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中學學科 - 中國動畫與日本動畫的差異

中國動畫與日本動畫的差異

其實我們國家和日本的起跑線是壹樣的。如果妳看過我國在50年代拍攝的壹部代表漫畫《美猴王》,妳就知道與美猴王同時代的日本漫畫代表是《白蛇傳》,我們在畫風和技法上都比日本強!!!但是為什麽自1960年代以來我們之間的差距擴大了呢?當然,我個人的觀點是,這不排除政治因素。文革動亂年代,不可能有優秀的動畫片(沒有電影,更談不上動畫片。試想壹下,我們在cctv-6看到的壹些老電影都是文革時期拍的(除了《二等兵張嘎》和《閃閃的紅星》),而且大部分都是50年代拍的戰爭片!!!),而當代日本動漫產業呢?60年代的日本正好是經濟發展的起步期,政治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對物質文化的需求非常強烈,就像我們80年代壹樣!!在這種歷史背景下,日本的動漫產業發展迅速,湧現出了壹大批動漫高手,其中以手冢治蟲為代表的大師創造了獨特的日本動漫風格!!並培養了壹大批動漫從業者。今天在宮崎駿和高田薰身上都能看到手冢治蟲的影子。!!

不客氣的說,60年代到80年代這20年是我們動畫發展的停滯期。可想而知為什麽現在我們的動畫會有這麽大的差距。這是沒有辦法的客觀原因。如果僅僅是這個政治原因導致我們落後,我們也沒什麽好抱怨的。畢竟動漫只講精神生活。經濟倒退20年,我們不再難過,改革開放正在迎頭趕上!!!動畫的落後有什麽好抱怨的,可悲的?

然而,真的只是因為政治原因嗎?答案可能不是!!!!回想80年代中期,我們的壹些動漫廠制作了壹批動畫片,比如《治安官黑貓》,既有故事性,又有趣味性,美術相當不錯。可以說是我們動畫的復興,但是90後的十年發生了什麽?可以說沒有!!!

為什麽?就像上面滄浪說的,我們動畫師的定位有問題。為什麽他們的定位是5-10歲?

我們是成年人,愛看動畫片!!!看動畫片不代表幼稚。而且日美動畫片的定位主要是面向兒童,但也考慮到了成年人的欣賞水平。宮崎駿Gibily工作室出品的動畫片,國內的孩子看過幾部?大部分觀眾都是我們成年人!!!

而且中國不缺動畫師,但是因為沒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流失到了中國的日本或者美國的動畫部門。我不知道具體是什麽情況。好像是從壹篇報道上看到,深圳有壹大批優秀的青年漫畫家在為日本公司畫畫!!他們畫的漫畫叫日本的然後來中國!!!!多可悲啊!!!!為什麽不整理利用呢?

為什麽我們不能有壹個像Gibily壹樣的工作室?可能跟經濟環境和人的意識有關。好難過!!!!

今年可以稱為漫畫年。上海和廣州有很多漫展,是今年最大的漫展,也是15新漫畫開發以來舉辦的第壹次大型漫展。中日青少年漫畫交流展將於國慶期間在北京首都圖書館舉行(10.1—10.7)。日本漫畫在亞洲乃至世界享有很高的聲譽,已經形成了龐大而成熟的產業鏈機制。它每年為日本創造的巨額利潤使其成為日本的主流產業。然而,在被稱為日本漫畫最大消費地的中國,讀者讀到的日本漫畫大部分也是盜版的。中國的讀者在盜版中認識並喜愛日本漫畫,而中國的原創漫畫卻在產業機制和盜版的雙重夾縫中掙紮。因為巨大的創作資源、市場潛力、受眾資源,誰都不想放棄。因此,中國漫畫的產業化進程成為漫畫家和漫畫讀者最關心的話題。為此,記者采訪了本次展覽的主策展人梁。

張:日本漫畫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實際發展如何?

梁:日本的漫畫市場很大,很早就形成了。他們的第壹批漫畫書讀者現在已經六七十歲了。這種閱讀興趣壹直保留著,是全民看漫畫的局面。日本漫畫家的收入是所有日本納稅人中最高的,他們仍然被通常被認為是日本最富有的知名流行歌手排在漫畫家之後。

張:為什麽?

