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老舍的評價

老舍的評價

老舍的文化人格理論

-

作者:郭希劍來源:www.laoshexue.com發布時間:2007 01 065438+6 www.laoshexue.com。

介紹

人格是壹個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討論不休的話題。科恩說:“拉丁語persona iitas——‘人格’壹詞起源於中世紀早期,是‘人格’壹詞的派生詞。托馬斯·阿奎那曾用這個詞來表示人類生存的條件或方式。”[1]而在托馬斯之前的700多年,普西阿斯(約480-524)就已經定義了人格是真實的、理性的個體本性[2]33-34。在現代西方學術界,人格研究經久不衰,從叔本華、尼采、柏格森、薩特的人格哲學,到弗洛伊德、榮格、馬斯洛、本尼·迪格特的人格心理學。就人格內涵的研究而言,20世紀30年代有人總結了50多種人格定義,80年代達到100多種,以至於美國學者赫根漢姆得出“如果認為只有壹種正確的人格理論,那就錯了。”[3]就像我們今天研究文化或現代化,雖然對其內涵有不同的看法,但並不妨礙我們探索它以取勝。從復雜的人格研究中,我們可以窺見研究的必要性和成果。

在中國,雖然“人格”壹詞出現較晚,但不能說中國沒有影響深遠的人格研究。這是因為中國的“人格”壹詞是近代從日語傳入的,但在中國古代,很多詞在意義上與“人格”相似或相關,如“人品”、“品節”、“人品”等。唐代李忠的《亭妃》詩中有壹句“竹中人物清,詩人風景最幽”。宋代黃庭堅稱贊“周茂樞人品甚高,胸如風月。”這說明中國古代並不缺乏人格意識。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人格呼喚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的共同心聲。1965438+2006年9月,陳獨秀在《青年》雜誌(後更名為《新青年》)的刊物《親愛的青年》中寫道:“解放雲者,擺脫丈夫和奴隸的束縛,完成獨立自由的人格。”李大釗在《哲學家尼采引論》壹文中熱情贊揚尼采“唱出人格的權威”。胡適在《易蔔生主義》壹文中說:“壹個自治的社會,壹個* *和壹個國家,都應該有選擇的權利,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如果沒有,我們永遠無法創造獨立的人格。”老舍這位習慣於穿透人的靈魂的現代文學大師,也特別註重人格的塑造。他本人以其獨特的人格力量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他的作品往往註重個性的多維展現。可以說,走向老舍的第壹步,是他構建的人格世界。接受老舍,首先要接受的是他留給我們的人格理想。

註重自我人格的塑造,是老舍壹生努力的目標。1937,他在《偉大的時代與作家》壹文中寫道:“偉大的文藝必須有偉大的心,偉大的人格”,“以人格為根,我們的筆才會開花。”這是老舍對偉大文藝的向往,也是他對作家偉大人格的真實呼喚。正是基於對自我人格的自覺,老舍的人格顯得格外豐滿感人:既隨和親切,又正直坦誠;既細致豁達,又嚴謹穩重,幽默風趣;既有“溫良恭儉讓”的柔韻,又有“壯士壹去不復返”的壯闊。

在老舍的作品中,老舍對人格的探索和追求也有著深刻的體現。翻開他的作品,震撼我們心靈的往往是人格悲劇的場景,比如《駱駝祥子》中祥子正直、堅強、單純的人格扭曲,以及《離婚》中張大哥平庸、陰郁、悲慘的人格隱藏。在《貓城記》中,老舍不時將筆鋒指向對“貓國”人格的解剖:在揭露“貓國”教育的失敗時,作者借小蠍子之口說,“這種新式教育崩潰的原因是什麽?.....我只是覺得這是因為我沒有個性。”(18)作者在挖掘“貓國”政治經濟崩潰根源的同時,也借鷹之口說:“要恢復貓國的榮譽,人格應是主要因素;但是,人格壹旦喪失,就像起死回生的希望壹樣渺茫。”(23)據筆者統計,僅在《貓城記》中,“我”(地球先生)和“貓人”就有20多處直接指人格。羅主編的《漢語大詞典》在“人格”詞條下,引用了老舍《四世同堂》中的壹段話作為用詞舉例。這段話是:“他認為教育不僅僅是教給學生課本上的壹點知識,還要求師生之間有人格上的情感接觸。”(25)由此也可以看出,老舍對人格的追求,確實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

