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中學生交通安全教案

中學生交通安全教案

中學生交通安全教案

安全是最重要的。有了安全,才有生活。從此,我每天、每小時、每時每刻都在關註安全。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學生交通安全教案,供大家參考!

1中學生交通安全教學計劃壹、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交通事故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2.知道各種交通信號。

二、教學內容:

(1)交通事故簡介

方法:用幻燈片展示各種交通事故的圖片,學生觀看後可以談談自己的感受。

老師總結道:“生命如此美好而脆弱,所以要珍惜生命,提高安全意識。”

(2)了解各種交通信號

方法:通過看幻燈片了解各種交通信號。

(三)學校接送學生和車輛的有關規定。

1和12周歲以下的學生必須乘坐學生班車上下學。

2、車況良好,手續齊全,按時年檢。

3.16周歲以下的學生不允許開電動車上下學,更不允許開機動車。

騎自行車上下學,學生車況要好,剎車靈敏,車鈴響;不要在學校騎自行車;不騎自行車帶人上下學。

4.上下學路上遵守交通規則。不要單手脫把,也不要自助並行、互相追逐或曲折行駛。

5、不乘坐農用車、三輪車、貨車等非標準機動車上下學;兩輪車必須合格,駕駛員必須符合條件,騎手必須戴安全帽,向前騎行。不允許向後或側向騎行。

6、學校食客交麥壹定是家長送的,不是學生送的。

7.放學或放假後,先回家向家人報平安,再做其他事情。

2中學生交通安全教案1。教學目的:

為落實信息部安全使用網絡的倡議,繼續做好我校網絡使用安全教育工作,減少網絡使用帶來的負面影響,杜絕網絡潛在危險。

二、重點內容

1,加強網絡使用安全知識的學習,強化自己觀察網絡的意識。

2.組織各種安全教育活動,增強遵守網絡使用安全的意識。

第三,教育的內容

1,簡介

今天,當我們步入網絡社會時,我們發現青年與網絡之間有許多交匯點,正是這些交匯點使青年“愛上了網絡”。在互聯網的影響下,年輕人以各種方式。雖然他們向社會展示了很多美好的地方,但也很讓人驚喜。然而,許多年輕網民黯然失色的表現並不能為社會增光添彩,讓人高枕無憂。

2、樣本內容:

內容1:青少年用戶使用互聯網的特點:

壹、用戶開始使用互聯網的時間:80%左右的用戶是從1999或者2000年開始使用互聯網的,大部分用戶都沒有長時間在線。具體分布如下:0997前65438+6.3%;1998占14.0%;1999占36.20%;2000年占43.50%。

2.上網地點:58.8%的青少年在家中上網,31.5%在親友家上網,20.45%在網吧、咖啡廳或電子遊戲廳上網,15.0%在父母或他人辦公室上網,10.8%在學校上網。

3.對在線時間和在線時間滿意度的估計:年輕用戶平均每周在線時間約為265,438+02分鐘,即每天約30分鐘。37.0%的用戶認為自己的在線時間“剛剛好”,12.0%的用戶認為“多壹點就夠了”,只有0.7%的用戶認為“太多了”。31.7%用戶認為“比較少”,18.5%青少年認為“太少”。換句話說,50%的年輕用戶對在線時間不滿意。

四、互聯網功能使用:玩遊戲占62%;聊天室占54.5%;收發郵件占48.6%;下載保存網頁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訂閱新聞占21,9%;網絡電話占14.7%;在線分頁占14.3%;制作和更新個人網頁占12.6%;上傳文件占9.4%;公告牌(BBS)占9.2%;代理服務器占2.3%。

5.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取更多新聞”作為最重要的需求,平均3.81(滿分5分,下同)。以下順序為:“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中感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是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平均2.8l。

內容2網絡的影響:

第壹,網絡的積極影響

1,網絡有助於創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網絡開展德育教育,教育者可以毫無顧忌地在網上用自己真實的心態與青少年交流,為德育工作者發現和了解青少年的思想,進行正面引導和全方位交流提供了壹種新的快捷方式。此外,由於網絡信息傳播的實時性和互動性,青少年可以同時與多個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動,從而增加思想互動的頻率,提高教育效果;由於網絡信息具有可下載、可存儲等時間延遲的特點,可以延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思想互動的時間,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導和教育。還可以線上相遇,線下相聚,實現線上德育的滋養和補充,從而及時化解矛盾,溫暖人心,調動積極性,激發創造力。

2.它為求知和學習提供了新的渠道。目前,在中國教育資源不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網絡為知識學習提供了廣闊的校園。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接受高等教育,學習大學生學習的所有課程,修滿學分,獲得學位。這對於應試教育體制下的青少年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解脫,不僅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也有利於他們家庭乃至社會的穩定。

3.拓展青少年的全球視野,提高綜合素質。上網開闊了青少年的政治視野和知識,從而有助於他們全球意識的形成。同樣,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綜合素質。通過上網,他們可以培養自己與各種人交流的能力;通過在網上閱讀各種有用的書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二,網絡的負面影響

1對青少年“三觀”的形成構成潛在威脅。青少年在網絡上容易接觸到資本主義宣傳和文化思想,思想處於極度矛盾和混亂之中,人生觀、價值觀容易發生傾斜,從而滋生全盤西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

