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作文素材 - 壯族風俗作文500字以內

壯族風俗作文500字以內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民族,總人口1多萬,居住在雲南,主要分布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和曲靖地區。壯族有語言,普遍使用漢語。它屬於漢藏語系壯傣語支。

壯族在《宋史》中被稱為“凸”和“童子”。解放後稱為“通”。1965年,改稱“莊”。壯語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分為南北兩種方言。1955在拉丁字母的基礎上創造了壯語。1957“壯語計劃”獲國務院批準,結束了壯族沒有自己合法語言的歷史。

壯族人民在集中本民族民間文學、音樂、舞蹈和技藝的基礎上,創造了壯劇。銅鼓是壯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樂器。

雲南的壯族是由儂人、沙人、土寮等支系組成的。主要居住在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和師宗、蒙自、開遠、河口、元陽縣,人口654.38+0.04萬,占全國壯族人口的6.5%。。農業是壯族的支柱,著名的三七、蛤蚧、茴香油是壯族地區的知名特產。甘蔗產量居全國第壹。壯族地區物產豐富,紡織業和工藝美術相當發達。婦女擅長織莊布、織錦,圖案清新,有“燒蠟”的獨特風格。

規矩

壯族是壹個好客的民族。過去,到莊村任何壹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視為全村的客人。經常是幾家輪流請他們吃飯,有時候五六家吃壹頓飯。平時,我們有互相拜訪的習慣。比如壹戶人家殺豬,我們要請村裏每戶壹個人吃壹頓飯。壹定要在餐桌上準備酒招待客人,這樣會很隆重。敬酒的習俗是“喝壹杯”。其實是用白瓷勺代替杯子。

客人到家,會盡量給他們最好的住宿,尤其是老人和新客人。吃飯的時候,壹定要等年紀最大的老人坐下後才能吃;晚輩壹定不能吃長輩沒動過的菜;給長輩和客人端茶遞飯時,壹定要雙手捧著,不能當著客人的面或背著長輩遞。先吃完的人,離開前要對長輩和客人壹壹說“慢用”;後輩整桌都吃不下。

《魯豫有約》中的老人,男性應稱“爺爺”,女性應稱“奶奶”或“老太太”。遇到客人或負重的人,要主動讓路。如果遇到老年人負重,要主動幫忙,送到分手。壯族人忌諱在農歷正月初壹殺生;壹些地區的年輕女性避免吃牛肉和狗肉;前三天(有的是前七天),禁止女性讓外人入內;尚未分娩滿月的婦女被禁止訪問她們的家。

連衣裙

壯族男子常穿雙排扣襯衫,紐扣用布紮緊。在胸前縫壹個小口袋,配合腹部的兩個大口袋,下擺向內折成寬邊;褲子短而寬,有的是打底褲;有刺繡圖案的頭巾。藍色和黑色是壯族婦女的共同愛好,她們喜歡穿長裙和短外套,頭上戴著藍色的繡花手帕,腰身精致。夾克分為雙排扣和偏置兩種。右手襯衫,衣領、袖口、下擺都繡有彩色花邊;穿著肥大的黑褲子。還有黑色的百褶裙,上面是五顏六色的刺繡,下面是五顏六色的布貼,色彩奪目。紮著布,繡著腰,戴著繡著圖案的黑色頭巾。節日或趕集時穿繡花鞋、繡花墊肩。

壯族婦女喜愛銀飾,喜歡做椎髻或平行髻發式,紐扣緊腰小袖,以薄百褶裙裝扮,五彩繽紛。胸前口袋、鞋帽繡有鳥獸、人物、花卉,色彩艷麗。官報娘的禮服上掛滿了銀鏈、銀扣、銀領、銀頭飾,金碧輝煌,光彩照人。

