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能改變中國的教育體制嗎?

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能改變中國的教育體制嗎?

諾貝爾獎官方推特消息,中國著名藥劑師屠呦呦和另外兩位外國科學家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大陸第壹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當時人群激動,他的朋友圈都炸了。

屠呦呦因為沒有博士學位、沒有留學背景、沒有院士頭銜,被戲稱為“三無”科學家。據了解,屠呦呦在過去幾年中多次被提名參加評優,但因性格原因未能當選。這引發了網友對中國教育科研體制的新壹輪質疑。

中國人向來熱衷於排名,對世界領先的諾貝爾獎情有獨鐘,被戲稱為中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過去由於意識形態的偏見,諾貝爾獎總是頒給中國的異議人士,中國在獲得科學獎方面的突破很慢。

為此,幾年前,中國還啟動了壹項計劃,選拔100名有潛力沖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的傑出人才。被稱為諾貝爾獎百人計劃,各路院士席卷而來。想做“三無人員”的屠呦呦是沒有機會的。

當時諾貝爾獎“百人計劃”壹發布就被網友“吐槽”。有人認為這個計劃是科學研究領域的“大躍進”;也有人認為這種“敢死隊”模式不過是瓜分科研經費的又壹場盛宴。不可否認,把“打贏”作為人才培養的“目的”,本身就帶有濃厚的功利色彩。

諾貝爾獎是對科研人員學術創新的認可和鼓勵。對於科學家來說,真正支撐他們不懈奮鬥的是對真理的追求和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諾貝爾獎只是研究成果的“副產品”。如今以手段為目的,有點本末倒置了。

諾貝爾獎“百人計劃”說到底還是壹種計劃思維,是舉國體制在科研領域的壹種極端應用。雖然“聚精會神辦大事”的模式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奧運獎牌的激增,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但人才培養是壹個系統工程,不是短跑,這種養肥的培養模式註定難以取得積極的效果。說到底,中國過去拿不到諾貝爾獎,從根本上和現在的教育體制有關。

壹方面,中國對科研的控制程度本質上與諾貝爾獎學術自由的指導思想相悖。和國外的教授不同,中國的大學行政性很強。不僅外面有壹個龐大的教育行政機構,校長的任命、學位的授予、各種科研經費的分配都掌握在行政權力手中。甚至高校內部也是以“校、院、系”的垂直管理體制來劃分的。研究難以獨立,學術難以自由,科研、教學、學術乃至院士評選都是行政權力的附屬品。怎麽會有創新?

另壹方面,基礎教育的急功近利扼殺了國人的創新能力。“壹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讓學生從小學就不得不準備打仗,就業只認學歷(和證書)不認能力的現實讓填鴨式教育雪上加霜。不僅作業堆積如山,知名的“北大清華工廠”衡水中學,僅高中三年的紙張厚度就超過2米,在號稱“贏在起跑線”的各種補習班中,已經透支了學生的心理底線。到6月1,2010,中小學生患抑郁癥的比例高達5%-6%。

中小學生在機械的教育機制中失去了天性和活力,成為記憶機器,天性與創造力“絕緣”。教育的機械化、行政化、學術官僚化,使得中國的教育偏離了教育的本質,所以諾貝爾獎“戰績不佳”也就不足為奇了。

  • 上一篇:教師節營銷活動計劃
  • 下一篇:李濤到底是誰?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