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調查顯示多數家長抱怨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真的不好嗎?

調查顯示多數家長抱怨應試教育,應試教育真的不好嗎?

***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但是沒有哪壹種是萬能的!***

如果徹底否定應試教育,否定應試教育的成果,那只能是壹種錯誤的,或者不開放的理念:

把教育和書本知識的學習等同了。

忽略了家庭的教育的功能。

忽略了社會、家庭的教育功能!

忽略了社會和家庭的學習過程。

所以,應該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失誤和過錯,並不僅僅是應該考試自身的缺陷和問題,而是家長和社會的整體認識、理念在作怪,只把“應該教育和學習”當作了學習的唯壹的過程。

大家都還記得,滿清時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孔已己吧!

除了能讀幾句“之乎者也”,能賣弄茴香豆的茴字的四種寫法,連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沒有!吃了上頓沒下頓,還只羨慕“上層階級”的“生活品味”,有點錢就“喝點小酒吃點小肉”!最後,凍餓之死,別人連時間都不知道!

『妳給妳的孩子的學習過程,和孔已己有區別嗎?』

學校的過程,除了班會,其他的活動,都是“隔離”了現實生活的。

壹個“小明”的例子,從上壹代人的課本,思想教育,壹起延續了三代人!

神聖的校園,在開放的社會,依然是“與世隔絕”的象牙塔,只有讀書者,經不得任何的社會的“風聲雨聲”!

被“打了碼”的小學和初中生活。

這被“與世隔絕”還要幼稚!

社會、媒體、家庭把孩子所有認識世界的部分都在打上“成人”認為的記號!

家庭作業=輔導和學習“琴棋書畫”。

假期=補課。

至此,所有的快樂成長就成了“夢想中的神話”!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娛樂的時間!

小學到初中,甚至到大學,家庭活動和事務零參加。

這雖然有應試教育刻板化的影子,但是更多的是家庭和社會觀念的問題。

社會初中活動=搞形式。

這裏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打碼”!

成人和社會認為應該怎麽做?

這不是社會風氣的問題,是觀念的問題!

開放的大學生活,沒有成長教育。

這壹點,從大學生繁重的課業量,還有被坑得丟了面子,沒了命的“祼貸”,還有“近乎弱智的各種傷害、情感問題”中,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來,其人其事,比“孔已己”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什麽單獨要說大學生活呢?!

壹方面,大學生更趨於成人化,另壹方面,他們自由支配的時間更多。所以家庭和社會如果不重視這壹階段的“成長教育”,就是真的只能“怨應試教育”壹無是處了!

據我了解的情況,除了壹線發達城市,還有教育改革前沿的城市,壹部分的大學有專職的學生成長教育和輔導老師外,大部分的大學對學生的成長教育是“聽之任之”的!家長更是認為“孩子大了自己會懂事”,更多的讓孩子們在“爸—錢—兒”的放任中渡過!

家庭和社會的生存和生活能力鍛煉機會=零。

可憐的寶寶們,家務被當成學校的“表演”!

所以,應試教育本身有“唯本本論”的缺陷,但是孩子們純粹地與現實生活“隔離”卻是家長、社會的理念和認識問題。

社會開放至今,社會的整體理念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甚至基本上所有的理念我們當家長、老師的都能接受“全球化”,唯獨教育卻“固若金湯”!或者發現問題,就質問體制,怨天尤人!

其實,政策和時代並不是沒有變化,只是我們不夠敏感罷了:從民辦的高校,到民辦的小學、初中、高中,我們的教育已經在發生著翻天覆地地變化!

每天看新聞,我們吐槽的那麽民辦學校,民辦學校的各種另類和奇葩行為,其實,就是在嘗試反“應試”教育的模式!

『發達國家的素質教育,壹定比我們的應該教育好麽?』

我是當老師的,了解過大部分的發達國家的施行的“素質教育”過程,雖然,理念開放,經歷時間長,機制和社會人才培養體系非常成熟,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依然存在:

課業量少,孩子的基礎教育相對薄弱。

突出個性,保護興趣,知識的系統性往往比較差。

過早成人化,就業傾向早,人才的培養梯度斷層現象嚴重。

從當前教育改革的情況看,英國在小學和初中,嘗試推行類似我們的“應試教育”模式,來試圖改變上面的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

所以,沒有教育是萬萬不能的,但是沒有哪壹種是萬能的!

就像前面提到的,我們的教育在悄悄的改革,但是並不是體制在“大刀闊斧”的開始變革,而是人們的理念在變化,在嘗試新的教育模式。

而這種新的模式,不但有應試教育的基礎,而且有發達國家教育積累的經驗!比如前些日子網絡炒得非常火暴的“衡水中學南遷”的問題:

浙江:我們不需要“制造高分”的教育!

衡水中學:我們辦的是社會需要的教育!

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就看誰能真正像我們已經“全球”化的其他的社會理念和體制!

相信,這種理念和體制和沖突,最終帶給我們的是“東方和西方”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相融合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

不過,承認西方和發達國家教育經驗,並不是否定我們的傳統的教育和理念!

知識能改變命運不會錯!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也不會錯!

只是我們把知識,在長期的追求“應該成績”的過程中,形成了定勢,簡單地把“知識”理解成了“書本知識”!

其實,東西結合很簡單,新模式和理念,只是在我們傳統的應試教育的過程中,重視家庭教育,重視社會教育,重視孩子的成長教育!讓孩子的學生和生活回歸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來,不再做“只讀死書”的書呆子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有壹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所有的知識的積累和學習過程,只是為了激發和開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只是為了發展孩子天性的對未知世界的興趣。

其實,能綜認識和解決這壹點,也就是完美地避免了應試教育的大部分弊端了!!!!

說壹個現象大家就明白了。

我了解過大部分的大學生和家長,在報誌願時,更傾向於好就業的專業,或者公認的好專業,好學校,而忽視學生的興趣和特長。

這樣學生在我們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根本就沒有發展的空間,不要說鉆研和研究興趣了!

還有分理分科,也是同樣的存在這樣的不科學、反科學的態度!

  • 上一篇:新浪UC是什麽?
  • 下一篇:中国最好听的民歌是哪首?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