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歷史問題,為什麽美國國會大多反對簽署凡爾賽條約?

歷史問題,為什麽美國國會大多反對簽署凡爾賽條約?

1,和約制定與爭取國會批準的過程 在和會和和約的整個制訂過程中,威爾遜是美國的核心人物。還在戰爭進行期間,威爾遜在1918年1月18日提出關於戰後和平的“十四點”原則。威爾遜是巴黎和會四巨頭之壹。參與了和約的制訂。和會後,返回美國,威爾遜又為爭取國會批準和約,進行了雖然不成功但卻是拼死的努力。威爾遜失敗的原因將在後面做分析。我們先看過程。 1918年12月4日威爾遜率五人代表團乘“喬治·華盛頓”號離開美國親赴歐洲。12月14日威爾遜壹行抵達巴黎,此時離和會開幕還有近壹個月(1月12日)。會前,威爾遜在歐洲做了三個星期訪問。渴望和平與安定的歐洲人民把威爾遜當作救世主迎接。威爾遜所到之處,萬人空巷,盛況空前。威爾遜也不失時機地宣傳“和平、正義、自由”,宣傳他心愛的“國際聯盟”。這真是威爾遜最風光的時刻。 到和會上,情況就大不相同了,威爾遜面對克裏孟梭和勞合·喬治,可說是殫思竭慮,精疲力盡。威爾遜為了國聯做出了壹系列的讓步:日本--山東問題;法國--安全條約;英國--委任統治。但應該指出的是:如果沒有威爾遜,和約可能更為苛刻,而且威爾遜最終畢竟把他心愛的國聯盟約塞進凡爾賽和約。這方面我們不細說,因為關於和會上的鬥爭過去都已學過。 威爾遜最困難的時刻不是在歐洲而是在美國。但威爾遜沒有意識到這壹點。他認定國會批準和約。雖然知道有反對意見,但威爾遜認為他在和會談判桌上做出的妥協已經夠多了,這次不再做讓步。他堅持:“參議院會批準和約的。”(Senate is going to ratify the Treaty,而不是說will)。其實當威爾遜尚在巴黎與克裏孟梭、勞合·喬治等人周旋時,國內的反對派已經開始行動,聚集力量了。1918年11月,威爾遜赴歐洲前,美國剛進行了中期選舉,結果是***和黨在參議院獲得多數,雖然只多兩票。民主黨內部還比較壹致,都支持威爾遜,起碼能聽威爾遜的話,壹致對外。反對派主要集中在***和黨內。反對派的構成很復雜,***分三派。壹派是溫和保留派(Mild Reservationist)。同意批準和約,他們是擁護國聯的,真心希望美國能加入國聯,但是要附加保留條件。他們不贊成修正案,認為這樣變動太大,有可能引起與協約國的重新談判,這可能使國聯破產。國聯盟約的問題也不嚴重,只要提出保留就行了。這壹派有12人,代表是凱洛格。第二派是決不妥協派(Irreconcilables)。***14人,其中有6人是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成員。這6個人中有最有權勢的參議員,例如波拉、約翰遜、拉福列特。他們在政治上屬於進步主義派別,從壹開始就反對戰爭,反對和約,反對國聯。認為這統統是為大商人大金融家謀取暴利服務的。他們反對美國去保衛英法意日的所得物。反對美國與法國簽訂的安全條約,也不同意美國在全球的其它地方承擔類似的義務。約翰遜曾這樣評價國聯:“它意味著,終止和背叛新大陸的自由主義,是實用主義的舊大陸外交的勝利,是美國理想主義的屈辱性的結束。”這種觀點代表了進步主義理論。表現在外交政策上就是誠心誠意的孤立主義,雖然他們也強調孤立主義並不可取。最後壹派是大約20名強硬保留派(Strong Reservationist)。