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範文作文 - 地球“溫室效應”帶來的嚴重惡果,造成的災難

地球“溫室效應”帶來的嚴重惡果,造成的災難

什麽是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壹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壹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但受到溫室氣體的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溫室效應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但無論是新聞媒體,還是專業刊物對於溫室效應卻多有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認識。

“當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時,會增強大氣對太陽光中紅外線輻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熱量向外散發,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上升,這就是所謂的溫室效應。”(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初中義務教育教材化學上冊第37頁)這是關於溫室效應的壹種常見認識。只要我們稍加留心,還可以發現 “如何消除溫室效應”之類的語言經常見諸於報刊雜誌,甚至壹些專業媒體(見中國人大復印資料《中學化學教與學》2001年第1期40頁,消除溫室效應的有效途徑――碳隔離),那麽這些說法是否準確呢?讓我們先來了解壹下什麽是溫室效應及其原理。

我們知道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而地球的大氣層和雲層也有類似的保溫功能,故俗稱溫室效應(Green effects)。

短波的陽光能透過花房周圍的玻璃,室內的長波輻射卻逃不出去。

大氣也具有這種特性,我們稱之為溫室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增加了大氣層的“厚度”,的確可以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氣溫上升,但溫室效應的產生是不是就是因為二氧化碳含量升高而造成的呢?

什麽是溫室氣體

其實只因為地球紅外線在向太空的輻射過程中被地球周圍大氣層中的某些氣體或化合物吸收才最終導致全球溫度普遍上升,所以這些氣體的功用和溫室玻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許太陽光進,而阻止其反射,近而實現保溫、升溫作用,因此被稱為溫室氣體。其中既包括大氣層中原來就有的水蒸氣、二氧化碳、氮的各種氧化物,也包括近幾十年來人類活動排放的氯氟甲烷(HFCs)、氫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等。種類不同吸熱能力也不同,每分子甲烷的吸熱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氮氧化合物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過和人造的某些溫室氣體相比就不算什麽了,目前為止吸熱能力最強的是HFCs和PFCs。

"溫室效應"與全球變暖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消耗的能源急劇增加,森林遭到破壞,大氣中CO2 的濃度不斷上升。CO2 就像溫室的玻璃壹樣,不影響太陽對地球表面的短波輻射,卻能阻礙由地面反射回高空的紅外長波輻射,這就像給地球罩上了壹層保溫膜,使地球表面氣溫增高,產生"溫室效應"。能產生"溫室效應"的氣體除CO2 外,還有臭氧(O3 )、CH4 、氟氯化碳(也稱氟氯烴,該類化合物包括20多種,其中主要有CCl3 F、CCl2 F2 )等。

全球變暖會給人類生活帶來很大影響。近百年來,全球增溫大約0.6 ℃。據預測到2000年,地球表面溫度將會再上升0.5 ℃。有人認為,全球變暖將可能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沒許多城市。世界上大約有1/3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岸線60公裏的範圍內,世界上35座最大的城市中,有20座地處沿海。海平面升高無疑將是對人類的巨大威脅。地球表面氣溫升高,各地降水和幹濕狀況也會發生變化。現在溫帶的農業發達地區,由於氣溫升高,蒸發加強,氣候會變得幹旱,農業區會退化成草原,幹旱區會變得更幹旱,造成土地沙漠化,使農業減產。

但是,也有人認為大氣中的水蒸氣、雲量、顆粒物有可能抵消"溫室效應"。另外,森林的多少、水利工程與灌溉面積的大小都會對氣溫產生影響。因而對未來全球氣候的總趨勢,目前還不能做出肯定的推斷。此外,還有人認為CO2 濃度的增加,有利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世界將變得更綠。

雖然目前還不能做出肯定的推斷,但是有壹點可以肯定,即大氣汙染對氣候的影響已明顯表露出來,至少是引起近年來世界各地氣候異常的原因之壹。CO2 等氣體在大氣中含量不斷增加是壹個事實,它對全球氣候的影響是人類必需面對的復雜課題。

為了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人類應***同防止溫室效應的進壹步增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節約能源、減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限制並逐步停止氟氯化碳的生產和使用;大力植樹造林,嚴禁亂砍濫伐森林。

溫室效應及危害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於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於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

由環境汙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幹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壹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於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溫室效應是怎麽來的?我們能做什麽?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於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後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壹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遊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壹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壹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汙染以保護浮遊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壹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造紙用木材〕,不踐踏草坪等等行動來保護綠色植物,使它們多吸收二氧化碳來幫助減緩溫室效應。

“鎖住”二氧化碳 減輕溫室效應

由於工業發展無可避免地會制造出二氧化碳,使溫室效應日益嚴重,因此壹直以來科學家們絞盡腦汁設法將二氧化碳“鎖住”,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全部吸納起來,不讓二氧化碳跑出來危害地球,減輕溫室效應。

