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日語“和諧”

日語“和諧”

關於日本的市場經濟

第壹章,日本市場經濟的歷史回顧。

日本是壹個正在崛起的資本主義國家。18世紀下半葉,以英國工業革命的爆發為標誌,西歐開始進入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期,而日本處於封建社會後期的德川幕府時代。直到明治維新,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才正式開始。與西歐相比,它遠遠落後,但值得註意的是,日本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的速度是驚人的。從明治維新到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建立,只用了40多年,而西歐用了100年。上述情況表明,日本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短暫,而且沒有經過西歐式的自由資本主義,直接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二戰後,直到日本帝國主義徹底崩潰。縱觀早期日本經濟的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日本市場經濟的基礎

壹、從“鎖國”到“建國”

日本資本主義發展的落後,源於其頑固的封建制度,尤其是實行多年的“鎖國”政策。德川幕府從1633年到1639年先後五次發布“鎖國令”,建立了嚴格的“鎖國制度”。規定: (壹)除有特別許可的船舶外,未經許可乘船出海者,處死刑。後來,該憲章被廢除,所有日本船只被禁止在海外航行。(二)凡旅居海外的日本人,壹時無法回國者,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判死刑。後來又改為禁止在日本生活的日本人回國,不論情況如何,壹律處決回國者。(3)嚴禁葡萄牙船只來日本,逮捕西班牙和葡萄牙神父,禁止外國教會與日本教區居民的壹切聯系。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長崎生下的孩子以及收留或藏匿這些孩子的人將受到嚴厲懲罰。(4)把葡萄牙人遷到長崎島,與日本人隔離生活。然後,他被驅逐到中國和澳門,在那裏他不得逗留。葡萄牙人被驅逐後,荷蘭商人被迫於1641年遷至該島。(5)除了以嚴格的條件維持與中國、荷蘭、朝鮮的貿易關系外,還嚴格控制對外貿易。生絲等商品的價格由長崎行政當局及其首腦決定,禁止官員直接購買外國商品。

德川幕府的上述政策壹直持續到19世紀中期,除了個別時期有所放松,形成了長達220多年的“鎖國時代”。這壹時期,日本閉關鎖國,幾乎與外界隔絕。這雖然在壹定程度上緩和了內外矛盾,維護了封建諸侯的統治,但不可避免地嚴重阻礙了西方科學技術和進步思想的傳播,扼殺了近代日本工業的成長,極大地延緩了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

從18年底開始,英、法、俄、美等西方國家競相將殖民擴張的觸角伸向日本,要求幕府開埠通商。據記載,從1794到1823的30年間,歐美國家來日本活動19次,從1824到1853的30年間,人數猛增至30次。其中,美國是第壹個敲開日本“國門”的。2月1854,11日,美國海軍準將將軍佩裏再次率領艦隊進入日本江戶灣浦和港,並於同年3月31日迫使幕府簽訂《日美和解條約》(俗稱日美神奈川條約)。根據條約,日本開放下田和函館作為美國船只添加煤、水和食物的泊位。當美國人到達上述兩個港口時,他們的商品將在日本享受最惠國待遇;允許美國向下田派遣領事;如果美國船只在海上遇難,日本應該給予救援。同年8月和2月,幕府被迫與英俄簽訂內容相似的條約。然後在1858和1866之間,與美、英、俄、荷、法等國簽訂了日美友好通商條約、長崎土地租借規則、倫敦備忘錄、巴黎協定、稅改協定等壹系列不平等條約和法規。根據這些條約和規定,西方國家分別獲得了在江戶(幕府所在地)居住和在大阪經商的權利。日本開放了兵庫、新潟、神奈川、長崎、函館五個港口。締約國在日本享有領事管轄權;日本被剝奪了關稅自主權。至此,日本的“國門”已經被迫徹底打開。

