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如何進行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

如何進行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設計

對高中語文散文單元教學設計的思考

中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改變機械、呆板、繁瑣的教學方式,樹立開放的教學理念,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標準,靈活運用教材,使教材成為傳承文化的載體,真正成為學生實際的學習材料,尋找久違的語文樂趣。

第三冊第三單元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散文,有* * *-紀念劉和珍君、故都之秋、都鐸之塔、淚珠四篇。

四篇課文思想內容深刻,文化內涵豐富,藝術性精湛,其風格和魅力難以用壹句話來形容,值得認真閱讀和欣賞。另壹方面,散文既不像小說那樣引人入勝,也不像詩歌那樣感人肺腑。它所寫的往往是作者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經歷,思想不多,思想不拘壹格,文筆忠實。學生預習時,對這些課文毫無感覺。現在的學生對小說和詩歌已經麻木了,真的很難讓他們愛上散文。

經常聽到壹些語文老師感嘆:“文章越漂亮越難。”如何教好教材提供的具有豐富文字和情感的優秀散文,能夠充分展示文字之美,激發和滿足學生的認知需求、情感需求和審美需求,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這是壹個難題,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在本單元的散文教學中,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做了壹些嘗試:

首先,創造壹個情境

在散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壹種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感或情緒,激發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感受和體驗文本。

1.“激情入境”的開場講座,壹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奠定情感基調,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使學生的情感主動與作品的情感交融,產生強烈而深刻的情感反應。

比如《故都秋》的介紹:請大家想壹想,歷代文人是如何描寫秋景的?比如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寫秋景的?王維在《山居秋夜》中是如何描寫秋景的?還有《沁園春》裏的毛澤東?長沙如何形容秋天的生機?”有了這壹串提示,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們壹首接壹首地朗誦詩歌,勾起了對所學內容的回憶。秋天的景色似乎以各種方式呈現在他們面前。這時候讓學生背誦郁達夫的《故都之秋》,看看作者是怎麽描寫故都秋景的。

比如《道觀塔》的開篇講座,展示了敦煌、莫高窟的圖片(佛像、壁畫、歌詞等。)通過使用課件,告訴學生這只是敦煌文化的滄海壹粟,讓他們感受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然後指出“我國研究者只能壹而再、再而三地從國外博物館購買影片”的現狀,並在學生驚訝之余提出“該怪誰”,以此來引起學生閱讀文本、探究問題的興趣。

2.對於這些抒情散文佳作,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營造與文章基調壹致的情境或氛圍,喚起學生的情感需求,將學生帶入教學內容的相應情境中。

比如《故都之秋》,“秋晨觀”這壹環節,讓班德利的音樂無時無刻不在縈繞,營造出壹種閑適寧靜的氛圍。老師深情的讀書,然後學生自由的讀書。學生可以邊聽音樂邊聯想,邊讀書邊品味,不多解釋。學生可以在音樂中進行聯想和想象,化靜態為動態,虛實結合,快速正確地理解單詞的意思。

3.運用背景情境——展現與文章相關的事件、歷史背景、時代特征、作家生平等素材,拉近與文本的距離。

比如紀念劉和珍,課前安排學生閱讀朱自清的《擁政大屠殺》,林語堂的《悼念劉和珍楊德群女士》,讓學生了解“三·壹八”大屠殺和劉和珍,對我們解讀《紀念劉和珍》有很大幫助。

比如《故都之秋》的教學中,介紹郁達夫的生平經歷,讓人了解世界。學生通過對背景的了解,感受到郁達夫特殊的生活經歷和特殊的個人氣質對《故都之秋》壹文的影響,很容易沈浸在“清幽悲涼”的氛圍中,與作品產生* * *音。

第二,品味語言

散文本來就是文學語言的典範,教材都是名篇,字字珠璣,聲情並茂,字裏行間蘊含著豐富的美感。古羅馬文學評論家朗吉努斯說:“真正意義上,好的文字是思想的光輝。”可見,對語言進行咀嚼、推敲、品味,讓學生感受到語言的藝術美,顯得尤為必要。

