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棗莊市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中2010年政府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棗莊市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中2010年政府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

2010是全面完成“十壹五”規劃的最後壹年,也是我區徹底擺脫困境的關鍵壹年,是實現經濟振興的關鍵壹年,是重回全市第壹方陣的轉折壹年。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依然存在,國內經濟復蘇的內在動力仍然不足。既要充分估計前進中的困難,也要看到發展中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中央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棗莊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扶持政策陸續實施,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區“六大交通基礎設施”的匯聚,進壹步凸顯了我們的交通樞紐優勢;兩次西中文化研討會、兩次全國汽車賽、動車組停運,進壹步提升了我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經過三年的持續努力,童淵造紙、6543.8億立方米煤制氣、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城南新區建設、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區等壹批重大項目相繼實施,極大地提振了幹部群眾的信心。只要我們抓住壹切可以利用的機遇,利用壹切有利條件,調動壹切積極因素,堅定不移、鍥而不舍,就壹定能夠推動薛城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科學發展觀為大局,按照區委確定的“穩增長、調結構、促消費”的要求和“12345”的工作思路,圍繞打造城市新門戶、物流新樞紐的目標, 壹個新的煤化工園區,壹個新的制造業基地,我們將加速產業聚集,聚集人氣,堅持投資。 統籌城鄉建設,提升第三產業,強化農業基礎,增加人民收入,優化發展環境,建設更加富裕文明和諧的新薛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9‰以內,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7%。重點關註以下七個方面:

(壹)全面振興工業經濟,增強趕超發展支撐力。堅持大集團、大企業、大項目,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做大做強新興產業,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增強工業經濟綜合實力。

培育企業集團和骨幹企業。大集團、大企業是現代產業發展的趨勢,也是鞏固產業基礎、提升區域競爭力的關鍵。把培育企業集團、壯大骨幹企業作為振興工業經濟的重中之重,按照企業集團的運作模式,規範安陽礦業、安泰煤業的運作,鼓勵其主業做大、多元化,增強帶動力和支撐力;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壹定規模和較強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制定扶持政策並給予分類指導,通過資本運作、產權聯盟等方式推進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加快培育壹批以名牌產品為龍頭、領先技術優勢突出的大型企業集團。培育壯大骨幹企業,以青島啤酒(薛城)公司、雪膠化工、天元化工、聯興玻璃等現有納稅百萬元以上的50家企業為重點,加強運行監控,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技術改造和產能擴張,擴大規模,提高效益,促進其盡快做大做強。

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按照“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改變單純依靠資源的傳統發展方式,積極引進高新技術產業,推進傳統產業創新,支柱產業多元化,新興產業特色化,構建適合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確保壹期6543.8+0億立方米煤制氣裝置安裝,投產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開工建設4萬噸乙二醇項目,延伸上下遊產品,拉長產業鏈,推動煤化工產業深入發展。造紙產業優化升級,以童淵紙業為龍頭,以提升產品檔次、增加附加值、加強協調為重點,確保年產20萬噸高檔牛皮紙紙板5號機投產,啟動實施年產40萬噸高檔特種紙項目,通過技術改造提升海象、德榮、運河紙業等企業,進壹步擴大產業規模,力爭年內全區造紙產量達到1萬噸著力扶持機械制造業,重點培育同濟機電、北鬥制冷、金紡印染、高盛電動車等企業,加快吉通制管、金輝鍛造、童生機械、恒邦精鑄、鄭錦電動車等項目建設,提升企業帶動力和產業集聚度;引導企業加強產學研結合,研發核心技術,發展自主品牌,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名牌產品嫁接、聯姻,引進壹批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壹批運用高新技術改造的傳統產業示範企業,提升產業整體實力,促進縱向配套、橫向合作發展,盡快實現從“薛城加工”向“薛城制造”、“薛城創造”的轉變。嚴格控制落後產能,拆除龔宇、金星等立窯生產線,逐步退出水泥等高耗能行業,淘汰落後生產工藝,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構建產業集聚載體。園區是承接產業轉移、加快產業集聚、培育產業集群的重要載體和平臺,也是對內引進、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前沿和窗口。圍繞新型生態煤化工基地建設,依托現有企業和技術,爭取成立魯南煤化工工程技術研究院,孵化和吸引更多項目向精細化工園區和鄒塢陶莊煤化工園區集聚,打造全市“新型煤化工園區”。進壹步完善薛城經濟開發區功能,重點支持礦山設備和紡織機械、風機產業,引導更多配套企業向開發區集聚;充分發揮張帆地處棗雪經濟帶重要節點的優勢。以浙江工業園區建設為契機,高標準規劃建設張帆經濟群,抓好華新國資電纜等項目建設,重點引進和扶持壹批汽車制造、電動車項目,打造全市“新型制造業基地”。