值得壹提的是,人格研究可以在許多學科中進行,我們可以從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以及從政治和倫理的角度欣賞人格世界的獨特景觀。叔本華說,“人是什麽,他自己的壹些特征是什麽?壹句話,就是性格。”[4]在這裏,叔本華把生命的本質意義與人格聯系起來,就是從人本主義哲學的角度來探討人格。而馬斯洛則認為:“完整的人格不僅包括人的智力能力的積極表現,還包括他的情感和本能能力。”[5]在這裏,馬斯洛把人的情緒和準本能作為考察人格的壹個重要方面。顯然,這將把性格和心理緊密聯系在壹起。如果我們考察壹下中國歷史上“人品”、“人品”、“節操”等概念的人格意義,就會發現它們始終與道德信仰融為壹體。《宋書:孝武帝紀》說:“簡式富於品格。”曾國藩《前諸子小學書後》有雲:“蓋先生人治尤重。”這裏的“人品”和“品節”明顯看重道德價值。也有人從政治角度審視人格。比如陳獨秀呼籲“獨立自由的人格”,說:“我們認為尊重女性的人格和權利,已經是社會生活進步的實際需要。”[6]245“人格是權利的主人,沒有人格,權利無所寄。”[6]34顯然,陳獨秀這裏所說的人格,已經不是壹個修養的問題,而是強調人從不合理的社會政治制度中解放出來,以獲得尊嚴和平等的權利。但是,隨著東西方各種理論的碰撞與演進,隨著古今文化成果的融合與趨同,隨著許多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興起,人格研究有了全面發展的趨勢,其突出表現就是文化意義上的人格研究(即文化人格研究)占據了極大的優勢。馬爾庫塞說“人格是文化理想的承擔者”[7],這說明某種人格總是某種文化的反映,人格建構實際上就是文化理想的結構。20世紀30年代,美國誕生了“文化與人格學派”。本尼迪克特(R Benedict)和米德(M Meade)以人格與文化變遷為主題,探討了個體人格與社會文化相互作用和影響所形成的“文化模式”。這個學派的理論雖然有很多缺陷,但是在文化背景下研究人格,方向是值得肯定的。在中國,以道德衡量人格的傳統自然給人格評價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在近代,他們抨擊奴隸人格,呼喚人的尊嚴,尋求人文精神,展望人類現代化。這壹系列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將完美人格推到了文化反思的前沿。老舍成長的年代,是東西方文化劇烈碰撞、古今文化交匯的年代。他壹方面生長在北平濃厚的古代文化傳統中,另壹方面在英國等國直接感受到外來文化的味道。這促使他以更加開放和公正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文化;當他追求某種人格理想時,能夠自覺地選擇人格範式,把握文化意義上的人格真諦。正因為如此,研究老舍的文化人格是非常必要的。

那麽,文化人格的本質是什麽?筆者認為文化人格是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綜合素質,是人在內心體驗過程中所顯露出來的主導傾向,主要包括個體構建生活的信念、價值判斷的標準、為人處事的態度、培養情感的習慣等。它是個體在壹定文化環境中受文化影響和對文化作出反應的結果,也是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能力的有機統壹。有學者說:“文化問題其實就是人的問題,中國現代文化人的文化建設,說到底就是現代人格的建設。”[8]可見,人格建設並不是尋找壹般意義上的精神寄托。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是人們崇高的精神活動,也是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必然面臨的艱巨而輝煌的工程。老舍以他對社會的全部熱情,對生活的全部真情,以他的生命為本色,聚集了他的人格,這對於塑造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乃至弘揚整個民族精神,都將顯示出獨特的魅力。

二,老舍文化人格的形成

馬克思說:“人格的本質不是人的胡須、血液和抽象身體的本質,而是人的社會特性。”[9]因此,個體人格的形成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社會化”的結果。老舍的人格直接源於他所生活的特定環境,包括他的家庭,主要是他的母親,給了他壹個“生命教育”。與他密切相關的滿族文化,在時代潮流的沖擊下,帶給他深刻的思考。古都北平固有的文化氛圍,尤其是普通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給了他壹次精神洗禮,從而奠定了他健康人格的基調,使他在未來復雜的人生道路上不斷為自己服務。

(壹)自立於“感受生活的教育”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人們接受某種文化的影響,往往是從家庭開始的;壹些習慣、興趣、態度、情緒等。首先在家庭中發展起來的往往影響人的壹生。老舍性格中許多迷人的方面,如他溫柔正直的人生態度,樂觀抑郁的心靈結構,嚴謹豁達的表達方式,幽默莊重的表達方式,都可以在他青少年時期的家庭影響中找到。