2.互聯網改變了年輕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和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網絡上公開坦誠地發表意見,要求平等對話,挑戰青年工作者的權威,往往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達不到預期。同時,上網容易使青少年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集體意識淡薄,個人自由主義泛濫。

3.信息垃圾削弱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據專家調查,47%的網上信息與色情有關,約60%的青少年無意中在網上接觸到色情信息。還有壹些非法組織或個人在網上發布擾亂政治經濟、蠱惑青少年的黑消息。這種信息垃圾會削弱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識,汙染青少年的心靈,誤導青少年的行為。

4.互聯網的隱蔽性導致青少年的不道德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增多。壹方面,少數青少年瀏覽色情和非法網站,使用虛假身份交友和惡意聊天。另壹方面,網絡犯罪有所增加,如傳播病毒、黑客攻擊、通過銀行和信用卡盜竊以及欺詐。這些犯罪分子以青少年為主,大多動機單純,有的甚至想“玩壹玩”、“樂壹樂”、“大顯身手”。此外,網絡上不完善的法制也給了青少年犯罪的機會。

內容三:青少年上網的各種“癥狀”:

第壹,認知“快餐-硬結”綜合癥

對於很多行色匆匆的年輕人來說,互聯網就像知識快餐壹樣,極大地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望,輕點鼠標就能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立即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了單位時間內的學習和工作效率。至於網上各種時髦的展品,都是受好奇心和求知欲驅使,從不審視和懷疑其結構成分和運行效果。整個大腦在吞棗的時候變成了壹個充滿活力和麻木的機器,導致很多利誘不僅吞噬了年輕人本該充滿活力和主見的青春大腦,也阻斷了他們對真知的內化。

第二,情緒上的“腹瀉-冷漠”綜合征。

對於那些沒有完全擺脫父權制和適應性教育的年輕人來說,雖然他們的情緒表達在現實中總是受到他人和社會的影響,但是很多被壓抑的情緒在網絡世界中是可以自由爆發的。網上交友、網上聊天、BBS聊天,成為人們忘記權威的壓抑、排解孤獨、發泄不滿的暢通渠道。只是我們觀察到,雖然網絡在壹定程度上幫助年輕人緩解壓力,平衡心理,但過多的虛擬網上情感交流,無疑讓很多年輕人在釋放情緒的同時,試圖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埋藏在心底,不願意向現實世界流露,也懶得與現實中的人交流。生活中,這些人沈默寡言,不善言談,不為人情世故所動,表現出冷淡的態度。網絡成了壹部分人面對現實情感世界的精神鎖。

第三,意誌的“自主-膨脹”癥。

在互聯網這個無人管理的領域,年輕人可以以自己為中心,以自己的需求為準繩,按照自己的個人意誌,獨立使用線上資源,獨立扮演遊戲中的各種角色,獨立設計出令人驚嘆的“小制作”和“小發明”。雖然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意誌在壹定程度上有利於年輕人個性的張揚。然而,我們也震驚於某些人極端自我的“唯我獨尊,唯我獨大”:有些年輕人就是想彰顯自己的個性,總想通過自己的意誌壹鳴驚人,所以他們願意在網絡上隨意制造壹個巨大的思想和觀點泡沫,甚至讓世界以他為主角, 他們不惜做出破壞他人數據、破壞他人網站、入侵他人系統等過激行為,甚至制造可怕的封網。

第四,充分認識網絡發展中的“青年問題”並積極尋求對策:

1,充分認識網上思想滲透問題,加強對青少年的教育引導。加強對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導青年,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努力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民族精神。

2、加強網上文明行為規範建設。要廣泛開展以宣傳《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為主題的各種活動,積極引導青少年遵守網絡道德,倡導“五要五不”,即善於上網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誠實友善,不侮辱和欺騙他人;要增強保護意識,不能隨意與網友見面;既要維護網絡安全,又不能擾亂網絡秩序;應該有利於身心健康,不能沈迷於虛擬空間。努力營造幹凈、健康、文明、有序的網絡環境。

3.構建網絡與社會互動的青少年教育體系。網絡時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壹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府、社會和家庭應共同努力,做到三個結合:壹是將傳統青少年教育的政治優勢與互聯網的特點有機結合起來;二是把黨政軍群組織力量與培養網上青年誌願者工作結合起來;三是將網站建設與現有青年組織和機構的必要改革結合起來,以適應網絡發展的需要。此外,還應註重加強青少年的社會化教育,提高他們適應現代社會的能力,使他們勇敢面對現實世界,積極參與改造社會的實踐。

4.培養壹批符合互聯網時代要求的青年工作者。調查顯示,目前,5.6%的年輕工作者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電腦,38.4%的人根本不會上網。這種情況很難滿足網絡時代的教育要求。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青少年工作者的網絡技術培訓,使他們盡快掌握與互聯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豐富知識容量,完善知識結構,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使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

5.開辟更多更好的青年網站,積極占領網絡陣地。目前大部分青少年網站沒有新鮮感和時代感,比較平淡,不容易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因此,應盡快建設壹個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獨特、理念創新的青少年網站,以“主題鮮明、形式生動、清新典雅、健康向上”的風格對青少年進行正面教育,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服人”的突破。同時,要加強青少年教育軟件的開發和制作,利用法律和技術上的可行性打擊網絡犯罪,走“法治化”的良性發展軌道

  • 上一篇:傑小姐壹身黑色吊帶,清爽又顯腿長。妳怎麽想呢?
  • 下一篇:寒假日記300字大全初中2016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