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日軍轟炸貴陽中學

日軍轟炸貴陽中學

兩場戰役,1942,1944。主要的將領是戴安瀾和孫立人。以下內容來自百度中國遠征軍詞條。可以隨便看,隨便分。以後可以隨時用相關方式搜索。

第壹次探險

由於英方的阻撓,直到2月中旬1942,只有中國遠征軍第6軍第49、93師進入緬甸京東地區,其余仍集結在滇緬公路上。此時由於緬甸戰事吃緊,英國人急於派遣遠征軍進入緬甸參戰。2月16日,蔣中正命令第5軍先行進入緬甸,以第200師為先鋒。3月7日,200師到達銅鼓,16年3月6日,日軍開始轟炸銅鼓,這是遠征軍與日軍的第壹次大規模接觸。3月19日,200師第壹次與日軍地面部隊取得聯系。由於日軍對緬甸交通線的持續狂轟濫炸和英方的消極拖延,後續部隊始終沒有按原計劃抵達銅鼓。10多天後,200師傷亡2000余人,外圍無援軍。除此之外,杜判斷出了形勢。3月30日,日軍進城後,發現銅鼓是壹座空城。在保衛銅鼓戰役中,200師殲敵5000余人,重創日軍55師。

隨後,中國遠征軍做好了平曼納戰役的準備。但在西側,緬甸戰場右側的英軍連續撤退,將中路平曼納地區的中國遠征軍右翼完全暴露在日軍面前。在東側,由於中國軍隊力量薄弱,第5軍有被包圍和殲滅的危險。18年4月淩晨,史迪威和羅不得不放棄平曼納戰役。

4月14日淩晨,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給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發來緊急電報,請求救援被圍困在仁安羌的英軍。4月19日下午5時,仁安強油田在新38師師長、副師長齊學圻、113團團長劉等領導下收復,解救了被日軍俘虜的7000余名英軍和500余名英緬士兵、美國傳教士和記者。消息壹出,中國、英國、美國引起轟動。孫立人將軍。

4月20日,史迪威和羅輕信英軍情報,認為仁安羌和喬克波當之間有3000余敵軍,命令第200師向喬克波當進行長途突襲。當200師到達喬克白當時,發現沒有日軍,只有英軍在新38師的掩護下撤退。然後他返回唐吉,浪費了寶貴的三天時間,讓日軍先攻占了唐吉。4月23日下午,200師進攻唐吉,經過激戰,於4月25日18占領唐吉。4月24日,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第六軍被迫放棄雷列姆。

日軍隨後從Leiliem向北推進。此時防守臘戍已無意義,於是200師於4月26日放棄了唐吉。

4月29日拂曉,日軍猛攻臘戍,66軍傷亡慘重。當天中午,日軍占領臘戍,66軍各部退守新圩。所謂的曼德勒戰役已經徹底泡湯了。這個時候,撤退就成了當務之急。

在東線,第6軍在4月24日被迫放棄萊勒姆後,邊打邊退。5月12日被推到薩爾溫江以東,後撤回中國。

中線方面,第5軍司令部和新22師、96師主力於4月26日晚由焦克西乘汽車、火車向曼德勒轉移,當晚10時全部到達。5月1日,所有部隊撤至伊洛瓦底江以西以北地區。此後,新38師直屬第五軍、200師、96師、66軍輪流掩護徒步撤離。5月8日晨,日軍攻占密支那,7日杜奉之命撤退到中國。5月9日,由於在界沙(又譯卡薩)發現日軍,新38師先掩護只有壹個團,新38師和新22師主力至少要壹天半才能撤下前線,杜認為日軍可能從南北殲滅遠征軍 於是,他命令第93師掩護右翼,占領孟珙附近的掩護陣地,同時命令所有部隊分頭回家,自謀生路。