這壹派的領袖就是洛奇。洛奇不是孤立主義者,他們完全意識到美國已經具備充當世界領袖的實力,他甚至於比威爾遜主義者更具擴張精神,更能超越孤立主義傳統的影響。但是他們和威爾遜不壹樣,他們要精確地利用美國的實力推行美國的利益,不要那些道義上的說教。洛奇贊成參加第壹次世界大戰,也贊成戰後的對德和約,也贊成美國與法國簽訂的安全條約。但是他反對國聯盟約那種讓美國承擔含糊的、沒有限制的義務的條約。他需要的是由美國自己決定的、對美國肯定有利的、具體的、有限的義務。 德國在和約上簽字後,威爾遜就回到美國繼續他爭取批準和約的鬥爭,但他選擇的不是妥協而打敗他的對手。美國國內因此而分成兩派。鬥爭的焦點就是到底是國聯使美國控制世界還是美國被控制。鬥爭還有另外壹面:是總統控制外交事務還是國會控制。這又引起了對憲法的解釋。 1919年7月10日,威爾遜向國會遞交了和約。並再次宣傳他的宗旨。 威爾遜決心逼迫參議院批準和約在***和黨中引起了廣泛的反感。洛奇堅決拒絕和約。他認為和約與***和黨早先的要求不符。從國聯退出的新條款不恰當;將國內問題從國聯排除沒有保留美國對移民的控制,因為要由行政院確定什麽是國內問題,什麽是國際問題;關於門羅主義的修正案不能讓人滿意,“它在保衛門羅主義方面毫無價值,因為門羅主義是美國的壹項政策而不是地區性的諒解或者是國際協議”。(因為國聯盟約中將門羅主義作為壹項地區性諒解而認定不與盟約的集體安全原則沖突。)洛奇還宣布,參議院要為美國人民保留解釋門羅主義的權利。而且修正後的和約還是保留了第十條,也是他們批評的壹個目標。洛奇還批評威爾遜不應該在和會上介入像阜姆問題這壹類“純歐洲問題”。洛奇還批評威爾遜不應該在山東問題上對日本讓步,而日本提出所謂的種族平等只不過是為了換取山東的利益。但是洛奇還是希望能盡快批準和約的,因為他的註意力其實是在國聯,希望美國能利用國聯來控制世界。洛奇贊成對法國的安全條約。“假如沒有國聯,沒有第十條,會有很好的機會。現在未來是什麽,我無法說。”這是洛奇的結論。這其實也是均勢原則,而不是威爾遜提出的集體安全原則。 為了限制總統對外交事務的權力,洛奇建立了對參議院的控制。***和黨在參議院內只比民主黨多兩票,洛奇盡力避免***和黨在國聯問題上發生黨內分裂。他對魯特(老資格***和黨政客)的要求是:“妳的最基本的立場是抓住我們對參議院的控制及有關和約的投票。”因為威爾遜沒有接受魯特對盟約的修正,所以洛奇要求魯特爭取必要的修正。 洛奇的戰略是依靠***和黨在參議院的團結對盟約做出修正。洛奇擔心波拉會削弱或爭奪他的領導地位,因此他請貝沃裏奇去向波拉說明黨內團結的重要性。波拉在擊敗威爾遜這點上和洛奇是壹致的。4月29日兩人達成協議。波拉接受洛奇的領導並默認他的修正計劃。當5月19日國會召開特別會議時,所有的***和黨參議員和洛奇團結壹致組織參議院。因此洛奇能確定各委員會的組成。在外交委員會,他特意選擇了強硬派,如喬治.莫塞斯(新罕普什爾州)和亨利·S·紐(印第安納州),而排除了像凱洛格這樣他認為有可能傾向於國聯的人。他要做到萬無壹失,不能冒失去控制的風險。 洛奇是個冷酷現實的政治家,他是壹個重要人物,我們在後面要不斷地提到他。洛奇處心積慮地要在政治上搞垮威爾遜,樹立自己和參議院的政治權威,因為他認為只有參議院才有權決定外交事務,這也是許多參議員的觀點。但是他並不真想搞垮國聯。他從現實出發,還是希望美國能在國聯發揮控制世界的作用。他和威爾遜沒有根本的分歧`,但是鬥爭中涉及了許多其它問題,就使問題變復雜了。