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關於民族食品的作文600字

關於民族食品的作文600字

壹篇600字的關於漢族節日習俗和特殊飲食的作文。

漢族人的春節習俗壹般以吃年糕、餃子、糍粑、湯圓、荷包蛋、大丸子、全魚、酒、橘子、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茶、菜肴為主。伴隨著許多活動,如撣灰塵、洗被褥、備年貨、貼春聯、貼年畫、貼剪紙、貼窗花、貼福字、點蠟燭、放鞭炮、觀年、給壓歲錢、走親戚、逛花市、生社火等等,極為過癮。中國人在春節期間有掛中國結的習慣。在農歷新年前夕,天津人有邀請中國結到喬葛翔,壹條古老的文化街,以向巧為祝福的習俗。

北方地區喜歡在春節吃餃子,這意味著團聚,好運和迎接新年。為了增加節日的氣氛和樂趣,歷代的人們在餃子餡上下了很多功夫。人們把錢包在餃子裏,誰吃了它,來年就會發財。把蜂蜜包在餃子裏,誰吃了誰就代表來年生活甜蜜等等。

孩子們在玩鞭炮的時候,也是家庭主婦在廚房最忙的時候。過年的菜前幾天就做好了,年夜飯總是在年三十做。在北方,大年初壹的餃子也會在30號晚上包好。這個時候,大家的案板都在忙著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戶戶的案板聲,大街小巷的鞭炮聲,到處是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回蕩不止,交織成除夕夜歡快的樂章。

壹篇600字的關於漢族節日習俗和特殊飲食的作文

漢族有自己悠久多彩的服飾,即漢服。漢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壹,從傳說中的黃帝壹直延續到沈嘉時代(1644)。

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的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更衣,引起民族憤怒、不滿和武裝反抗。然後滿清實行血腥鎮鎮,武力屠戮,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省,摧毀了鄭成功的其余部分。從此漢服徹底從中華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經過200多年的滿清統治,今天的漢人已經逐漸忘記了曾經擁有的華麗服飾,成為世界上唯壹沒有自己民族服飾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自豪地穿著自己漂亮的服裝。這種自發的復興漢族服飾的民間運動,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介紹漢族的節日習俗和特殊飲食組成600字三

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古老民族。由於其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文化,其習俗是多種多樣的。

顏色,豐富異常。

上農務本

漢族是壹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自古以來,農業人口就占總人口的80%以上,尊農習俗源遠流長。自古以來,漢人就以農業為職業。早在戰國時期,韓非就提出了“以農為本”的思想。他說:“蒼冰之所以真實,也是農耕之業。”“什麽都做錯了,奸詐的文章”。在商農思想的影響下,漢代社會形成了“男耕女食,女織女衣”和“尚軍舒華策篇”。“男耕女織”可以說是漢族社會風俗的典型寫照。只是到了近代,尤其是解放後,才有了很大的變化。

二十四節氣是漢族農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確立與漢族古代勞動人民的農業生產習俗密切相關。隨著壹年四季氣候的變化,耕作和農活的內容也隨之變化。二十四節氣名稱的含義很清楚地反映了這壹點。直到現在,漢族農民仍然習慣於根據節氣耕種和安排農活。

與尊農習俗相關的是漢族對土地神的崇拜。《白虎依桐》雲:“背負大地萬物者,當其釋放大地之時,得自上帝之理。”土地神的崇拜形式是“社稷崇拜”,土地神被稱為社稷神或社稷主,崇拜土地神的地方稱為社稷。《禮記·郊祀特》曰:“壯,祭地,主陰也...強,故神之道也。”後來漢族社會各個階層都有社會祭祀。民間對土地神的信仰非常廣泛,解放前土地廟幾乎無處不在。

敬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漢民族永恒的遺產。尊祖就是對祖先的崇拜。商代信奉神祖合壹的壹元論,周朝信奉神祖分離的二元論,祖先崇拜是更重要的傳統。漢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祀取得成就的遠祖和有血緣關系的近親。

祖先崇拜習俗壹直延續到近現代。民間祭祖活動還是很隆重的。有時會有祭祀,如堂祭、節祭、新年祭、宅祭、神社祭等。逢年過節,有些人要向祖先的臉致敬,以示不忘祖先,與祖先同享節日或請祖先保佑。漢族人祭祖的地方叫祠堂或祠堂,祠堂、祠堂遍布全國。

與敬祖習俗有關,在封建宗法制度的長期影響下,漢族人喜歡群居,定期編家譜。由於共同生活,漢族自古以來三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他們中的壹些人已經在壹起生活了數百年。真的是“老少聚在壹起,聞風而禮。”這個世代生活在壹起的宗族,俗稱“夷居”或“夷門”。到了明代,浙江浦江縣的鄭氏家族甚至與九世同堂,曾經下令修建正壹門就是壹個例子。如今,盡管家庭形式趨於小型化,但it家族中的家族更為普遍。

從尊重祖先延伸出來的尊老習俗在漢族中根深蒂固。《詩經·風雅·醉翁》雲:“孝不缺,總有恩。”意味著孝子敬老的孝心是無窮無盡的,勢必影響整個家庭,甚至整個民族。漢族尊老的民俗是值得發揚的優良傳統。

  • 上一篇:800字高中作文描寫人物
  • 下一篇:老師真的很難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