首先,母親這種中國勞動婦女特有的優秀性格給老舍的性格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老舍自幼家境貧寒,出生後第二年父親就在反對八國聯軍的戰爭中陣亡。從那以後,全家就靠她媽當縫補工和幫工過日子。而老舍被母親滋養的不僅僅是物質面包和水,還有寶貴的精神食糧。根據老舍的《我的母親宗嶽大師擡頭見幸福》等文章,我母親這麽勤勞,壹年四季手都是紅的,微腫的。白天,她要洗壹兩件大綠瓦器衣服,晚上,她要舉著油燈縫補衣服。母親那麽真誠,從不敷衍,屠夫送來的黑布襪子洗得白白的;媽媽對別人好溫暖。不管客人來了她有多尷尬,她都會想辦法弄點東西招待親戚朋友,幫助鄰居。她總是跑在前面。媽媽那麽大度,她最會吃虧,吵架打架從來不會發生在她身上;母親就是這麽堅強,八國聯軍進城,皇帝跑了,丈夫死了,滿城血光火苗,母親卻不害怕,在刺刀和饑荒下保護著自己的孩子;媽媽也有愛花愛清潔的好習慣。她的雙手會讓破碎的桌面無塵,破碎的銅片閃閃發光,院子裏的石榴和夾竹桃得到應有的澆灌和照料...母親的這些優秀品質,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誨,壹點壹滴地滋潤著老舍的心田,正如老舍自己所說:“我從私塾到小學、中學,至少經歷了20位老師,其中有些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我媽媽不識字。她給了我人生的教育。”“我母親給了我生命。我能成長,是因為媽媽的血汗。我不是壹個很壞的人,因為我媽的影響。我的性格和習慣都是我媽遺傳下來的。"[10]縱觀老舍壹生,他母親的人格都隱藏在他的人格中,比如中間藏針,對親友仁慈,熱心公益,為人正直。

其次,父親的去世在老舍稚嫩的內心種下了愛恨情仇的種子,也對他的人格形成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老舍的父親舒永壽是清朝保衛皇城的軍衛。1900年,八國聯軍進京,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倉惶逃往xi安,但不少將士與入侵者浴血奮戰。老舍的父親在壹次抗擊侵略者的激烈戰鬥中,因火藥火造成的嚴重燒傷而去世。老舍從小就知道這個家庭災難及其原因。他說,“從我開始記事起,直到母親病逝,我多少次聽到她含淚回憶八國聯軍的罪行。.....但她對此深惡痛絕,所以她牢牢記住了外國士兵的罪行——他們來找妳殺人搶劫。我媽媽的故事深深印在我心裏,不可磨滅。在我的童年,我幾乎不需要聽關於惡魔吞噬孩子之類的故事。我媽口中的外國兵,比童話裏那些大嘴尖牙的妖怪還要暴力。”[11]家仇連著國恨。從父親的去世,老舍逐漸認識到,只有國家才能有家。從此,他心中埋下了對侵略者的仇恨之火,同時也激起了熾熱的愛國情懷。愛與恨的交織,培養了他勇於戰鬥、堅忍不拔的人格因子,這種因子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越來越明顯:當他第壹次踏上人生的土地時,他發誓要為“民主政治”和“國家福利”承擔“兩個十字架”;他在英國,但他密切關註北伐的步伐。國難當頭,他毅然告別妻兒,投奔抗日中心。直到陰天,他表現出“士可殺而不可辱”的品格,用屈原沈江的從容悲壯為自己的生命畫上了句號。都彰顯了他直面人生、不避惡、剛正不阿、崇尚正直的人格之美。

