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長江和黃河的悠久歷史。

長江和黃河的悠久歷史。

長江:

長江流域是人類居住時間最長的地區之壹。在安徽省江北發現了直立人化石,還發現了幾個含有人類遺骸的遺址,尤其是在太湖周圍。雖然中國的政治歷史大多以華北和黃河流域為中心,但長江地區由於其農業潛力,壹直對歷代王朝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大運河是為了把長江流域的糧食運往北方而修建的大都市;或許運河最南端的壹段早在公元前4世紀就被使用了,很多段是在公元7世紀修建的。

長江上遊除成都平原外,東部有三峽地區,西北部有甘孜、阿壩,西南部有安寧河、雅礱江流域的遺址。據初步統計,有幾十處遺址,其中最著名的是巫山大溪文化遺址。經過1959和1975兩次發掘,共發掘墓葬265438座。壺、罐、杯、碗等家用器皿,以及耳環和飾物,代表了新石器時代中期到晚期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長江中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幾乎遍布江漢地區,尤其是江漢平原。僅湖北就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450多處,已發掘試掘60多處,多分布在漢江中下遊與長江中遊交匯的江漢平原。屈家嶺文化,具有早、中、晚三個階段的文化特征,以薄如蛋殼的小彩陶、彩陶紡車、十字豆為特征。還出土了大量的稻子和動物遺骸,畜牧業也相應發展起來。飼養的動物種類增加了,漁業也建立起來了。這種文化影響範圍很廣。

位於長江中遊的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銅環遺址,有完整清晰的舊石器時代晚期至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地層堆積。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中美合作農業考古在遺址的新石器時代早期地層中發現了距今654.38+0萬年前的水稻種植矽石,將世界水稻種植歷史提前了數千年,成為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水稻種植起源地之壹。同時,在該地層中發現了大量17000年前有序發展的原始陶器碎片,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原始陶器發源地。

長江下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可以以河姆渡文化、馬家紅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在杭州灣附近,發現於1973。它被挖掘了兩次。在出土的約7000件珍貴文物中,有成堆的稻谷和稻殼遺存,出土了大量的“屍骨”,證明它已經脫離了“火耕”,開始用屍骨挖掘地面。大型木結構建築也有出土,出現榫眼和榫頭,是已知最早的“幹欄式”木結構建築。

20世紀50年代,長江流域發現了壹批殷商文化遺址。四川新繁觀音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蜀與殷商中期有著密切的文化交流,為今後的科學考察奠定了基礎。

長江中遊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是長江流域第壹座商代古城,已發現3500多年。城市和宮殿的廢墟壯觀而完整,廢墟、遺物和遺跡清晰地反映了奴隸社會的階級分組。大冶銅綠山古銅礦屬於商代晚期,是我國發現的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銅礦。江西清江吳城遺址是長江下遊重要的商代遺址。1989年間,江西新幹出土了大量距今約3200年的商青銅器、玉器和陶器,具有明顯的南方特色。這些遺存對於了解尚處於模糊狀態的長江流域的商文化具有重要的含金量和科學價值。

黃河:公元前3000-2000年黃河流域(從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的地理環境適宜植被的生長和人類生產生活活動的開展。高出2℃左右的氣候環境為農作物和植被的生長創造了極好的條件。這壹時期,黃河中下遊地區存在大量的雷夏澤、奧諾澤等湖泊。《孟子·滕文公上》曾記載,黃河流域“草木蔥郁,禽獸繁衍”,關中平原直到我國戰國時期仍有“山川秀美,河溝縱橫,人才眾多”(歷史時期黃河中遊的森林,史年海,1981年)。

戰國以後,隨著鐵制農具的大量使用和秦國經濟中心向關中遷移,黃河流域和黃土高原的植被開始遭到破壞。由於黃河流域長期以來壹直是中華文明的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藍勇,2002),加上中國古代重農輕牧的現象,黃河流域的植被破壞成為壹種長期的、大規模的現象。隨著11世紀寒冷氣候的開始,以及中國經濟中心的南移,黃河流域的生態破壞開始減少,但森林覆蓋率已難以恢復到公元前3世紀的狀況。隨著植被的破壞,黃土高原開始被黃河侵蝕,大量的土壤被卷走,形成了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

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自古以來就是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紀,黃河下遊因河水渾濁而被稱為“濁河”。1世紀初指出“河水重濁,數壹石六鬥泥”。唐宋以後泥沙增多。這些泥沙壹部分堆積在下遊河床上,日積月累,河床高度淤積,都受到堤防的約束,長期形成懸河。秋、夏汛期,防禦薄弱,從漫頂到河道改道。據史料記載,在1946之前的三四千年間,黃河下遊決口1593次,河流改道26次,決口1000多次。洪水北起海河,南至淮河,面積達25萬平方公裏,對我國黃淮海平原的地理環境影響巨大。

