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孔德中學過去是北京幾中?

孔德中學過去是北京幾中?

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位於市中心的東華門大街,緊鄰故宮。她的前身孔德中學是由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於1917年創辦的。革命先驅李大釗也曾在此任教。

在8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我們學校走出了許多名人。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錢三強、戲劇表演藝術家於是之、劇作家吳祖光、音樂家吳祖強、才女石評梅、社會活動家陳香梅等都曾就讀於我校。學校還為國家培養了壹大批高級管理人才、知名企業家、世界著名大學終身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後科舉時代中學】孔德學派:難尋昔日輝煌

美育和科教曾經全國領先,現在卻是壹所普通中學,88年的歷史鮮為人知。

蔡元培創辦的壹所擁有88年輝煌歷史,在美育和科學教育方面引領全國的中學,如今卻像壹所普通中學壹樣“藏”在壹條不起眼的小巷裏。

原有的8000平方米操場已建成居民樓,6.4萬冊圖書已移交首都圖書館。“孔德”的輝煌似乎只能存在於老校友的記憶中。

走進狹窄的胡同,很難找到北京二十七中孔德學校的印象。唯壹的歷史符號是兩個宗仁府時期的大石墩,和壹個沾了灰塵的鐘。“只有停電的時候才能用。”孔德派的名街孔德西巷、孔德東巷,在“批林批洞”時改名為智德西巷、智德東巷。今天路過這裏的人大多不知道,80多年前,蔡元培、沈、馬友友、周作人、錢等都曾在這裏任教,魯迅曾在這裏向圖書館借書,、吳祖光、錢三強、、石評梅等都曾在這裏接受過啟蒙教育。

70多年前,名校“孔德”擁有領先全國的教室、禮堂、科技館、藝術教室、音樂教室、工作教室、乒乓球室、圖書館、閱覽室。現在傳統的印記已經褪去,只剩下那所隱藏在這棵大樹背後胡同深處的普通中學。本報記者郭攝

蔡元培創辦的“北大子弟學校”

當時的孔德學校現為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位於東城區東華門大街11智德前巷。

在這條狹窄的巷子裏,壹名高三學生壹本正經地告訴記者,“我們孔德學校好像有200年歷史了,是法國人創辦的。”其實“孔德”這個名字的由來和歷史並不是他說的那樣。如今,很少有學生甚至老師知道88歲母校的輝煌。

“孔德學校的經費是中法教育會用庚子賠款的退款建立的”。90歲的許女士至今還在講述孔德學校的歷史。她的丈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校長錢,她也在孔德當了壹輩子老師。

據許介紹,88年前,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和教授李世曾積極從事中法教育交流,欲借鑒經驗改革中國中小學教育。

1917 65438+2月25日,蔡莉與北大教授李大釗、沈、馬友友、馬淑萍在東城方巾巷中法教育會會址創辦了壹所新學校——孔德學校。學制為初中4年,高中2年,中學4年,***10年。

1924,加了兩年大專準備,***12年。以孔德為校名是為了將法國實證主義引入中國,所以以法國近代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命名,並不像人們所認為的與儒學有關。“學生從小學五年級開始學習法語,畢業後可以去法國深造。”

“北大的孩子大部分都在這個學校讀書。蔡元培的女兒,胡適的孩子,錢的兒子,李大釗的兒子,沈的兒子,周作人的兒子,都在孔德讀書,北大的知名教授也在這裏上課。”許說,“那時候,工資比普通學校高。我第壹個月工資70元。”

孔德創建時,其老師有北京大學的沈、馬友漁、周作人、錢、沈堅石等。擁有20多畝地的校舍和604萬冊藏書的圖書館,魯迅來到這裏借書查閱資料。

80多年過去了,“孔德”的教育理念、師資力量、硬件水平是很多學校無法超越的,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不知道的舊事。

自制漢語教材,開始拼音教學。

陳丙華老師100歲了。白發蒼蒼的語文老師聽到“孔德”這個名字時,淚流滿面,情不自禁地唱起校歌“孔德,孔德,他的主義是什麽?是博愛,是研究人生的真理,是保持人類的秩序,是社會進步的壹種嘗試……”他曾就讀於孔德,在法國留學後回到孔德教中文。“他從孔德退休後,每次路過學校,都故意繞過大門,以免傷心。”陳丙華的兒子陳曉明告訴記者。

1918,孔德小學語文課實施新政。當時,錢向蔡元培校長和沈主任建議,小學的語文課本要用白話文,從小學壹年級開始教拼音字母。“教材的內容包括短語、兒歌、故事等。每個生詞都有註音和插圖。

這幅插圖是徐悲鴻出國留學前畫的。這本教材新穎有趣,非常適合孩子學習。”許給老師介紹道。後由周先生、錢先生、沈先生主持孔德學校中小學語文教材編寫工作。他們不需要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教材,他們自己編選教材。孔德學校只用1937七七事變後出版社出版的教科書,已有近二十年的歷史。