日本被迫“建國”後,西方資本主義勢力大規模入侵日本,造成日本政治、經濟和社會的劇烈動蕩,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就經濟領域而言,大量來自西方的廉價工業品湧入日本,對日本的傳統手工業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此外,外國商人利用日本金銀價格(1: 4.65)與國際市場金銀價格(1: 15)之間的差價,將大量金銀從日本運入日本,以獲取暴利,破壞了日本的經濟。另壹方面,客觀上也在壹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國內資本主義因素的發展。例如,對外貿易的增長,特別是生絲和其他農產品出口的擴大,改善了日本農業生產中的商品經濟,促進了農村家庭手工業和作坊手工業的發展,包括繅絲、棉紡、制茶和釀酒。再比如幕府和諸侯為了發展軍事工業,設立了鋼鐵廠、造船廠和兵工廠,導致日本的工場手工業出現了早期以重工業為主的新興工業部門。再如木凡創辦的棉紡等輕工業性質的手工業作坊,以繅絲、棉紡為代表的私人手工業作坊也不斷設立。當然,總的來說,農村家庭手工業在這壹時期的日本工業經濟中仍占主導地位,但上述工場手工業的興起對加速封建經濟的解體具有重要意義。

2.明治維新與“維新”

1868 65438+10月3日,以薩摩、常州為中心的“反幕派”打著“尊王拒洋”、“復古為王”的口號發動政變。經過幾個月的內戰,幕府的統治終於被推翻。同年9月,牧仁天皇舉行即位儀式,改國號為“明治”,建立了明治政權,開創了日本歷史的新紀元。

明治政府成立後,以改良派武士為主的新政權全力推動各領域變革,日本歷史上稱之為明治維新。鑒於當時日本國內資本主義發展極不充分,而歐美先進國家又處於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的前夜,明治政府為了避免日本淪為西方半殖民地,使日本早日躋身西方列強之列,不得不借助國家權力實施壹系列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革,調整上層建築,加速資本原始積累,促進資本主義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轉變。1868至80年代初的“改革”時期,明治政府提出了“富民強兵”、“農興”、“文明”三大政策,作為改革的主導政策。

(壹)“富裕強兵”——社會變革的總體目標。

“富民強兵”政策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廣泛的內涵。所謂“富國”,就是通過“殖民繁榮”和“文明”,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積極扶持現代工業,加快資本主義發展步伐,以縮小與西方列強在“國力”上的差距。所謂“強兵”,就是進行兵制改革,實行以歐洲兵制為藍本的征兵制,建立以陸海軍為中心的強大常備軍,建立武官制度,建立以培養軍官為目的的軍事學校,建設壹支兵力充足、武器現代化的軍事強國。“富國”與“強兵”相輔相成,“強兵”是“富國”的基礎。在西方列強侵略和半殖民地的威脅下,“富國強兵”的口號在早期提出,帶有壹定的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色彩。但是,基於明治維新的不徹底性和明治維新後建立的帝國主義國家的反動性,隨著日本資本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日本被西方列強淪為半殖民地的危險消除了,“富國強兵”迅速成為赤裸裸的軍國主義路線。它是戰前歷屆日本政府繼承的,其瘋狂的對外侵略和殘酷的對內鎮壓,不僅給包括中朝在內的亞洲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看了之後大家就知道為什麽日本有那麽濃的軍國主義味道了,也應該明白流氓劍心裏還有那麽多明治維新後的反政府組織,比如真正的直十劍)。

(B)"再生產和工業發展"----實現工業現代化

明治維新前,日本還處於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的發展階段,資本主義發展極其薄弱。反映在出口商品結構上,作為農民副業的家庭手工業產品仍占絕大多數,而真正像樣的作坊手工業產品幾乎沒有。比如明治維新前夕的1867,生絲占53.7%,蠶卵紙占22.8%,茶葉占16.7%,占93.2%。據統計,從1834到1867這33年間,日本的手工業作坊只有188家,資本主義的發達程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利用國家權力和各種政策手段,加速資本原始積累進程,大力扶持資本主義,特別是發展現代工業,成為明治新政權的當務之急。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了“通過再生產發展工業”的方針。其主要內容是:

成立國有企業。明治政府在接管木範軍工企業和礦山的基礎上,大力擴張以軍工生產為中心的國有重工業和相關社會基礎設施。1870 10設立工業部(工部),主管礦山、冶鐵、鐵路、通訊等建設。在工業生產領域,從1868到1880,明治政府建立了八個陸海軍兵工廠,其中壹些工廠具有相當的規模和生產能力。例如,橫須賀海軍工廠配備了116種機器設備,有50座礦熱爐和其他冶煉爐,有近1000名員工。日本人獨自設計的第壹艘軍艦“盤城”號就是這家造船廠制造的。在此期間,明治政府還設立了壹批“模範工廠”,如友香繅絲廠、新町紡織廠、千居毛紡廠、水泥廠、玻璃廠、火柴廠等。據統計,到1880,這樣的工廠有52家。由於這些民用企業規模較大,技術水平先進,在普及和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培養和培訓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促進資本主義工業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870年,東京至橫濱的官營鐵路建成,後來神戶至大津的鐵路破土動工。明治初期,日本的海上運輸,無論是遠洋還是沿海幹線,幾乎都被外國船公司壟斷。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明治政府在1870成立了曹暉公司,隨後又成立了日本郵政蒸汽公司,並命令三菱商會在1875開辟壹條上海航線,與壟斷這條航線的太平洋郵政公司競爭。以此為契機,日本政府不斷加強對海運業的培育和扶持。明治初期,日本政府基於維護軍事和公共安全機密的考慮,決定在發展通信時采用“官線”原則。東京至大阪的電信線路於1873開通,第二年東京至長崎的第壹、第二條線路相繼架設完成。在礦產部門,實行“官方所有”的原則。明治政府成立後,立即接管了林西婭、佐渡、大阪等木範擁有的礦山,並於1872年頒布了《礦山經驗書》,規定所有礦山歸政府所有(雖然土地歸不動產所有,但礦產歸政府所有),從而壟斷了礦山的開采權。接受的礦山歸工部和省管轄,引進新機械,實行“官營”(現在我明白了,我們看的壹些描寫明治時期的漫畫,礦山裏經常有政府官員)。雖然明治政府發展了國有企業,設立了以軍事和金融為主要目的的交通和通訊服務,但在當時私營企業極度不發達的情況下,這種國有廠礦對維持日本工業生產,特別是對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

創建壹個銀行系統。為了貫徹“通過再生產發展工業”的政策,明治政府不惜投入巨額財政資金。從1867年到65438+2月到1886年,明治政府在“產業發展”上共支出21億日元,其中政府壹般會計支出占64.5%,特別會計支出占34.7%,地方財政支出占0.8%。在這些資金中,45.6%用於相關政府部門(工業部、內政部、工商部、農業和商業部等)的行政開支(20.3%)。)和設立官辦企業的資金(25.3%),43.5%借給了民營企業。而政府財政資金對民間的融資主要針對銀行和“政商”(封建特權商人),所以設立國有銀行和私人銀行意義重大。1872 165438+10月,明治政府根據伊藤博文的建議,制定了《國家銀行條例》,分別在東京、橫濱、新潟、大阪設立了四家國家銀行。1876年8月,《國家銀行條例》修訂,決定停止銀行券和金幣的自由兌換。這就為明治政府通過發行不可兌換紙幣為“養殖業”籌集資金創造了條件。此後,國家銀行的數量壹直在增加。截至1879年底,已有153家全國性銀行獲準設立。此外,根據修訂後的《國家銀行業條例》,允許私人設立銀行。於是,以1876年三井銀行成立為契機,日本各地紛紛設立私人銀行,到1882年末,總數已達176家。隨著國家銀行的發展,各種不可兌換紙幣的發行量急劇擴大。據統計,1873年發行的紙幣金額為7974萬日元,1874年為9390萬日元,從1875到1880年,平均每年發行的紙幣金額增加到約136萬日元。

培育私人資本主義。明治政府除了大力興辦國有企業,發展國家資本外,還試圖將富商地主,特別是與政府權力關系密切、享有封建特權的“政商”改造為現代資產階級。主要措施是:

(1)通過發放巨額“風險基金”和“鼓勵基金”,鼓勵俸祿改革後的封建主用貨幣俸祿設立銀行,開辦鐵路事業。1876年8月,明治政府發布命令,宣布所有領養老金者捐出工資,由政府發行的壹次性“黃金債券”(公債)予以補償。當時發行的公債總額為654.38+0.75億日元,領取公債的人數達到365.438+0.4萬人。由於公債接受者的地位不同,收入的多少差別很大,大部分落入舊封建主的口袋。據統計,占領取債券總人數0.2%的519老封建主,領取的債券工資為3141000日元,占總人數的18%,平均每人6萬多日元。其中包括德川家族在內的12位大知事達到50萬日元以上。占領取總人數83.7%的初級武士,每人平均只領取了415日元的工資債券。巨額工資債券集中在舊封建主手中,為他們向現代資產階級轉化提供了物質基礎。與此同時,大多數初級武士在明治初期的經濟動蕩中開始衰落,他們的俸祿債券最終落入商人和高利貸者手中,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壹點上,蕭中想談談題外話。相信大家都看過動畫《流氓馬克》(什麽?!妳沒看過!我喝完就倒。壹次又壹次的講刀劍決戰,相當壹部分敵人對明治政府不滿。我相信,背景原因很可能是薪資和公共債務的問題造成的。當然,書裏寫的是其他因素,比如稱王奪寶。我們在看這部漫畫的同時,也在思考當時的時代背景。的確,改革剛完成的時候,美其名曰社會穩定。事實上,許多下層階級成了改革的受害者。比如劇中綁架盛海洲女兒的武士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們在看動漫的時候,不要壹味的追求精美的畫面和帥氣的角色。其實最好了解作者的意圖和當時的社會背景,看得更深壹些。就像費煜閻典壹樣...啊...他還沒說完,就有人喊了壹聲“淡紫色!倉子!”MM踐踏過去...可悲的是,我還沒來得及用反刃取之...

不好意思各位,我真的有點跑題了。我們繼續吧。

(2)采取金融、財政和稅收措施,直接保護和扶持私營企業。明治政府在推行“通過再生產發展工業”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不能只著眼於移植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和建立國有企業,而應考慮當時國內的經濟條件,大力振興私營工業。此外,相當壹部分國有企業由於資金不足和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給政府財政造成了沈重負擔。在這種形勢下,明治政府不得不從1880開始對原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即依靠國有企業間接帶動和示範民營企業直接扶持和培育私人資本主義。這充分體現在明治政府“生育與發展”的財政撥款上。從1874到65438+10月到1880的6年間,“養殖業”資金中用於民間借貸的金額僅為1664萬日元,占該時期“養殖業”資金總額的27.6%。1880七月轉664。這表明日本政府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大加強了扶植私人資本主義的力度。

(3)廉價“搬運”國企給壹群大“政商”。1880年,明治政府在采取緊縮財政支出措施的同時,決定將大部分國有企業低價轉讓給三井、三菱、川崎、古川、淺野長晟等大資本家,為這些大“政商”日後轉型為大財閥鋪路。1880年5月,“處理”國企的想法是由時任大藏大臣的立本正信提出的。大衛把國有企業分為三類:第壹類是軍事和鑄幣部門,第二類是金屬提煉、印刷和通訊部門,第三類是紡織、機械、造船和窯業。其中,只有第三類企業屬於“加工”類。同年6月165438+10月,明治政府根據這壹思路頒布了《國有企業“處理”條例》。鑒於大沽“構想”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財政收入,節約財政支出,條例規定“處理”條件極為苛刻,“處理”對象僅限於虧損的國有企業,不包括那些經濟狀況較好的鐵路、礦山。所以這個規定頒布後,國企的“處理”進展不大。1882、65438+2月,明治政府根據工信部的建議,決定放寬“處理”的條件,並於1884、10年廢止該規定,由工信部酌情“妥善處理”。“待遇”的對象也從國企擴大到了國有礦山。此後國企“處理”加速,到1885年底基本告壹段落。大量國企被低價分配給“資金雄厚”、“熟悉管理”、“有能力經營好企業”(工信部評選標準)的大“政商”。比如投入62萬日元的長崎造船廠和投入59萬日元的兵庫造船廠,分別只“處置”給了三菱和川崎。顯然,明治政府“處理”國有廠礦的做法,名義上是為了解決財政困難,實質上是利用國家權力,通過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促進民間資本的原始積累,另壹方面是以“處理”國有企業為引子,加速民間資本由商業資本向產業資本轉化的進程。

