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明清時期桐城的鄉村文學

明清時期桐城的鄉村文學

從17世紀到19世紀的三百年間,桐城民間持續進行著大規模的鄉村文獻編纂活動,成為桐城地域學術文化的重要標誌。這些文獻編纂活動大多隱藏在文學史的研究框架下,沒有得到系統的發掘和重視。通過對各種史料的反復核對,現將桐城依桐鄉鎮文學的活動和成就按時間順序整理如下,以期窺見明清時期桐城地方文學的繁榮。

1.《依桐》和《遊訓》是由房雪逐漸創作出來的。

桐城的人文在明代以前並不明顯,在明代中期興盛。其知名的村主,振興倫理,組織講學,聲名鵲起,先有唐人,後逐漸博采眾長。方(1539-1615),本名大清,世稱名山先生,曾嘗試在東林書院講學,受到黨員的高度贊揚。他壹生著述甚多,包括《西遊記》和《經學》、《易》、《行》和《薛鑫宗》等,記載了桐城地方先賢的事跡。《依桐》三卷二冊,成書於萬歷二十七年(1599)。以桐城《忠孝義之旅》(顏勇等《四庫全書總目》卷六十壹)為藍本,50人23本傳記。《妳訓》二十卷,成書於萬歷二十九年(1601),本書專論桐城《人友及能鑒前事者》(四庫全書目錄第143卷),共分41類。桐城派末年文學家姚永普說,這兩部書“很簡單,但我市鄭錚、嘉慶以前的文獻,真的要看是什麽了”(姚永普《桐城派舊言舊行錄序》),於是房雪對依桐、尤遜的逐步編纂,真正開始了桐城鄉的文獻編纂。

2.《龍眠詩傳》,姚選編。

姚(1627—1692)清順治十六年進士,本名唐湖。姚是桐城名臣,被譽為“才子佳人”(《馬起成桐城舊傳》卷七)。《詩傳》編撰之初,姚仍是壹介寒士,但他自認為“情深桑”。在隨後的幾年裏,他及時了解事件,刻苦查找和學習,被前輩們編纂成書。“雖破秩而彌足珍貴”(姚《荷花園詩序》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疏漏,曾發起過壹次詩歌征集活動,希望能“釋幽沈,不使舊句久久縈繞”(姚《龍眠詩序》)。也許是由於姚對明代所有詩歌精益求精的苛刻目標,《龍眠詩傳》未能完整出版流傳(潘江在卷二十壹《給我二首韻看詩》中寫了壹首故鄉祖先的詩,有壹句“姚盛《詩傳》天下皆知,他將突然淡出我的生活。”馬啟昌在《桐城舊傳》卷七中還稱姚的《龍眠詩傳》“我曾十分勤於搜羅,但因病未能突然傳書”,故其規模和體例都不可預測。但毫無疑問的是,《詩傳》手稿基本編好了。與姚同時代的桐城著名學者方(1617-1697)曾為其作序,說明代桐城詩人多為世稿,乃采自《龍眠詩傳》。因此,《龍眠詩集傳》雖未出版,但應確立為桐城鄉賢詩集編纂的開山之作。