婚俗

壯族的村落壹般由幾個姓氏的成員組成,沒有宗族組織,具有明顯的村落共同體特征。壯族婚姻的基本形式是壹夫壹妻制。各支壹般實行族外通婚,但同姓不同族可以通婚。四代之後,“土人”家族認為他們沒有血緣關系,可以結婚。堂兄妹可以結婚,堂兄妹不可以。“任意”氏族可以通過單系表親結婚,姑母的兒子可以和姑父的女兒結婚,但是禁止姑父的兒子和姑母的女兒結婚。歷史上,壯族廣泛實行早婚。據地方誌記載,“因人而異,早婚多見”,婚姻形式基本上是自由戀愛和父母包辦的雙軌制。青年男女婚前有社交自由,但即使意氣相投,也需要父母同意才能結婚。自由婚姻的主要方式是青年男女通過唱民歌來選擇配偶。這種方式在當地被稱為“唱流”或“捕風”。長期以來,它已經成為壯族婚姻生活中的壹種制度。直到解放前,廣南的壯族地區還是很受歡迎的。在壯族社會,男女壹般從十二三歲就要學會唱幾首山歌,到十七八歲就要能學會即時情歌。在哪裏唱山歌,有嚴格的規定,無論是在僻靜的山村,還是在繁華的大街上,都要被所有人認出來,或者被任何人看到。時間取決於當地的農業生產季節。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舉行。“沙人”是在每年正月的第壹個街日和二三月舉行。“照人”是每年收割後播種前舉行的。壹年之中,不“坐在家裏”的未婚男女和已婚婦女,各自攜帶米糖、糯米、小毛巾、小鏡子等物品,在固定的場地唱山歌。如果壹個小夥子愛上了壹個姑娘,可以在集體二重唱的階段,盡力向她眉目傳情。如果姑娘也有仰慕之意,雙方就以民歌問答的方式結成壹對。二重唱結束後,妳們可以坐下來共進晚餐,互相贈送隨身攜帶的小物品作為信物。以後也可以邀請他們在街頭日或者節日見面。唱民謠交朋友的戀人,就算以後意氣相投,男方也要請媒人正式求婚。

媒人通常要撮合幾次婚姻。第壹兩次他們去女方家,如果女方父母感興趣,他們可以提供飯菜。來來回回走了三五次,就可以約定婚姻,用壹個“八字”訂婚。婚禮銀飾很重,壹般需要給女方全套銀飾。父母包辦婚姻在壯族中也占有壹定的地位。男女壹般十三四歲就被父母娶了,有的早在七八歲。壯族社會普遍保留著婚後、生育前“不出婆家”的婚俗。婚後第三天,女方回娘家陪老公,直到懷孕。此時,她被稱為“坐在家裏”或“離開丈夫的家”。其實這是母權制向父權制過渡的壹種習俗遺留。在“不在家坐”期間,已婚婦女在社會觀念上仍被視為女孩,有權與男青年壹起唱民歌和從事其他自由的社會活動。但如果和別的男人發生性關系,甚至懷孕,如果被發現,必須由“村裏老人”出面調解,懲罰奸夫。懲罰方式通常是在門上掛五尺紅布,表示前夫“收紅”;同時賠償前夫壹部分禮金作為道歉。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不離婚,甚至前夫的父母爭著要兒子嘲笑他們,也不必介意。如果奸夫拐賣婦女,前夫有權請親友調查,綁匪必須把錢全部還給前夫。已婚婦女“待在婆家”的時間壹般以是否懷孕為限。如果三至五年後仍不能生育,而弟媳已經長大結婚,那麽即使不能生育也要“留在婆家”,否則就要再婚。壯族有招贅女性的習俗,招贅女性的家庭通常會派媒人到男方家,住在妻子家的男方的姓就改為女方的姓。亡妻可以再婚,也可以換房。但轉讓僅限於無妻兄弟死亡,弟媳轉讓給兄弟妻子。

飲食習俗

大部分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時吃三餐,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午餐和晚餐之間加壹小餐。早餐和中餐比較簡單,壹般是粥吃,晚餐是正餐,幹飯吃的多,菜也比較豐富。大米和玉米是壯族地區豐富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的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北京白菜(大白菜)、大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羽衣甘藍、空心菜、蘿蔔、苦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是蔬菜。煮是最常見的,還有腌制蔬菜的習慣,如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烹飪時加入豬油、鹽和蔥花。

壯族人愛吃任何壹種畜肉,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在壹些地區,他們也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煮熟,然後切成方形塊,再放入調料回鍋。壯族人習慣把新鮮的雞鴨魚肉和蔬菜做成七八成熟,然後把蔬菜放在熱鍋裏炸熟再出鍋,這樣可以保持菜肴的鮮美。

壯族人喜歡狩獵和烹飪野味和昆蟲,對三七的飲食很有研究。用三七的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腌、鹵制,嗜酒,口味辛辣酸辣,喜歡吃脆香的菜肴。主要特色菜有:辣血、燒臘、莊家烤鴨、鹹肝、酥炸蜂、五香豆蟲、炸蟲、皮肝、姜兔肉、白花花炸田雞、舂雞。

