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磚作文

磚作文

[摘要]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壹個偶像般的文人形象。這壹形象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魏晉思想背景的影響、陶淵明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作品風格以及後世接受者在接受陶淵明時的選擇性特征,這些因素對陶偶像的形成起到了壹定的作用。本文從這三個方面闡述了陶淵明偶像形成的原因。

?[關鍵詞]陶淵明;偶像;選擇性接受

摘要:陶淵明在中國文學史上被視為偶像。形成這壹形象的主要原因包括魏晉思潮的影響、陶作品的特點和風格以及後世選擇性接受的特點。本文從三個主要方面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陶淵明;偶像;選擇性接受

?陶淵明是文學史上壹個引人註目的形象,他的大部分特征是孤傲、高潔、正直。許多意象都與之相連,如菊花、飲酒、“五鬥米不彎腰”等等,令後世學者為之著迷。作者認為,生活在壹個思想多元活躍的時代,對陶淵明復雜多變的性格影響很大。正是這種個性使他的寫作風格更加多樣,進而為後人有選擇地接受提供了依據。這些原因使得陶淵明的形象成為壹種觀念上的偶像,為了更全面地理解陶淵明及其作品,有必要對這些原因進行分析。

第壹,復雜互動的思潮

自東漢末年以來,知識分子逐漸失去了依靠大量獲取話語權的興趣,表現在行動上不再認同某壹群體,而是更加集中於自身。“個人理想主義在中國古代常被歸結為老莊壹等思想,確實如此。公元壹世紀初,壹個叫範準的學者在壹本書裏對當時的文化和學術進行了猛烈的批判,似乎對儒家和儒家經典相當失望。他在回憶西漢歷史的時候,突然發現‘孝老好老,凈在景與武之間’...他把理想人格和道德追求從體制內轉向體制外。從群體的世俗模式到個體的超越精神”[1]儒家階層內部出現了新的思潮,壹旦外部時機成熟,就可以掀起新的思潮。曹氏建立魏朝後,曹操與漢族文人保持壹定的距離。“孟德求賢三令,壹般認為有德者未必有才,有才者或有不仁不孝貪之汙名,是明確宣示士大夫來而從之,五經徹底破產的金科玉律...所以孟德三令,不只是壹時求意誌,實際上是表明方針,是政治、社會、道德思想的大變革。”[2]曹魏極大地削弱了儒學的地位,為儒學以外的思想的興起提供了外部條件。因此,在內外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儒家的正統地位開始受到挑戰。這並不意味著它對世界的影響力很弱。比如,即使在司馬氏篡位之後,傳統倫理觀念再次受到重創的時候,士人也沒有完全拋棄儒家思想。“玄學是漢代對繁瑣的儒家經典的反動,很多先人都說老子、莊子上學是玄學學者。但由於三國、晉初玄學士的教育在家庭,家庭倫理不倒,這壹時期的名士研究儒學,仍然推薦孔子為聖人。”[3]此外,還有人想調和“自然”與“明教”。項修、郭象在評論莊子時,認為孔子重明宗教,老莊崇尚自然。明嬌治國平天下養生是天經地義的,認為兩者可以結合,是壹種理想人格。

以上說明當時的知識分子有很大的靈活性和獨立性,遊走於不同的思想流派之間,也有調和各種流派的願望。在這種氛圍下,對陶淵明多元多變的性格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第二,多樣多變的個性

