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什麽是“先學後教,以學為教”

什麽是“先學後教,以學為教”

什麽是“先學後教,以學為教”?

楊司如何做到“先學後教,以學為教”?

庫勒小學前教師王曉鷗。

壹、什麽是“先學後教,以學為教”?

“先學後教,課堂訓練”。先學不是指學生漫無目的地學習,而是指在教師簡明扼要地提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並給予學前指導後,學生帶著思考問題在規定的時間內自學規定的內容並完成測試練習。後教不是老師漫無目的的教,而是學生充分自學後,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習。課內訓練,先學後教,通過壹定時間壹定量的訓練,讓學生學以致用,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課堂上學到的重難點的理解。

“先學後教,課堂訓練”,這看似簡單的八個字,其實蘊含著老師的職責不是教,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思想。西方人認為,只有真正做到“不學不教,先學後教,以教促學”,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以學為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教”什麽,怎麽教?學生“學什麽”和“怎麽學”誰更重要?是學生去找老師,還是老師去找學生?西方人認為答案應該是:教學由學習決定,教學情境由學習情境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境決定。

陶行知先生曾說:“教什麽,怎麽教,永遠不能憑空規定。都涉及到‘人’的問題。不同的人教不同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輕重,教的順序。因此,學校要求教師在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時,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做到“從教師到學生”。

老師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出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非常重要。人們習慣於認為,老師在課堂上講得越多、越詳細、越深入、越透徹,學生就會學得越快越好。老師帶領學生“鉆山洞”永遠比學生自己去探索要快。其實很容易培養學生的思維慣性。老師成了“講師”“麥克風”,學生卻成了“聽眾”“啞巴”。其實大部分書本上的知識同學都可以通過自學解決。老師要講十幾分鐘,學生自學三四分鐘就能學會。其實“教”也有講究。教什麽?怎麽教?學生會不教,學生也不會試圖讓學生自己解決。老師會少說話專心,只給壹點點指導。教學的方式是讓已經掌握的學生先開口。學生說得對,老師就有把握;如果發言不完整,達不到深度,老師會補充;如果妳說錯了,老師會糾正的。這樣老師說話的時間就少了。

在“做”中學。讓學生充分“動”起來,讓學生在課堂的每壹個環節都自主學習。但是自學不僅僅是看書。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操作、觀察、思考、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參與這些活動,讓他們親身感受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是壹個創新的過程。對於學生來說,知識在自學之前壹般都是不熟悉的,通過自學過程來獲得對這些知識的理解,這本身就是壹種創新。由於學生的生活經歷和學習經歷不同,實現學習目標的方式方法往往也不同。在教師明確目標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解決問題,這是壹種創新。

第二,楊司是如何做到“先學後教,以學為教”的?

楊司中學成立於1980。建校之初,是壹所默默無聞、默默無聞的農村初級中學。當時的楊司被稱為“三流硬件”、“三流教師”、“三流學生”,只有兩排平房,九個班。如今,“楊司”占地100余畝,在校學生3200余人,教師390余人。它擁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在轉化後進生方面取得了奇跡般的成功。楊司中學還被評為“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模範”、“中國名校”。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為了實現這壹理念,我們在80年代初進行了完成課堂作業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過10多年的探索,90年代初形成了“先學後教,課中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這是我們學校教好每壹個學生的主要方式。這種教學模式有效地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先教後學(練)”的低效、無效局面,實現了高效課堂。

語文課上,教師揭示學習目標後,引導學生圍繞“自學指導”走進課文,自己思考、自己學習,然後教師引導全班學生進行“以兵教兵”,共同探索難題,最後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走出課文,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課上,先引導學生看例題,找規律,然後讓學生舉壹反三,做類似例題的練習,再由教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存在的難點問題,總結提高,最後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

在理化課上,讓學生先做實驗,觀察現象,然後引導學生總結,得出規律,最後用結論解決問題。

作文指導課,要讓學生獨立審題、構思、選材、編提綱。同時,老師要巡視,及時解決作文中的傾向性問題,然後學生自主寫作。

在復習課中,采用“先學後教,課內訓練”的教學模式更為有利,可以是壹節課壹個循環,也可以是壹個單元壹章壹個循環。如果復習壹個單元,可以這樣做:第壹節課,考察基礎知識;第二節課,指導學生糾正訓練中的* * *問題,同時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第三節課,針對問題進行綜合訓練,也就是所謂的“先考後教”。這種方法對於畢業班的復習比較有效。