(二)努力提升城市形象,打造魯南新門戶。深入開展“城建年”活動,進壹步完善設施、提升功能、規範管理、突出特色,樹立門戶城市新形象。

聚焦城鄉規劃。遵循城市總體規劃,高標準編制南部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主要地段修建性詳細規劃,積極配合市規劃部門規劃新城南部及北京、上海、高鐵站周邊地區,統籌城市西部和北部地區。根據衛星鎮和棗莊中心城重要組成部分的發展定位,陶莊鎮和鄒塢鎮重點發展重化工業,張凡鎮建設浙江工業園區和棗學經濟帶重要組團,沙溝鎮發展城郊經濟,周瑩鎮發展現代農業,做好城鎮功能和產業規劃編制,統籌和引領城鄉建設,加快與棗莊中心城對接融合,實現壹體化發展。

著力改善基礎設施。以道路建設為引領,完善中和路、礦山路,加快錢江路建設,啟動珠江路、湘江路建設,適時啟動周雪路北段、昆侖山路、東外環南段建設;協調開通永興東路、黃河東路、東外環北段,暢通與棗莊新城的聯系;規劃改造與周邊縣市的連接道路,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網絡體系,增強聚集和輻射能力。著力提升服務功能,擴建長江自來水廠,實施集中供熱工程,整治背街小巷,完善給排水、供氣管網,改造公交場站,做好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兒童福利院運營工作;高標準建設水系景觀,擴建西鐘湖、中復湖,改造盤龍河、小莊河、小沙河,加快建設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的棗莊西城區。

大力加強城鄉住房建設。抓住省市政策支持機遇,加大棚戶區、農房建設和危房改造力度,以大建設促大轉型大變革。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綜合開發、分步實施”的原則,改造火車站廣場、燕山路兩側、董小莊村、陶莊工礦區等棚戶區57萬平方米。繼續推進城南6個村改造,抓好東窯、邵莊、小喜等32萬平方米安置小區建設,完成東窯、姚希、邵莊3個村改造,建設全興華庭、西中花園、史聖國際花園等居住小區,全年開發房地產1萬平方米,建設壹批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繼續推進農村住房建設和危房改造。每個鎮將選擇2-3個有條件的村進行集中搬遷。全區將建設連片房屋6100戶,分散房屋3300戶,改造危房4600戶。

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為抓手,抓好泰山路、臨山路、黃河路、沿河路等城市主要道路綜合改造,繼續實施城市綠化亮化工程,規範沿街門店廣告牌,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臨山路數字化管理試點,實施“門前五包”, 實施“雙包雙考核”,嚴控拆建,提高城市管理精細化、網格化水平。 結合社會公德和城市居民意識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制度約束,引導公眾模範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自覺參與城市管理,堅決揭露和懲處各種破壞公共設施、醜化城市形象的行為,努力營造文明優美的城市環境。

(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經濟增長新亮點。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調整結構、促進消費、完善載體、提升檔次的重要舉措,全面建成符合全市居民標準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完善生產性服務業功能。依托鐵路貨場和棗莊港,規劃建設貨場物流區和臨港物流區,爭取鐵路部門設立戰略裝車點,建設鐵路專用線,規劃建設煤化工專用碼頭和旅遊碼頭,完成疏港道路改造,完善物流中心、信息平臺等配套設施,引進壹批大型倉儲物流項目,加快發展臨港經濟;結合張凡經濟集團的規劃建設,完善汽車零部件物流市場設施,運營產業配套項目,新建兩個汽車專賣店,抓好海印醫藥物流園項目建設,提升區域物流綜合服務功能,打造魯南新物流樞紐。借助京滬高鐵棗莊站中央商務區建設,開發建設高端寫字樓、商務大廳,吸引周邊大企業、大集團總部入駐,大力發展商務經濟、總部經濟,積極培育金融保險、中介服務、信息咨詢等新興業態,打造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引進壹批高端休閑娛樂場所,集聚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提升生活服務業品質。進壹步完善城區商業設施,做好桂城購物中心改造,推動傳統商業業態升級。以“四引七個壹”為抓手,突出小莊河、小沙河海岸、火車站廣場等重點區域,建設壹批精致高檔的特色商業街區,引進壹批購物廣場、大型超市、高檔品牌連鎖店和知名餐飲,啟動銀座商城、銀杏影視文化中心建設,全面提升消費水平和服務水平。加快城鄉社區服務中心建設,完善便民服務網點,增強配套服務功能,吸引不同人群消費,進壹步提升區域知名度。