引進技術人才和先進的機械設備。聘請外國專家和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是“以再生產發展工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治初期,眾多產業待興,國內技術力量極度不足,迫使新政府大量聘請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並於1870年2月制定了《外國雇傭須知》。聘請的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待遇優厚,工作要求嚴格。明治初期雇傭的外國專家主要是政府機構,涉及十多個部門,包括工業部、教育部、海軍部、陸軍部、財務省、外務省等,其中工業部人數最多,位居第壹。1872 * * *從業人員214人,其中工信部153人,教育部24人。工信部聘用的外籍人員中,104是英國人,占絕大多數,其次是33名法國人。前者側重於鐵路、通信等領域,後者側重於造船、機械制造等部門。1874期間,就業人數激增至503人,其中工業部228人,教育部77人,海軍部66人,陸軍部38人,財政部27人,內政部27人,英國269人,占總數的53.5%。法國108人,占21.5%;美國47人,占9.3%;德國有37人,占7.4%。這說明明治初期日本先進技術的引進主要依靠西歐,尤其是英國。除了聘請外國技術人員,明治政府還根據這壹時期中國的實際需要,從國外引進了壹批先進的機器設備。如1872年依托法國技術人員和設備,建成官辦的富岡繅絲廠,1876年從英國購買2套2000錠紡紗機,創辦官辦的愛知和廣島紡織所。這種先進設備的引進對日本現代工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文明”——資產階級社會啟蒙運動。

由於長期的封建統治,日本資本主義發展極其緩慢,無法與歐美國家相比。因此,為了實施“維新”改革,加快資本主義發展步伐,明治政府只能向歐美先進國家學習,引進西方文明和相關制度,進口近代科學技術。從這個意義上說,明治政府推行“文明”政策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明智的選擇。所謂“文明”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既涉及社會時尚、生活方式等社會意識形態領域,也涉及科學文化教育事業現代化的實施和普及。就“文明”的社會影響而言,說它是資產階級啟蒙運動也不為過。它不僅對明治初期的社會變革,而且對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現代化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向西方學習,首先要了解西方。因此,明治政權建立後不久,以巖倉具視為全權大使,城戶孝吉、久保俊壹、伊藤博文、山口方上為副大使,於18711年向歐美派出了48人的龐大代表團。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裏(1年和10月),他們廣泛考察了有關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規、財政、工業經濟、文化教育和軍事情況,驚嘆西方列強的文明發展程度,探討這些國家的什麽樣的制度和文明可以為日本所用。在訪問的12個國家中,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俄羅斯,當時被稱為“世界工廠”的英國和新統壹的德意誌帝國最吸引代表團的註意力。前者工業發達,資本主義發展達到“成熟”水平,後者是新興國家,與日本有很多“相似之處”,軍事技術水平也很高。代表團在這兩個國家的經歷對明治政府回國後的政策制定,尤其是以“殖民發展工業”和擴充軍備為核心的“富民強兵”路線的提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學習歐美發展文化教育的經驗是代表團海外考察的主要內容之壹,也是“文明”政策的重要方面。明治政權在進行資產階級改革的過程中,特別是通過早期大量聘請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的實踐,深刻認識到培養國內科技人員和各類人才的重要性,而培養大量專門人才的關鍵在於發展文化教育事業。這壹思想在上述代表團團長之壹的木戶隆吉致中國的信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他在信中寫道...建立牢不可破的國家基礎的唯壹的人在於人,期待千百年來無窮無盡的人才的唯壹的人在於教育。”明治政府振興教育的主要措施是:

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國民整體文化素質。

“壹個國家之所以繁榮健康,全是因為世界上文明人才的大發展,而文明有賴於普通人的文明。”明治政府較早認識到普及國民教育的重要性,把發展初等教育作為培養人才的基礎和基本出發點,並全力以赴加以實施,以期實現“城裏無學,家裏無學”。

建立西式學校。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制”,決定廢除幕府時代的“寺院”(設在寺院等地的學校),在全國開設53760所西式小學。小學的建立很簡單,因地制宜。校址多采用“廟堂之家”的老房子和普通住宅。有各種各樣的學校,包括女子小學、鄉村小學、貧困小學、天真小學和殘疾小學,也允許私立學校。學制分上下兩級,每級3年***6年。兒童壹般從6歲開始入學。

