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拉祜族演奏歌曲的起源及特點

拉祜族演奏歌曲的起源及特點

在雲南的壹個小地方,住著這樣壹群人。他們的善良和單純讓人想親近。古語有雲“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生活在中國的土地上,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擁有自己的民族文化。這壹期,我將帶妳走進拉祜族,了解拉祜族文化,感受拉祜族的民族風味!

拉祜族起源於甘肅、青海的古羌人,後向南遷徙,戰國時期已活躍於雲南。在不斷的遷徙和與其他民族的交流中,逐漸創造了自己的舞蹈文化。拉祜族熱愛歌舞,世世代代把它作為表達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成為他們生活中的重要內容。

在祭祀、傳統節日聚會、婚禮、新房落成等喜慶活動甚至葬禮上,能歌善舞的拉祜族人往往會自然而然地聚在壹起載歌載舞,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拉祜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廣為流傳的舞蹈有三種:蘆笙舞、歌舞、搖擺舞,每種舞蹈都有幾十到上百個套路。在雙江,拉祜族的舞蹈以“舞歌”為主。

“跳歌”是壹種與蘆笙舞關系密切、自成體系的古老舞蹈。在不同的地方,“跳哥”的叫法不同,在瀾滄、雙江、臨滄、滄源等地稱為“大哥”。瀾滄江以東地區稱為“調勝”或“調歌”。跳舞的人在院子裏或平地上圍成壹圈,跺著腳,隨著樂器的節奏跳舞唱歌。歌詞極其豐富,有的是即興演唱;具有輕浮和有趣的天性;有猜拍的粉絲;展示生產生活;還有神話傳說和傳統故事。

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將這種民間自娛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世界十大民間舞蹈”之壹。我們現在聽到的大哥大調,就是在雙江廣為流傳的拉祜族大哥大調,叫“歡迎來到雙江”。

拉祜族人喜歡玩歌,把玩歌當成與天地之神的對話。現在,拉祜族還有與歌唱有關的傳說。拉祜族老人王誌山說:

“傳說盤古分裂天下後,天地之間出現了各種民族,大家都去眾神那裏接受建造天地的任務。拉祜族的先民制作苦蕎並隨身攜帶,可以作為記錄任務的紙張,也可以遮風擋雨,餓了也可以用來充饑。

拉祜族的祖先從天神那裏接到造天地的任務後,走了回來。拉祜族的先民在返回的途中,在山上遇到了老虎、馬鹿和赤麂。拉祜族原本是壹個喜歡狩獵的民族。當他們看到獵物時,他們立即追趕它。他打死了老虎,活捉了馬鹿和赤麂。

因為追逐獵物,拉祜族的祖先餓了,就吃苦蕎。回國後,因為記錄任務的苦蕎被吃了,拉祜族的祖先們就回憶神靈的話,用手和腳比劃。這樣就形成了拉祜族的原生態唱法。"

拉祜族演奏歌曲時使用的樂器叫蘆笙,是苗族等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壹種古老樂器。在拉祜族的長篇史詩《木帕米帕》中,記載了拉祜族的祖先是由葫蘆孕育而成的,所以拉祜族以葫蘆為民族標誌,蘆笙就是由葫蘆制成的。

雙江自治縣文化局局長鐵梁明是地道的拉祜族。在他的辦公室裏,總有壹個蘆笙。朋友來了或者工作累了,他就會拿出蘆笙來彈壹曲。談及拉祜族的歌唱,導演鐵的話匣子打開了。

“我們雙江的拉祜族彈歌類型以彈歌為主,器樂以蘆笙為主。拉祜族歌舞的壹個主要特點是地域性。壹個地區、壹個鄉鎮、壹個自然村,都有壹些不同的特點,包括在發揮蘆笙思想和蕭思想上的壹些不同的特點

  • 上一篇:華晨宇有什麽只有老粉絲才會知道的事嗎?
  • 下一篇:笑話提問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