陶淵明從小就在研究儒家經典。“少年人事窮,六經遊好”(飲十六)。所以他希望能積極上進,樹立名聲。他非常重視自己的生活經歷。陶氏家族中最著名的陶侃,曾被封為長沙公、督八國軍務、荊姜刺史,在魏晉禮儀逐漸弱化的背景下,曾覬覦王佐。陶淵明對這樣壹個祖宗很是佩服,為長沙寫了壹首詩。“在穆棱家族中,允構·霍爾。齊與冬軒的和諧,體現了張貴的胸懷。所以,春花摘了,秋霜帶了。我太感動了!真族之光。”字裏行間可以讀出,陶淵明也希望建立和陶侃壹樣的功績。我爺爺奶奶孟佳也是陶淵明敬仰的長輩,他寫了《晉西將軍孟頫傳》壹文紀念。於是他多次外出做官,參加了當時幾個厲害的幕府。但他很快就因為身心受奴役而感到不快,而當時的貴族家庭大多都有野心,所以陶淵明不願答應。《辛醜七月夜遊江陵》表現了壹個長期隱居的人進入新環境後的矛盾心理,祖上的功績,童年的教育,母親父親家裏貧窮,需要做官養家。這些現實因素與隱居中逐漸養成的閑適、自然、灑脫的性格相沖突。陶淵明在這種緊張的關系中搖擺不定。陶淵明也是壹個性格誠實坦率的人。按照司馬師當時籠絡各方名士、鞏固國事的意圖,歷屆江州官員都希望陶淵明做官,但他也有自己的選官交友標準。比如經常提到的陶淵明,他對待王紅誌和譚道濟就很不壹樣。所以,陶淵明辭官的動機不排除道家玄學的影響,追求自然,希望隱退,但他自身的性格應該更值得關註。他在矛盾中左右搖擺,又會因為自己的坦誠而隨時離開當時的官場,所以辭職只是因為性格使然。離開官場後,內心的成績追求會驅使他對自己的突出成績產生些許感慨,這只是壹個普通人的正常想法。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弗洛伊德認為,意識是心理狀態的最高形式,是人類心理因素的世界之首,它統治著整個精神世界,使行動協調壹致。前意識是儲存的記憶銀行,人通過召喚來回憶過去的事情,這就是前意識的範疇。除了意識和前意識,也就是精神分析理論中最重要的潛意識,是人類精神中最豐富、最原始的部分。潛意識被壓在最深的地方,最底層卻最活躍,總是試圖浮出意識的表面”[4]。陶淵明早年受儒家進取精神影響的人生觀在現實中受到壓抑,進而進入意識底層。然而,潛意識是他建築本能的基礎。只要他潛意識中的這些內容不能被完全清除,對過去的回憶就會壹直存在,只是在意識層面存在的隱逸思想的控制下,不是很明顯或者沒有表現出來。朱曾說,陶淵明“千言萬語說,不要富而忘貧,其實他忘不了。他只能拒絕這種想法”(《齋藤優子語》第34卷,《陶淵明研究資料匯編》,中華書局1962版P74-75),這意味著陶淵明當然有追求清雅自由的隱逸生活。但在更強意識的控制下,這些潛意識又被壓抑了,這是陶淵明多元多變性格的壹種表現,但也恰恰是這壹點沒有被後人完全接受,他們的接受明顯是有選擇性的。

第三,選擇性接受

陶淵明之所以成為偶像,主要在於後世文人的選擇性接受。這壹過程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第壹,在接受陶淵明的過程中,首先是贊美他的人格品質,其次是贊美他的文學風格,但這種贊美往往是出於對他人格品質的呼應或眷戀。

從初學陶詩和陶詩的主要作者來看,他們都是在陶淵明作了高尚的隱士之後,才對他的詩產生了興趣。這說明在接受之初,隱士的形象是引人註目的。特別是陶淵明的好友顏延之的《鄭濤詩誌》是評價他最早的作品,也收錄在《文選》中。根據顏延之作為當時文壇喉舌的影響力,可以說它對陶氏聲譽的傳播有很大的幫助。需要指出的是,這篇悼文的大部分章節都是關於陶淵明的品質,較少提及他的文章。在偶像價值的形成過程中,第壹筆就是這麽有方向性的。作品的傳播之所以稍微滯後壹點,是因為當時文壇的主要創作風格受到了譚旋的影響,所以大部分描寫農村生活的作品使得陶淵明不被視為著名的藝術家,所以不容易獲得廣泛的認同。鐘嶸的《詩品》只把陶淵明列為國貨,因為在此之前,陶淵明作為文人是不被接受的。直到《詩品》的出現,才出現了文人陶淵明,被評為“直爽”、“田家鈺”。直到《蕭統文選》收錄,人們才逐漸重視起來。但蕭統《文選》對陶淵明的閑情賦評價不高。我認為這篇文章是“壹個人在白玉上稍有瑕疵”,但在《閑情》這首詩中,楊雄所謂的勸誡百而諷其壹。棋子無諷刺,何必搖他的筆?可惜!什麽都做不了!蕭統之所以作出這樣的評論,除了他深刻的道統之外,他主張文章要“文質彬彬”,主要是因為他認可了顏延之首創的陶隱士形象。不然他也不會說陶正石被收入文選。蕭統雖然對這首閑情賦提出了批評,但他的選擇反過來表明,陶淵明首先是作為壹個隱士被接受的。更值得註意的是,蕭統在文學批評上仍然堅持言行壹致的觀念。”在蕭統的人生觀中,有壹種言行壹致的觀念。負責任的心靈和壹切外在行為(包括創造)都應該統壹在真善美之中。他主張‘站在路上,始終如壹’(“梁書?以《洽洽傳》評洽洽),並贊‘溫文爾雅,有君子之意’(答王《集》與《詩苑》)。而且他自己也是這麽做的,說的是“他嚴謹,不在乎聲樂”(《南史》傳),而不是他哥哥肖鋼說的“立身之道,與文章不同;站著之前需要小心,文章需要放蕩。”[5]91的言傳身教要求,使蕭統有意識地把目光聚焦在陶淵明那些符合隱逸心理、表現田園自然安逸生活的作品上。這無疑固化了陶淵明“大聖”的崇高形象。借助《文選》這本可以說是後世學者必讀的書,這種固化的形象無疑傳播得更深更廣。但在陶淵明的很多作品中,他也表達了對人生的憂慮,感嘆對名利的無償追求。在《八雜詩》中,這種思想有比較集中的表達:“人生無根,浮於塵埃如陌。被風吹散,這很不尋常。”“榮耀難長久,跌宕起伏不可估量。”“老公野心滿天下,我寧願不老。”“昨天聽到長輩的話,每次都不喜歡。但是五十年後,我已經吻過這件事了。“這些都是他隱退後的作品,說明陶淵明除了剛正不阿的形象之外,還有更豐富的思想。此外,從《閑情賦》、《文姐祭程》等作品中也能看到他多情的壹面,與隱士形象同構,成為陶淵明有血有肉的壹生。