3.《龍眠詩選》又稱《龍眠詩錄》,為錢承誌所選。

錢承誌(1612—1693),壹個夜場老人,是姚《龍眠詩傳》校對過程的直接參與者,。清初桐城詩人中,錢承誌是與當時詩壇領袖錢交遊並“論詩”(錢承誌《龍眠詩序》)的代表人物。順治十五年(1658)的壹個冬夜,錢承誌和錢在白門(今南靖)昌贛寺討論選詩的方法(楊念豐《錢承誌年譜》)。在此期間,錢稱自己的家鄉桐城“詩喚百年,作者如林”,由此產生了錢穆齋的“祥子有好詩,卻無傳記。錢承誌立下了“征集同誌,收集前人手稿”的誌向,希望發揚鄉村城市的詩學,彌補龍眠詩歌的善的不足。次年,錢承誌得知姚選錄了《龍眠》的手稿,便與姚合作互相校訂。但在選詩原則上,錢與姚有著明顯的差異。錢堅持從嚴,姚堅持從寬。因此,錢承誌後來選擇了以《詩傳》為基礎的《詩選》,“錄得最好者,得數篇”(《龍眠詩選》)。但遺憾的是,《錢詩選》也因長期“行路難”而未能授梓,故未見復本。然而,錢《詠懷》龍眠詩的責任,在此輯佚中可見壹斑。兩百年後,徐瑩編《通九集》時,說錢的《詩選》也是“總集裏最好的書”(徐瑩《通九集序》),並非虛言。

4.《龍眠馮婭》原名《龍眠明詩選》,是盤江的主要系列。

潘江(1619—1702),又名何澍先生,是明清時期桐城派詩歌文學發展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重要人物(《吳與桐城派關系論》)。潘石大部分作品已經失傳,現存的主要有《個人詩集》、《無印集》、《依桐詩集》、《龍眠馮婭》等。《龍眠馮婭》的輯佚工作從順治末年到康熙中期歷時30余年,共92卷。其中第壹輯六十四卷,康熙十七年(1678)刊刻《潘氏石經齋》;續集二十七卷附壹卷,是康熙三十年(1691)自編版本。從發行量來看,《龍眠馮婭》可以算是壹部對後世產生實際影響的開創性著作。

5.李亞何編著的《龍眠》壹集。

李涯,字石涯,無芥髯。他邵雍,字遠,號存。兩人都是明末清初桐城古詩詞創作群體的重要代表,都有傳世詩集。兩人最重要的文化貢獻是在康熙年間合編了壹集《龍眠溫孤》(24卷),代表了以前的哲學家。明清初作者93人,發表文章335篇,包括詠、辯、序、雜註、墓誌、詞等。除了康熙初版,還有道光十五年再版的《雲會亭》。李涯、何、潘絳是同時期的好朋友,曾贊“鄉中先人之詩不朽,潘先生、李、何三也有力”(《桐城邊舊傳》卷七)。潘江的《龍眠馮婭》反映了桐城詩風的繁榮,《龍眠溫孤》的編纂反映了桐城文風的繁榮。李、何在選書時曾說:“家中藏書千萬冊”(《桐城傳九》卷七),多為明人之作。可想而知,桐城的文風之豐富,積澱之久遠。

6.王拙主編的《樅陽詩選》。

王拙(1752—1819),本名明夫,壹生悔恨,人稱清源。乾隆五十壹年(1786)舉人,祁門縣官,劉冬縣官。在樅陽生活了不到八年的王拙,深受劉大奎的賞識。他在寫作上繼承了桐城的義法,在詩歌上也是剛健飄逸,並與金榜、程、等壹起磨礪詩歌。樅陽雖是桐城東南部的壹個鄉鎮,但桐城詩人眾多,實際上從錢承誌、劉大奎(民國教育家孫著有徐永正《反樓詩》,史稱“樅陽詩派”)就開創了樅陽詩派。於是,王卓昌在桐城東南鄉壹隅的樅陽,潛心收集聖賢詩詞。從清初錢成到嘉慶,他得了20卷,名為《樅陽詩選》,但未能出版。後來,在張茵(魏紫)、馬淑華(龔氏)和其他村民的幫助下,校刊完成了。