在試卷評卷過程中,老師根據閱卷時的統計和分析,指導學生解決* * *錯誤,並進行必要的歸納和總結。最後把* * *的問題和類似的題目合並。至於個別問題,前後同桌討論,對有特殊問題的同學進行個別輔導。從第壹個到最後壹個都報答案是低效甚至無效的。

在運用“先學後教,課內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時,應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不同課型靈活開展。有時可以最後集中精力學、教、練,有時可以分散學、教、練,有時可以學、教、練壹點。

“先學習”鏈接

在“先學”之前,教師要說壹兩句話,準確、清晰地揭示學習目標,也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方法、目標和要求,讓學生快速跨過引橋,走上自主學習的高速公路。在“學習第壹”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高效完成任務,及時表揚快速有效的學生;妳可以對“錯了”或“迷路”的學生耳語,給他們壹個“指南針”,但不能分散學生的註意力。教師要把學生自學中的難點問題徹底暴露出來,認真分析是傾向性問題還是個別問題,是舊知識的問題還是新知識的問題,把與新知識有關的傾向性問題進行整理歸類,為“後教”做準備。這其實就是老師修改教案,也就是“第二次備課”。

“後教育”鏈接

(1)明確教學內容。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後掌握不了的東西,不會教所有的學生。

(2)明確教學方式。應該是“以兵教兵”,就是會教的學生不會。老師只評價是對是錯,是完整還是不完整。對的老師要幫忙糾正,不完整的要補充。

(3)明確教學要求。如果我們想不折不扣地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就不應該談論題目,而應該找出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找出規律,上升到理論,真正讓學生知道為什麽,提醒學生防止應用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從而搭建起從理論到實踐的橋梁。

“課堂培訓”鏈接

保證時間不少於15分鐘,讓學生在實踐中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培訓的內容側重於應用剛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訓練的形式讓學生像比賽、考試壹樣獨立快速的完成。老師不給指導,學生不許抄襲。

這種課堂作業就像“實彈演習”,像戰場上的高強度綜合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至關重要(如拓寬知識面,發展學生思維,磨練學生意誌,增強競爭意識和獨立意識,培養雷厲風行的作風和嚴謹的態度等。)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使課堂教學的效果能及時檢測出來,教師要盡快糾正,並快速準確地反饋信息。

第三,“先學後教,課堂訓練”的運用

“先學後教,課內訓練”是壹種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但絕不能將其模式化為壹種死板、僵化、壹成不變的模式。它強調課堂教學必須實事求是,遵循規律,這樣課堂教學才能充滿活力,達到高效率。

1,做好課前準備

教師備課的質量決定了“先學後教,課內培訓”的效果。為了保證備課充分,預設到位,我們采用“自我備課”——“研究備課”——“復習備課”的方法。“自備”就是備課、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分析學習情況、拿出教案,相當於“先學”。“研究與準備”是指學科組教師在“自我準備”的基礎上相互討論。這個過程必須真實有效。通過討論,首先要解決備課中存在的問題,最終做到“六統壹”:課時統壹劃分、教學過程統壹、學習目標統壹、自學指導統壹、解題策略統壹、作業訓練統壹。這個過程相當於“後教育”。在“預習”的基礎上,“預習”是指教師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對“預習”的內容作進壹步的研究,糾正“預習”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教學策略,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2.課堂上,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上,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在課堂上,老師的“教”很重要。其實並不是老師講得越多越詳細越深入越透徹,學生學得越快越好,容易培養學生的思維慣性。老師成了“講師”“麥克風”,學生卻成了“聽眾”“啞巴”。我們相信大部分課本上的知識同學都是可以自學解決的。老師要講十幾二十分鐘,學生自學三五分鐘就能學會。如果學生不能深入課本,只聽老師講解,那就是在互相撓靴子。只有讓學生圍繞問題、目標、任務自主學習,才能真正抓住要領,暴露學習中的問題。問題暴露出來後,不是老師開始講,而是要調動集體的力量,通過集體的智慧來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們看似“不作為”,少說話,實際上促進了學生的“有為”。所以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自學、思考、討論、交流上,而老師很少講,壹般在10分鐘左右,有的甚至只有4-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達到35-40分鐘之多。這樣,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就變成了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從“壹線”退到“二線”,充當學生自學、思考、討論、答疑的“顧問”。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建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

3.評價標準必須實現三個“轉變”。

評價標準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課堂是否高效。只有從全體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才能科學有效。

我們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實現了三個“轉變”:

(1)評價對象由“單個”變為“多個”。

從“單壹”評價到課堂教學,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多少(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創新精神、學習習慣、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表現如何。),通過評價促使教師認真確定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按照“先學後教,課內訓練”的教學結構,嚴格訓練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評價主體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從主要評價教師如何教學(教學態度、語言、板書、現代教學手段的運用等。)到強調學生如何學習,大家是否緊張地用腦、用嘴、用手,自學效果如何。這樣督促老師把時間花在備課和指導學生學習的講座上,既讓學生獲得了知識,又愛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3)評價的重點從“形式”轉向“效果”。

課堂能最有效地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特別是創造性地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反之,老師講得再好,形式再漂亮,都不是好課。這樣老師備課講課都是從實際出發,註重實效,杜絕形式主義和排場。

壹些觀點:

1.楊司中學采用“先學後教,課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解決了後進生的問題。全校學生每門課考試成績都很優秀。每門課,老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自學課本,然後做課本上的習題。老師上課布置作業,上課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並不是老師真正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習題進行評判,個人會受到老師的引導。

學習壹種新的教學方法時,要研究其原理和指導思想,不能簡單模仿,否則往往效果不佳,半途而廢。不改革觀念,機械地模仿幾個步驟和技巧是不可能的。在學習了杜郎口和楊司的經驗後,我們不應該人為地規定課堂上老師講幾分鐘,學生學幾分鐘,從而把活生生的課堂教學變成教條。

2.“先學後教,課內訓練”應該是:從壹節課到另壹節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己學習,教師要從講師變成組織者,這樣才能真正解放學生。我們老師有時候放不下,不敢讓學生自學,因為不相信學生的能力,所以我們要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很多老師就是喜歡專職灌水,怕不細說學生聽不懂。考試不及格,傳統觀點總認為老師話少,就是老師不負責,希望老師話多。這些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觀念的問題。歸根結底,學生不可信。不改變觀念,教學改革永遠不會進行到底。

3.過去,我們認為老師講得越詳細,學生就越容易學習,課堂教學就越有效率。但我們沒想到,這樣做會形成很多學生不思考,只是被動聽課,不願意主動學習的習慣。其實大部分書本上的知識學生都可以通過自學來解決,只是老師的演講更加費時。楊司中學的經驗證明,老師通常需要講十幾分鐘,學生可以自學三四分鐘。學生自習幾分鐘後開始做練習。如果不會,基本上可以通過回頭看例題或者互相討論來做練習。這個過程是壹個不斷反饋的過程,妳不可能壹下子看完。這樣學生的自學積極性更高,效率更高。因為老師規定學生自己做幾分鐘的習題,學生有緊迫感。不仔細看就不做操,落在別人後面,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比被動聽老師講課要積極得多,真正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4.後進生問題是壹個普遍而持久的問題,楊司中學基本不存在後進生問題。為什麽自學可以縮小差距,轉化後進生?原因有很多:壹是老師上課說話少,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單獨輔導後進生。第二,在學生互相討論的過程中,其實是好學生教後進生的過程。好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已經基本理解了,但後進生還有壹些問題需要弄清楚。通過好學生的講解,自然會明白。後進生光靠老師壹個人忙不過來,動員全體學生去幫助他們會更有力量。第三,後進生在自學過程中也有緊迫感。別人限時看完例題可以做題,但不會做也是可恥的,增強了自己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力。

5.要減輕學生沈重的課業負擔,主要是作業。對此,首先是從課堂上的作業開始,要求老師課堂上布置作業,課堂上批改,課後不留作業。並且規定每節課的作業時間不得少於20分鐘。這就迫使老師少說話。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壹開始是老師解決,後來是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每節課都是自習課,老師只講幾分鐘。另外,每節課的作業練習都是考試,有助於學生處於緊張的學習狀態,也培養了他們的考試能力。學生上課緊張學習,課後放松,沒有作業,可以更好的發展興趣愛好,培養各方面素質。

6.“先學後教,課內培訓”是壹種非常好的教學模式。在實施之前,我們應該真正地討論這種教學模式,並將這種教學模式與我們學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鑒於我校學生基礎薄弱,自學能力差,接受式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如果完全按照“先學後教,課內訓練”的方式和方法,可能效果不太好,還處於初級階段。在“先學後教,課內培訓”的指導下,開展具有本校特色的“先學後教,課內培訓”。

  • 上一篇:四川眉山實驗高中是職業高中嗎?
  • 下一篇:適合中學生的劉海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