為此,科學家們想出各種各樣的點子,比如將這些所謂的溫室氣體存放在某種礦物內和廢棄的油田裏,而且可以把這些二氧化碳註入貧瘠的土壤中來培育植物,也可以把二氧化碳註入海洋裏的地層之中。

到目前為止,制造大量二氧化碳的工廠還不需要自行解決制造出來的廢氣,但總有壹天,環保部門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美國的能源部底下有15個實驗室,其中壹個名為國家能源科技實驗室,就正在進行回收二氧化碳的研究。研究人員的研究有個很重要的方針,就是處理二氧化碳的成本必須十分低廉,方便以後推廣到發展中國家,畢竟,溫室效應是全球性的問題。

研究人員試圖制造出極細微的膜,捕獲住二氧化碳,不過其他氣體卻可以通過這層膜,而這可能促使工廠研發濾網。研究人員也正在研究壹種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氫氧化物等含水的氣體。科學家目前也正在考慮將二氧化碳存放在海底的可能性,不過由於海洋是個環保高度敏感區,因此研究人員還需再進壹步了解海洋的生態及結構。

不過,老舊的露天礦場、荒廢的農地和其他貧瘠的土地看來是不錯的場所,它們也可以因二氧化碳而起死回生。負責這部分研究的菲利表示植物在白天是吸二氧化碳吐氧氣,然後翠綠而且成長。菲利十分看好這個計劃終能成功。美國國內***有7150萬英畝幾近荒廢的農地,以及160萬英畝的廢棄露天礦場,菲利的研究團隊將利用煤氧化產品來使這些土壤重現生機。菲利表示,大部分的有機物質都已經消耗殆盡,因此二氧化碳能夠代替這些有機物質,讓植物生長。菲利說:“就算妳不相信全球氣候已經因二氧化碳而有所改變,不過把這些不具任何生產力且沒有價值的土地變成可生產的生態系統,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至於其他科學家也嘗試利用橄欖石或蛇紋石等礦物來吸納二氧化碳,當這些礦物接觸到二氧化碳時,30分鐘後就會變色,不過這項技術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的實驗階段。

另外壹個可行的辦法是將這些二氧化碳存放在廢棄的油田中,科學家認為既然油田可以儲存原油,也應該可以存放二氧化碳。研究人員即將與新墨西哥州的石油公司合作,在羅斯威爾附近廢棄的油田中註入1萬噸的二氧化碳。如果實驗成功,美國未來18年內所制造出來的二氧化碳都將可以儲放在全國廢棄的油田之中。(姜廷旭)

溫室效應源自溫室氣體

由於二氧化碳這類氣體的功用和溫室玻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許太陽光進,而阻止其反射,進而實現保溫、升溫作用,因此被稱為溫室氣體。大氣中的每種氣體並不都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在法律意義上被確認為影響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外,還包括甲烷(CH4)、壹氧化氮(N2O)、氟氯碳化物(HFCs,氟裏昂是其中壹種)、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等。種類不同,吸熱能力也不同,每分子甲烷的吸熱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壹氧化氮(N2O)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過和人造的某些溫室氣體相比就不算什麽了,目前為止吸熱能力最強的是氟氯甲烷(HFCs)和全氟化碳(PFCs)。

太陽輻射的收入與支出

據壹項科學調查表明,在中緯度地區明朗日子裏,水汽對溫室效應的影響占60~70%, 二氧化碳卻僅占25%。也就是說,地球上水蒸氣才是形成溫室效應的最主要物質,那為什麽水蒸氣壹般不被認為是溫室氣體呢?這是由於其在大氣中濃度變化不明顯,對溫室效應的增強影響不大,因而人們談論全球變暖時,都未提到水。

溫室效應與人類生活

在人們的印象中溫室效應總是與災難聯系在壹起,以至於人們都欲除之而後快。其實,“溫室效應”並不可怕,相反它還是地球上眾多生命的保護神,是地球上生命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這是為什麽呢?原來,如果地球表面象壹面鏡子,直接反射太陽的短波輻射,則這種能量將會很快穿過大氣層回到宇宙空間去,那麽地球平均氣溫將下降33℃,地球上將會是壹個寒冷寂寞的荒涼世界。幸好,有了溫室效應,才使地球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氣溫,從而使生命世界繁衍生息,興旺發達。但由於近年來人口激增、人類活動頻繁,礦物燃料用量的猛增,再加上森林植被破壞,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各種氣體微粒含量不斷增加,造成了溫室效應加劇,導致了全球變暖,對氣候、生態環境及人類健康等多方面帶來影響,才使人們對溫室效應產生了恐懼。

由此可以看出,與其說溫室效應是惡魔,還不如說它是壹個“善意的溫室警鐘”,它提醒人們在追求物質發展的同時,壹定要註意保護環境。我們只要設法減少燃料的使用量,開發新能源,廣泛植樹造林,禁止砍伐森林,有效地控制人口,就能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讓我們更好地生活在溫室效應的保護傘下,為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吧!