第三,童年的苦難磨礪了老舍的意誌,培養了他樸實勤奮的人格取向。老舍不止壹次回憶童年的苦難。在《呼吸壹口氣》壹文中,他說:父親去世後,母親“日夜操勞,得到壹些微薄的報酬,把孩子從死亡中解救出來。精神上,我是個抑郁的孩子,因為我只要知道壹件事,就知道怎麽操心吃喝。”據《宗越大師》記載,老舍因為家境貧寒,從小身體孱弱,交不起學費。她九歲才上學,只是在宗悅大師的幫助下偶然有了上學的機會。據《我的母親》壹文介紹,老舍小學畢業後進入師範學校。"校服、膳食、書籍和住宿都由學校提供。"只有這樣,老舍才能“敢於向母親推銷自己的學業”。然而,入場費是10元。老舍說,這對全家來說是“壹筆巨款”,她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籌到這筆巨款”。“逆境艱難是錘煉人格的最高學府”(梁啟超語)。貧窮給老舍帶來了很多痛苦,但也磨礪了老舍敢於與命運抗爭、願意吃苦耐勞的頑強精神,培養了他悲憫、勤奮的人生態度。抗戰時期,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主持“全中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凸顯了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沒有經費,他到處籌錢;沒有辦公室,他只是因為窮才租的;沒有車,他拖著病體徒步;沒有安靜的創作環境,他只是努力創作。正是憑著堅韌和熱情,他使“文聯”在抗戰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他還創作了大量的作品——七部戲劇、兩部小說、壹首長詩,以及大量的散文、隨筆、鼓、快板等。至於自己的創作,他曾說:“我們的生命和筆是我們的資本,這個資本的利益只有貧窮、苦難和疾病;但這是對義的投資,那些不利的利益完成了我們的正直。”[12]他曾把壹個“作家”比作木匠,也把自己比作“文藝牛”,認為“做文藝並不比做木匠高尚,但比做木匠更難。”“壹個作家成為了作家,那麽他再怎麽努力也要繼續努力,才能成為壹個好作家,更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家。”他告誡年輕的朋友:“如果妳沒有把握成為壹頭牛,請不要做我的工作”[14]。在這裏,也能看到老舍精神世界裏的執著,“感嘆人生何其艱難”、“死而無憾”的堅韌。

(二)自省了解滿族文化

滿族文化是中國文化的壹部分。隨著歷史的演進,滿族文化和漢族文化日益融合。但無論如何,滿族文化有自己的歷史和傳統,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內容。老舍是滿族出身,接觸過很多旗人,作品中寫過很多旗人。這樣,滿族文化就不能不對老舍的人格發展產生影響。

滿族曾經是壹個生機勃勃的民族,它的遠祖蘇申商就生活在“無鹽山(長白山)之北”和“大海之東”。以後與之相關的樓、布吉、女真,歷經滄桑,不斷繁衍,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到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清,滿清繁榮勢不可擋;康熙年間,“滿漢合流”創造了輝煌的業績。然而,隨著清政府走向腐敗和外國列強的入侵,中華民族陷入落後挨打的境地,廣大旗手與全民族同甘苦,被拋入痛苦的深淵。這種歷史的落差,必然會在旗手的精神上留下印記,對昨日輝煌的追憶和無力回天,必然會帶來不同尋常的文化氛圍。老舍小說中用來形容旗手的自嘲和冷嘲熱諷,就是這種氛圍的註解和宣泄。比如用第壹人稱寫的《在紅旗下》裏有壹句話:“二百多年積累的歷史汙垢,使壹般的旗手既忘了自責,又忘了自勉。我們創造了壹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有錢的人真的很講究,沒錢的人也很講究。生活就是這樣在待遇優厚的窮鄉僻壤起起落落。”對於我姐的公公和老公來說,“他們在板球、鴿哨、幹炸丸子等方面提高了文化,但對世界大事壹無所知。”他們的生活似乎是壹場精致、清晰又有些迷茫的夢。”[15]這是老舍對末代王朝統治下病態社會的寫照,也顯示了老舍對旗人文化的深刻洞察。

老舍對旗手文化的洞察,源於他對旗手文化的切身感受。他在社會最底層的旗手家庭:父親是紅旗,是壹個月收三兩銀子的窮馬甲;我媽也是旗手,真黃旗,勤勞的女人,靠縫縫補補支撐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老舍小時候住過的小陽泉胡同位於北京的西北角。以及“在清朝,北京最北端的角落屬於紅旗。”【16】班納克人有嬉戲、玩耍、唱歌、自娛自樂的習慣。老舍喜歡清唱劇和相聲,創作了很多曲藝作品,可以說是這種習慣的傳承。老舍夫人說:“也許是因為老舍出生在滿族家庭,從小就對曲藝很感興趣。老舍年輕的時候,很多滿族人會彈會唱,很多家庭都有三弦、八角鼓等簡單的樂器。朋友們聚在壹起,開心的時候就彈琴唱歌,年輕人往往會為自己能唱幾首鼓或彈幾首弦而自豪。當時茶館裏少不了曲藝節目,常年請藝人表演曲藝節目。”老舍對茶館很熟悉。他少年時住過的巷子裏有壹家茶館。放學後去茶館聽書是他的壹大愛好。他後來寫《茶館》,與他親身經歷的“茶館生活”有關。就這樣,老舍的童年可以說是在壹個獨特的旗人文化區度過的。雖然當時“旗人漢化”、“滿漢雜居”,但在北京很難看到壹個純粹的旗人文化區。

