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現在農村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現在農村中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第壹,社會原因

1.讀書無用。大學生就業難,在壹般大學找不到好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還不如早點學社會學,早點掙錢。有學生家長說,“如果老師不愛聽,我現在給別人貼瓷磚壹天也就兩三百塊錢,只要努力總比當老師強。”

2.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學生之間的畸形攀比。比起買名牌衣服,手機,電腦等。,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覺得傷害了自尊心,厭學直到退學。

3.農民工的不良誘惑。每年春天開學,學生流失最嚴重。原因很簡單。出去打工的回老家吃吃喝喝。這是當今青少年最難以忍受的誘惑。出去打工的也是受廠家優惠招聘政策的驅使,騙了壹部分同學。

4.教育成本驚人,讓部分學生或家長放棄教育。高中和大學之後,幾乎所有的家長都開始為了孩子上學而負債,很多困難家庭沒有享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再加上農村家長的意識薄弱,很多能拿到補貼的家庭都沒有申請或者只拿到很少的補貼,使得真正拿到補貼的家庭少之又少。農村有很多低收入家庭,很多農村孩子因為父母交不起學費而早早輟學。

5.政府不作為。《義務教育法》被反復修改。誰能強制執行?老師還是學生?孩子不上學,政府部門很少有人催問,更別說公安或者警察了。難道這還不足以讓我們的政府警惕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嗎?

第二,家庭原因

1.學生生活的地理環境差。大多數農村輟學者住在大山和山谷的深處。學生天氣好從家到學校要走三四個小時,交通不發達,沒車坐。上學來回難是輟學的原因之壹。

2.家庭文化氛圍缺失,教育觀念落後,重視不夠。大多數農村父母都是小學水平,或者從未小學畢業,甚至根本沒有上過學。其中,有三類家庭:第壹類是父母在家務農。這些父母無法在城市找到工作,只能留在農村。總的來說,他們的文化水平很低。他們只有小學或初中,甚至沒有學歷。他們沒有辦法教育孩子,根本不教育孩子,也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全家以種地為生,對孩子的管理跟不上。第二種家庭是父母有壹技之長,在附近的縣城工作(比如裝修,貨運等。),早出晚歸,所以沒時間照顧孩子。孩子小學二三年級就留給爺爺奶奶了。四年級以後基本住校,見家長的機會很少。連周末回家都難得見到他們,更別說教育了。第三種家庭,留守兒童,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幾乎都是文盲,就算有點學歷也只是小學學歷。爺爺奶奶缺乏“愛”的教育,壹味的溺愛。所以孩子玩的比較肆無忌憚,很多因為貪玩而荒廢了學業。

3.家庭不和諧的影響。近年來,單親家庭越來越多。許多家庭為了更大的收入去山西挖煤,而礦難中的遇難者大多是正在上初中的學生的父母,這使得壹些學生缺乏父愛和管教,母親不忍心對沒有父親的孩子嚴加管束,最終導致孩子輟學。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1.在上述原因的影響下,孩子形成了消極、懶惰、應付、依賴的心理。他們對學習缺乏熱情,把學習當成負擔,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缺乏自主學習的精神和習慣。

2.缺乏動力。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學習的最佳動力是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後進生厭學的重要原因是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奮鬥目標,缺乏興趣,從而輟學。

3.學生太盲目太自信。學生劉長誌對我說:“我不想學習,老師。”“為什麽?”我問。“老師,反正我看不懂。還不如早點去社會上做點別的賺錢。”劉長誌說。我說:“妳現在出去能幹什麽?”“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所以妳不用擔心。妳說有老師不關心,我以後肯定比老師相處得好。”"我希望照耀妳勝過藍色。"我說。我救不了我的學生。

第四,學校原因

1.教師素質逐年下降,教育教學專業素質較差。首先,從師資來源來說,近年來就業難,壹些非師範學校的畢業生也通過壹定渠道進入了教育行列;即使是師範畢業的,我們從每年的高考誌願報考中也不難發現,報考師範的基本都是學習不好或者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而學習成績優秀的根本不願意報考師範。其次,教學方法不當。教學方法缺乏專業性、藝術性或者過時,是造成後進生厭學的另壹個重要原因。第三,老師的態度。經濟發展加快,教師待遇跟不上,教師不放心、不耐煩、不愛投身教育;人才選拔不再是能者優於庸者,失去熱情的問題;晉升不公平,晉升困難(有的同年畢業,在同壹個縣工作,有的晉升了好幾年,有的卻沒有晉升)造成教師心理失衡,教師的消極態度給學生帶來了負面影響。

2.學校課程不全,活動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以質量求生存的管理模式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學校為了生存,壹味追求質量,卻未能開設所有有益於學生身心健康的課程,如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能等。,這使得學生在學校感到厭倦和無聊,從而產生厭學和輟學。

總之,教育是農村貧困地區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關鍵。縣政府明確提出,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社會需求為導向,推進教育創新,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降低農村學生輟學率。

  • 上一篇:昆山的中學有哪些?
  • 下一篇:曲靖的鄉鎮都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