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嶽崗嶽崗村

嶽崗嶽崗村

1942年春天的壹個早晨,駐紮在嶽崗的新四軍第3師第8旅第3營的官兵正在大操場上做操,這時響水口敵人據點的500多名日偽軍突然襲擊了嶽崗。時任三營營長茍劉清帶領戰士沈著應戰,與敵人激戰7個小時,終於突破了敵人的包圍圈。在這次突圍中,新四軍的戰士開槍打死了十三個人。戰後,粵港幹部群眾揮淚安葬烈士遺骸,並在粵港西北角僻靜處立墓。每年清明節,師生幹部都會來掃墓。粵港小學袁美成老師帶領學生掃墓時,寫詩悼念:

十三位烈士默默無聞,慷慨參軍抗日。

為國犧牲遺風,我們祭掃慰靈。

周玉珍同誌是粵港地區最早的* * *產黨員之壹。他不顧艱難險阻,日夜為革命奔走。1941年,他和《黨員》制片人紀美秀發起並組織了抗日兄弟會,70多名青年參加其中,配合抗日宣傳活動。1942年11月,23歲的周玉珍在張集街不幸被敵方學者殺害。為了紀念周玉珍烈士,嶽崗被命名為於震鄉。1944年春,粵港各界人士和各鄉代表數十人在粵港小學舉行了周玉珍烈士追悼會。

1945年春,濱海紗布交易所在粵港成立,隨後粵港紗布交易所也相應成立。交易所的任務是把公棉送到群眾手中紡紗。棉紗壹斤付15.25元(舊十六兩制),公糧二斤作為工資。棉紗回收後,和織布工壹起換,原糧也作為工資。當時由於紗布的交換,年棉花吞吐量達到2萬多斤,糧食50多萬斤(包括救災用糧)。不久,嶽崗供銷社成立,當地群眾投資入股,分紅。供銷社的經營直接服務於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供銷社還辦起了榨油廠,半機械化榨油,主要是大豆油和花生油。除了保證地方部隊、機關和群眾所需的食用油供應外,還遠銷外地,壹時成為商業中心。在粵港,以前只有壹所小學,大部分孩子都上不了學。通常,普通人不容易看到這部歌劇。唯壹的就是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去道觀湊熱鬧。道觀位於首龍崗以東,嶽崗以北,瓦房三大殿,茅草房四間,築有圍墻。四月初八,善男信女,身著紅綠,來到道觀燒香祈福,附近的男女老少也都來看熱鬧。此外,很多賣雜貨和賣小花的人也挑著擔子來做生意,好不熱鬧。

1942年,原嶽崗小學升格為高級完全小學,50年代還設置了中學。當時學校師生除了教學和讀書,還組織文藝宣傳隊進行宣傳。在那種危險的戰爭環境下,嶽崗鄉的文藝隊和小學宣傳隊還排練了《再造二流子》、《河邊釣魚》、《孫良誠過境》等文藝節目,深入敵占區附近地區到周吉北部演出,敦促偽軍迷途知返,向人民投懷送抱。他們還利用業余時間辦冬校、夜校,寫標語,出黑板報,幫助群眾學習政治文化,搞得熱氣騰騰。今天,許多同誌在寫革命回憶錄時,常常提到月亮港。

歷經多次歷史變遷,只剩下嶽崗小學。粵港小學有13名教師,100多名學生。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學校終於有了壹塊供孩子們玩耍的草坪,兩個不錯的籃球架,還有壹些健身器材。

  • 上一篇:感謝為我提燈的人寫作。
  • 下一篇:2016山西運城高中英語作文範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