對旗手文化的深情,使老舍的人格中常常體現出悲涼和惋惜的色彩。這種嗟嘆和惋惜,絕不是壹個王朝失去昔日繁華的懊惱和悲傷的表現——紫禁城裏的壹切畢竟離老舍太遠了——而是對廣大中小旗人的同情和憤怒的表現,就像魯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茶館裏有兩個旗手——常師傅和宋師傅。他們曾經憑借旗手的特殊身份,衣著光鮮,談吐不凡,玩得不亦樂乎。但是他們沒有勞動技能。“清王朝”崩潰後,他們幾乎找不到謀生的能力。人最初能夠工作是為了表明他是壹個人。壹旦他失去了勞動的本質特征,他就會回歸獸性。這是人的衰落,也是某種文化的衰落。老舍在作品中寫了很多頹廢的旗號。比如《紅旗》裏,大姐的公公是副將(清朝時在壹面旗幟下指揮部分部隊的軍官),但他並不領兵打仗。"不管冬天還是夏天,他總是帶著四個鳥籠."“看來他忘了自己是武官,壹輩子都在研究如何制作小盆小鏟,咳嗽大笑都含有很高的藝術性,隨時可以沈迷於小的。大姐夫是“不會騎馬的小琪派”,“英雄般地玩風箏和胡博拉,威風凜凜地抓幾只麻雀”。老舍的創作以敏銳的文化穿透力著稱,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愚蠢而麻木不仁的“國民性”,認為“國家的滅亡是民族愚蠢的結果。”[18]這種認識,應該說,首先來自老舍對旗人世界的“看透”;也可以說,老舍從旗手的壹部分到行屍走肉,意識到了壹種“有毒”文化的惡果。當然,老舍也寫了壹些有能力、有抱負的旗手,比如傅海的二哥,“他是壹個精通旗手,二百多年來壹直不忘騎射的鍛煉,吸收了漢、蒙、回的文化。在學問上,他既有文化又有學問,是滿漢全席。”[19]在這裏,老舍以追求文化的交融互動為理想,展現了寬廣的胸懷,做出了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價值判斷。

總之,老舍與滿族文化保持著壹種血脈、地緣、情緣的不間斷關系,這種關系吸引著他思考滿族文化的沈浮,同時也對他自身人格的塑造起到了潛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他不卑不亢的自勵精神,他冷幽默含淚的笑容,他溫柔深情的獨立生活態度,都是他在特定情境下做出的清醒選擇。這種情況與旗手壹生的起起落落聯系在壹起,這種選擇與他的個性融合在壹起。

(三)揚棄中國文化中的自我完善

北京,這個古老的首都,在承載中國文化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說它古老,可以說是與中華文明的源頭相連——當周口店的“北京人”在幾十萬年前敲出粗糙的石器時,它展現了壹個文化奇跡;說它雄偉,可以說它呼吸著長城內外的硝煙和黃河上下的風雨——無論是傳統中的黃帝涿鹿之戰,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無論是遼國的都城,還是的都城,無論是橫掃天下建都南下的忽必烈, 還是明清兩代使它成為所有人關註的中心,北京以其豐富的文化而聞名。 在老舍成長的那些年裏,雖然清朝已經到了最後壹個燈籠的廟堂,但是在洪門大宅或者蝸居裏沈澱了很久的文化是不會退卻的。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他的精神世界不可避免地受到古都文化的影響。這並不奇怪。生活在文化中間的人,必然會受到文化的洗禮。值得註意的是,與同時代的其他作家相比,老舍的文化影響似乎更為復雜。市民文化、民俗文化、書籍文化、野史文化、北平文化、旗幟文化等。五花八門,縱橫交錯,兼容並蓄,都熏陶著老舍。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其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既有積極的壹面,也有消極的壹面。老舍曾在作品中用犀利的筆鋒揭露負面效應。他的思考之深刻,分析之透徹,可以說與魯迅是相通的。但盡管如此,並不妨礙老舍對傳統文化中優秀因素的認可和推崇。與他那個時代的壹般知識分子相比,老舍對傳統文化的理解沒有那麽極端。他煞費苦心地揭露“舊”文化中的癰蛆,但他也真誠地肯定:“我們不能否認我們過去有很高的文化...在世界歷史上,我們從來不敢輕視中國文化。”[20]在抗日戰爭中,面對強敵的蹂躪,老舍從血與火中看到了中國人有骨氣的自尊和冷靜,於是寫下了悼詞:“這是紀律,這是團結,這是勇氣——這是五千年的文化教育,在火與血中顯示了其不可戰勝的力量和氣度!”【21】他以“五千年文化教育”為榮,視之為強敵不可戰勝的力量。這是老舍對抗戰力量的贊美,對悠久歷史文化的敬仰。正因為如此,老舍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為其人格修養提供精神動力,是非常自然的。