7.溫漢光、戴均恒主編的《古桐鄉詩選》。

文漢光(1808—1859),字鬥元,號仲甫。窮困潦倒,學賈伯養活自己,天天坐在街上,“夜讀壹燈”(方宗成《白塘師友言行錄》卷壹),以散文著稱,在詩歌方面也頗有才華。劉聖牧說“詩尤強易,氣高而重”(劉聖牧戴均恒(1814—1855),本名存莊,是戎州人。同窗中的“瑤門四傑”之壹方,二十多歲寫《容州》初稿,當時“驚世為異才”(《桐城易舊傳》卷十壹),與曾國藩、呂、羅、邵等人交往。文和戴年齡相仿。他們年輕的時候學* * *的,誌趣相投。他們試圖在桐城縣北孔城建桐鄉書院,編《古桐鄉詩選》。這部選本共有12卷,記錄的人物與宗陽詩中的人物相似。主要選錄桐城北巷177詩人和1107詩,按時間順序排列。道光三十年(1850),在同為桐城北人的王書臣的慷慨資助下出版並刻成冊(《戴均衡王殿祥墓誌銘》)。

8.戴均衡、方宗成編著的《中國歷代桐城文學誌》。

戴事跡見《古桐鄉詩選》。方宗成(1818—1888),字存之,名白堂,別號茅溪居士。師友,同宗兄弟方,專心學習,專心作文。同治三年(1864)入曾國藩幕府求治文書方略,十年(1871)補河北棗強縣令,光緒六年(1880)退隱寫書。方的文風承襲桐城古文法,有經學史。他的文學名號和政治聲音,深受曾國藩、李鴻章等晚清重要官員的贊賞。著有《白預編》、《二次編》、《續編》、《後編》等多部自編著作。作為中興時期桐城派的重要作家,戴、方都以繼承桐城文學傳統為己任。他們在講授作品的同時,深切感受到自李涯、何選錄龍眠古文以來,從清初到賈島二百余年間,桐城文人創作如林,惜“無壹般名”(小木《桐城文學散文選序》),於是相互交流。

9.姚錦昌主編的《桐城詩》。

姚錦昌,姚乃宗侄,號吳起(或吳起),本名清門,曾在甘家官兵部軍械庫當醫生,做過詩人,與賈島戲劇家謝鯤同遊。他死於58歲。據《道光續桐城縣誌》、《謝論春草堂詩》等零星記載,姚錦昌壹生曠達,愛書,家中珍藏多本善本,讀之不厭。他寫過《清門詩》、《愛春軒詩》等詩集,但沒有付梓,大部分都散了。好在《通九記》中收集保存的個人詩作有十余首,其中有壹部分是嘉慶元年(1819)刻桐城詩人小集《山城春詩》所收。他編的《桐城詩三十二卷》應該是《桐城某市詩選》,但現在僅存壹本,體例和出版情況都不詳細。

10.吳希雍、方編輯的《銅山女子詩話》。

吳希永,金普縣人。方常林,字復生,出生,他試圖保護馬福真的小偷。他寫了《抱膝而唱》。兩人都是道鹹,編著了《通山名人詩話》。該輯為桐城閨閣詩人集,共十壹卷,收錄清初以來依桐女詩人近百人。吳希永《從雲》說“我曾經是壹個沈溺於性癮的人,但在閨房裏...沒聽說過把壹個角落的閨詩編到壹百多首的”(吳希雍《銅山仕女詩序》),其數量之多,創作之繁,世所僅見。從方夢石、吳靈儀的詩集到《龍眠雅女詩集》,再到《銅山雅女詩集》,可見桐城從來不缺少女性詩歌創作,這也可謂明清桐城繁榮人文的獨特風景之壹。

11.徐瑩主編的《通九集》。

徐瑩(1779—1841),字劉向,號香亭。嘉慶十九年(1814)進士,戶部主任,陽城知府,亳州、徽州書院統治者,還與同輩方、、廣從協。“從小到老,人不斷編故事,人有照應”(《桐城舊傳》)他先後出版了《詩經》30卷、《盧靜》6卷、《歷代防河》6卷、《黃山紀聲》4卷、《亭臺集》4卷。晚年選農村先民詩四十二卷,《刊前羊城逝》(桐城故城傳第十卷),後續工作由同裏馬淑華、徐家侄兒蘇繼元於鹹豐元年(1856438+)續作十年,《通九集》是繼龍勉之後最大的詩集。徐階先生的《通九記·桐城詩論》對此集有詳細深入的研究:此集前四十卷以城中姓氏為分卷,將有姓氏的詩人按歷史順序排列,後兩卷條目列為女、外;編輯風格以人民詩歌為主,配以詩人小傳,概述創作能力及相關評價。