另外,除了***和黨在參議院多兩票外,民主黨的另壹不利條件是,其在參議院的領袖是希區柯克,此人雖然壹心想幫威爾遜的忙,但是無論口才還是國會政治的才幹都不是洛奇等人的對手。而且威爾遜也不真尊重他的意見,他實際上成了威爾遜的傳聲筒。所以民主黨在國會顯然處於劣勢。 1919年4月3日。當威爾遜離開和會回國短期逗留時,洛奇就向威爾遜提出了壹份由人數超過1/3的參議員簽署的文件,***有37名參議員在上面簽字,用的是圓圈簽名(Round Robin),該文件指出:現在提出的國聯盟約在形式上是不能接受的。簽名人數已經足以否決盟約。但是威爾遜對此依然掉以輕心。他的想法是,參議院必須要聽人民的,他堅信人民站在他所倡導的國聯壹邊。這種估計其實缺乏根據。 待威爾遜從和會帶著和約回來請國會批準時,壹切都不像`他以為的那麽簡單和容易。洛奇上來就采用拖延戰術,爭取時間形成有效的反對聯盟。外交委員會花了兩個星期念264頁和約,然後再請60人出席聽證會作證發言。威爾遜開始還耐著性子等待,並在8月19日接見外交委員會成員,談了三個小時,氣氛很好,但是沒有任何作用。威爾遜轉而訴諸人民。9月3日威爾遜開始巡回旅行,從東向西,橫穿美國大陸,到9月25日行程八千英裏,發表演講四十次。這次旅行要了威爾遜的命,他因病提前返回華盛頓,10月2日中風癱瘓,從此壹病不起。 在此期間,反對派也在積極活動。決不妥協派也進行了旅行演講,約翰遜、波拉等人也從東向西巡回演講宣傳自己的觀點。而洛奇認定威爾遜的演講不會對參議院有什麽作用,他主要是集中力量爭取***和黨內三個派別的團結。特別是要防止溫和派與威爾遜和解。就是在這時,為了爭取溫和派,洛奇將自己堅持修正案的立場改為保留案。不對國聯盟約的內容改動,而是提出美國在某些內容上有保留。洛奇當時提出12個保留案再加上別人提出的另外兩個保留案,總計是14個保留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四個,這四個分別是:美國保留退出國聯的權利,只要提前兩年通知,並履行已經承擔的義務;美國保留權利決定什麽是國內事務,並決定如何處理自己的國內事務,這主要是指移民、關稅等問題;美國保留對門羅主義的解釋權,這就是說,歐洲國家不得幹涉美洲事務;美國保留決定是否履行第十條的義務的權利。這14條保留中還有其它的,例如,對山東問題,洛奇本來是反對的,但是現在改為同意山東問題的安排,但是美國要保留在中日沖突中保持中立的權利,這實際上是要為修改山東問題留下伏筆。再有就是對外交事務的控制權要歸國會,美國派往國聯及其它國際組織的代表要由國會批準。再有就是對國聯盟約第八條規定的裁軍義務,美國要保留在需要防止戰爭或侵略時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的權利。這所有的保留都在外交委員會通過了。在這種情況下,威爾遜表示他決不妥協,尤其是第十條。他認為沒有第十條,將毀掉國聯維護世界和平的可能。後代史學家對威爾遜的不妥協態度有不同的評價,有人認為威爾遜大可不必這麽頭腦僵化,英法能接受洛奇保留條件,默認美國我行我素,作為美國加入國聯的條件,而美國只要進入國聯,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當時法國駐美大使明確表示法國能接受洛奇的保留,並呼籲威爾遜接受洛奇保留案。