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李永新的職業是什麽?

李永新的職業是什麽?

李永新·李永新個人信息簡介。

李永新,機械工程專家,科技信息專家。壹生致力於機械科技信息的研究。提出了“源、渠、庫、流”建立信息系統的基本環節,促進了機械行業信息系統的建立。參與機械行業信息政策研究。在機械工程、信息科學、出版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成果。為中國科技信息和出版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李永新出生於河北省寧河縣朱村的壹個農民家庭。他從小聰明好學,祖上是農民家庭,所以對他的期望很高。他在寧河中學讀完初中後,於1947考入北平河北高中。在這所學校裏,他勤奮好學,追求進步,參加了當時北平團委主辦的大中學生暑期學習小組,逐漸接觸到歷史唯物主義、新民主主義等革命理論,建立了初步的革命人生觀。1949年8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0年2月光榮加入中國* * *產黨。

1950年8月,李永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1952年8月,以清華大學航空工程系為主體的北京航空航天學院成立,他也轉到北京航空航天學院發動機系學習。1954大學畢業。此時正值我國第壹個五年計劃的建設時期,各條戰線都在迅速發展,各行各業都急需大量有文化、有知識的專業技術人才。他滿懷愛國之情,參加了這項工作。曾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原技術部第二設計科技術員。在這裏,他參與策劃和組織了航空發動機、航空火花塞、電器、儀表、航空炮、坦克、戰車發動機等項目的試制。經常到試制基地出差,及時掌握試制進度,收集存在的問題,提出措施和建議,組織各項方案的具體實施。195j,26歲時獨立承擔了某型飛機起落架斷裂事故調查分析任務。他多次深入現場調查取證,查閱相關技術資料,經過反復分析研究,撰寫了事故原因調查報告,圓滿完成了任務。

此時,盡管李永新只有20多歲,但他的能力和才華已經初露端倪。但由於他過於直白,沒有對個別領導的違法亂紀行為表示憤慨,1958被錯誤地劃為右派。對這個追求事業的年輕人來說,是極其不公平和殘酷的打擊。

逆境往往是建立事業的機會。盡管李永新已經被冤枉了20年,但是苦難並不壹定是壹筆財富。正是在這些漫長的歲月裏,他以對黨和祖國的忠誠和對事業的追求,努力工作,勤奮工作,為自己的知識和才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8年5月,李永新來到第壹機械工業部科技情報研究所資料室工作。他利用每天整理圖書資料的機會,閱讀了大量國內外科技圖書資料,下大力氣學習《資本論》、《自然辯證法》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這片知識的海洋中,他從對英語的仰慕中獲益良多。為了直接閱讀更多的外文資料,他刻苦學習外語,經常幾個月不上街,不理發,每天晚上學習到深夜。那時候學外語,不僅沒有出國、留學、外事活動等動力,也沒有電視廣播講座、學習輔導班等任何條件,甚至冒了很大的風險。他只是靠著字典壹個字壹個字地攻,憑著頑強的毅力,繼續燒藥膏,攻克了英、日、俄、德、法五門外語。此外,他還深入學習了數學、近代物理、工業化學、電子學、計算機、激光科學、機械產品結構與技術、信息理論與方法、經濟學、組織管理等基礎理論和科學知識。

從65438年到0962年,李永新開始編輯期刊。從這壹年到1981,先後主編《外國機械工業》、《外國機械》、《外國機械參考》等刊物,並擔任中美聯合刊物《西方技術與管理》和中英聯合刊物《先進技術與產品》主編。他花了很大力氣辦好這些刊物。在此期間,他致力於研究中外機械工業的發展趨勢和經驗;持續跟蹤、學習和引進國外機械行業的新技術和新產品;撰寫了《外國機械工業的橫向動向和趨勢》、《日本機械振興法述評》等學術論文和著作90余篇。在俄、英、日、德等國翻譯出版科技管理書籍9部;編制繪制采礦、選礦、高爐、軋鋼、化肥等成套設備掛圖和圖集7套;出版《國外工業現代化概述》、《機械工人基礎知識》等書籍;他還擔任了《中國大百科全書機械工程卷》機械工程史分冊的副主編,並為該書撰寫了“近代機械工程史”連載。1981年,受工發組織委托,他用英文寫了壹篇關於中國機械工業發展的8萬字論文,被工發組織采納。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成就大多是他在逆境的艱難條件下進行和完成的。

從1958壹直打到1978才平反。他在機械科技信息領域默默耕耘,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了祖國。即使在文革最艱難的日子裏,他的初衷也沒有改變。1969年被送到河南羅山五七幹校。在那裏,他在勞動中創造了用於繪制農田地圖的土壤“平板”;承擔了水泵站和水泵的設計和安裝、柴油發電機組的安裝、維護和運行等技術工作。雖然他後來成了著名的科技情報和機械工程專家,但他在填寫簡歷時,仍然填寫了他在“五七”幹校做過的主要技術工作。也許只有他才能真正掂量這段歷史在他壹生中的分量。

1981年,李永新走上了機械工業部信息所副所長的領導崗位;1983,任主任,兼任機械工業出版社社長。在緊張的行政工作之余,他以更加無私的精神從事機械科技情報的研究,先後發表了《從引進嫁接到科技立國》、《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情報學術活動》、《建立適應國情的中文檢索系統》、《計算機在出版業的應用初探》等論文。他還寫了壹篇英文論文《發展中國家尖端技術的地位》,在世界工程師聯合會內羅畢會議上宣讀。為了宣傳老壹輩科學家的愛國主義和奉獻精神,沈宏川在1987與他人合作撰寫出版。

在李永新成為導演後不久,他被發現患有心臟病,由於過度勞累,他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他因心肌梗塞搶救過幾次。但他不顧個人安危,不遺余力地投身於事業的發展和改革。他提出了“優質、高效、進取、求實”的理念,他首先身體力行。從研究所的長遠建設規劃到具體科研項目的實施,從青年人才的培養到員工住房福利的提高,他都認真對待,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即使在午餐時間,他也經常和同事談論他的工作。回到家,他經常用方便面和吃剩的饅頭湊合著吃,壹直工作到深夜。他不斷追求事業上的最高境界,卻滿足於生活上的潔身自好。他非常關心年輕科研人員的成長。他經常和他們聊理想、聊工作、聊生活,盡力為年輕人創造成才的工作條件和機會。他被年輕同誌譽為“導師”。他在群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從1977到1982,多次被評為部裏先進工作者,優秀* * *黨員。. 198j被評為全國科技信息系統先進工作者。

長期以來,李水新在黨的培養下,通過不懈努力,在機械工程、信息科學、出版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成就。曾任中國科技信息學會副理事長、管理學會理事長、中國石油石化設備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出版人協會理事、世界工程師聯合會技術轉移委員會委員。並受聘為吉林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國防科工委信息學院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和兼職教授。

遺憾的是,正當李永新準備以新的姿態為黨更加努力工作時,他的疾病奪去了他的生命,享年59歲,英年早逝。廣大職工還清楚地記得,就在他出發的前壹兩天,他還在廣泛了解各項工作的開展情況,還在和基層同誌談心,互相勉勵。他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壹刻。

  • 上一篇:如何看待華二民辦中學?
  • 下一篇:文來中學高中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