12.馬淑華主編《龍眠》簡介。

馬淑華(1786—1853),字公實(壹字軍師),號肖梅,是馬啟昌的祖先。嘉慶十二年(1807)為貢生副榜,官至河南汝南府通判。姚鼐,在古文影響下讀書,“為集書規之雅律制”(《桐城文學源流考》卷四),頗得桐城古文之推崇。他壹生寫了很多書,比如《前朝舊事》、《邦夷家史》,我很勤快(《桐城夷老傳》卷十壹)。據《明亡大臣列傳》、《野史》、《私藏》記載為《釋幽會集》四卷,他撰寫了《刻久齋詩集》十六卷。對於桐城鄉土文學,馬叔華最為關註,也為之付出了畢生的努力。首先,他幫助校刊,第壹個繼續校對王拙的《宗揚詩選》,成為“定稿”。然後直接參與了許聰《通九記》的編纂和校勘,並最終完成了刊刻。此外,他所撰刻的地方文獻種類也很豐富,如《馬史鈔》七十卷、《桐城選記》十卷、《太傅註略》、《族譜》、《家傳》數十卷。最重要的是,他還編纂了十二卷本的《龍眠提要》,這是壹部關於城池的文獻,彌補了《城池雜記》(桐城舊傳卷十壹)的不足。清代桐城縣誌有兩個版本,其中道光續本,因其記載雜,前賢事跡多有疏漏,令桐城士人不甚滿意,馬叔華、方宗成等人多方尋找,以求補正。方宗成曾在白撰寫多部方誌手稿,特別稱贊馬叔華的《龍勉略》為“補桐城方誌遺誤”(方宗成《重印溧陽誌》),並為其立傳。他說,馬叔華“以地方誌為文獻,義例不公允,不作章法,事跡不經查證,信無從傳達。因其取前代抄本,輔古錄,改訛,改義例,以存真”(方宗成《馬工傳》)。從以上事跡,可以看出馬叔華褒揚先賢詩詞的赤誠之心和保存鄉土文學的用心。

13.“龍眠系列”,廣從和聲系列。

光明和諧(1781—1858),字法原,稱梨園,晚稱隨園。年輕的時候“窮”,借書,努力學習。嘉慶十四年(1809),我是秀才,在直隸做官。後來“引病而回”(《桐城舊傳》卷十)。廣從協早年師從姚鼐,文章都是有學問的。他結交了同裏的才子,如劉愷、張從賢、姚穎、徐瑩等人。中年辭官歸李,專事藏書著述,藏書三萬余冊,傳世書籍甚多,其中有賈的詩集、散文集等。此外,廣還致力於搜集整理農村先民的著述,收集了“龍眠叢書”數百種、數十種,並親自出版。刊刻未畢,鹹豐就根據馬啟陽的話(《桐城傳九傳》卷十)開始刻90余種。宋元以來龍眠先賢遺作的編纂,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特別是清代的,如方苞的《王茜奏疏》二卷,姚鼐的《Xi寶軒錄》四卷,錢承誌的《田野集》十卷等。在此之前,桐城地方文獻多為輯佚之作(《桐城舊傳》卷十),而廣的《龍眠叢書》則是第壹部以叢書形式(胡適到張)收錄壹縣文獻,展現了數百年來桐城文人著述創作的盛況。