英國的勞合·喬治心裏不贊成洛奇的保留,但是在前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發表公開信,敦促英國接受洛奇保留時,老奸巨滑地保持沈默。這樣就也產生壹種錯覺,英國也默認美國保留。也有人認為威爾遜的立場是對的,第十條不能妥協。(Link)威爾遜自己也這樣認為,他情願不要國聯也不能不要第十條,所以他的立場是:All-or-Nothing,要麽全部接受,要麽沒有(退出)。 1919年11月9日參議院表決凡和賽和約,當附有洛奇保留案時,威爾遜控制下的民主黨議員和不妥協派聯合擊敗了它。當不附有洛奇保留案時,洛奇派和不妥協派聯合又擊敗了它。至此凡爾賽和約已失去批準可能。1920年3月19日,參議院又就附有洛奇保留案的凡爾賽和約進行表決。由於沒有得到三分之二多數遭到否決(49:35),凡爾賽和約之爭至此結束。威爾遜個人作為壹個政治人物落得極為悲慘的下場。  2,凡爾賽和約在美國失敗的原因 下面試著分析壹下凡爾賽和約在美國失敗的原因,兼評威爾遜失敗的原因。 第壹,個人原因。威爾遜不懂國際事務,除了英國外,他對其它國家和國際政治所知甚少,而且沒有興趣。同時威爾遜為人剛愎自用,聽不進專家的話。他沒有能力組成壹個有效的班子去實施他的外交政策,他不信任國務院。他的第壹個國務卿布賴恩,是出於政治需要而選擇的,從來都認為不得力。布賴恩和他意見不壹致,就只好辭職。第二任國務卿蘭辛,雖然能幹,但也未能贏得威爾遜的欣賞,威爾遜認為蘭辛目光狹窄,對大視野中的國際關系缺乏理解。到和會期間,他把蘭辛變成壹個跟班,不給他說話機會。蘭辛很認真地與各國及國內的反對派談判,有了看法告訴威爾遜,他都是充耳不聞,寫了信便石沈大海。蘭辛在國務院的五年是沮喪的五年,1920年離任後,最後壹任國務卿是柯爾比,幾乎無所作為。所以威爾遜繞過國務院,用私人班子去處理外交事務,其中的著名人物就是豪斯上校。豪斯上校雖深受威爾遜的信任,但也並不總是與他的意見壹致,到威爾遜總統任期的後期兩人的分歧日益明顯。豪斯本是威爾遜的密友兼顧問,威爾遜只信任他,但是後來關系也弄僵了。原因是不贊成威爾遜與第二個夫人結婚,當時正值威爾遜爭取連任,豪斯勸他不要在這個風頭上結婚,因為第二個夫人是位有些爭議的寡婦。但是威爾遜沒有聽他的,還是結了婚,競選也成功了。威爾遜夫人嫉妒又狹隘,從此恨上豪斯,處處刁難他,不讓他接近威爾遜。威爾遜生病後,豪斯見不到威爾遜只好給他寫信,但是威爾遜夫人扣下了這些信,威爾遜根本就看不到。威爾遜成了孤家寡人,身邊沒有得力的國際事務專家,也沒有信得過的人可以將真實情況告訴他。威爾遜的駐外大使不是用人不當,就是不合威爾遜的意(駐英大使佩奇除外)。塔夫特對威爾遜的為人有壹個評價:“他固執,目空壹切,有著難以穿透的虛榮心,而且愛自己超過了壹切活著的人。”雖然刻薄,但是卻說出了威爾遜孤家寡人的處境。 另外,威爾遜在國內政治鬥爭中也缺乏經驗,低估國會的力量,沒有傑出政治家所必要的妥協精神。政治鬥爭是需要妥協的。美國的許多政策都是經過反復地談判後達成的妥協,外交鬥爭也多是以妥協作為結局的。但是威爾遜壹點也不妥協。在組成美國參加巴黎和會代表團時,就有人建議威爾遜要延請洛奇參加,因為***和黨已經在國會獲得多數。這是壹個建立兩黨合作的好機會。但是威爾遜拒絕了這個建議,也使洛奇懷恨在心。本來民主黨是極有希望與溫和派妥協的,因為雙方分歧不大,而且溫和派只是要求保留,並不打算從內容和文字上修改國聯盟約。但是威爾遜不接受。