔬菜和中藥材種植,同時,大力推進核桃、桔子等林裏種植,著力推進種植業從單壹的糧食生產結構向糧、林、果、蔬等多元結構轉變。

 (二)積極爭取項目及資金,進壹步夯實基礎設施建設。針對石灰塘各自然村行路難、飲水難和部分自然村公房建設資金短缺的實際問題,積極向上級政府及職能部門協調資金,本單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幫扶的方式,盡力解決群眾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進壹步夯實山區群眾基礎設施建設。

 (三)依托自然優勢,加快經濟增長點培植力度。據石灰塘村支書介紹,石灰塘種各自然村適宜發展核桃、梨、桔子等林果,近幾年來,部分自然村核桃種植戶收入好的年收入已達2萬多元,核桃種植已成為繼烤煙之後部分村民最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群眾種植林果的積極性較高。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充分利用石灰塘各自然村廣大群眾對核桃等林果栽培和管理具有壹定的經驗,且近年來隨著核桃等林果價格連年走高,產品供不應求的趨勢,積極宣傳各項惠民政策,大力引導群眾發展林果種植,使之成為規模化產業化種植,從而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四)千方百計,提高村民文化素質。針對大部分村民的相關種養殖知識和信息來源主要是依靠廣播、電視、集市和鄰裏傳播的現象,積極聯系農技部門和林業部門,協調爭取專家或技術員多到田間地頭為村民開展種養殖知識培訓,讓農民掌握科學種養技術,積極推廣新品種,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

;

  • 上一篇:我愛大海作文
  • 下一篇:古劍奇譚2如何刷五行材料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