《京都議定書》

《京都議定書》的全稱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實際上是193個聯合國成員國於1992年通過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壹個附加文本。不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只是制定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原則,卻沒有規定任何具體指標。

為了解決這壹問題,1997年,34個主要的工業國家在日本京都召開大會,推出了《京都議定書》,並考慮到每個國家的特殊情況,為每個國家量身定制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具體指標。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壹個補充文件,《京都議定書》只是公約的第壹階段安排,其有效期至2012年。

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球的25%,1990年占發達國家的36.1%,是溫室氣體的第壹大排放國,前克林頓政府加入了《京都議定書》,但2001年布什上臺後,以《京都議定書》“會破壞美國經濟競爭力”為名宣布退出,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也隨即步美國後塵退出了《京都議定書》。

布什政府這壹舉動險些讓《京都議定書》流產。議定書規定,簽約工業國家必須多於55個,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必須占所有發達國家的55%以上,議定書才能生效。

2004年10月,排放量占17.4%的俄羅斯批準了《京都議定書》,從而使簽約的工業化國家總排放量超過了61%,《京都議定書》隨即於今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核心原則 “***同但有區別”

《京都議定書(下簡稱議定書)》壹個核心原則:***同但有區別。

***同就是,每個國家都要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區別即,必須考慮各個國家的實際情況,為各個國家量身定制溫室氣體減排的額度。

第壹個區別就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區別。

《議定書》承認,發達國家已完成了工業革命,應對全球變暖承擔更多的歷史責任。並且,現在這壹情況也沒改變。占世界人口22%的發達國家消耗著世界上70%以上的能源,排放著50%以上的溫室氣體。因此,《議定書》只給工業化國家制定了減排任務,沒有對發展中國家做這個要求。

其次,在發達國家之間也要作區別對待。

作為《議定書》的最初倡議國,西班牙和葡萄牙還不夠發達,因此被允許還可以增加排放量,但像德法英這樣的發達國家,則承諾大幅度削減排放量。發達國家之所以做這樣的承諾,有兩個原因:其重工業轉向了發展中國家,容易實現減排;這些國家想起壹個帶頭作用。

減排的基礎是1990年的各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譬如,歐盟的減排任務是,在2012年之前,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8%,日本為6%……總目標是:簽約國在2012年前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

跨國減排方式 三種方法供回旋

《議定書》采取了三個非常靈活的跨國減排方式:聯合履行、清潔發展機制、排放額交易。英國《衛報》稱,這些靈活方式是《議定書》最終獲得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支持的壹個重要原因。

“聯合履行”指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有減排任務的國家可以***同合作,以實現兩國的總減排目標。這樣做的理由是,地球的大氣層是壹個整體,無論在哪裏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對全球氣候的影響基本上是等效的。譬如,歐盟15國就是以壹個集體的方式***同參與減排的。

“聯合履行”方式僅限於都有減排任務的國家,而“清潔發展機制”則可以讓壹個有減排任務的發達國家通過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自己的減排任務。比方說,英國可幫助波蘭發展低能耗的電廠。這樣的話,波蘭在此項目中削減的排放量可算到英國的頭上。通過這種方法,英國可以用更少的資金減少更多的排放量,而波蘭也得到了技術和實惠。

第三種方式就是“排放額交易”,《議定書》允許壹個國家向另壹個國家購買排放額。這個方式主要是給發展中國家提供回旋空間。譬如,英法德等發達國家因為經濟已成功轉型,而且環保技術更先進,可以節約下壹些排放量配額出售給發展中國家———如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不過,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實力,排放量配額的價格並不高。

小資料

《京都議定書》要減排哪些氣體?

六種溫室氣體: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產物二氧化碳,它是導致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農業活動和垃圾產生的廢氣甲烷;汽車廢氣成分壹氧化二氮;工業廢氣全氟化碳、氫氟化碳化合物和硫化物。

全球主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國排名:

根據經濟合作發展組織和國際能源機構的測定,200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大國中,美國以24%居第壹,俄羅斯以6%居第三、日本以5%居第四。

在日本京都,壹個日本環保組織的成員在遊行中展示反對排放二氧化碳的宣傳牌,以此來慶祝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當日生效

  • 上一篇:中国政法大学考研难度有多高?
  • 下一篇:《包法利夫人》中有很多各有性格特色的人物,如何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