決不妥協派和洛奇都害怕溫和派會和威爾遜妥協,所以洛奇極力拉攏溫和派,不斷對其做出妥協,和洛奇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威爾遜的僵硬態度。前總統塔夫特(***和黨)曾評價說:“他們(指民主黨)如果指定壹個委員會與溫和派打交道,溫和派現在已經有了九個人,我認為他們應該已經控制了形勢;但是如果他們等待擊敗批準和約,全國的咒罵就會落到他們頭上而不是***和黨的頭上”。就連洛奇也因為害怕和約批準不了要由自己承擔責任,所以同意與威爾遜派談判妥協。希區柯克將這個意見書面通知威爾遜,但是威爾遜的回答是決不妥協,這讓希區柯克非常尷尬,而且也使洛奇和溫和派不再猶豫,聯合起來。其實原來溫和派是更傾向於和威爾遜聯合而不是和洛奇聯合。直到表決前夕,溫和派還表示可以妥協,他們提出推遲表決,讓希區柯克采取主動,提出妥協條件。但是威爾遜粉碎了批準和約的最後的機會,他在壹封信中拒絕了希區柯克轉達的建議,要求民主黨參議員擊敗洛奇的帶有保留案的條約。無論是溫和派還是洛奇派都希望和約最後能批準,至少不要由自己來承擔和約失敗的責任。最後的結果只有決不妥協派是滿意的。其它各派誰也不滿意。蘭辛對此的評價是:“……他情願犧牲這個國家和世界的利益也不願在參議院正在進行的鬥爭中後退壹步。” 但是和約失敗的責任還得由威爾遜來承擔。***和黨壹致認為本黨對此沒有責任,責任在威爾遜。哈定曾評價說:“在美國只有壹個人不知道和約沒有保留決不可能得到批準。”洛奇也說:“是威爾遜扼殺了它。”只有塔夫特認為雖然威爾遜在和約批準過程中扮演的是壹個破壞性角色,但是他認為洛奇也有責任,他同時譴責兩個人:“整個世界因為兩個人的虛榮、渺小和個人仇恨而遭到損失。”但是洛奇在整個鬥爭中表現了高度嫻熟的政治鬥爭技巧,他始終在爭取妥協,爭取反對派的團結,爭取三分之二多數,不斷將妥協的機會提供給威爾遜,而威爾遜不斷地拒絕。洛奇甚至在1920年3月,和約失敗已成定局又提議再給和約壹次表決機會。這使除決不妥協派外所有希望和約與國聯成功的人都認為有了新的希望。洛奇也主動與民主黨參議員商量,並修改了他的保留案,使之更緩和,而且明確表示只要協約國默認,不必在條約文本上做任何改動。這種形勢使民主黨中有壹半參議員開始動搖,準備投票贊成有保留的和約。但是威爾遜依然堅持他的立場,而且堅決到,即使參議院通過和約,他也不批準。因為當時正值大選年,壹些本想與洛奇妥協的民主黨參議員,因為考慮到本黨的信譽,只有決定選擇與本黨的總統壹致。這樣沒有人再認為和約失敗不是威爾遜的責任。正像塔夫特所說:“他(指威爾遜)將成為歷史中的這樣壹個人,他有很多機會,這些機會不是沒有改善,但是卻由於他個人的自大,自私,虛榮和固執給毀掉了。”所以洛奇在政治上的損失並不大,後來***和黨執政後,與德國單獨簽訂和約,這也是洛奇壹直主張的:將和約與國聯分開。後來在華盛頓海軍會議上,洛奇參加會議,並修改了山東條款。所以悲劇屬於威爾遜。托馬斯·貝利評價說:“假如威爾遜在他巡回演講旅行後就死了,美國也許就加入了國聯,國聯也就可能更成功壹些。”他還說:“索福克利斯和莎士比亞的天才都沒有能創造出比伍德羅·威爾遜更摧人肺腑的悲劇人物。” 第二,歷史的原因。威爾遜雖然壹直寄希望於人民和輿論,但是實際上輿論沒有為他增加政治力量。他去做巡回旅行演講時,洛奇穩坐釣魚臺,堅信他不會有什麽作用。確實,威爾遜在巡回中並沒有多少人理解他。美國作為壹個新興帝國主義國家必然要走上擴張道路,但是在威爾遜時代,美國還剛剛起步,只有像威爾遜和洛奇這壹類職業政治家才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美國世紀”還沒有到來。