老舍從傳統文化中多方面吸收營養。除了自覺不自覺地接受勞動人民的傳統美德,如熱愛勞動、真誠、樸實、善良等,來自家庭、社會下層的人們,尤其是來自母親,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老舍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尤其是北方市民文學的影響。由於北京長期以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市民文學特別發達,其突出表現就是街頭的繁榮帶來了街頭說唱文學的繁榮。老舍生活在普通市民中間,這給了他大量接觸市民文學的機會。老舍在《悼念羅昌培先生》壹文中記載:“下午放學後,我們常去小茶館聽《小武夷》或《石公案》,並作評論。在《制作通俗文藝的痛苦》壹文中,他還寫道,“二十年前,我聽到沒落宮裏的供品(“供品”最初叫皇帝身邊的仆從,比如在清朝,南書房的走官叫朝廷的供品——作者註)來街頭表演藝術。“老舍在文章中經常談到民間文藝作品。比如1938年,他為了鼓勵作家用民間文藝樣式激勵人們投身抗戰,寫了《談鼓書法》、《談通俗文學》、《做通俗文藝的痛苦》等文章,其中談到單劍赴會、長阪坡、寧武關、取滎陽。這從壹個角度說明老舍對民間文藝相當熟悉,這與他從小就經常接觸民間文藝是分不開的。

民間文學藝術通常積澱著濃厚的傳統價值觀,往往在社會心理的形成中起到很強的教育作用。老舍自己在談到用通俗文藝的“老封面”把人心引向抗戰時說:“如果用老封面來裝故事,也要用舊思想把人心引向抗戰。事實上,真正敢努力的不只是軍人和人民。”如果不是壹直牢記見義勇為的舊道德觀念,恐怕他們也不會犧牲這麽多。”[22]從356-357可以看出,“舊”的民間文藝對塑造“新”的心靈有著持久而深刻的影響。是啊,人類文化的傳承不也常常達到山中浪尖,水中浪追浪的境界嗎?在老舍那裏,傳統和現代是完美統壹的。在“傳統”部分,我們經常看到民間文化凝聚的人格理想。比如老舍習慣於急公好義,很俠義。這與老舍從小就廣泛接觸民間文藝中的“武俠”作品有關。老舍上面引用的作品,多寫俠義英雄就可以證明。

當然,說老舍受民間文化影響,並不意味著老舍缺乏“雅”文化的影響。其實老舍對《詩經》、漢賦、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都是深深著迷的。他自己說,“當我年輕的時候,...不得不說,我背的古文比壹般小學生多,因為在學校——那時候真的叫學校——下課後,我去私塾讀《古文觀止》。我也讀過《詩經》。”我的中學是壹所師範學校...它或多或少關註教育和中文。.....別人在做題或者記單詞的時候,我總是在看古文。我也讀詩,我學會了寫詩,甚至是寫詩。我記得很多典故。”[23]老舍在北京師範學校讀書時,校長方方(唯壹)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在古文和古詩方面的深厚造詣對老舍影響很大。方後來離開北師大,生前曾寄語老舍,對老舍的研究給予高度評價。老舍自己也說,“我十六七歲練中國古詩,從他老先生那裏受益最大。”[24]宗是老舍在北師大讀書時的另壹位老師,是詞學方面的權威,他也使老舍受益於古典文學。壹進入教學界,老舍的國學知識因為工作需要變得更加深厚。他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講師時,給學生講過唐代的愛情小說。關於講座內容,他曾在給學校秘書克萊格小姐的信中談到:“(1)唐代短篇小說的發展——作為我講座的序言;(2)唐代愛情小說的分類及思潮(倫理或宗教題材小說);(3)學習唐代言情小說的語言和必備書籍;(4)對元明戲曲形成的影響。" [25]

存在

  • 上一篇:2019阜平縣冬季征兵須知
  • 下一篇:從深圳南山區到龍崗區布吉中學有多少公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