就黃河下遊變遷的特點而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戰國以前的堤防

上限從新石器時代開始。當時黃河下遊流經河北平原,在渤海灣西岸入海。因為兩岸沒有堤防,河道極不穩定。據文獻記載,黃河多次往返,其中有《龔宇》、《山海經·北山經》、《漢書·地理》記載的三段。前兩條路在河北平原西部,沿太行山山麓向北。山經下遊壹般向北流向永定河沖積扇南緣,向東經過雄縣、巴縣,在今天津附近入海。龔宇下遊在今天的莘縣與山景河分叉,經過今天的河北平原中部,在青縣以東入海。韓誌的大河離開太行山東麓,流經豫東北、魯西北、冀東南,東北至黃驊縣。戰國中期以前,上述三條河流要麽相互支配,要麽同時存在,但它們流經韓誌的大河是常見的。在古代,“河”是黃河的專名。據《漢書》記載和《水經註》記載,河北平原有10多條被稱為“河”的水道,它們可能都是黃河經過壹定的斷流和遷移後的老路。

②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初(從戰國中期到西漢末期)

戰國中期,下遊大規模築堤後,固定的河道就是《漢書2地理》中記載的大河,結束了長期以來多溪分流、頻繁改道的局面,我們暫時將其作為黃河的第壹次大分流。

戰國中期,黃河下遊人煙稀少。當初築堤時,兩岸堤防寬度為50李翰(1李翰,相當於今天的414米)。大流(水的主流)要在堤防中遊走,河流的蓄洪能力強,不容易決口。此後,牙齒的數量與日俱增,在大堤的內河航道兩側淤積的壹大片沙灘上進行開墾,築起人民的堤防來自衛。離得遠的,離水也就幾百步。結果河床受迫,河體曲折,淤積迅速,險情連連。西漢末年,今天河南浚縣的河道,“河高於平地”,顯然已成為“懸河”。這是秦漢以來黃河中遊水土流失加劇的結果。公元11年,王莽東破黃河,河與淮河之間的洪水持續了60年。

③ 1 ~ 10世紀(東漢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開國三年),黃河在元城(今河北省大明東)上方決口,河水泛濫到清河縣以東的幾個縣。當時因為河水決定向東流,王莽不主張堵口,因為他在元城的祖墳沒有受到威脅。公認洪水歷時近60年,導致黃河歷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此後近千年間,黃河下遊相對穩定,偶有漫溢,無大規模分流。原因是:

第壹,東漢時期,大量遊牧民族開始在黃河中遊定居,退耕放牧,次生草原和灌木取代耕地,水土流失相對減弱。

第二,公元70年,在王景的領導下,西漢後期泛濫的河水得到了綜合治理,然後修了壹條新的河道,大致流經冀魯邊區,從長壽津(今濮陽西王濱壹帶),從西漢的大河,順著古洛河道,經過今範縣南部, 在今天的陽谷縣和古洛河之間改道,經過今天的黃河和馬家河,然後在山東利津縣入海。

第三,當時的黃河下遊有許多支流,或單獨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沿途還有壹些湖泊和沼澤,都起著分洪、排沙、調流的作用。

④10世紀~ 1127(唐末至北宋末)

經過近千年的積累,黃河下遊自唐末開始逐漸淤塞。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改道近百裏。到了五代,潰口頻率明顯增加,平均不到三年。

到11世紀初,在今天的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河流都是“高樓林立”。此後,潰口位置上移至贛州(今河南濮陽)和滑州(今滑縣東老城)壹帶。總的趨勢是河流逐漸向北擺動。五代末北宋初定的池河、恒隆河,都在唐代大河以北。

1048年,商(今濮陽東昌湖姬)決口,其北流經過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遊(今南運河)與界河(今海河)在天津入海,史稱“黃河北校”。這是黃河歷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道。(黃河北流有三次:上胡昆、小武昆、內黃口)

⑤1128 ~ 65438+6世紀中葉(晉朝至明嘉靖萬歷年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為阻止金兵南下,宋、東京留守的杜充被迫在河南華縣西南破河,使黃河東流經河南東北部、山東西南部,入泗水,奪泗入淮河。從此,黃河離開了春秋戰國以來流經循化、滑溜壹帶的舊路,不再進入河北平原。隨後的700年間,流入東南的淮河。這是黃河下遊變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也是黃河第四次大改道。

君與滑之間的河道,曾經是黃河下遊的壹條狹窄河道。由於這壹段航道的控制,下遊航道的擺動範圍基本局限在太行山以東、山東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離開這壹段河道後,下遊河道轉向東或東南,由豫東北向魯西南擺動。晉代有記載的12決口中,決口後的河蕩占該地區的10。

1286(至元二十三年)10黃河在武元、吳恙、中牟、演金、開豐、祥符、祁縣、隨州、陳留、通許、太康、尉氏、渭川、鄢陵、扶溝。大致可以分為三股;壹股在中牟南下,經尉氏、渭川、扶溝、炎陵等地,從水影進入淮河;壹股在開封,向南拐,經過通許、太康等地,從旋渦流向淮河。我們稱之為黃河歷史上的第五次大分流。從金元到明朝中葉,黃河的變遷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首先,缺口的位置向西移動。最初,裂縫大多在今天的山東(12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然後向西移動到薊縣、吳恙(今天的原陽以東)和演金(12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到13的70年代~ 14的40年代,決口先後移至武元新鄉(今原陽西部)和迎澤(今鄭州市西固興鎮),幾乎達到黃河下遊沖積平原頂部。