美國的政治家乃至輿論還接受不了世界領袖這個角色。這在某種意義上是意識超前。1924年威爾遜臨死前有所醒悟,對家人說:“美國不參加國際聯盟是對的。……我長期以來就在考慮這個問題。如果美國按照我的要求參加了,這當然是我個人的壹個巨大勝利,但這不會起什麽作用。因為美國人民內心是不相信它的。當他們認識到有必要參加時,也只有在那個時候參加進去才有作用。”林克也有壹個評論:“正是威爾遜這位先知,要求美國人民提供比他們力所能及更多的義務、犧牲和理想主義,他在1920年遭到挫敗。也正是威爾遜這位先知在歷史中,在人類的希望和雄心中,在美國人民依然懷有的國際服務的理想中幸存下來。當人類已有能力把整個地球表面變成焦土的現在,有壹點是肯定的:這位1919年的先知的大部分觀點是正確的。他所提出的挑戰在今天並不比他那個時代顯得更不真實和更不迫切。”林克說得也是這個意思。威爾遜在他的時代不被理解。這個教訓後來被美國其它政治家深刻地吸取了,例如羅斯福。 但是我們就如何評價威爾遜的“集體安全”呢?我們前面已經提到威爾遜提出集體安全是針對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的均勢的。就其原則本身而言,集體安全是好的,我認為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壹個更好的處理國際爭端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則。後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羅斯福也是繼承了威爾遜的政治遺產,推行集體安全,這就是聯合國的原則。但是不幸的是歷史從來沒有給集體安全提供過必需的條件,連它的倡導人到了實際中也沒有為集體安全的實施真正提供過條件。威爾遜當初不允許小國參加國聯行政院,不允許德國加入國聯,就是在和會上也不允許小國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和會本身就是大國操縱政治,互相討價還價,瓜分世界。而美國壹心壹意要依仗自己的實力將自己的意誌強加於人。到了聯合國,美蘇英再次搞大國政治,將弱國或小國的利益拿來做交換。這種狀況使得集體安全成了大國之間互相保證其既得利益。這和老牌帝國主義的均勢沒有什麽區別。冷戰時期是兩極政治,更無集體安全可言。後來基辛格對均勢外交重新評價,美國外交出現重大改革。目前,世界似乎前所未有地出現了比以往更好的實施集體安全的條件。這是很多人的願望,這使許多人重新想起了威爾遜,最典型的例子是:1992年6月17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說:“歷史正在給我們壹個機會去實現威爾遜的夢想:讓世界對民主是安全的。”但是世界能否真正在集體安全的原則下走向穩定與和平,還是壹未知數,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成功的前景,還需要時間。

  • 上一篇:高二語文優秀教案範例
  • 下一篇:開孔珍珠巖和閉孔珍珠巖的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