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論陶淵明800字的隱逸創作

論陶淵明800字的隱逸創作

陶淵明為什麽隱退?

在文學和文化史上,有兩種現象值得關註:壹種是隱居,另壹種是流放。它們往往與“精神”、“自由”、“反抗”等詞匯聯系在壹起,同時也往往呈現出竹籬月笛、蕭瑟風沙的詩意世界。而這兩者背後的很多“必需品”和痛苦,也大多被涵蓋。本文試以隱逸詩人陶淵明(1)為例來談“詩意的隱逸”。

陶淵明的隱逸之路不僅富有詩意和浪漫,而且是“必須”的。有必要探討陶的政治治理思想及其思想基礎。陶成為著名的陶侃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齊說,“從陶的詩來看,他愛六經”(2),“陶淵明青年時期的主導思想來自當時的儒家經典,這決定了他壹生的政治理想和事業,乃至倫理道德觀”(3)。

以下節選陶詩詞為證:

“老師有遺產,不愁窮。好不容易瞥見,卻要殷勤(《田舍歸卯春二首》)

“老師的教誨,不止雲隕落。四十而無知,不足為懼!我是名車,我是名馬。雖隔千裏,誰敢來?”(《慕容》)

“少年難得人事,遊於六經。不糊塗,待久了就壹事無成”(《二十飲酒歌》)

從陶所處的時代和生活環境來看,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復雜的。但對於生活在地下陣地、壹生生活艱辛的陶淵明來說,他的經歷是親身的、紮實的。所以佛道等思想不太可能影響到他的骨子裏。就連他的隱居,也不是像其他文人那樣主要受佛道影響,而主要是受儒家“君子能窮而樂道”的影響。

我不喜歡詩意的隱居,壹部分原因是這種思維方式忽略或弱化了經濟、政治等“物質”因素對人的影響。以陶淵明的仕途為例,陶在《歸》序中說“風波未平,恐去遠,彭澤往家行百裏,公地之利足酒,我自求。”可見陶是以求官為生的。蒯欽禮在分析在恒宣的原因時,也說他是“欲以魯代農”(4),但同時又指出陶是“深受馮* *熏陶,有政治理想抱負,有政績的人”(5)。後為劉裕為官,附“義”於東,亦出於“豐”。這顯然是壹個具有上述陶思想基礎的自然邏輯過程,所以當陶最終決定隱居終身時,他的心情其實是復雜而矛盾的。“壹方面,他擺脫了馮* * *的統治陷阱,感到非常慶幸和高興。”“另壹方面,他會終身放棄自己的政治統治,遭受饑寒交迫”(6)。

由此看來,隱逸不是陶的“願”,而是“必須”。“陶之所以成為隱士,既取決於他的思想主張和道德品質,也取決於他所處的歷史時代和社會風氣”(7)。也正因為如此,魯迅先生才說“這十壹個立誌留在山中的人”,“悠然見南山”,並補充說:“陶謙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是‘全靜’(8)。

那麽,為什麽這種被迫隱居在後世被擡高,成為壹種傑出的姿態,成為文人墨客的歸宿,甚至成為精神堡壘呢?在分析之前,作者想解決壹個邏輯問題:“陶的隱居生活並不是使他成為偉大詩人的充分條件或因素”(9)。陶的偉大體現在他的隱居生活中,而不是“因隱居而偉大”,也正是因為他壹開始就沒有選擇隱退,而是經過艱難的探索才表現出偉大。而且,“詩人本人並不看重隱居。他說:‘茅草屋檐下,住在高處是不夠的’,他又說,‘潛水的時候怎麽敢看聖賢?’" (10).

筆者認為,後人之所以提出他的隱逸,是因為陶所經歷的“時代與社會的黑暗”現象反復出現,隱逸顯然是壹種極好的出路。即更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在入世和出世之間留了壹條後路。養而詩意的隱居,也能養出文人的面子和驕傲。事實上,後世很多人都被這種姿態奉為“高人”、“聖人”、“真人”,甚至走上了仕途。

與佛道的隔絕相比,隱居的生活還是現實的,不排斥很多世俗的快樂。相對於阮籍那種“棄俗而去,獨來獨往”的“大人先生”式,隱居是“壹個貧窮的布衣書生面對現實所能尋求的自我安慰”(11)。“它既不像‘大人先生’那種形而上的理想那樣高不可攀,也不像佛教那樣神秘虛幻,卻能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實現壹種審美超越”(12)。自由、和平、幸福,自然為後人所欣賞。