(四)統籌城鄉發展,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強化基礎,優化結構,壯大龍頭企業,培育特色,全面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努力打好農業基礎。投資6000萬元做好河道清淤、林網綠化、飲水安全、沼氣建設等工程,完成盤龍河南支分流和小營水庫後續治理,改造中低產田654.38+0.2萬畝,建設完善鄉鎮林網654.38+0.5萬畝,解決農村654.38+0.2萬人飲水問題;加大支農惠農力度,紮實開展“雙十雙百”工程,嚴格實施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及時發放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補貼,幫助12個經濟薄弱村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全力提升傳統農業。以優質瓜菜、食用菌、林果、生豬、安哥拉兔等特色產業為重點,擴大特色基地規模,推進農業“四化”進程,爭創國家蔬菜標準園500畝,新擴建優質瓜菜基地654.38+0.5萬畝,林果基地654.38+0.00畝,建設高產小麥、玉米4萬畝,推廣良種30萬畝依托現有優勢產業,做好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新型合作組織,支持5家農業龍頭企業實施技術改造和擴建,啟動新壹批農業龍頭項目,切實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

促進第壹產業和第三產業聯動發展。發揮城市駐地優勢,借鑒外地“農家樂”經驗,鼓勵農民由第壹性生產向第三性生產轉移,實現就地就業、增收致富;精心選擇規劃壹批特色村落,挖掘特色資源,實施景觀建設、特色建設,完善種植、觀賞、住宿、餐飲服務功能,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大力發展城郊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開辟農民增收渠道。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和規模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實行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有效提高農業規模效益。

(5)加快推進文化旅遊,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把發展文化旅遊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重要內容,挖掘、包裝、推廣特色文化,促進文化與旅遊經濟、休閑經濟相結合,豐富旅遊文化內涵,全力打造旅遊型城市。

挖掘特色文化資源。積極保護和傳承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弘揚習鐘“探索創新”、“孟嘗君”等優秀文化傳統,深入挖掘和整理習鐘造車、顧浩瓷窯、墓山漢群、飛虎隊紅色文化資源、魯南大鼓、山東快書、薛城嗩吶、張帆剪紙、羅坊泥塑等歷史文化資源。將傳統文化精髓與時代價值追求相融合,培育薛城精神,增強區域凝聚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完善文化旅遊載體建設。統籌規劃發展習鐘造車文明和現代汽車文明,加快建設中國車族源車神廣場和習鐘紀念館,規劃建設楊禹體育公園,完善“三車壹馬”設施,發展汽車制造、銷售、休閑、服務等配套業態,打造“賽車之都”。圍繞“濕地高爾夫”業態,完成盤龍河濕地公園總體規劃,拓展三大水面(西頂段、東倉段、田灣段),基本形成城市濕地景觀。突出民國建築風格,確保民國影視文化城二期建成運營,籌建飛虎隊紀念館(習仲閣),打造城市標誌性景觀。重點發展民俗遊,重點建設關氏柳園西門景區,加快鹽湖生態園、石榴山莊“農家樂”項目進度,打造魯南獨具特色的民俗景區。