陶淵明壹個被部分接受的形象光環掩蓋了所有作品的完整形象。當然,這不是造神,而是會代代相傳,讓越來越多的讀者知道陶淵明這個過著簡樸甚至尷尬生活的隱士,依然貧窮而幸福。人品先於作品傳播,這讓很多人忽略了陶淵明作為壹個普通人的真實感受和作為壹個學者的矛盾心理。偶像就這樣無形中建立起來了。

第二,認為陶淵明不為二主服務,是對他的誇大。陶淵明的人格在前文已經描述過了。他性格直爽,受魏晉玄學風格影響,更註重獨立。雖然曾經是桓玄和劉裕的幕僚,但在他們造反的時候,陶淵明只是根據自己的性格喜好做出了選擇,並不存在“有第二個姓氏”的說法。梁啟超說:“其實,袁明只是受不了那壹天仕途的渾濁,不屑與那些炙手可熱的官員為伍,不在乎劉裕的王是否繁華。如果他說他只對劉裕感興趣呢?那年袁明辭職,是劉裕撥亂反正的第二年。為什麽他明知學不到陶侃而辭職,還要假設20年後篡位?這壹集《壹個文人的不幸賦感》的序言中寫道:“自死後,大偽斯興盛,清廉節退,驅近之心。”那時候,袁明華而不實,丟人掃地,是壹件可悲的事情。即使他沒有改變習俗的權力,至少他不會隨大流,失去自己的個性。這是袁明棄官的主要動機,這在他的詩歌中隨處可見。如果說他是為壹個姓司馬的劉而戰,那就被低估了。”[5] 91說陶淵明沒管兩件事,主要是蕭統和後來的接受者把自己的價值判斷轉移到了陶淵明身上,忽略了時代背景和陶的人品。另外,肖童的立場需要提壹下。作為皇太子,他無法做出統治階級之外的自覺評價,所以他對陶淵明的接受明顯表現出儒家道統的影響,強調君臣原則。然而,這種做法卻給陶淵明的隱士形象又增添了壹層光環。

東晉是中國封建專制最獨特的時期。《晉書》(卷98)《王敦傳》中提到“王與馬,* * *天下”是郎岱王氏兄弟與金郎共同擁有天下的現象。因為中央皇權從南方越過江左,北方連年戰亂,百姓水深火熱。所以要在統治的基礎上依靠宗族的力量,而南方的宗族和每壹個南遷的人也想依靠國家機器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所以相互依賴,各取所需。“西晉王司馬睿不具備在江左執掌皇權的條件。在晉代的國王中,司馬睿沒有威望、力量和信譽。沒有世家的支持,在江左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晉朝時,胡節入侵,民族危機突然出現。杜南士族作為金氏的臣民,為躲避胡節入侵淩家而南下,自然不會也不可能拋棄金氏建立新的王朝。他們只有以金家的名譽為榮,才能保護自己家族的利益。”[6]這也造成了壹個潛在的隱患,那就是貴族家庭的運作方式不同,尤其是幾個權勢家族的興衰會引起政治動蕩。在這種情況下,王敦和蘇君數次反叛,使得司馬氏家族不得不依靠其他宗族來反制叛亂,皇族的權威日漸衰落。在這樣壹個特殊的政治環境和隨之而生的神秘之風中,人們並不像其他朝代那樣重視君臣之道和禮義之大關系。這是皇權政治的變態,但也正是這種偶然,讓陶淵明這樣的文人,在正直人格的作用下,僅僅從自己的喜好出發,接受了劉裕取代司馬家的行為。至於“羞姓”,是壹種推廣,這種選擇只是為了接受者本人的需要。

