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中學應該塑造什麽樣的議論文?

中學應該塑造什麽樣的議論文?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思想最活躍的時期,夾雜著對外界事物的無知和對未知領域探索的無限好奇。“木有繩系直,金有銳益。”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壹塊塊未成型的土壤,必須通過壹種叫做“教育”的模具來塑造。當今中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實力日益強大,正在迎來第十四個五年計劃。這是否意味著新壹代年輕人可以過上舒適的生活,享受自己辛勤勞動的成果?我不這麽認為。我們的中學教育要重視德育,提高新壹代公民的素質,努力塑造壹批有道德、有毅力、有理想、更有情懷的國家棟梁。

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每個中學生都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始終牢記這壹點,並身體力行,從而取得顯著成效。“道德”是人們立足於社會的基礎。幾千年來,中華文明都崇尚“尊德載物”的美好品質。在中學課本中,不難發現字裏行間有很多關於道德素養的生動表述。課余時間,學校也會安排相應的誌願服務活動,鼓勵學生積極伸出援手,幫助他人。使學生將良好的道德認知充分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把這“壹左壹右”踏踏實實地寫下來。

在當今社會,年輕人擁有奮鬥向前的毅力尤為重要。現在的年輕人,應該是充滿熱血和激情的,而不是“對窗外事充耳不聞”的冷漠閑人,也不是只想平躺著的佛門青年。這些現象都不是我們教育行業所期待的。我們可以推斷其中的原因,要麽是因為孩子受到網絡中壹些不良風氣的影響而願意去做,要麽是因為壹些教育工作者註重單純的書本教育,只是忽略了學生價值取向的培養。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合理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擺脫空調,為可愛的、前途光明的孩子引路。這是當今時代無法回避的緊迫問題。由此,我們需要更加重視,並在未來努力改善這種情況。還應該清楚地認識到,在中學教育中,學生價值觀的確立比成績更重要。

中學教育造就的人,不僅要註重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還要熱愛國家。“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我們培養的孩子是國家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人民不斷幸福的奮鬥者。大部分都是充分吸收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用,以便將來造福大家。這是我們壹直追求的理想,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前進的動力。

  • 上一篇:法律護航下的中國傳統美德典範
  • 下一篇:日本動畫片《犬夜叉》的多樣性情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