豐富學習內容,重點傳授現代西方文化和初步科技知識。根據“學制”的規定,普通小學低年級(1至3年)的課程包括字母拼寫、書寫、會話、閱讀、修養、字母、語法、算術、地理、物理、體操、歌唱等14門課程。高年級普通小學(4-6年)還增加歷史要訣、幾何掛圖(工具圖)、博物要訣、化學要訣等課程。此外,還提倡學校可以根據實際可能增設外語、記賬、美術等科目。在每周課時安排上,註重教育內容和教學質量。語文課程占總課時的40%,算術、科學、歷史、地理等課程占53%。

逐步實施義務教育制度。從19的80年代初開始,明治政府陸續實施三年、四年、六年的義務教育制度,期間學生免交學費。

重視師範教育的發展。明治政府在大力興辦小學教育時,並沒有忽視把師資培養作為發展小學的基礎。認為要抓初等教育,“當務之急是立即建立模範學校。”繼1872在東京建立男女師範學校之後,1874在大阪、京都、愛知、廣島、長崎、新潟建立了師範學校。此外,還建立了"講習班"和"培訓中心",以加快教師的培訓。由於明治政府不遺余力地興辦小學教育,小學入學率壹直在上升。小學出勤率在1873年只有28.1%,在1879年上升到41.2%。到明治末期,這個比例幾乎達到了100%。也就是說,在40年左右的時間裏,日本完全實現了初等教育的普及。

發展中高等教育,培養科技骨幹。

在改善和豐富中等教育方面,第壹步是改革學制。明治政府教育改革之初,中學學制不同,從2年到6年不等,1881年統壹為“四二制”,規定初中4年,高中2年。1886年改為七年制,規定普通中學五年,高中兩年。二是明確中等教育的辦學方針。明治初期,日本發展中學教育的目的是就業與升學並重,後來逐漸轉向升學,就業為輔。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是官立高中。在實施中等教育“七年制”的同時,明治政府在全國建立了五所高中(後改為高等學校)作為中等教育的重點學校。這些高等院校開設了工、農、商、法、理、醫、文等專業學科。其實就是專門為大學培養“尖子生”的大學預科學校。第三,中學課程嚴格。如1886年明治政府規定普通中學應開設的科目為倫理學、國語和漢語、第壹、第二外語、農業、地理、歷史、數學、博物學、化學、書法、繪畫、歌唱和體操,並分別對這些課程的教學水平提出了要求,如第壹、第二外語應達到會話、語法、作文和翻譯的標準;再比如代數課程,要求對整數、四則、分數、壹次方程、二次方程、平方、立方、指數、根、等差數列、等比例數列、調和數列、對數的講解和運算能力。這說明日本近代中等教育的發展雖然起步較晚,但對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有嚴格的要求,充分體現了明治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在科技領域趕超西方先進國家的決心。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上,明治新政權誕生後不久的1869年8月,幕府長平學校、開城學校、醫學院合並,合稱“大學校”。1871年4月,工信部搭起“工程小屋”,開始組建大學。同年4月,南校和東校合並,成立東京大學,分為管理、理、文、醫四個學院。明治政府在開辦大學的同時,還派遣優秀人才出國留學。從1869到1870 * * 174派留學生,1882進壹步派公費留學,鼓勵學生好好學習。

振興實業教育,普及科技知識,培養中下層科技人才。

明治政府推行的實業教育內容廣泛,包括科技知識的普及、科技知識的應用和生產技術的操作。其實是壹種綜合性的科技教育。根據上述內容,明治政府將實業教育分為三個層次:小學是手工業,中學是實業(指工業、農業、商業等生產經營事業),實踐補習學校。中學是工業科目(工業、農業、商業等)。)在師範學校和普通中學、工業學校。其中,工業學校作為中等技術教育機構,對課程設置要求更高,教學內容更深入,專業科目更多。比如,農業專科學校開設農、林、蠶桑、園藝、農業土木工程、獸醫畜產品等學科。

  • 上一篇:我當家作文
  • 下一篇:闆烽洦浜虹墿鎻忓浣滄枃300瀛?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