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

神秘主義理論

董仲舒只是用來麻醉和恐嚇百姓,但他強調人事對統治者的重要性,認為“凡事靠實力”,“治亂廢要靠自己”。他只要盡力“在街上辦事”,就會“德日有大作為”,見效快,鞏固優勢地位。在董仲舒看來,君主的重要職責是教化。他認為仁、義、禮、樂都是統治道的工具,古代聖君的長治久安是禮樂教化的效果。所以,君王的責任在於“承天意而從事之,德而不罰”,“以教化為大任”。由此可見,董仲舒意識到了教育作為統治手段的重要作用。

在政治上以教育為先的思想指導下,董仲舒要求漢武帝不僅要“求才”,更重要的是要“育士”。他說:“夫欲德而不識字,如夫欲文而不琢玉。”國子監是培養秀才的三種方式中最重要的壹種,所以他又補充道:“所以,培養秀才最偉大的人就是國子監。學人聖賢之所為,也是教育之本。”他要求漢武帝“興國子監,設明師,以養天下之民”。

他還認為當時官僚機構不明智的原因是選舉不當。他批評了當時的官員招募和長期以來的晉升方法,並建議“列侯、縣令、二千石各選官民賢人,每年向禁衛進貢”。通過審判,方便“據材授官,錄其德,自居其位”。他認為,只要天下人都這麽敬業求才,就壹定能得官。只要天下人遍天下,伯就很容易像三王壹樣亨通,像堯舜壹樣的名聲就能趕上。

促進帝國學院和連任

董仲舒認為,這兩項具體措施必須在壹個統壹的思想指導下統壹起來,才能起到為當時政治服務的作用。他指出,當時思想的不統壹是政治統壹的壹大障礙。他說:“今天,老師有不同的方法,人們有不同的理論,百家爭鳴,意義各異。就是因為上面不能統壹,法制變了,人民不知道保留什麽。”所以他建議:“非六藝之科,非孔子之術者,皆應盡力不求上進。”這就是“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他認為,這樣壹來,那麽“邪道就停止了,然後統壹的紀律就統壹了,法度就明確了,人民就知道該怎麽做了。”董仲舒找到了“儒教”作為最適合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層建築,在漢初以儒教代替道教作為整個政治的指導思想,為漢代及以後的封建王朝制定了“獨尊儒術”的文化教育政策。

董仲舒關於上述三點建議的思想,不僅影響了漢武帝的文化教育政策,也影響了漢朝及以後封建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

董仲舒在其思想體系中提出了神學的人性論。他認為,人是天定的,人的本性來源於天。他的人性論的政治目的是試圖把封建階級和等級制度視為壹切出於天意或天意。從天命所接受的人性出發,決定了誰應該是統治者,誰應該是被統治者。誰應該更高,誰應該更低;誰該受教育,誰不該受教育。他認為這種由天命和人性決定的封建秩序是無法改變的。

董仲舒提出了“性三品”的思想,將人性分為三個層次,即聖人之性、百姓之性、戰鬥之性。他認為,無論是上層還是下層都不能稱為性,只有中層才可以稱為性。這種理論的本質是把人區分為三個階級,是天意決定的階級理論。士族是聖人,他們的本性不僅是生而為善,而且是超越“善”的,人類社會中“善”的標準和具體內容都是由他們制定的。上流社會的人不多,只包括統治階級的最高階層,包括皇帝和制定禮樂、制定律例的掌權者。劣等戰鬥民族是指封建社會中最貧窮、最“卑賤”的勞動人民。他們的本性是惡的,根本不是人性,簡直把他們排除在人性之外。聖賢生來就知道不需要教育;打夜戰的人是無知的,是無法教育的。除了上下層,其余都是中國人,指地主階級。中國人有好的品質,但必須先教育,才能變好。所以董仲舒的教育對象是中產階級的人,貧困的勞動人民被排除在教育之外。

董仲舒把中國人的本性,也就是地主階級的人性,看作壹般的人性,他所說的是指中國人的本性。他認為,性只是壹種物質,本身並不能說是好的,所以壹定是“好的要教”。也就是說,性只有教育的可能性,經過教育,這種向善的可能性才能成為現實。他說:

“性勝於糧,善勝於米。米出糧,糧不全是米;善源於自然,但並不是所有的自然都是好的。.....生於民性,有良而無良,故立王為之良,乃天意也。人之初教於自然,而人之初教於自然。王承襲天意,以公民本性為己任。.....今天所有人的本性都是善待外教,然後才可以善良,好而教,不當而性。

這從先天稟賦上證實了地主階級受教育的可能性,從政治要求上證實了地主階級受教育的必要性。他批判了余克的性善論,認為既然蒙克說人性本善,就沒有教育的必要。在這壹點上,他比鍋強。而董仲舒認為人同時具有“貪”和“仁”,這是他試圖將性善論和性惡論結合起來的結果。他認為天有陰陽,所以天固有的人性是善與惡。他也認為性屬陽,性善;愛屬陰,為惡。人天生有性有情,也就是善惡。他雖然說“情亦自然”,但也說“身有氣質,若天有陰陽”。這似乎又陷入了氣質二元論。這樣,他將性視為善,實質上維護了所謂“正宗”的儒家,即蒙克的性善論。他把情感從性中抽離出來後,進壹步主張張揚,壓抑情感。他認為天道不可淫,所以人也要“止其情而止其欲”,也就是說要發展善,抑制惡。這個思想後來被宋明理學發展起來,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

