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北京第四十七中學的歷史沿革

北京第四十七中學的歷史沿革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九峰山腳下。是海澱區壹所歷史悠久的學校。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的校園原本是壹個多入口的傳統四合院,這是清朝秦春宮負責人範長喜的房子。李大釗被捕前,曾來此暫住。1924——1925馮玉祥、孫嶽、胡景翼(號,李和尚)(國民革命軍三大軍長)捐圖書館(李和尚堂)及門前石橋。這兩座建築仍然保存完好。

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的前身是北京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創建於1923。五四運動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開來。1921年,中國* * *產黨誕生。為了建立革命統壹戰線,中國* * *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實現了國共合作,中國革命形勢向前發展。辛亥革命時期跟隨孫中山的李世曾,在京西溫泉村創辦了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

我們學校的創始人李玉英於1881年出生於河北萊文。其父李鴻藻在鹹豐、同治、光緒時,歷任財政部左侍郎、工部尚書、軍機大臣、各國政務大臣。李世曾出生後,慈禧認他為養子,賞賜他官職。雖然被官職遮蔽,但他從來不穿滿族官服;父親雖然是宰相,卻走上了反封建的革命道路。

李世曾曾赴巴黎,就讀於蒙達順俄農業學校。畢業後先後到巴斯德學院和巴黎大學從事研究,成為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專家。李世曾曾組織《世界社》出版《新世紀》周刊,宣傳“弘揚真理,倡導革命”。1906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參與同盟會成員彭刺殺頑固反對清帝退位的滿清貴族梁的活動,投身推翻滿清王朝的鬥爭。1928年,他只身前往沈陽,勸說張學良采取“改旗易幟”的愛國行為。在抗日戰爭期間,他在歐美從事反侵略外交活動。李世曾先生在巴黎留學回國後,成為北京大學教授。後歷任中法大學校長、北平大學校長、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故宮博物院院長、北平研究院院長。

李世曾先生壹生致力於教育事業,並十分重視教育。1912年,他和吳在京發起組織“留法勤儉”,章程宣稱:“改良社會,教育為先。”節約型社會宗旨明確提出:為“創造新社會、新公民”而努力1915年,李世曾幫助李光安等人組織“勤工儉學”,其宗旨是:“勤工儉學,增進勞動者的知識。”於是,李世曾和蔡元培於1916年發起成立了法中教育協會,組織留法勤工儉學,導致了舉世矚目的留法勤工儉學熱潮的出現。1920年,李世曾、蔡元培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23年創辦中法大學附屬溫泉中學。

“發展個性,培養品格,訓練技能,培養健全公民。”李世曾先生的這壹思想已成為溫泉中學教育的指導思想,並貫徹於各種教育活動中。溫泉中學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推動下,在民主和科學精神的指導下創建的。學校的創始人決心通過改革和教育振興中國。他們堅持用愛國主義教育學生,所以溫泉中學從建校開始就是壹所愛國進步的學校。他們參加了孫中山先生的追悼會,銘記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的遺訓。他們開辦平民學校,教農民學習文化,向農民宣傳愛國思想。日本侵略者發動“九壹八事變”,學生高呼“打倒帝國主義!”“誓死不做被征服者!”口號、示威和宣傳。“壹二·九運動”期間,溫泉中學的學生和北平的愛國學生壹起請願示威。學生們唱著《畢業歌》,對著反動軍警的大刀、水龍帶、鞭子奮勇前進。徐州失陷後,該校因拒絕參加日偽組織的“慶祝”活動,被勒令停辦。尤其是解放前夕,溫泉中學已成為北平地下黨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的據點。當時溫泉中學師生400人,地下黨員10人,占全校總人數的2.5%(北平地下黨員3000多人,占北平200萬市民的0.15%),人民團50人, 占全校總人數的12.5%(北民團有5000名學生)溫泉中學的校友們,以高昂的愛國熱情,為民族命運而英勇奮鬥,在母校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壹頁。 溫泉中學也非常重視壹個健康公民應該具備的純潔品格,提出了實事求是、敢做我是、忠誠、樸實、活潑、勇於培養優秀品格的要求。溫泉中學的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要發展生產,豐富強兵,使中國在世界競爭中生存,必須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和技能的訓練。”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現代教育的目的是成為壹個對社會有用的成員,成為壹個健全的有能力的人,以此來應付其他壹切環境,建立實際的社會經驗。絕不是默讀,觀察固有的文化,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給吃的理論不消化,就算教育功能用盡了。”溫泉中學進步的教育活動造就了壹大批優秀的人才,溫泉中學在當時的北平享有很高的聲譽。

