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以“我與文明同行”為題,寫壹篇600字至1000字的作文。

以“我與文明同行”為題,寫壹篇600字至1000字的作文。

文明就是主動跟老師打招呼。文明是“寫好漢字,做好中國人”的莊嚴承諾。文明就是上車先投入硬幣。當妳遇見老人時,妳應該有禮貌和謙遜...

每壹點似乎都是文明。我想想,急切的心跳得更厲害了。我向太陽許了壹個美好的願望:我要做壹個文明人,讓文明伴隨我成長。

課堂上,老師的諄諄教導教會我們做壹個文明的文科生。老師用心良苦的教導,曾經只是春風灌進我的耳朵,左耳進右耳出!在我心目中,只要我是壹個學者,我是否需要文明並不重要。直到那時,它改變了我的想法。

鬧鐘“滴滴”的聲音壹直在我耳邊響起。我撿起鬧鐘,扔在地上。房間又恢復了平靜,令人害怕。大概過了壹個小時,我拖著有點昏昏沈沈的腦子,撿起地上被砸成碎片的鬧鐘。指針仍在頑強地完成它的使命。我睜開朦朧的雙眼,依稀看到時針指向了“8”。我立刻睜大了眼睛——哦,我的上帝!八塊五!天啊,今天早上九點還有壹場科目比賽!

我以“神七上天”的速度沖上樓。我的車被車庫裏的另壹輛車卡住了。我非常生氣,把車猛地推到壹邊。我心裏感到壹絲自豪。我騎著自行車,使勁踩。夏天,驕陽似火,汗珠從額頭滲出,汗水似乎濕透了衣服。“五、四、三”看著前面的綠燈快要變紅了,於是我拼盡全力吃奶,可是前面的人慢悠悠的騎著,我像壹只吵吵鬧鬧的鴨子壹樣不管怎麽按門鈴,還是沖不出前面的車店。

看著綠色漸漸變成耀眼的紅色,我帶走了最後壹絲希望。前面的人還在嘻嘻哈哈的,這讓我更生氣了。我喋喋不休,咕噥。有了我這個優秀學生的資本,我的不快仿佛得到了宣泄,我的心情好了很多。沒想到周圍的人並沒有罵人,而是認真地說:“兒子,著急固然重要,但這人生就像紅綠燈。”聽著那位衣著樸素的中年男子的話,我不禁低下了頭。

是啊!學習知識固然重要,但做壹個文明人的精神境界可能更高。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是這句話…

現在,我又站在了人生的另壹個十字路口。文明似乎有壹種巨大的力量,拉著我穿過它,尋找下壹個路口。而我要收拾行囊,讓文明陪我走上成功之路。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妳今天輸了,妳不是失敗者,因為妳明天會回來。

如果妳虧了錢,妳不是失敗者,因為生命的價值不在錢袋裏。

如果妳失去了文明,妳就是壹個徹底的失敗者,因為妳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其主要功能是:第壹,追求個人道德的完善;第二,維護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

說到禮貌,我想起壹個故事。有壹次,列寧同誌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裏,遇到壹個女工端著壹盆水上樓。女工壹看到列寧,就會後退讓路。列寧攔住她說:“不要這樣。妳已經做了壹半了,而我卻兩手空空。請先走!”他大聲而友好地說了“請”這個詞。然後他靠在墻上,讓那個女工上樓,然後他就下樓了。這不也是禮貌的體現嗎?

在這裏我不想舉太多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讓大家產生壹種錯覺:如果我們認為文明禮貌只是偉人、名人才有,那麽我們就不必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感到愧疚;或者認為即使妳實踐了文明的要求,也不能使妳成為偉人或名人。我們不僅需要道德人物,更需要壹群有道德的人。

壹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可以反映壹個社會、壹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壹個人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影響自身形象,大的影響國家聲譽。清朝時,大臣李鴻章去了俄國。在壹個公開場合,他有壹個壞習慣,到處吐壹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誇張和嘲諷,羞辱中國人。這是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體現,公共文明是建立在個人道德修養水平上的。試想,如果壹個人不關註自己的文明,他會有好的文明嗎?不要!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基礎。人要有好的文明,就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要想在世界上生存和競爭,它的第壹件事就是立人,然後人就什麽都幹了。”“育人”的意思是提高人的思想和文明程度。人的文明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不斷提高的。提高個人修養,首先要潛心學習,提高認知水平;當認知達到壹定程度,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心態,不違背良心,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標準,這樣自己的修養就會提高。這就是古人說的:求實、知、誠、正、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才會有推動社會文明的基礎。

壹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它的人民也有很大的影響。為什麽這麽說?相信有同學去過歐洲或者日本,有切身體會。不說大的,就看過馬路這種小事。只要紅燈亮著,即使路上沒有車,外國人也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請問,在這樣的氛圍下,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這就是社會風氣的力量。

壹名記者采訪了壹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妳從哪裏學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東西?”,“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有好東西要和朋友分享,要謙虛,吃飯前要洗手……”我們提高自己的文明程度也是如此,不壹定有什麽大的舉措,而是從這些小事做起:身邊的吃飯洗手。培養文明的習慣,讓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面進入無意識層面,讓文明貫穿我們的壹舉壹動。

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教育,很多同學都能長篇大論地講文明禮儀。但是,看到校園裏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到壹些同學的臟話,怎能不教人悲痛欲絕!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嗎?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理念,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就;知行是本體,是功夫。知而不為,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卻吝嗇於此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和從來沒有接受過社會教育是不壹樣的!所以,我們要踐行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種“知行合壹”上下功夫,從自己的言語上下功夫,告別不文明行為。

我們不必抱怨這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高;不要抱怨自己力量太單薄,對社會影響不大。試想壹下,面包裏的酵母不是很少嗎?然而,單單這個酵母,難道不是面包的始作俑者嗎?我們每個同學都應該是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只出現在紙面上,讓它活躍在我們中間,讓文明無處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 上一篇:為酒店的生日寫壹篇作文
  • 下一篇:油菜花的優秀成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