董仲舒借鑒荀況的性惡論,認為造福萬民就像往下流的水,不需要教育自己就要防範。妳不能停下來。他從這壹點強調了教育的必要性,把教育看作是防止惡性發展的工具。他甚至認為教育的作用和制陶、冶金壹樣,可以隨意鑄造,把國家的混亂歸結於禮樂教育,誇大了教育的作用。

論知識與教學

董仲舒從他的“天人合壹”理論出發,認為人心與天心是相通的,“天命”是人的認知能力之源。他的認識論是唯心的和神秘的。他認為,真正的知識不是“很多東西”的知識,而是認識事物的“初心”;要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只能靠“向內看,向內聽”的內省方法。他認為天有陰陽,人有陰陽,可以相呼應。因為天與人可以“相動”,人心中所想,會讓天與階級對應。所以,人要求雨,就會下雨。所以,事物的本質是可以通過人的內省和直覺來認識的。他認為“名”就是“真”,因為“名”取自天道。所以,“名”就是我們想要知道的真理,也就是我們研究的對象。

誰起的名字?是實現了神的旨意的聖王做的。他們制定的這套“名”就是詩、書、禮、樂、封建禮教。這種知識是應該學的,但是自然的知識不應該學。他說:“能談鳥獸的,不是聖人想談的。聖人想說的是說仁,說理。.....否則,傳(傅)去天下之言,觀去天下之事,說不急,而迷惑落後者,則君子甚惡,以為哉?.....所以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謹慎也能當老師”!

可見,董仲舒要學的,正是聖人所說的仁義。至於關於“萬物”或鳥獸的自然知識,會迷惑落後的人,不宜研究。

董仲舒要求學習儒家六經。他說,“詩書以誌為序,禮樂以純為美,易春秋以明為知”。但他也認為六經各有所長,詩勝於質,禮勝於文,樂勝於風,書勝於物,易經勝於數,春秋勝於治人,所以學者要“兼收並蓄”,不要“舉壹反三”。這種“有利有弊”的教學觀是可取的。

在學習上,他提出了“多聯系”、“廣交流”的方法。他認為只要“連續”,就可以推斷出古今世界的知識。這是壹種唯心主義的方法論。但在壹定條件下,壹定範圍內,教學中往往可以用聯系和掌握來加強理解和掌握。在研究範圍上,他認為既不能太廣泛,也不能太節儉。過於節儉會使知識晦澀,過於廣博會使人疲憊。這種想法也有壹定道理。

董仲舒要求教師“成聖”。“好為人師者,既美且慎;無論妳想要什麽,遲早都會生病;建而不沖,查而不苦;保存妳所做的,成為妳所做的,這樣妳就可以不勞而獲。這就是所謂的成聖,我把它。他從要求老師以身作則開始,然後談到教學要適時,要重視受教育者的才能,要能從容引導,不急不緩。它非常符合教學規律,是孔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教學原則的具體發展。

董仲舒的故鄉

在冀中平原上,有壹個默默無聞的村莊——舊縣村。這裏是漢代大儒董仲舒的故鄉。

老縣城現在隸屬於河北省棗強縣。是壹個上千人口的行政村,村裏姓氏很多。據考,村裏有上百個姓氏。從衡水開車南下,經過肖佳鎮(電影《平原》中槍聲發生的地方)到棗強縣城,從縣城到東經的李記鄉,來到王場鄉。舊縣村是王場鄉的壹個自然村。王場鎮現在是中國著名的地方,林秀珍的事跡就發生在這裏。從李記鄉到酒仙村有兩條路。壹是吉利鄉直達老縣城村的東經倉庫入口。二是從吉利鄉向北經王場鄉,再向南經張展村到老縣城。老縣村的人比較淳樸,分為前老縣和後老縣兩個行政村。流淌了千年的清涼河,穿過這個滄桑的村莊。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性,農業和工業發達,天氣有利的地方,即使有天災也會平安度過。村民們都說他們受到了東子的保佑。

老縣城村原為棗強縣舊址,被洪水破壞。有學者說,老縣不是縣,是村。可見老鼠是短視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目前有壹張根據《棗強縣誌》繪制的老縣城古城池圖,可見當時的繁華。

現在老縣老村農業發達,工業繁榮。玻璃鋼、皮毛、橡膠、印刷給這個古老的村莊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冬子中學的建成給這個以冬子家鄉為驕傲的村莊帶來了新的希望。

據《河北省景縣誌》第751頁記載:“大東舊村在縣城西南七十余裏。是西漢儒生董仲舒的出生地。有冬子寺,毀於元代,重建於明代。1958又被破壞了。現在有“荊州重建記”碑頭、龜座殘跡等。

  • 上一篇:中學聲、體、美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綜述
  • 下一篇:初壹政治課件第壹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