壯族人也釀米酒、紅薯酒、木薯酒,都不算太高。其中黃酒是節日和招待的主要飲品,有的黃酒叫雞膽雞雜酒,雞雜豬肝酒。壹口喝下雞雜酒和豬肝酒,把留在嘴裏的雞雜和豬肝慢慢嚼碎,既能解酒,又能當菜吃。

典型美食:壯族的名菜小吃很多,主要有:馬蹄竿、生魚、烤乳豬、花糯米飯、寧明壯粽子、狀元柴火、白切狗肉、勁脆雞、紅燒斷面狗、龍抽。

假日和節日

壯族人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著名的節日有壹年壹度的“三月三”歌會。壯族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其次是7月15日的鬼節、3月3日的清明節、8月15日的中秋節,還有端午節、重陽節、品新年、冬至日、牛魂、送竈臺等等。

壹般來說,春節的準備工作是在臘月二十三送完爐子後開始的。宰殺了二十七頭豬,做了二十八包粽子,做了二十九個巴贊。除夕夜,全家人,男女老少,聚在壹起煮他們在第壹年的第壹天吃壹整天的米飯,這意味著祝願來年豐收。除夕夜,最有特色的菜是整只水煮公雞,是家家必備。在元旦,黎明前,人們起床梳洗,迎接新的壹年的開始。住在山區的壯族還有壹個打水的習俗:在春節,婦女們穿上新衣服和新鞋,魚貫來到河邊的運河,將淡水運回家。他們壹邊走,壹邊拖著象征牛、馬、豬、羊、狗、貓的石頭,嘴裏模仿著六畜的叫聲,寓意著祝願來年“六畜興旺”。把淡水帶回來,加紅糖、竹葉、蔥花、生姜煮開,全家人和客人都要喝。據說喝了這種吉祥的新水會讓人在來年變得更聰明。“汲水”習俗表達了壯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第二年的第二天之後,人們可以走親訪友,互相拜年。互相贈送的食物有糍粑、粽子、米糖等。,壹直持續到十五元宵節,有些地方甚至在正月三十結束。

春節期間,壯族人民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如歌唱比賽和舞蹈。馬塘舞是壯族人民在春節期間慶祝新年和祝願豐收的舞蹈。他們認為在鐵鍋裏跳舞後,來年滿倉的食物會堆積如山,所以有句俗話,“正月裏,鐵鍋會發出響聲,這壹年將充滿歡樂。”。跳舞的時候,妳要邊唱邊跳。幾個女人每人拿著壹根米杵,在壹根長木樁上敲打。他們還用竹筒把它打成節奏。最初的名字叫“谷郎”,在壯語中是“做”的意思,“郎”是米槽。後來覺得木杵太重,不能跳舞,就用扁擔打,改名為“打呂烈”,“呂烈”就是打扁擔的聲音。舞者每人持壹根扁擔,繞著木槽,上下左右,邊唱邊彈。羌塘舞的舞步矯健、活潑、歡快,體現了壯族人民勤勞、勇敢、樂觀、豪邁的性格。

按照過去的習俗,三月三日是掃墓的日子。屆時,每家每戶都會派人帶著五顏六色的糯米和雞蛋到祖墳前祭拜、掃墓,長輩們會宣講祖庭家史和宗規,並進行野餐。還有民謠也很熱鬧。1940之後,這壹傳統逐漸發展成為有組織的歌曲比賽,氣氛更加隆重熱烈。

其他節日也有自己的飲食習俗,比如中原吃鴨子,端午節吃粽子,重陽吃年糕等等。

壯族的壹些節日與宗教活動密切相關。例如,壹些生活在雲南的壯族人在家庭日歷的第壹個月向“老人大廳”獻祭,在二月的第二天向龍山獻祭豬,在三月的第三天向雷神獻祭,在五月的端午節,在六月向楊六郎獻祭。7月14日的祭祖相當隆重,家家戶戶都要殺雞殺鴨祭祖。

美麗富饒的壯族鄉被譽為“歌的海洋”。尤其是在隆重的“三月三”,方圓數十名青年男女興高采烈地穿上節日盛裝前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人,多則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變成了歌聲的海洋。

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節日,二人轉是三月三的壹大活動,所以又叫“歌會”或“歌會”。