研究陶淵明隱退後,不能不提到桃花源。可以說,這是“現實主義與積極浪漫主義的結合”(13),“它與陶淵明的人生理想和審美理想密切相關,其主要意義不在於提出壹個社會或政治理想”(14)。長期的農業勞動和生活鬥爭,使陶淵明逐漸接近農民,了解農民,從而想象出壹個農民。熟悉歷史唯物主義的人很容易看出這裏的問題,但陶的價值在於,雖然他的政治治理思想是空洞的、反歷史的、倒退的,但他從勞動人民那裏獲得了堅實的基礎,他對生活的艱辛有著深刻的體驗,並在這種體驗之後對生活產生了親切的熱愛,這使他對人性的建構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甚至對政治產生了奇妙的積極作用。作者在這裏無意為其局限性再做壹個詩意的掩飾,只是覺得壹個人只要足夠“真實”,能把握住人生的內在矛盾,不能完全脫離現實,即使走了壹條錯誤的路,依然能獲得不錯的價值。列寧說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強,就是這個道理。

筆者認為,陶淵明的“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他對自然的熱愛;壹個是人生的悲哀。

梁啟超曾在評論陶淵明時說,“自然是他的恩愛伴侶,常向他微笑”(15)。正如他所說,陶在自然與哲學之間打開了壹條通道,在人生的苦難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成了和解。即使是最普通的農村生活場景,在他的作品中也表現出壹種無限的、意味深長的美。作者試圖挑選幾個案例:

“狗在幽深的巷子裏狂吠,在桑樹樹梢啼叫。家中無塵,虛室多閑。”(《歸鄉五首》)

“南山下種豆,草長滿豆苗。早上我會治理廢棄物,把月蓮帶回家。”(同上)

“天是黑的,薪是亮的。樂至苦夕短,已歸天旭”(同上)。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越來越好,鳥也回來了。”(《飲酒歌二十首》)

“清歌傳新聲,青酒花開;不知道明天會怎麽樣,余已經死了”(《萬人* * *行於墓柏樹下》)

論人生之悲,陶淵明是深情的,毫不做作,如“家是旅館,我如客;妳想幹嘛?南山有老屋》(《八雜詩》)又如:“親人或愁,他人已吟。死法是什麽?"(《三首挽歌》)這種深刻的悲傷總讓我想起偉大的德國詩人裏爾克。為了避免跑題,這裏就略過了。

回到魯迅先生的那句話,“陶謙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不是‘全沈默’”,我們不能不為他的深刻所折服。我們應該認識到,過於詩意的隱逸,不僅是對陶的歪曲(忽略了他的艱難探索),也是對後世研究的誤導(削弱了現實中求進的熱情),尤其是如果我們不批判陶“及時行樂”的思想(雖然這也是他“解除內心痛苦,全身避禍之道”),那麽就很可能成為後人閉關自守,郁郁寡歡的借口,再沒有比這更侮辱陶的了。要知道,後來的“治安三園”雖然信了李誌的思想,但卻善始善終,放不下聲色之樂。人的“慣性”(尤其是思想意義上的慣性)是客觀存在且頑固不化的,任何借口都足以讓這種慣性撐下去。

洋洋灑灑寫下來,我還是不知道為什麽“隱居被詩化”,這可能需要從文士的心理等各方面去探究,但我覺得我對“隱居為什麽不應該詩化”做了壹些笨拙的回答。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壹點點進步,記著是自我鼓勵吧!

註意事項:

(1)出自鐘嶸的詩。

(2)(3)(4)(5)(6)(7)(9)(10)(13)分別出自《漢魏六朝文學隨筆》(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16544

(8)《桀桀亭隨筆二則》、《未定題六七隨筆》,引自李澤厚、劉剛基主編的《中國美學史》第二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7。

(11)(12)(14)出自《中國美學史》第二卷P389,P391。

(15)引自蒯欽禮《漢魏六朝文學隨筆》。

  • 上一篇:初三母愛作文。
  • 下一篇:難忘的小學生活作文500字【五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