新38師師長沒有聽從杜的命令,撤退到印度。新38師是第壹次遠征後唯壹保留建制的部隊。

杜率5軍、新22師直屬部隊,離開密瓦公路向西北方向休整,轉至新平陽。失落的遠征軍在森林裏四處遊蕩,很多人死於饑餓和疾病,也有人因為受不了折磨而自殺。後來壹架美國飛機在野人山上空發現了這支軍隊,然後盟軍空投了無線電、食物和藥品,使得這支軍隊終於走出了野人山。因為預定回國的中緬邊境有大量日軍把守,這支軍隊最終改道印度。

唯壹走出野人山的女英雄——劉桂英

第200師到達唐吉,後來突破了沿途敵人的封鎖,經南盤江、梅廟、南坎以西回國。5月18日,200師分兵過(胞)馬(谷)公路,前衛部隊突然遭到伏擊。壹天激戰,200師傷亡過半,才從東邊山坡上撕開壹個缺口,剩下的官兵得以生還。戴安瀾突圍時被兩發機槍子彈擊中胸部和腹部。5月26日,戴安瀾將軍去世了。

第96師和1名炮兵工兵各經孟珙、孟關、葡萄、高黎貢山回國。

據戰後統計,翻越野人山的部隊有3萬多人葬身原始森林,其中新建的第5軍第22師野戰醫院護士劉桂英,作為唯壹幸存的5名離開野人山的女兵之壹而聞名。

第壹次遠征失敗後,滇緬公路中斷,65438+萬遠征軍經過血戰,只有4萬人安全撤離。日本不僅封鎖了對中國的國際援助,還打開了西方進攻印度的大門。原來的作戰物資是通過駝峰航線和中印公路運輸的。

遠征軍第壹次在緬甸作戰,出動103000人,傷亡56480人(多在野人山、胡康河流域)。日軍傷亡約4.5萬人,英軍傷亡1.3萬人。

第二次探險

中國遠征軍完全裝備了美國裝備

7月1942,15,新38師離開英帕拉前往拉姆加。8月初,從緬北野人山逃出來的第5軍新22師及其直屬部隊也來到了拉姆加。根據中美協議,廢除遠征軍第壹任司令,改稱中國軍隊駐印度總司令部。史迪威為總司令,羅為副總司令。與此同時,國民政府利用駝峰空運飛機的機會,每天空運數百名士兵到印度補充軍隊。1942年底,由於史迪威與羅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被迫將羅調回國內。經過反復考慮,決定派的第8集團軍軍長鄭洞國接替羅的職務。同時決定在印度陸軍司令部下新設第壹軍建制,下轄38個新師和22個新師。鄭洞國任軍長,孫立人任副軍長兼新三十八師師長,廖耀湘任新二十二師師長。3月中旬,鄭洞國率軍事人員到蘭布加,正式建立新軍。[4]

1942 10 10月24日,新組建的第38師112孫立人將軍在滇緬戰役中活埋了所有投降的1200名日軍官兵。國內有學者對此提出質疑,這很難證明。

從1942年底到1944春,新30師陸續空運到印度,新30師編入新的陸軍序列。1944上半年,14師和第50師的士兵也被空運到印度。中國駐印部隊在拉姆加換了美國裝備,有美國的軍事援助和充足的糧食,軍事訓練非常紮實。經過壹年的訓練鞏固,我已經練就了過硬的叢林訓練和叢林生存技能。此外,與此同時,在蔣中正“壹寸山河壹寸血,十萬青年十萬部隊”的號召下,士兵素質大幅提升,大大提高了駐印部隊的戰鬥力。

1942年6月,怒江防線穩固後,國民政府積極訓練軍隊,準備反攻緬甸。1943年2月1日,蔣中正任命陳誠為中國遠征軍總司令。3月28日,中國遠征軍總司令在雲南楚雄成立。陳誠從重慶飛到楚雄上任,著手訓練遠征軍,制定反攻計劃。1943年8月,5支遠征軍的訓練和裝備基本完成。抽調的五十四軍也在165438+10月完成整編。其中11軍下轄2、6、71軍和20師。第20軍下轄第53軍和第54軍***4個師。另外,第八軍和第九十三師由遠征軍直接指揮。1943年冬,陳誠因病辭職,魏接任遠征軍統帥。