第三,仕隱母題主導了整個接受過程。當兩種觀念的關系發生沖突時,陶淵明就成了暫時的“避風港”。遊走於仕與隱之間的人,只是希望通過有效的陶、仿陶、與陶的和諧等來分享隱逸的自由。,或者是頭腦清醒或者是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在神韻上不可能達到陶詩的境界。但客觀上也加深了陶淵明的偶像地位。如魏罷官後會寫壹些田園詩,而魏的《種瓜》詩,似乎純粹是學陶,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同樣的土地稀缺,同樣的自嘲微笑。對陶淵明來說,他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找到了自己應有的心境和情趣,享受了不成功的勞動;就魏而言,他想表達的是壹種隨波逐流的態度。他根本不在乎瓜的得失,也不在乎自己的失敗。壹切順其自然。詩人追求的是悠然飄逸的情感。這種不同的心態和興趣,就是兩個人的區別。魏未必是壹個無動於衷的人。“魏詩五百多首,沒有壹首是幹的?”(簡溪寫的的詩)像魏這樣的著名藝術家還有很多。陶淵明在接受過程中不斷被模仿,提升為壹種典型的文化現象。而且,做官與隱逸是貫穿中國古代思想史和文學史上的壹個話題。陶淵明的名字先廣為流傳,然後才是他的著述。所以,當陶淵明逐漸成為文人心中的向往時,正是先入為主的隱士形象造成了對其文本的不全面把握,或者說是壹定程度上的選擇性解讀,恰恰進壹步擡高了他作為隱士的壹面。按照這樣的循環,最後的結果就是壹個人人敬仰的文人偶像。

第四,文學史上不同時期的思潮和文學理論不盡相同,接受角度也不同。造成了對陶淵明形象的壹些曲解甚至過度宣傳。最突出的是在宋代。唐人對陶淵明的人品評價很高,但他並沒有把它推到壹個典範的地位,從王維、李白、杜甫到白居易都是對陶淵明持批判態度的。根本原因是唐人認為“陶謙避俗,未必能成道”。沒有充分融合和吸收佛道兩大學說(尤其是心性論)的唐代儒者,對儒學的理解停留在機械教條的層面,抓住陶謙言行與儒家道德規範相沖突的地方來否定道。然而,到了宋代,陶淵明的學道論從蘇軾開始,到南宋末年為理學家所總結。陶淵明是學道之士,“學道”是宋代人們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和人生境界,所以宋代把陶淵明的品格推到理想地位和典範地位也就無可厚非了。宋代可以說是陶淵明接受過程中的壹個決定性時期。當時的文人註重知識的積累,所以打著儒家的旗號研究各種思想,所以很清楚地把握了陶淵明的主要特點。但理性的、淡化的、內斂的審美使他們對圓明的理解趨於理性化、趣味化,並將其置於儒學的範疇之內。這種做法不同於以往截取部分形象的做法,而是完全把他變成了儒家思想範圍內的人物,忽略了道家思想等因素的影響。在文藝理論上,儒家追求知人論世,堅信壹個人應該言行壹致。所以有些自述文章被歸為自傳性質。這種觀點雖然有其理論支持,但可以說並不適合性格復雜、客觀生活不斷變化、遊走於各種思想之間的陶淵明。

總之,陶淵明所處的時代使他的思想世界豐富多彩,他自身的人格也是多方面的,這就為選擇性接受的出現提供了可能。在傳播和接受的過程中,陶淵明的形象逐漸被提升,甚至被拔高。因此,通過對這些原因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陶淵明及其作品,而不是盲從。

[參考文獻]

通用趙廣。中國思想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312。

?[2]陳·。陳文選歷史論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46-147。

?[3]湯用彤。魏晉玄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2。

?[4]蘇龍和佛洛依德的十次演講[M]。北京:中國偃師出版社,2004: 80。

?[5]李劍鋒。陶淵明在元代以前的接受史[M]。濟南:齊魯書店,2002年。

?[6]田雨晴。東晉政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81-282。

  • 上一篇:寫作文的要點是什麽?
  • 下一篇:使用細節來描述組成800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