第二,河流幹流逐漸向南擺動。12世紀中葉以後,河流經過豫東北、魯西南,現在山東省梁山縣流入泗水。後來逐漸南蕩進入豫東開封、商丘壹帶,經安徽碭山、蕭縣、江蘇徐州入灘。金元時期,兩條人造河流決口,先後從河中失明或從漩渦進入淮河。13世紀後期,有壹段河流從潁河匯入淮河,到達黃河下遊扇形平原的西南邊界。

第三,河流下遊除了幹流之外,還同時分成幾條支流,變化不確定。自12世紀下半葉(金大定年間)開始,出現了“兩江分流”的局面。後分為三股,均流經廢黃河以北,匯入泗水,奪泗入淮河。到13世紀下半葉(元初),下遊有幾股,奪水回旋,入淮河。後向東流入泗或向南流入淮,有時在東北流入馬家河、和北清河(今山東東平以下黃河)。往往幾股並行,重疊是主要時間,變化極其混亂。元末(1351),賈魯在治河的時候,曾經治理過河南封丘到徐州的壹條河,史稱賈魯河。很快就會毀了。

⑥65438+6世紀中葉~ 1854(清鹹豐五年)

到16世紀中葉(明嘉靖中期),黃河下遊多溪分流的局面基本結束,“南溪舊路開始堵塞”,“全河出徐、邳,奪泗入淮。”這是河勢的重大變化。後來萬歷初年,潘繼勛實行“築堤治水,以水攻沙”的政策,河道下遊基本固定,也就是這張地圖上的廢黃河。雖然後來有溢出。但很快又回到了老路。堤壩建於清朝初期。河南的河流有壹段時間相對安全,而山東和江蘇的河流決口數量增加。江蘇徐州至淮陰壹段,兼作運河,是“咽喉要道,最重要”。潘繼勛治河的重點就在這壹河段,大修河道兩岸的大堤、格堤、月堤、遠堤,改建高家堰,提高洪澤湖水位,蓄水,刷黃河。清初河災的重心從淮陰下移到河口,是因為金元以後黃河長期霸占淮河,大量泥沙排入河口,使坡度發生變化,加速了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積。所以18世紀以後,徐州以下的河災最為集中。19世紀後,河道淤塞廢棄,決口年復壹年。此外,國內政治動蕩和無效的河流管理使得新的改道不可避免地發生。

⑦ 1855(清鹹豐五年)~ 50年代以前。

1855年6月,黃河在河南楊瀾通瓦室決口,先淹至西北的封丘、祥符縣、村,後向東流至蘭義、考城、長垣三縣,再分三股:壹股由曹州以東趙王河輸至章丘;壹股流經長垣縣至東明縣雷家莊,在此分成兩股,均向東北流向章丘鎮;三河交匯後,過章丘運河,經無鹽河入大清河,經利津牡蠣口入海。這是黃河第六次大改道。按我國現行行政區劃,黃河下遊路線流經河南滎陽、鄭州、原陽、演金、封丘、中牟、開封、蘭考、濮陽,山東曹西安、單縣,安徽碭山、蕭縣,豐縣、沛縣、徐州、郫縣、睢寧、宿遷、江蘇。但改道後,黃河突破原有河道,改向東北方向,借大清河流入山東渤海。這壹決口結束了黃河下遊從淮河入海,再回到渤海灣的700年歷史。在隨後的20年裏,洪水在以通瓦室為頂點的三角洲沖積扇上自由泛濫,北至金地,南至曹西安和碭山,東至運河。水勢分散,正在下滑。直到1876才完成整個河堤,現在黃河下遊已經基本成型。在河流下遊,從童瓦室到桃城埠,經常發生決口,故稱“豆腐腰”。

1938年6月,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日。花園口大堤是人為打開的,企圖阻止日本侵略者帶著洪水西進。這次決口導致黃河、南河淹沒了賈魯河、何英和渦河之間的地區,造成了歷史上罕見的嚴重災害。這也是黃河歷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風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現在專家說如果人類亂砍濫伐,黃河源頭很可能淹沒在風沙中。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起源,但被稱為母親河的源頭,今天卻被荒山包圍,到處是沙塵暴。

專家指出,人類違背自然生活方式的非法砍伐是破壞水資源的主要原因,這使得這個擁有數千年歷史的生態系統面臨崩潰,很可能成為人類文明破壞的又壹遺址。

正是黃河的頻繁泛濫造就了中華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中華文明也是從大禹治水、引河入海的艱苦奮鬥開始的,以至於很多朝代都設立了河道管理機構,中國人民還設立了“黃河水利委員會”,這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見的。可以說,黃河對中華民族性格的塑造,對中華文明的走向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上一篇:愛心社團活動策劃書
  • 下一篇:邳州市石營中學地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