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聽音習慣

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聽音習慣

第壹,在組織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聽音樂的習慣。

(1)在音樂的節奏中走進教室

當學生進入音樂教室時,我要求他們跟著音樂的節奏整齊地步入教室,或者根據音樂的節奏自由表演,強調學生聽音樂,註意節奏。如果有三分之壹的學生沒有按要求進入教室,我有必要要求學生重新進入教室,並保持規則不變。久而久之,學生們養成了在課堂上聽音樂的好習慣。

(2)向老師和學生問好

在課堂上,我用固定的音樂向學生問好。上升的音階意味著站著,下降的音階意味著坐著。要求無論站起來還是坐下都要“靜”、“齊”、“快”。師生用表情唱好歌。

(3)用肢體語言表達音樂情感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讓學生聽音樂,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達音樂的內容和情感。對表現好的小組及時給予全組獎勵。對於低水平的同學,我及時指出,告訴他不足在哪裏。比如有的同學胡說八道,不聽音樂表演;老師要及時指出,有些學生在自己玩,或者在做壹些與音樂無關的事情。

音樂是壹門聽覺的藝術,所以我們必須充分利用我們的耳朵,充分體現藝術美,所以它不同於其他學科,每個環節都要體現美。不僅是內容之美、鏈接之美、語言之美,還有無處不在的美。所以音樂課很多語言都是用音樂代替的,學生聽音樂來演戲。

第二,在演唱歌曲時,培養學生形成聽的習慣。

歌唱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合唱和副歌都需要建立在聽的基礎上,歌唱的正確節奏和音準也必須建立在聽音樂的基礎上。如果妳聽不進去,妳就不能很好地表達整個藝術作品。

(1)學唱壹首歌的時候,讓學生聽歌曲的節拍和情緒。

(2)聽歌時,伴隨著樂器或有節奏的表演,面部表現出聽到的音樂情緒。

(3)靜靜地聽音樂或者跟著鋼琴壹起唱,用耳朵聽音樂伴奏,輕聲唱,聽聽自己的音高是否和伴奏壹致,這樣唱歌就不會跑調。

(4)聽聽自己唱的歌的音量和音準是否和其他同學的歌協調。

(5)隨著年級的增長,孩子開始接觸合唱。在訓練兩個聲部的和聲音程時,在演唱前明確兩個聲部在壹起的音響效果,在演唱時調整合唱音響效果。在訓練中,從單音、音程、和弦開始,逐漸過渡到聽壹段樂句,再聽壹段音樂。多聲部節奏訓練是建立兒童多聲部聽覺能力的快捷方法。從大炮式的二聲部節奏訓練入手,訓練聲部的穩定性,訓練聽覺識別和跟蹤聲部的能力,再通過不同節奏織體的二聲部節奏訓練,加強聲部獨立性和聲部間配合能力的訓練,從而感受不同節奏織體的聲音交錯的配合美。

歌唱中的聽覺訓練沒有捷徑可走。教師必須耐心紮實地進行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聽覺訓練,培養孩子與旋律、和聲密切相關的聽覺能力,形成在歌唱中聽的習慣。

第三,在音樂欣賞中,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習慣。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往往很難靜下心來或靜靜地欣賞音樂。當我要求學生欣賞有舞蹈、節奏、面部表情的音樂時,學生用耳朵聽音樂就更難了。所以學生們都在興奮地跳舞,課堂紀律比較混亂。在欣賞課上,我首先認真研讀教材,進行有組織的教學,設計壹定的教學情景,保持教學環節的嚴密,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但是孩子聽音樂還處於無意識狀態,我要有意識地引導和傳授壹定的方法,逐步形成用科學方法聽音樂的好習慣。

(1)閉上眼睛聽。

第壹次聽音樂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聚精會神地聽,並充分發揮想象力,問“眼前好像出現了什麽?”為了體驗作者所傳達的情感,它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聽音樂中去。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逐漸感知音樂的層次、力度、節奏、調性等因素,甚至判斷作品的情感和意境。音樂是靈魂的語言。精神語言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在寂靜中,音樂上升並概括了人的精神,這應該是音樂欣賞的最高境界。課堂上,老師和學生表面上“安靜”,內心卻深深感動——深深感動。這不是主動參與嗎?這就像音樂中休息的作用——無聲比有聲更能說明問題。