1943年3月,新38師114團挺進野人山地區,掩護中美軍隊修建的從印度利多到野人山地區的中印公路。1943 10 10月下旬,雨季停止,駐利多的新22師和新38師主力乘車到達胡康河河谷邊緣,駐緬北印軍反攻正式開始。經過浴血奮戰,新三十八師於65438年2月29日攻克了邦國。隨後,在新38師的配合下,新22師於3月5日1944攻克孟關。後來兩師合作攻占瓦魯班。新22師在攻占瓦魯班的戰鬥中突襲了18師司令部,繳獲了下達作戰命令的18師的印章,這在抗日戰爭時期是絕無僅有的。蔣中正給他發了壹封表揚信:中國虎!1944年4月,新22師、新38師、30師、50師與美軍聯合圍攻密支那。在征服密支那後,所有的軍隊都進行了兩個月的整備。此時,14師、50師、新30師已空運至緬北反攻前線,中國入緬兵力已達5個師。為了便於指揮,新軍擴編為新軍和新六軍兩個軍。新的軍隊有壹個新的第30師和壹個新的第38師,其指揮官是孫立人。新六軍有新22師,14師,50師,師長廖耀湘。鄭洞國升任印度陸軍副總司令。1944 10 6月16日,新壹軍、新六軍開始進攻巴莫。12年初,日軍入侵獨山,貴陽告急。國民政府軍委命令新六軍回國保衛西南,新六軍主力奉命於12年6月1日停止。第50師留下來與新軍作戰,歸新軍指揮(後正式編入新軍序列)。新的軍隊征服了巴莫。當時遠征軍裝備的半履帶式車輛

印軍開始反攻幾個月後,滇西的中國遠征軍開始反攻。5月1944,11,20軍正式開始強渡怒江,6月底在騰沖附近浴血奮戰。經過三個月的戰鬥,14年9月騰沖解放。11軍於6月1日渡江,新二十八師於6月4日攻克拉蒙,進入嵩山。由於敵人防線堅固,該師五次進攻都失敗了。7月1日,進攻改為第八軍,由三個師輪流進攻,連續9次,直到9月7日才大敗,全軍覆沒。經過浴血奮戰,遠征軍於6月3日165438+10月20日攻克龍陵,6月20日攻克芒市,2月1日攻克佘芳,6月1945+10月19日收復萬鼎。65438+10月22日中午,53軍116師在木柵與新軍第壹師會合,以鉗形攻勢向茫崖推進。

1945 65438+10月15,新軍攻克南坎,繼續前進。65438年6月6日+10月27日,萬鼎附近的茫崖與西進雲南的中國遠征軍會師。65438+中印公路通車儀式在萬馬池舉行。會師後滇西遠征軍回國,新軍隨50師南下。新軍先後拿下新圩、臘戍,50師先後攻克杜南、西堡、南燕、皎瑪等鎮。新50師自1944強渡伊洛瓦底江以來,三個多月前進了600公裏。3月30日,中國遠征軍攻克喬妹,與英軍會師。隨後中國駐印部隊凱旋而歸。至此,中國駐印部隊和中國遠征軍的任務圓滿完成。

第二次緬甸行動中,中國駐印部隊傷亡1.8萬余人,殲滅日軍4.8萬余人,解放了約1.3萬平方公裏的緬甸土地。滇西中國遠征軍傷亡67403人,殲滅日軍21057人,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約38000平方公裏。中國遠征軍完成了中國戰略反攻的全面勝利。

  • 上一篇:大禹中學宿舍照片
  • 下一篇:緊身褲怎麽搭配?緊身褲好看的搭配技巧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