學習本單元課文語言的方法有很多,如朗讀、默讀、臨摹、批註、選詞、填詞、模仿句子、批改句子等。

例如,“紀念劉和珍”可以重寫,並進行比較,以找出語言。以第四部分第壹段為例,這壹段的虛詞可以去掉,讓學生朗讀,然後讀原文。通過對比,學生很容易感受到,雖然意義相同,但情感內涵卻相差甚遠,從而體會到大師語言的深刻。

比如《故都的秋天》,學生在找到五幅秋景圖的圖畫後,可以反復閱讀和批註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覺得最有意義的段落和句子,反復閱讀、理解、勾畫和批註,對這些句子和段落進行標記,進行點評,寫出自己的感受,然後與全班同學交流,以鑒賞的形式深入課文,老師會及時給予指導和推廣指導。

比如《道觀塔》可以設計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單獨的富有詩意的句子,如“沙漠中兩條深深的車轍”“壹個民族的傷口在流血”等等,反復朗讀。通過尋找散文中的詩句,我們可以體會到這種語言的詩意特征。

第三,欣賞情感

人們總認為散文是作者的個人自傳,也就是說,作者的本色和真面目在散文中最能看出來。所以,欣賞散文,要揣摩作品思想感情的內涵、淵源和線索,發現作者獨特的感情、抱負和氣質。

深入文本,發揮想象力,感同身受,是深入理解散文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徑。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感情,只怕有心人。”如果只是冷眼旁觀,不予理會,又怎麽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呢?這時,只有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換位思考,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把學生從壹個無關緊要的局外人角色引導到與作品中的人物和內容密切相關的角色,才能深刻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紀念劉和珍》的教學中,提出了這樣的假設:“如果微笑善良的劉和珍是妳的同學朋友,如果她去上訪,被打死被誹謗,妳會有什麽感受?”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感受魯迅的悲憤。

在教學的最後,同壹篇課文《紀念劉和珍》設計了這樣壹個討論題目:請思考請願作為劉和珍、魯迅和壹個現代人的意義。經過討論,學生認為:

劉和珍:“有空的話,兩個都可以扔了。”在沒有自由和獨立的民族的情況下,妳怎麽能談論個人生活的價值和對自由的追求呢?信訪在當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值得的。

魯迅:請願是為了人類歷史的進步而做出的毫無意義的犧牲,卻能激勵當時的人們。

現代人:要改進鍛煉方式,才能充分發揮人生價值。

在討論中,學生結合自己對文本的理解,設身處地,深切感受作者的感受,體會魯迅思想的深刻。

比如《故都之秋》設計了“如果讓妳寫《故都之秋》,妳會寫什麽?為什麽作者不寫故都的宮殿、園林,或者遠近郊區美麗的自然風光,而寫尋常巷陌隨處可見的風景?”體驗郁達夫的平民意識,憂郁美好的情懷,獨特的人生情懷,興趣愛好,文化品位。

比如這兩道自讀思考和討論題,可以設計在雙塔的教學中:

1.敦煌的罪犯是誰,道士王,中國官員還是外國人?如果妳是他們,那時候妳會怎麽做?

2.如果給妳超常的力量,讓穿越時空的車隊停下來,妳會讓敦煌的文物去哪裏?

通過這兩個問題的討論,學生不難發現作者思想感情的復雜性,也不難理解文本中浸透的歷史意識、文化氣息和愛國精神。

如“眼淚和珍珠”的教學可以設計成:

1.這些眼淚是為了什麽?

2、結合妳的感受和親身經歷,談談書中的這些淚點。

用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聯系生活,相互交流,理解文中幾滴眼淚所蘊含的情感,感受對齊軍的鄉愁和濃濃的愛。

以上是我在本單元教學中的粗淺嘗試和壹些具體做法。散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中學語文新教材選用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感情強烈,文字優美,思想密集,情感哲理豐富,在廣闊的空間裏再現了人類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突出了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只有引導學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內涵,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解讀和欣賞這些文學作品,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語文學科才能真正體現人性的歸屬。

  • 上一篇:節選自約100字的中文優美句子。
  • 下一篇:我搭檔的500字作文(8篇優秀文章)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