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審美視野中的江西水文化

審美視野中的江西水文化

趕水文化流傳千年,各種形式的文化在這條歷史長河中孕育,歷久彌新。從審美的角度看江西水文化,可以感受到她多種形式的美。趕水文化悠遠的歷史中有壹種神秘的美,文才對自然的追求流露出真摯的美。物質文化讓人感覺崇高,原始習俗文化則透露出趕水文化的淳樸之美。

現代西方哲學家卡西爾說:“人依賴於他的自然環境。”自從人類創造了自己的文化,人與自然的關系就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水作為大自然的生命之源和人類生命的支撐,與人類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世界四大古文化的起源來看,每個民族的文化都離不開孕育它的河流。古埃及文明在尼羅河的奔騰中繁盛,巴比倫王國隨著幼發拉底河的流淌而興衰,古希臘文化視地中海為搖籃。東方的黃河和長江孕育了我們燦爛的古代中國文化!

“文化是生活在同壹地區的某壹民族的生活方式,可以在該民族的藝術、社會制度、風俗習慣和宗教中找到。”英國詩人艾略特給文化下了這樣的定義。他還形象地指出,文化不是機器,而是壹棵樹。“妳做不出壹棵樹,妳只能種下壹棵幼苗,好好照顧它,等著它長成壹棵樹。”我們中華文化,經過幾千年的風雨,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中國文化底蘊深厚,這棵大樹的枝葉遍布世界各地。

在中國南方的這片土地上,每壹條河流也孕育著這種文化的壹個分支。廣西有漓江,廣東有珠江,湖南有湘江,江西的贛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趕水文化。

壹,江西流水的歷史文化美

"趕水從東北的聶都山流出,流入彭澤西."趕水這個名字最早見於《山海經》。對於贛江的名稱,最流行的說法是張、龔合流。西苑漳水,位於長江以南,南嶺以北,來自廣東省毗鄰江西南部的大漁嶺。東源貢水來自江西省武夷山地區石城縣甘源點。張祚的右貢構成了“甘”字。贛江自南向北,縱覽江西全省,經萬安、太和、吉安、吉水、峽江、新幹、清江、豐城,流入鄱陽湖,最後匯入長江,向東奔流入海。贛江是江西省最大最長的河流,所以江西也被簡稱為“贛”。

這片土地在趕水的孕育中散發著古色古香的美。

江西的歷史就像壹本塵封千年的古書。據史料記載,江西的歷史最早始於舊石器時代,距今約4500 ~ 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江西出現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壹種是以修水縣上峰鎮山北村遺址為代表的山北型文化;二是以樟樹城的建築衛城和樊城隊為代表的建築衛城-樊城隊類型的文化。到西周時,江西已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範圍。春秋戰國時期,吳越楚三國為了這塊土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歷史上,江西也被稱為“吳頭楚尾”。也是在這個時期,由於江西水網密布,漁業開始發展,“魚米之鄉”初具規模。江西正式設立行政機構始於漢代。從此,江西作為壹個完整的政治、經濟、軍事行政區登上了歷史舞臺。此後歷代都把江西作為重要的地理位置。元朝建立“中書省”制度,公元1277年建立江西等中書省,江西稱省始於此時。

江西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的美譽。古往今來,許多江西人在這本記錄中國傳統文化的古書上留下了光輝的壹頁。文學史上有陶淵明、王安石、歐陽修、文天祥、湯顯祖。書畫有“八大山人”鐘紹景、徐希、朱耷;周敦頤、程易、朱和在中國哲學史上也占有壹席之地。江西不愧為“才子之鄉”,他們為江西和中國的文化藝術增添了絢麗多彩、繁榮昌盛的美麗。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被後人稱為“田園詩人”的陶淵明對中國詩歌藝術影響很大,陶淵明祖籍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他的詩歌樸實自然,樸實凝練,體現了他“不為五鬥米折腰”和隱退後的恬靜心境和情趣,為文學史留下了大量贊美田園風光的詩文。陶淵明成功地將“自然”提升到壹種至高無上的美,這是壹種世間繁華背後的淳樸之美。

朱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著名藝術大師,南昌人。他的故居仍然保留在南昌市中心的壹個角落裏。漫步在朱耷故居的青瓦白墻間,渴望與自然融合的心情油然而生。古代人在山川之間修身養性的境界,與現代人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中獨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反思中,現代人開始向往自然,從自身環境出發,追求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