14.中國桐城論文集,小木編《中國桐城論文集》。

小木(1835-1905),字敬服,以耕讀之家起家,卻以壹個“畢生致力於古籍收集、整理、校對”的冷儒(劉尚恒《壹個走出故裏,滿腹經綸的冷儒——晚清安徽文獻學家小木錄》)雖然在仕途上多次嘗試 他因學識淵博,勤奮好學,往返於南京、上海、武昌、開封等各大城市。 他壹生遍訪學校,遍訪書籍,“相識遍天下”(《桐城故城傳》卷十壹),結交了無數名人,包括鄉賢、馬富真、方宗成等人。小木酷愛藏書,以微薄的薪水藏書達兩萬冊,其中不乏清代著作和珍貴古籍。與此同時,蕭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底,幫助人們認真校勘、出版了《歷代詩選》、《孔子家世》、《古文字匯編》等百余種書籍。此外,他還編纂了十六卷《經賦稿》、《雜稿》、《日記》、《書信》等手稿四五百余部,甚至在廣泛收集桐城先民著作的基礎上,開始編纂《桐城鄭文》這部鄉土文學巨著。小木自稱在藏書、校書、著書的過程中,“時時在故鄉人文之念”(《歷代桐城文學散文選序》),所以對鄉村文學更為重視,甚至達到了“聞軼事而叩之,而不知之”(《桐城舊傳》卷十壹)。方宗成說自己“年少博學,博聞深遠”,是“桐城後起之秀英”(卓立《景福手抄本》序),所以他的文集《桐城魯文》沒有被抓到,屢次被殺,所以鄭重委托他完善。小木將圖書館命名為“鄭文閣”,這是他編纂書籍雄心的體現。隨後,他以魯文選定的83所學校為遴選依據,窮盡三十余年心血,廣泛搜刮,得到了70多所學校。李涯、何《龍眠》所選明代仍有不少疏漏,故明代至清代共有230位作者,4380余篇,264卷,名為《桐城》篇。編纂《鄭文》的原則顯然是“廣選”的方法。按小木的說法,即“凡論義、經、考據、詞章,皆如火如荼,且皆詳之”,“目的在保存壹城五百年以上之文獻”(《國朝桐城鄭文選序》)。正因為如此,以小木當時的財政狀況,幾乎不可能印出鄭文。然而,《鄭文》的編撰仍然引起了當時小木文人圈的熱烈關註。在朋友的催促和幫助下,小木決定以《鄭文手稿》為基礎,以“清真典雅,文質彬彬,惟命是從”為題,選取清初至同治時期的57位作者,580多篇文章,編成《全國桐城鄭文選集***26卷》。小木壹手整理桐城鄉州文獻,實際上將其合並為壹部文集和壹部選本,成就斐然。

15.馬啟昌寫的《桐城舊傳》。

馬啟昌(1855—1930),本名童博,夜名鮑潤翁,是馬淑華的侄子。師從戴均衡、方、、等多位名家,恪守桐城古文,故被稱為桐城派的“寺軍”。曾任廬江千川書院、桐城中學、師範學堂負責人,宣彤中學為史靜大學教學點。後被任命為安徽高等學校督學兼清史館總編輯。著有《費周易研究》、《莊子老故事》、《包潤軒文集》。受貝爾祖瑪·舒華對整理鄉村文獻的濃厚興趣的影響,再加上馬家是桐城名門望族,古籍收藏豐富,馬啟昌決心編纂壹部桐城先賢史傳。經過20余年的搜集、整理、補充,編著了《桐城舊傳》這部“桐城經典學術史書”(徐階《從桐城舊集到桐城舊傳》)。本書十二卷,以姓氏為綱,以123列傳收集了桐城59個姓氏,全面反映了該家族在桐城的良好言行和文學成就。

[本文是安徽省高校傑出青年基金重點項目(2013 SQRW045ZD)的階段性成果之壹]

(作者單位:安慶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上一篇:蜜城周邊環境怎麽樣?生活方便嗎?
  • 下一篇:李廣說,龍城是龍城飛將駐紮的城市。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