梁:這是因為日本動漫產業已經完全產業化,有著成熟的產業鏈和商業市場。在日本,當壹套新的漫畫創作出來後,會先在雜誌上連載,反響不錯後會立即出單本。之後會改編動漫,周邊產品如動漫人像貼片、電話卡、杯子、玩具等。會在良好的觀賞情況下連在壹起。然後,會有廣告使用這些卡通人物。不僅如此,在下壹部新漫畫問世之前,這部漫畫還將被制作成OVA(原創漫畫家電影或CD)和Drama-CD(劇場CD),以補充這壹時期的市場空缺。這兩個後續產品因為成本相對較低,形式方便,也會有很好的市場。此外,還會有電子遊戲和動畫電影,上述系列的收入會分享到產業鏈中。

張:在妳看來,國產漫畫和日本漫畫的差距在哪裏?

酷:最大的差距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國產漫畫沒有產業化、市場化,沒有合理的產業鏈,市場運作相當困難。比如國內很多漫畫雜誌都沒有直接運營權。如果壹本好的漫畫單獨出書,就會涉及到書號,壹本漫畫有時甚至需要好幾個書號。動畫片的審批是跨行業的。因為盈利趨勢不同,審批極其復雜漫長,作為壹個動漫卡通產品難以承受,更別說制作動畫電影、OVA、劇-CD了。在這種機制下,國內的漫畫雜誌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張:其實漫畫家做的偶像明星比真明星有更穩定的商業回報。比如明星打包,由於“退賽”、“違約”、“變故”等危險,回收利潤可能無法得到充分保障。漫畫形象永遠忠於作者和包銷商,每個漫畫家可能會制造多個偶像,比如日本暢銷漫畫中的F4。

梁:對!比如日本著名漫畫家鳥山明的《龍珠》、傅壹博的《悠悠白樹》、武內直子的《美少女戰士》,不僅他們的作品通過成熟的市場化運作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潤,他們的作者也成為了日本最富有的人之壹。

張:但是,據報道,日本仍然有許多不良漫畫給國內青少年讀者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

梁:這種現象完全是唯利是圖、不負責任的盜版書商造成的。在日本,漫畫有嚴格的限制,按年齡和性別取向分類,分為12歲以下、18歲至20歲、成人等閱讀限制。它們必須放在書店的不同區域,並由專人監管。因為日本動畫片不像國產動畫片,題材僅限於諷刺、幽默或者壹些簡單的兒童故事,其漫畫創作涉及到非常深刻的主題。比如隨展參觀的日本著名漫畫家Mannaoko的作品,就是以名著《紅與黑》為藍本。國內的盜版者不僅無視限制級別,還把壹些不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作為兒童讀物出版,這是對中國青少年成長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張:妳能從技術上評價壹下中日漫畫家的差距嗎?

梁:從最高水平來說,日本漫畫的技術並非遙不可及。中國有許多偉大的喜劇作家。比如北漫畫的姚非拉,以前在武大學計算機,現在很多漫畫讀者都把他當成偶像。場景類似於某些歌手粉絲的場景。

張:但是這些作者的整個團隊還沒有形成嗎?為什麽?

梁:其實還是有隊伍的,陣容也不小。因為工業化程度低,幹這壹行的人首先要有很多選擇。比如壹個漫畫作家壹個月只能賺3000,去壹個好的廣告公司會是8000-10000;在人才競爭中,目前能留下的是壹群有激情去做的人。他們有很多免費的投入,比如壹股愛國熱情,他們不希望日本漫畫在中國市場存在。其實國內原創漫畫市場發展到今天,幾乎都是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但是激情不能當飯吃。

張:這次中日青年漫畫交流展,據說有1100幅日本漫畫和600幅中國漫畫。還安排了很多活動,如flash動畫電影欣賞、卡通人物模仿秀劇場、中日漫畫家簽名、漫畫頒獎、社團交流、漫畫講座等。對國產動畫片的推廣會有很大影響嗎?