提倡科學教育,註重實踐。

蔡元培在孔德學派創立之初就註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改變以往學者的沈悶。

65438年至0935年,盧偉成在“孔德”就讀中小學。他回憶說,當時學校裏很流行科學教育,他們經常做實驗。記得有壹次科學課上,老師突然問大家,“買土豆不吃長芽有什麽用?”“我生了芽做實驗。”許多學生異口同聲地說。

“那時候學校裏有植物園、動物園、科技館。第壹節生物課,老師讓學生看顯微鏡,解剖兔子和鴿子。他們不僅要解剖自己,還要畫解剖圖。解剖的動物都來自我們學校的動物園。我們都喜歡去動物園,包括珍珠雞、火雞、猴子、熊和蛇……”20世紀30年代我在孔德學習。

當時學校有兩間人工教室。手工課是小學壹至六年級的必修課,中學是選修課或輪換課。

當時藝術教育在全國領先。

70年前北洋軍閥封建統治下的北京,當時社會上有壹種誤解:既然這裏的學生學的是法語,那壹定是法國天主教徒贊助的。其實蔡元培是想用美育代替宗教。美育在孔德的教育思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語文,讓老教師印象深刻的是美術課。

當時,魏天林教授和陳丙華邀請他到學校任教。陳曉明說,“我父親說當時的校舍都是宗仁府的老樓,但為了讓學生畫得更好,衛天麟老師把屋頂的瓦片全拆了,做了個天窗,保證光線。老師還從法國帶回來石膏像,每個人分壹個區域,畫素描。”孔德的藝術設備齊全,包括50多個石膏模型、7張素描桌和40個畫架。當時全國的中小學甚至藝校都很少有這麽齊全的美術教育設備。

此外,學校還有兩個音樂教室,四架鋼琴,五架管風琴,三臺留聲機,150多張外國音樂聽唱片。音樂教師陶培養了許多彈鋼琴的學生。如國家級音樂家劉天華的女兒,師從陶學習鋼琴。作曲家吳祖強也在孔德中學學習音樂。

在27中很難找到“孔德”的蹤跡

如今的二十七中,作為壹所歷史名校,傳統印記已經褪去,只是壹所藏在壹條小巷裏的普通中學。很難想象,在1928,學校有十多個普通教室,包括壹個禮堂和壹個科學館,還有中學操作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工作教室、乒乓球室和閱覽室。

1978學校路以南近8000平方米的操場,被城建開發公司規劃建設4棟住宅樓。1979,東城區教育局將學校東側2000平方米劃撥給衛生院和東華門幼兒園,學校失去操場。1982,學校拆除了舊平房,新建了教學樓和操場。似乎“孔德”昔日的輝煌和那些失落的建築壹樣難覓蹤影。據在該校傳達室工作的孫老師介紹,在1952中,原學校圖書館收藏的6.4萬冊圖書被首都圖書館接管。有88年歷史的孔德史料也在文革中被毀。"大卡車花了三天才把古籍拉走."

僅存的幾件文物現在只能在北大圖書館看到。

關於孔德的美育和科學實踐的優良傳統,幾位現任老師說:“至少每個初中的學生都會吹笛子。學校的金範民樂劇團也有十幾年的歷史了。”據該校教學副主任雲風介紹,高壹學生仍將研究課程作為必修課。現任校長王仕本也說,“雖然是普通中學,但我們也希望現在的學生除了考試,還要思考和實踐。”

今天的二十七中也有普通中學面臨的困境。“重點中學有扶持,三類學校有扶貧。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中學,夾縫中有惡趣味,現在學校老師都嘆氣了。雖然學校領導聲稱堅持傳統,老師們也很努力,但是二十七中無論教學硬件還是師資力量都不再像過去那樣強大。

孫老師還說,前兩天有幾個白發華僑回到孔德敘舊。但遺憾的是,現在的學生和老師很難想象孔德在全國的領先地位。人民日報出版社原社長蔣德明曾感嘆,“很多年前,我參觀壹座新大樓,想象不出過去教書的人是怎麽進出的,更想象不出學生是怎麽跳出校門的。”孔德的輝煌似乎只能存在於老校友的記憶中。

■校史上鉤。

當年,孔德科學館的理化實驗室設備齊全。

如今,校園裏只剩下石墩和壹座大鐘。

1917 12、蔡元培和沈在北京東城巷中法教育會會址創辦了壹所新學校——孔德學校。

蔡元培是校長。1965438+2008年2月正式開業。

65438至0920辦學經費由中法教育基金委員會撥付。

1922年至1937年是孔德學派最繁榮的時期。

1928年,國民政府決定劃撥東華門大街宗仁府作為孔德校區,占地近20畝。學校花2000元在東華門街26號買了四畝地,開辟運動場。

1928後,學校分為中法大學孔德學院(遷至阜外禮士北路)和十年孔德學校。

1952年9月,孔德學校更名為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學。

1968年底,學校“壹分為二”,分為169中學(延安中學)。

1978年初,兩校合並為二十七中,54個班,近3000名學生,是北京規模最大的學校。

采寫/記者曹

  • 上一篇:如果妳知道很多情歌,請進來。
  • 下一篇:快樂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