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廣東省英德市漢光鎮簡歷

廣東省英德市漢光鎮簡歷

歷史上,這裏是壹個富饒繁榮的地方,改革開放的強勁東風讓這顆坐落在小北江畔的璀璨明珠大放異彩。綿廣古鎮人傑地靈,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能源充足,交通便利,發展潛力巨大,省小城鎮綜合改革有契機。珍珍力爭在不久的將來成為英國北、南、西的副中心城市。勉勉位於英德市西部,小北江(古稱渭水)下遊。這裏曾經是壹個歷史悠久、文化古老、經濟繁榮的縣。漢高祖劉邦統治時期(公元前206-195),韓嫣縣正式建立,隸屬桂陽縣。三國時期,吳主孫皓於甘露元年(六十五年)撥出桂陽縣南部,建立始興縣(曲江),包括燕縣,歸始興縣。西晉東晉不變。南北朝宋、齊、梁、陳時期,宋代漢郡隸屬宋安郡、廣興郡,齊郡隸屬始興郡。田亮督六年(公元507年),韓嫣縣設衡州府,轄綿陽、陽山、廣德、桂陽、乳源等六縣。陳石(公元557年)改衡州為西衡州(東衡州、府在曲江)、陽山縣,府仍在韓嫣縣縣城。隋朝時,韓嫣縣隸屬於廣州總政,韓嫣縣於光緒初年改稱益州。黃凱十八年(公元598年),廢州為縣,屬南海縣。田亮入獄六年(公元507年)將近壹百年。韓嫣縣是當時沂水流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韓嫣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在韓嫣縣建立綿陽國,轄綿陽縣、韓嫣縣、翁源縣。與此同時,縣的“漢”字加了水作“潯”。從此,勉縣縣名改為勉縣。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綿州被廢,綿縣隸屬南海郡。五代十國和南漢時期,勉縣隸屬王興宮和廣州府。在宋太祖趙匡胤,勉縣隸屬廣南東路。由於“顏”字在宋太祖是禁忌,開寶四年(公元971),改為“顏”。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開寶六年(公元973年),綿陽、綿光兩縣劃歸潁州(今英德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勉縣屬廣東英德路總督府管轄。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英德道降級為英德州。元仁宗延祐元年(公元1314),綿陽、綿光兩縣並入英德。此後,取消了縣級建制,設置了首都。明初設巡檢司,清初順治年間改為市,乾隆年間改為將軍口。後更名為監察部、監察部、司前部。光緒十二年(公元1866年)轄8都27圖,宣彤三年(公元1911年)轄連江谷20鄉。民國時期改稱英德二區,轄16個鄉鎮。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建鎮。建國後改稱潁西區,轄西部地區,土改時改稱第六區。1958更名為紅旗人民公社(含西牛、石鼓塘、石灰店)。1959改名為人民公社。1983更名為廣廣區辦事處,1987更名為廣廣鎮。3月28日1994更名為英德市城鎮。廣漢鎮歷史文化悠久。在漫長的歷史中,她為人們留下了大量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如唐代修建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佛塔、廣漢故城遺址、古墓葬、唐代修建的五坡城、明代修建的萬歲橋、清代修建的廣州會館、清代重建等。深圳自古以來就是文化中心。目前,全鎮文化、教育、醫療、福利建設成果喜人。全鎮有壹所高級中學,兩所初級中學,25所完全小學,4所幼兒園,在校學生10566人。從1990年開始,* * *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在鎮上改建了29所中小學,修建了40多棟教學樓,30多棟教職工和學生宿舍,在世界花園小區新建了80多套房教師新村。鎮上的醫療條件不斷改善,醫療設備不斷更新和購置。廣廣醫院是英德市的中心醫院。被世界衛生組織、中國人民、衛生部授予“愛嬰醫院”稱號,是廣東省百強文明醫院。該鎮還大力發展電視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有線電視戶數超過2000戶。用戶可以觀看十多個不同的電視節目。此外,該鎮還經常開展各種文藝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棉棉鎮多次被市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省市領導多次到棉棉視察。廣鎮是英格蘭西北部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千年古鎮,經濟基礎良好,各方面配套齊全。1996年7月,勉鎮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鎮”。為了做好試點工作,鎮黨委、政府確定了發展戰略,抓好小城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創造了優良的投資環境、優質的行政服務和優惠的扶持政策,同時完善了招商引資工作,積極設立可投資項目,如在建的迎龍公路、二橋、活性生物有機復合肥、土地開發和農產品深加工等投資者感興趣的投資項目。為了吸引更多的投資,該鎮制定了優惠政策:壹是允許各種形式的投資;二是簡化投資申報手續,隨報隨做;三是提供廠房用地優惠,水電照顧;四是為經營者提供社會各方面的服務。2002年6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中心鎮;2003年被省建設廳確定為“鄉村建設試點鎮”;2004年2月,被建設部等六部委評為“全國重點鎮”。2006年被評為“中國蠶桑之鄉——綿廣基地”,廣東省無公害蔬菜基地。
  • 上一篇:單縣第壹高級中學的優勢
  • 下一篇:高三了,想知道數學怎麽復習?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