梁:這次“中日青年漫畫交流展”對北方漫畫的直接影響可能更大,對上海、廣州等國內漫畫最火的城市,如果再持續幾屆,影響只會更大。現在上海漫畫的產業化進程比較快,他們的漫畫大王雜誌有自主經營權。這次展覽可以說是激活北京漫畫市場的壹次嘗試,因為這樣大規模的展覽就像壹個行業符號,會帶來大量的商業投資。雖然初期投入會有“無數傷亡”,但對漫畫的產業化肯定有好處。因為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應該是唯壹推動漫畫行業大變革的起步城市。

張:我希望這是壹個好結果。

大家對中日動畫差距的評價五花八門,有人才的,有技術的,有資金的。。等壹下。僅舉幾個例子。。

其實我覺得中日動畫沒有任何可比性。。新中國成立已經50年了。可以放在桌子上

有多少動畫?壹個《黑貓隊長》,壹個《葫蘆娃》,壹個《大鬧天宮》,都是我們動漫產業的代表。。。妳以為有了這些動畫(而且都是10年前的作品)就可以說我們有自己的動畫了嗎?我們的動漫不比日本的差。。甚至比他們更好?這不是開玩笑嗎?

如果真的要找差距,希望能意識到並發展,我覺得日本動畫比中國好的原因很簡單:

他們真的把動漫當成了事業,當成了產業!而中國對動漫的態度只是教育孩子的工具!

就這麽簡單!如果不從觀念上反過來,就算以後經濟再發達,動畫也還是現在的水平,畫的最多再細致壹點!

舉個例子,這就好比,妳給壹個貧困的農村發救災款,沒有致富想法的農民就隨便開個會,大家把錢分了;有經濟頭腦的村民壹起商量,能不能用這筆錢多賺點錢,直到小康。這是壹個觀念的問題。

事實上,目前在中國,還處於農民發放救災款的階段。也許沒有人打算把動畫作為職業。看看不久前央視的壹千集動畫。。法尼特...簡直是浪費金錢和精力!!!

事實上,在我們的主流社會中,我們仍然沒有看到任何變化趨勢。就像央視那些沒完沒了的大眼睛呆滯的動畫片壹樣!

所以中國動畫最大的問題不是錢(妳可以花更少的錢做出高質量的動畫)或者人才(中國有很多優秀的動畫人才),而是壹個新的理念。。。我國當局對動畫的態度直接制約了動畫的發展。這體現在動畫制作的思路和與之直接相關的動畫劇本的寫作上。

如果主流權威不能改變,那麽真正想做壹些真正動畫的中國人就無從下手。聽說不久前的北京首屆獨立影像節上,壹個深圳人做的10分鐘的動畫《談》獲得了壹等獎。據說這部動畫真實地反映了中國目前的動畫發展水平。

如果說我們所有的動畫都是建立在育人的基礎上,那麽這部動畫在壹開始就已經被毀掉了。。。而這正是我們的當局最願意做的。。所謂“思想檢查”!

在這裏,我想談談我對宮崎駿最新電影《《千與千尋》》的看法。拋開吉蔔力細致嚴謹的工作風格,宮崎駿的壹句話深深地影響了我:他說,我拍這部電影是為了那些即將過10歲,或者現在已經10歲,或者已經過了10歲的人。希望大家能記住那段時間(大意如此)。他的動畫是為了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嗎?沒有。他的動畫更多的是壹種回憶,壹種敘事。壹段美好純真時光的描述。好動畫,感動人是在不經意間。。。。那麽在這樣的感動中,我們也可以了解到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麽。。。。。。

最後,我想說壹個很久以前看的國產動畫,也是我唯壹喜歡的:小蝌蚪找媽媽。。有中國特色的厚小水墨動畫。很短,但是很有藝術感。中國人自己的特點!~比現在的國產動畫好看百倍!