許歌是壯族傳統的民間文化活動,也是青年男女社交的場所。在壯語中,它被稱為“沃頓”和“沃巖”,意思是“在野外玩耍”。因為這種活動互相酬唱,古人稱之為“敦威”。

壯族歌圩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許多感人的傳說。最受歡迎的壹個故事是“唱歌選丈夫”的故事。傳說在過去,壹位壯族老歌手的女兒非常漂亮,擅長唱民歌。老人希望選擇壹個歌唱技巧出眾的年輕人做丈夫。世界各地的青年歌手紛紛來到這裏,賽格求婚。從那以後,定期的賽格集會就形成了。

據古代文獻記載,歌圩早在宋代就已流行,明代又有所發展,定期在固定場所舉行。壯族有大大小小的歌會,各地不壹樣。然而,農歷三月初三是最隆重的。搭個彩棚,搭個唱歌平臺,扔個彩球,選個好情侶,獨壹無二。歌會上,每個村的青年男女,三五成群,找其他村的年輕人,集體唱山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觀光歌”觀察尋找對手;有了合適的對象,他們會唱“見面歌”和“邀約歌”;女方同意,就唱《問歌》。認識了就唱“情歌”“情歌”;分手時,他們唱了壹首《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貼切感人。青年男女在接觸歌曲後建立了壹定的感情,並在下壹次歌會上再次相遇。

博覽會上,除了唱歌,還有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感人紅蛋,熱鬧的煙火,還有群眾喜聞樂見的壯劇表演。

牛魂節是農歷四月初八。又稱脫軛節,流行於廣西北部龍勝地區的壯族山村。傳說這壹天是牛王的生日。要把牛的軛脫下來,擦洗身體,在水草豐美的地方放牧。牛棚應該打掃幹凈,並用幹稻草覆蓋。沒有勞役,更不用說鞭笞,還要給牛唱山歌,餵黑米。過去,牛王默廟是建在壹些畜牧場裏的。在節日那天,村民們在寺廟裏獻祭豬和吃晚餐。當地流傳著壹個傳說:當初土地上只有巖石和黃沙,牛王奉命下來播種百草。本來應該是每三步鋪壹把草,牛王卻弄錯了,改成了每壹步鋪三把草,弄得滿地都是草,連莊稼都長滿了雜草。天帝大怒,派牛王下凡吃百草。然而天帝並沒有忘記。每當牛出生時,他就派牛王默去看望和保護牛王和他的後代,為他們消除疾病和災難,因此建造了牛王默廟。牛魂節表達了壯族人民對牛的熱愛和對農業豐收的期盼。

建設

居住在壩區和城鎮附近的壯族人的房屋多為磚木結構,外墻粉刷成白色,屋檐上繪有裝飾圖案。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壯族人,他們的村屋多為土木結構的瓦房或草房,建築風格壹般有半幹欄式和全地式兩種。

甘蘭,也被稱為木樓和吊腳樓。壯、侗、瑤、苗、漢都有。大部分是兩層。樓上壹般是3天或5人間。下層是木質建築柱腳,由竹片和木板構成。它可以用作牲畜的馬廄,也可以用來堆放農具、木柴和雜物。有些還有閣樓和附屬建築。壹般幹籬笆都是依山傍水,面朝田野,前景廣闊,采光好。壹個寨子,壹個社區,整體而言,宏偉壯觀。有些村子,家家相連,融為壹體,就像壹個大家庭。客廳的格局各有特色。龍勝縣龍脊鄉壯族的樹幹圍墻以神龕為中心,神龕後面,中間是公房(以女主人為中心),左邊角落是女方家,有壹個小門與公房相通。主婦的房間在右邊的角落。丈夫的房間在大廳右側的外面。客房在前廳的左角,女生房間在右角樓梯旁邊,方便她們和男生交往。這種布局最大的特點就是夫妻分房居住,沿襲古代習俗。目前主圍欄內部結構略有變化,但基本格局不變。

宗教

古代壯族沒有形成統壹的宗教,祖先從自然崇拜發展到祖先崇拜和多神教。壯族人普遍祭祖,每個正殿的神墻都供奉著“天地為師之位”和祖先的神。

唐宋以後,先傳入佛教和道教,建立寺廟。1858後傳入天主教,1862傳入基督教,但均未傳播。每個家庭都有供奉祖先的神龕。在許多地區,巫師和女巫已經占蔔占蔔。

  • 上一篇:四年級《我的家鄉竹林》作文400字。
  • 下一篇:美麗彩虹四年級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