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優秀作文 - 如何看待“辱母殺人案”

如何看待“辱母殺人案”

辱母殺人案

最近網上壹篇文章《刺死辱母》迅速刷屏。據南方周末報道,2016,16年4月4日,山東發生壹起辱母殺人案。女企業家蘇借款後無力清償債務,遭到辱罵、毆打、限制人身自由、裸露下體等暴力催款行為。蘇的兒子於歡,無法承受討債人對母親身心的羞辱。他用水果刀捅刺,導致壹人休克死亡,另外三人受傷。2017 3月17日,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同時,於歡還要賠償死者家屬30598.5元,傷者53443.47元。

作為法官,審判終身負責制已經形成,沒有人敢枉法,包庇罪犯;從法理上看,法官的審判可能沒有問題;但另壹方面,從倫理的角度來看,看著母親被侮辱,向警察求助後,憤怒之下拿起水果刀刺向討債人,似乎也是合理的。

我們是感性的人,理性的人。感知讓我們每個人都同情喜悅的體驗,因為這種同情源於我們自身對安全感的渴望。我們都是理性的人。畢竟中國是法治社會,公正的司法判決包含著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壹。民意向法律傳達良心的意誌,法律也應該回饋民意,展示周燕的法律推理。

法律和倫理不應該是對立的兩面,不應該是互相撕扯的對象,因為它們的目標是壹致的:讓有罪的人受到懲罰,讓無辜的人不受委屈,讓強者梁不敢胡作非為,讓弱者獲得尊嚴。

在很多人看來,於歡的行為不僅是壹種法律行為,更是壹種倫理行為。對判決是否合理的審查,也是在顯示法律規定的行為與倫理要求的行為之間的沖突,顯示法律的真實與人性之間可能存在的差距。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回應好人的訴求,審視案件中的倫理狀況,正視法治中的倫理命題,才能“讓人民群眾在每壹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因此,轉型期中國的法治建設,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都需要正視這些人的經歷以及保護轉型期倫理價值的重要性,從而把握好邏輯與經驗、條文與人情、法律與倫理的關系。

  • 上一篇:猶豫不決的作文選擇
  • 下一篇:我的理想作文有800字的題字。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