長期與青山綠水和諧相處,不斷培養和強化了人們對自然的親和力和審美意識。崇尚自然,追求自然之美,是古代文人最重要的審美特征之壹。“山川之美,自古有之。”這是趕水文化崇尚山川自然美的真實寫照。

二、趕水河畔的物質文化之美

物質文化是壹個民族智慧和精神的凝結,是歷史的載體,是當今壹個時代人們物質文化的再現。

正如壹位學者所說:“南昌有王騰亭,是壹省之徽;就像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壹樣,它是壹個國家的象征。”王騰亭是壹座坐落在趕水河畔的古樓,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它因初唐四傑之壹王波的《王騰亭序》而聞名。被譽為“西江第壹樓”,與湖南嶽陽樓、湖北黃鶴樓並稱“江南三大名樓”。

貞觀十三年(639)六月,被封為滕王,後遷至洪州(今南昌)任大都督。他在程楠城西的贛江畔建了王騰亭,供文人吟詩作舞之用。相傳年輕詩人走親訪友路過南昌,正巧趕上南昌巡撫顏,重修亭後大擺筵席。王波當場寫下了著名的《王騰亭序》,使它名揚天下。

“夕陽寂寞齊飛,秋水* * *天壹色。”遙望亭子,可以看到壹片令人心曠神怡的景色:遠處,江西江面遼闊,江面同色,讓人感覺熱情奔放,心胸開闊。我們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美麗,同時又覺得人類的生命只是滄海壹粟,大自然是如此的崇高!

與王騰館隔江相望的是具有現代元素的秋水廣場。它的整體形狀呈月牙形,矗立在河邊。是壹座觀光旅遊的大型休閑廣場,擁有目前國內最大的音樂噴泉群,主噴高度128米。夜晚走在贛江邊,江風習習,五顏六色的霓虹燈照耀著半個夜空,噴泉隨著音樂跳躍...秋水廣場文化形成了南昌人特有的廣場群眾文化,舒適、輕松、愉悅,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壹種和諧、自由的感覺。

第三,江西水孕育的風俗文化之美

“壹方水土,壹方人,壹方人創造壹方文化”。中國幾大文化系列的孕育和發展與流域劃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關隴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屬於黃河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屬於長江文化。星羅棋布的湖泊和無邊無際的江海是孕育中國人文的勝地。

在這個趕水流域,有很多文化交流:古越人,畬族,客家人...客家是江西人文風情的最佳代表。贛南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和閩西、粵東北壹樣被稱為“客家大本營”。

客家話是中原漢族因戰亂、災荒逐漸進入贛、閩、粵三角地區,與當地的畬、瑤等土著融合而形成的壹個獨特而穩定的漢族分支。贛南客家人有其獨特的客家方言系統、獨特的文化民俗和情感心態。

贛南客家文化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的語言——客家話。客家方言是漢語七大語系之壹,被許多學者稱為“漢語的活化石”。歷史悠久的客家話,像壹股源源不斷的江西水,流淌在田野鄉村,集市茶館,流淌在每壹個客家人的人生旅途中,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客家話並沒有隨著客家人的遷移和流動而被其他漢語語系和方言所丟失,並作為“最後的漢語言”保存至今。

此外,客家民俗文化還保留了中國最傳統的部分。雖然迫於戰爭等因素,他歷盡艱辛來到江西,但他不忘自己的身世,重視傳統,崇敬祖先,這種意識非常強烈,非常重視宗申對遠方的追求。對於喪葬的習俗,是很有想法的,甚至是繁文縟節。贛南客家人還創作了客家山歌、贛南采茶戲等文化藝術。據考證,興國客家山歌是“中國客家山歌之祖”,早在唐末就已產生並達到較高的藝術水平,至今仍是贛南客家人喜愛的藝術形式。

“年齡往往讓最普通的物體也有壹種美。”客家文化就像壹幅風俗畫,向世人描繪了漢民族樸素而清晰的歷史畫卷,展示了它的風俗美。而簡單本身就是壹種美。

江西水不僅是江西人民生活的源泉,也是江西人民創造江西文化的源泉。江西水文化是江西文化之母,是江西人民在與水打交道的過程中創造的文化成果。趕水文化是壹種美,以多種方式滲透到文化領域,散發著不同的味道。江西人與水的互動,通過審美和情感的推動,在江南這片土地上產生了獨特的枯水文化,用江西水的河流傳遞美、表達美、感受美。

看這個能不能快點采納~ ~ ~求幫忙!

  • 上一篇:徐嬌是壹男壹女。
  • 下一篇:誰知道湖北飼料廠(廠名。地址。給的越多,給的分越多,得到的越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