做好文化產業運營發展。紮實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組織出版習鐘文化系列叢書,拍攝習鐘電視劇,策劃運營“拜車神”活動,將習鐘文化與現代汽車文明有機結合,適時舉辦以汽車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賦予習鐘文化新的內涵;辦好全國汽車賽場越野錦標賽、全國摩托車賽場越野錦標賽、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海峽兩岸四地邀請賽等重大賽事。配合棗莊“兩日遊”推廣活動,開發習鐘掛件、張帆剪紙、羅坊泥塑、特色名吃等旅遊產品,策劃舉辦美食文化節、民俗文化展、山東快書、嗩吶大賽等各類特色演藝活動,培育演出市場,真正吸引和留住遊客,努力把“兩日遊”打造成“多日遊”、休閑遊、嗩吶大賽。

(六)繼續堅持大項目,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後勁。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產業結構相結合,爭取上級資金和引導各方投資相結合,產業發展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相結合,下大力氣、高質量謀劃實施壹批大而好的項目,夯實發展基礎。

招商引資與吸引人才並舉,激發經濟活力。把招商引資與“城市新門戶、物流新樞紐、煤化工新園區、制造業新基地”的發展定位結合起來,根據全區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的發展需求,實施對產業、產品、項目的按需招商引資,加快引進壹批龍頭和配套產業項目,壯大產業集群,拉長產業鏈條,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和效益。抓住浙江工業園區建設的機遇,大力開展面向浙江等發達地區的定點招商和小額招商,及時舉辦系列產業專題招商活動,確保招商實效。認真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進壹步優化投資環境,放寬市場準入,拓寬民間投資渠道和領域,調動全區民間投資積極性。依托現有外資企業,大力開展對外投資,吸引企業投資,鼓勵增資擴股,支持技術改造和擴大生產,努力實現利用外資的新突破;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引導出口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擴大出口份額。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機制,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培養壹批技能人才和引進壹批專業人才,為加快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全力突破重大項目,夯實發展基礎。繼續加大對京滬高鐵、棗林鐵路、棗林高速等重大項目的服務力度,為國家、省、市重點項目提供環境保護。完善區內項目異地落戶利益分配機制,積極打破土地、資金、環境約束。在加快推進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吉通制管、於堅鋼結構、雪峰制冷、人民醫院外科病房樓、區委黨校搬遷等續建項目的同時,重點抓好煤制氣6543.8億立方米、華新國資電纜、童淵紙業5號機等15產業。盤龍河濕地、魯南鐵水聯運物流園、銀杏影視文化中心等服務業、文化旅遊項目15,城市集中供熱、城南路網、疏港路等城鄉基礎設施項目15,火車站廣場燕山路改造、棚戶區改造等城鄉安居工程15。項目建設將促進投資,帶來產出,擴大總量,增加後勁。對已確定的重點建設項目,繼續實行區級領導負責制,分頭行動,動態考核,定期督查,加快進度,促進項目早日建成投產,發揮效益。

(七)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建設和諧薛城。

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就業援助體系,實施“政府購買崗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大對“4050”人員、下崗失業人員、退役士兵和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扶持力度,減少“雙零”家庭。完善社會保障機制,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推進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和城鄉低保標準,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提高被征地農民保障水平,最大限度解決群眾實際困難和問題。提高區、鎮(街道)事業單位人員津貼補貼,增加鄉村教師工資,逐步實現城鄉教師工資標準統壹,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科技發展,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統籌職業教育發展,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做好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提升全區特別是農村學校辦學條件和水平,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紮實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全面落實城市社區“四化”和村民自治“六化”工作機制,完成計劃生育信息“村村通”工程,完善計劃生育動態評估和信息月指導評估,確保計劃生育經常性工作落到實處。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城鄉醫療衛生網絡體系建設,完善疾病預防控制和傳染病救治體系,全面實施農民健康教育和新農合“壹卡通”工程,加強衛生監督執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繁榮公益性文化事業,推進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建設,加快農村有線電視推廣和數字電視信號轉換,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承辦省象棋錦標賽,準備參加第二十二屆省運會,提高體育競技水平。統籌做好氣象、僑務、老齡、檔案、殘疾人、民族宗教、防震等事業。

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突出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依法處理信訪,暢通民意訴求渠道,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繼續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進壹步提高公民道德文明素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資金投入,抓好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部位的安全生產。,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實施網格化警力部署,強化人防、物防、技防,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維護社會穩定。加強應急管理,完善各類預案,提高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營造安定祥和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廊坊市第二十壹中學地址
  • 下一篇:2021中山中考交通管制時間及路段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