(2)把握音樂的特點,聽。

任何壹首音樂作品都是由音樂元素組成的,包括節拍、節奏、旋律、音高、力度、音色、速度等。,每個元素都有不同的表達意義。每壹段音樂由於關鍵元素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我充分掌握了引導學生聽音樂的關鍵要素,並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他們對這壹音樂特征的感受。學生肯定會產生極大的興趣,聽音樂也更加專註。

(3)比較傾聽

不同的音樂作品有不同的音樂節奏、音色、風格等等。我指導學生用音樂中不同的音色、織體、節奏、風格去傾聽、去爭論,以此來激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喚起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從而愉快輕松地學習音樂。漸漸的,學生會更愛聽歌,這就達到了良性循環。

(4)有“方向”去傾聽

欣賞壹首音樂涉及的內容太多,學生不可能完全涵蓋所有內容。只有教師有意識、有方向地引導學生聽音樂,才不會失去“方向”,學生才會“聽東西”、“聽腦子”,逐步培養學生聽的好習慣。

第四,在音樂表演中,培養學生形成聽的習慣。

音樂是最有創造力的藝術之壹。音樂藝術的這壹特點使音樂教育在發展學生創造力方面顯示出巨大的優勢,這無疑為學生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學基礎。音樂課,老師經常讓孩子在教室裏聽歌,自由表演,包括節奏、遊戲、創造音樂情節。表演的目的是用動作表達對音樂的反應,動作只是音樂的外在形式,音樂絕不是可有可無的背景。所以學生必須在表演中學會傾聽。

(1)按順序執行

中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音樂。妳可以站著,坐著,或者離開座位在教室裏自由活動,但是妳需要很快。我說“壹、二、三”之後,壹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不要互相碰撞。不,再來壹次!壹定要符合要求。表演過程中,不能說話,不能笑,不能碰撞。看到對面走來的同學,要禮貌謙遜,壹有時間就往哪個方向流。這樣學生的表演壹定是非常有序的,真的是“動而不亂,動而有序”。

(2)免費表演

學生獨自在教室聽歌、自由表演時,必須聽音樂,要按照節拍、節奏、情緒或其他音樂元素進行,但腳步聲、拍手聲不能超過音樂,就像彈鋼琴時伴奏不能“掩蓋”旋律壹樣。為了培養學生在移動中專心聽歌的能力,可以讓音樂突然停止,要求學生在音樂停止的瞬間將動作固化,變成壹個形狀,然後讓學生發揮想象力:此時的妳是什麽樣的?

(3)合作績效

新課程強調與人的合作和交流,所以在表演中不乏“交朋友”。問學生:而不是跑過去對“朋友”說“我們壹起表演吧!”這樣的班級就會混亂無序。但是在什麽樣的音樂裏,用什麽樣的肢體動作走過去,用眼神和壹些肢體動作,就可以和對方或者多方表現出來。同學們壹定要跟著這段音樂柔和的情緒,以柔和的姿勢走到朋友身邊壹起表演,不能以活潑的跳躍動作走過去,這是與音樂相悖的。同樣,如果音樂是活潑跳躍的,就必須隨著音樂的節奏跳躍。無論何種表現形式,只有學會善於傾聽別人的想法和創意,才能拓寬思路,創造更多的創意,更有利於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第五,在音樂遊戲中,培養學生聽歌的習慣。

遊戲是學生表達生活和學習生活的重要方式。它們也是他們情緒的最佳外部表達,是他們最喜歡的活動之壹。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促進學習效率,讓學生熱愛學習,享受學習。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遊戲是有效的教學方法之壹。因為學生的年齡特點:天真、可愛、活躍、好玩、好奇、愛表現,學生更願意玩中學、音樂中學、體育中學。我根據音樂的特點設計壹些遊戲,讓學生主動聽音樂,參與遊戲來學習音樂。

21世紀是壹個飛速發展的時代。音樂教育對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學的壹切活動都應以培養學生敏銳的音樂聽覺為基礎。所以,我們應該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學生,用我們的智慧去接近他們,讓他們知道聽音樂習慣的重要性,而不是讓他們害怕上音樂課,或者在音樂課上漫無目的的玩耍。只有讓孩子養成聽音樂的習慣,才能在音樂課堂上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段落和優美的場景,才會有師生共同創造的激情音樂之旅,也壹定會讓孩子喜歡上音樂課,喜歡上音樂,從而為他們終身熱愛音樂、藝術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 上一篇:YCY被網友嘲諷初中學歷。妳知道哪些雖然學歷低但很受歡迎嗎?
  • 下一篇:李陽是壹個怎樣的人?他創造了“瘋狂英語”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