我又想如果當時能堅持這種中國化的動畫風格。如果發展的好,會有中國獨特風格的動畫嗎?試想壹下,如果把《三國演義》這樣的題材用這種風格來演繹,是不是更有意思?!也許這只是壹個假設。我們看到更多的國產動畫,更多的偽日系風格。沒什麽。。。

日本有關方面公布的調查數據顯示,2004年日本影院上映的動畫電影約為81部,日本電視臺每周播放80集以上的動畫節目,壹年有近4000集動畫作品。漫畫占日本所有出版物的40%,平均每天出版25本漫畫。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2002年日本漫畫在美國的銷售額達到43.6億美元,是日本從美國進口鋼鐵產品價值的3倍多。去年中國動漫產業總收入才6543.8+00億元?其中相當壹部分是外商支付的加工費。

按照中國國家廣電總局的要求,電視臺播出的國產動畫片要占動畫片播出總量的60%。事實上,2004年我國國產動畫片總制作量僅為2.9萬分鐘,但市場需求為26.8萬分鐘,電視臺的動畫片資源嚴重不足。2005年是動畫產業進壹步發展的春天,但為數不多的動畫頻道幾乎都供不應求,壹部動畫壹遍又壹遍的播放,這表明中國動畫仍然不能自給自足。

眾所周知,中日動畫的差距非常明顯。我就不說有多明顯了,只會徒增悲傷。但是為什麽中日動畫會有這樣的差距呢?這是壹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有人認為中日動畫的差距是中國漫畫起步晚造成的。日本漫畫商業化確實比日本晚很多,但這不是問題。中國的足球起步很早,乒乓球在中國起步也不早。也有人認為中日漫畫的差距是因為中國漫畫家的畫師問題,其實不是問題。三毛流浪的畫風絕不像日本漫畫,但確實是經典漫畫。個人認為中日漫畫的差距是因為日本漫畫家對漫畫的理解和態度。長期以來,動畫片的閱讀對象都是4-8歲的孩子,所以看看我們市面上所有的日本動畫片:藍貓淘氣3000問,怪異之城,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熊貓晶晶,獎金榜,灰鬥(。更能說明問題的是,我在新世紀福音戰士的介紹中本來不想提這件事,但是我不得不提!這是從中國進口的外國漫畫最大的敗筆!不僅配音角色的語氣和性格與原著格格不入,原著的臺詞和劇情也被隨意改編,都是因為那些人只把EVA定義為青少年的漫畫。所以避免了原著中對人生、自我存在、人際關系的深刻思考,只將《EVA》中的戰鬥壹壹釋放。讓我們看看中國漫畫家顏楷畫的《雪椰子》,它可以說是中國漫畫的成功傑作。雖然有人覺得顏楷的畫風很像日本漫畫,沒有中國特色,但我想問,中國自己的特色是什麽?特色這個東西是壹個很抽象的東西,甚至是壹個很不切實際的東西。為了“與眾不同”和“因為與眾不同而被人喜歡”而與眾不同,現在中國漫畫裏的粉絲除了孩子還有什麽,現在中國的動畫編劇還沾沾自喜,為其他國家的孩子感到羞恥。對中國動畫的另壹個影響是中國動畫制作人對動畫制作的態度。中國的動畫片不差,但是中國的動畫很明顯。中國現在的動畫還存在壹些低級錯誤,比如尺度不壹致(比如《藍貓淘氣3000問》)、顏色不壹致甚至邊框溢出(比如《灰鬥》)。這些問題只要有人監督就很容易發現。第壹次看中加合作的《鴨偵探》的時候,從畫風上壹眼就能認出是中國的作品(前面說的中國的特點還是挺管用的),但是整部電影沒有類似的缺陷,甚至敢說是壹部好動畫,所以我懷疑是不是國產動畫,但是制片人裏外國人的名字似乎給了我答案。沒有外國友人的監督,《蓮花燈》的成功說明了什麽?中國可以玩出好遊戲,但要看制作方的工作態度。

再說說日本動漫,我就不需要詳細介紹了。大家可能知道的比我多。我想說的是日本人對動畫的理解和態度。日本動畫有專門的聲優——我們也有,但是很少;日本有專業的動畫工作室——我們也有,但是規模和人員都不如日本(資金問題很嚴重);日本有很多漫畫家,很多小朋友也誌願當漫畫家。日本有完整的動漫運營體系——我們也是。

總的來說,中日動畫差距明顯。拋開外在原因,中日之間的差距就是對動漫的理解和態度的差距。想想看動畫會不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動畫發展起來?

  • 上一篇:廣安友誼中學錄取條件
  • 下一篇:江蘇省蘇州實驗中學科技城學校2020年招生計劃【公告】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