北平解放後,改名為北京中法大學附屬西山溫泉中學。同年,中央重工業部撥出巨資改造校園,成為重工業部子弟寄宿制學校,更名為“中央重工業部職工子弟溫泉中學”。黨的羅同誌(何長工同誌的老師)成了我們學校的校長。65438-0953,我校隸屬北京市教育局領導,更名為“北京市第四十七中學”。20世紀五六十年代,學校已發展成為壹所師資力量雄厚、校園寬敞、教學設施齊全的大型全日制完全中學。在黨的教育方針指引下,逐步形成了團結、緊張、嚴肅、生動的局面。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進入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的黃金時期,被列為北京市20所重點中學之壹。從65438到0955,參加高考的同學基本都考上了高校。高教部從考生中選拔壹批出國留學預科生,學校選拔12人。後來兩次從學校選拔出國留學預科生。

文革後學校由重點中學改為普通中學,由全市統壹招生改為當地農村招生,加上文革的影響,生源明顯不如過去。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大家努力使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1984年升學率達到62%。從65438到0986,高考文科升學率躍居海澱區第五。1993 10,學校迎來七十周年校慶,數千名校友歡聚在歡聚壹堂,祝賀母校七十華誕。他們對母校的學習生活充滿了深情的回憶,他們關註著學校的未來和發展。黨和國家領導人馮、曲、李光、、顏懷如、李淑玲、張、張宏慶、、鮑天振等紛紛題詞祝賀。李世曾先生生前的機要秘書錢誌祥先生從海外歸來,與李世曾先生的曾孫女朱朱壹起到學校慶祝七十周年,告訴他:“我們壹定要辦好四十七中。”

如今,這所擁有80年輝煌歷史的名校正在尋求新的發展機遇。1994年,四十七中與清華附中簽約,確定兩校聯合辦學的方針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附中清華附中的名校效應帶動四十七中的發展”。然而,這壹政策並沒有得到實施。但是,47歲的中國人勇敢面對現實,努力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積極迎接更大的發展。

針對農村學生素質不高,社區文化水平低,家長家庭教育觀念陳舊,義務教育不能得到很好保障的實際,學校於7月成立,1997,副校長郭京華任校長,家長與學校簽訂《義務教育協議書》(規定學校、教師、家長、學生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經過六年的探索,學校現在。今年學校被評為海澱區家庭教育先進單位,並被推薦參加北京市“百家好家長學校”評選。

學校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初步形成了德育網絡。“德育有效性研究”是學校所在市、區的集體課題,學校在教育學生做人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教學上,我們正以新課程為契機,轉變觀念,深化教學改革;探索自主學習的新課堂,建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會學生學習。引進外教,註重東西方文化交流。探索校本課程,創建學校特色。

今年,新壹屆領導班子上任後,郭京華總裁提出了“對內重質量,對外重形象”的工作方針。學校在團隊建設、校風建設、學風建設、教學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近十年來,在幾代校長的努力下,四十七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新建了辦公樓和宿舍樓,對教學樓和實驗樓進行了重新加固和裝修,建設了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校園網、塑膠操場等。,辦學質量進壹步提高。在新壹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學校正以開拓創新的工作思路、與時俱進的工作意識、昂揚向上的工作狀態、團結務實的工作作風,發展提升四十七中。

  • 上一篇:石家莊四十三中、十七中、師大附中簡介?
  • 下一篇:連雲港市優秀學生獎學金名單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